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1
作者 陈静 金灿灿 +2 位作者 周皓鹏 张茜蕙 梅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两对半 hbv-dna定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HBV血清学标志物联合HBV-DNA定量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陆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6-0159,共4页
探究在HBV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先后实施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 探究在HBV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先后实施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将其分成三组,即大三阳组(72例),小三阳组(72例),其他类型组(56例),通过对三组各项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诊断H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组间相比,HBV-DNA阳性率最高的为大三阳组(93.06%),最低的为其他类型组(44.44%);定量最高的为大三阳组(724.92±63.98)IU/mL,最低的为其他类型组(210.37±24.92)IU/mL。(p<0.05);分析发现,HBV-DNA阳性患者共计95例,HBsAg阳性91例,阳性率95.79%,HBeAg阳性39例,阳性率41.05%。结论 将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联合应用于HBV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不仅有助于疾病的鉴别与病情的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血清学标志物 hbv-dna定量检测 HBV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陈希婧 曾志 邹丽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法,于三明市中心血站2019年2月-2020年12月自愿无偿献血的乙型肝炎阳性志愿献血者中抽取70例,分别测量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eAb、HBcAb)、乙... 目的分析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法,于三明市中心血站2019年2月-2020年12月自愿无偿献血的乙型肝炎阳性志愿献血者中抽取70例,分别测量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eAb、HBcAb)、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碱性酯酶(CHE)、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分析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HBsAg为(202.10±95.21)ng/mL,HBeAg为(0.48±0.04)NCU/mL,HBeAb为(7.95±1.12)NCU/mL,HBc Ab为(129.63±28.32)NCU/mL,ALT为(436.32±96.63)U/L,ALB为(35.78±6.36)g/L,PAB为(153.64±45.32)mg/L,TBiL为(195.21±63.32)μmol/L,CHE为(8398.85±2152.32)U/L,γ-GT为(78.41±15.54)U/L。HBsAg、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r=0.313、0.554,P<0.05),HBeAb与HBV-DNA呈负相关(r=-0.485,P<0.05);HBcAb与HBV-DNA无相关性(r=0.008,P>0.05)。HBeAg与TBIL呈正相关(r=0.354,P<0.05);HBeAb与ALT呈负相关(r=-0.345,P<0.05);HBsAg、HBeAg、HBeAb、HBcAb与PAB、ALB、CHE、γ-GT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可作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可根据其含量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hbv-dna定量 肝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156例慢性HBV携带者的体质分布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炯善 杨宏志 +5 位作者 戴敏 谢和平 肖阁敏 关卫兵 王拥泽 李杨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通过中医辨识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指导对慢性HBV携带者的预防治疗。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和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156例慢性HBV携带者通过量表计算标准分后确定该患者中医体... 目的:通过中医辨识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指导对慢性HBV携带者的预防治疗。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和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156例慢性HBV携带者通过量表计算标准分后确定该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体质分布中以平和质占主要,占68.6%;其次是肾虚质,占12.8%;气郁质占5.8%;气虚质占3.2%;阳虚及血瘀质均占2.6%,湿热质及特禀质均占1.9%,痰湿质只有1人,占0.6%。本临床资料中未采集到阴虚质,故仅有9个体质分布。慢性HBV携带者不同体质类型组HBV-DNA定量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HBV携带者患者中,以平和质、肾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其次为阳虚、血瘀、湿热及特禀质、痰湿质;但体质分布与HBV-DNA定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携带者 体质 hbv-dna定量
原文传递
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定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静 陈曲波 +1 位作者 张林林 侯孟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750-751,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与 HBV-D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采用荧光定量探针 PCR法 (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F Q-PCR)检测 HBV-DNA。结果 :310例血清标本中 ,H Bs Ag,HBe Ag,H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与 HBV-D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采用荧光定量探针 PCR法 (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F Q-PCR)检测 HBV-DNA。结果 :310例血清标本中 ,H Bs Ag,HBe Ag,H Bc Ab( +)组的平均拷贝数为 10 7.32± 1 .2 8,阳性率为 10 0 % ;H Bs Ag,HBe Ab,HBc Ab( +)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 4 .6 9± 1 .4 0 ,阳性率为 47% ;H Bs Ag,H Bc( +)组的平均拷贝数为 10 5.0 4± 1 .4 3,阳性率为 5 0 % ;HBe Ab,HBc( +)组的平均拷贝数为 10 4 .94± 2 .72 ,阳性率为 11.8% ;HBs Ab ( +)组的平均拷贝数为 10 4 .71± 1 .56 ,阳性率为 14 .3% ;阴性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 4 .38± 1 .2 8,阳性率为 12 .5 %。HBs Ag,HBe Ag,HBc Ab( +)组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FQ-PCR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乙肝患者的病程变化情况及更为真实地反映 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 ,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荧光定量探针PCR 乙型肝炎 hbv-dna定量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与免疫学指标、HBV-DNA定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田广俊 池晓玲 +1 位作者 谈博 蔡东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31-33,4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合格研究对象300例,观察其HBV-DNA、T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指标。结果肝郁脾虚型为最常见证型;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功能在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HBV-DNA高拷...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合格研究对象300例,观察其HBV-DNA、T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指标。结果肝郁脾虚型为最常见证型;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功能在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HBV-DNA高拷贝占拷贝患者数依次为肝郁脾虚型(41.1%)>湿热中阻型(22.6%)>瘀血阻络型(21.2%)>肝肾阴虚型(8.5%)>脾肾阳虚型(5.6%);随着病毒拷贝数的增加,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减少;CD8+T细胞百分率则与HBV-DNA拷贝数的增加成正比。CD3+和CD4+T细胞百分率在患者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DNA阴性组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DNA阳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如CD3+、CD4+、CD8+及CD4+/CD8+)、HBV-DNA载量可以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辨证分型 细胞免疫 hbv-dna定量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云天英 李武莉 +1 位作者 陈韩 钱士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65-1166,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8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测定。结果:模式A(大...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8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测定。结果:模式A(大三阳)的检出率最高,为96.1%,模式B(小三阳)的HBV-DNA检出率为79.0%,模式CHBV-DNA检出率为63.5%。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血清HBeAg阴性,病毒并未停止复制;联合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DNA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提高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模型 hbv-dna定量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1646例肝脏组织学病变与血清HBV-DNA定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商庆华 于建国 +3 位作者 安永 徐传镇 许会彬 陈崇兴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 646例CHB以Menghini法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其中142例CHB患者于0.5~8年后再次行肝...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 646例CHB以Menghini法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其中142例CHB患者于0.5~8年后再次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并将其肝脏病变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关系进行了近期及远期动态观察.结果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并不相关(P>0.05),但HBeAg阴性患者则显著相关(P<0.05).动态观察显示无论HBeAg阳性与阴性的CHB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持续高水平者其远期肝脏病变较降为低水平的CHB患者明显加重(P<0.05).结论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可作为HBV-DNA阴性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血清HBV-DNA定量持续高水平的CHB患者预后差.抗病毒治疗是CHB患者的治疗关键.对CHB患者动态复查血清HBV-DNA定量有助于预测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病理学 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定量
下载PDF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潘玉武 董娟 +1 位作者 袁峰 谷鸿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79-979,共1页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hbv-dna定量 阳性标志 乙肝病毒
下载PDF
HBV-DNA定量检测应用中的几个理解误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锐成 王敏娟 +2 位作者 马燕粉 邹菊贤 张惠中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0-81,共2页
对实时荧光HBV-DNA 定量检测常见的几个理解误区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涉及HBV血清标志物与DNA定量、DNA定量结果的分析以及诊断与治疗,旨在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信息反馈,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共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 hbv-dna定量 血清标志物 理解误区
下载PDF
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淑惠 赵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7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其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肝病科就诊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64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以分析其对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 目的:探究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其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肝病科就诊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64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以分析其对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在17例HBc Ab阳性患者中,检测出3例患者存在着乙肝前S1抗原阳性。这说明HBeAg阴性患者在HBeAb阴性、阳性条件下均存在着病毒复制风险。在76例HBeAg、HBsAg及抗HBc阳性标本的检测中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85.53%和78.95%;在43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标本中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51.16%和60.47%。在96例HBeAg阳性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85.42%,乙肝前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79.17%。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检测 hbv-dna定量 临床诊断
下载PDF
HBV-DNA定量与HBV模式及肝功损害指标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昌平 柳健 龚开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HBV模式及肝功损害指标定量关系。方法随机抽选369例乙肝或疑似乙肝病毒感染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血清HBV-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HBV-M),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天冬氨...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HBV模式及肝功损害指标定量关系。方法随机抽选369例乙肝或疑似乙肝病毒感染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血清HBV-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HBV-M),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P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指标含量的检测。结果 HBV模式下HBs Ag+HBe Ag+HBc Ab(大三阳)患者的血清HBV-DNA阳性检出率(93.8%)及平均含量对数值(7.31±1.23)明显高于HBs Ag+HBe Ab+HBc Ab(小三阳)患者(P<0.05);HBs Ag+HBe Ab+HBc Ab(小三阳)患者的血清HBV-DNA阳性检出率(41.0%)及平均含量对数值(5.03±1.31)低于HBs Ag+HBc Ab患者(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HBV-M模式(P<0.05)。HBV-DNA定量与AST、ALT等肝功损害指标呈正相关性(r=0.235,P=0.014;r=0.254,P=0.009)。结论 HBV-DNA定量与HBV-M模式关系密切,与ALT、AST呈正相关性,定期检测HBV-M和HBV-DNA能全面了解HBV感染、复制以及传染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定量 肝功损害指标 HBV-M
下载PDF
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宏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提取样本核酸的差异,选择可靠的检测HBV-DNA提取方法。方法运用推荐的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分别提取血清样本核酸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结果共80... 目的比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提取样本核酸的差异,选择可靠的检测HBV-DNA提取方法。方法运用推荐的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分别提取血清样本核酸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结果共80例HB sA g阳性患者血清,二氧化硅吸附法检测其中有55例HBV-DNA阳性(>1000拷贝/m l定性为阳性),煮沸裂解法检测出41例阳性(均在上述55例中);两法都没有检测到25例(<1000拷贝/m l)。比较41例两法都检测出的HBV-DNA定量(拷贝数/m l)对数换算值,二氧化硅吸附法(x-±s)为7.124±1.282,煮沸裂解法为5.198±1.311。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定性检出率差异明显: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64.1%,χ2=12.07、P<0.005;定量检测值也具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Y=0.947 7X+2.200 6,r=0.969 1,P<0.005;另外,对比10次重复提取核酸后HBV-DNA检测,二氧化硅吸附法的重复性(以CV计)4.24%明显优于煮沸裂解法11.4%。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核酸模板虽然操作简单,但重复性、阳性检出率与检测值均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低,直接影响临床对HBV感染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建议弃用煮沸裂解法用以检测HB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吸附法 煮沸裂解法 核酸模板 hbv-dna定量对比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彧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乙肝组,对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和HBV-DNA定量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乙型肝炎患者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乙肝组,对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和HBV-DNA定量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乙型肝炎患者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率为100%;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55.56%。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和HBV-DNA定量检测同时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判断其传染性和临床情况,可以更好地提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dna定量检测 分析
下载PDF
HBV-DNA定量参考值的探讨
15
作者 崔征 宋明辉 +1 位作者 曾媛 卜晓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6-946,共1页
关键词 PCR 肝炎病毒 hbv-dna定量
下载PDF
273例慢性HBV感染者肝活检病理与HBV-DNA定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长春 丁敏侠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5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严重程度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73例慢性HBV感染者予行经皮肝穿刺活检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结果:肝组织坏死...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严重程度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73例慢性HBV感染者予行经皮肝穿刺活检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结果:肝组织坏死炎症及纤维化轻中度时,HBV-DNA(对数值)无明显下降,HBV-DNA与炎症、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s=0.512,P>0.05);但在肝组织坏死炎症及纤维化重度时,HBV-DNA(对数值)明显下降(P<0.05),HBV-DNA与炎症、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rs=-0.45,P<0.01)。结论:HBV-DNA定量不能完全反应肝组织学严重程度,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HBV-DNA定量较低患者建议进一步予行肝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肝活检 hbv-dna定量
下载PDF
血清HBV-DNA定量水平与拉米夫定抗HBV感染中YMDD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商庆华 于建国 +3 位作者 肖德明 徐传镇 杜庆岭 康松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并产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 5 3例 ,分析血清HBV DNA水平与YMDD变异类型、产生时间的关系。另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并产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 5 3例 ,分析血清HBV DNA水平与YMDD变异类型、产生时间的关系。另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但并未产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 5 3例 (1:1配对 )对比分析治疗前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组 (P <0 .0 1)。YMDD变异类型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不相关 (P >0 .0 5 ) ,但YMDD变异产生时间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相关 (P <0 .0 5 )。结论 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越高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 ,且产生时间越早。血清HBV DNA水平可作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YMDD变异类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YMDD变异 拉米夫定 hbv-dna定量
下载PDF
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乃玲 刘晓彬 《华北国防医药》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血清HBV-DNA检测及肝组织HBV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开展,发现部分HBVM阴性者中,也存在乙型肝炎患者,本文就肝病门诊9例HBVM阴性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总结报...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血清HBV-DNA检测及肝组织HBV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开展,发现部分HBVM阴性者中,也存在乙型肝炎患者,本文就肝病门诊9例HBVM阴性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HBV 诊断 hbv-dna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
下载PDF
HBV-DNA定量与家族史及其他临床指标相关性的探讨
19
作者 于浩 王磊 +1 位作者 刘彩峰 姜婷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水平分布情况及其与家族史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收集901例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诊断等资料,同时检测HBV-DNA定量、HBV-M定量、肝功能各项指标,并对其进...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水平分布情况及其与家族史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收集901例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诊断等资料,同时检测HBV-DNA定量、HBV-M定量、肝功能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年龄、病程、诊断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球蛋白(GLB)、HBsAg、HBeAb、HBeAg水平与HBV-DNA定量密切相关(P=0.000-0.041);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TBiL、家族史与HBV-DNA定量密切相关(P分别为0.000、0.000、0.008).结论 了解与HBV-DNA定量相关的临床指标对于了解乙型肝炎的感染状态、抗病毒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定量 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家族史
下载PDF
前S_1抗原与HBeAg及HBV-DNA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罗燕 陆滢雪 罗新华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55-256,共2页
乙肝病毒前S/S区编码前S1、前S2和S三种外壳蛋白,前C/C区编码HBeAg及HBcAg。HBeAg存在于病毒内衣壳,为可溶性蛋白。可游离存在于血中,与完整HBV颗粒-Dane颗粒出现平行,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关键词 HBEAG hbv-dna定量 前S1抗原 相关性 DANE颗粒 乙肝病毒 前S S区 HBCA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