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DNA载量与乙肝疾病转归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萃 董梅 +2 位作者 许佳平 鲍冰 谭新成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 hbvdna载量 肝硬化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浪进 《沈阳医学》 2003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载量的关系,以及MBVDNA载量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460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患者进行了HBVDNA定量检测,采用罗氏公司Lightcycler荧光定量PCR法;HBV血清病毒标志物检测应用ELIS...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载量的关系,以及MBVDNA载量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460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患者进行了HBVDNA定量检测,采用罗氏公司Lightcycler荧光定量PCR法;HBV血清病毒标志物检测应用ELISA法。结果 HBsAg(+)抗HBeAg(+)抗HBc(+)组患者HBVDNA复制率为98.8%;HBeAg(+)抗HBe(+)抗HBc(+)组复制率为48.6%;抗HBs(+)抗HBe(+)抗HBc(+)组复制率21.4%;抗HBs(+)抗HBc(+)组复制率为8.3%抗HBe(+)抗HBc(+)组复制率为23.5%。29名血清ALT明显增高的乙肝患者,其血清中HBVDNA载量与血清ALT的增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的不同血清标志物产生形式,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HBVDNA复制。而乙肝患者血清中ALT升高的程度与病毒复制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 hbvdna载量 肝功能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乙肝病毒不同血清标志物ALT中与HBVDNA载量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渝 郭运芬 《西部医学》 2010年第5期911-912,914,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中丙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探讨乙肝病毒感染时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检测HBVM与HBVDNA载量及AL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5份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中丙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探讨乙肝病毒感染时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检测HBVM与HBVDNA载量及AL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5份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荧光定量PCR、速率法检测HBVM、HBVDNA载量及ALT。结果①HBeAg(+)与HBeAg(-)两组HBVDNA阳性率、HBVDNA载量>105的百分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ALT异常率在HBeAg(+)组的不同HBVDNA载量级中无差异(P>0.05),在HBeAg(-)组中随HB-VDNA载量级增大而增大(P<0.01)。结论在HBeAg(+)时,肝损伤与HBVDNA载量无关;HBeAg(-)时,大多病毒复制减弱,但有少数HBVDNA载量为高拷贝,其肝损伤程度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hbvdna载量 ALT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与PD-1/PD-L1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琪 程变巧 +2 位作者 林伟国 程英 黄少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HBVDNA病毒载量与细胞毒性T细胞PD-1/PD-L1相关性。方法收集CHB患者21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0例,其中HBVDNA≥104 copy/mL 12例为治疗组(A组),HBVDNA<104 copy/mL 9例(B组)和HBVDNA≤500copy/mL...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HBVDNA病毒载量与细胞毒性T细胞PD-1/PD-L1相关性。方法收集CHB患者21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0例,其中HBVDNA≥104 copy/mL 12例为治疗组(A组),HBVDNA<104 copy/mL 9例(B组)和HBVDNA≤500copy/mL 10例(C组)分别为对照组。仅A组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取患者外周血清,分别用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和ELISA法检测PD-1和PD-L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PD-1/PD-L1 3组间比较有显著变化(F=100.606和198.745,P值均<0.05),其中,二者在A组表达水平均高于B和C组(P<0.05),B和C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777和0.912)。A组患者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PD-1/PD-L1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变化(t=7.149和4.307,P值均<0.05);PD-1/PD-L1表达随HBVDNA下降而下降(rs=0.673和0.735),PD-1和PD-L1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s=0.594)。结论 PD-1/PD-L1表达可能与CHB患者免疫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dna载量 免疫调控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其与HBVDNA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宝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研究表明: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病因。然而同样是HBV感染者且基因型相同,其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却相差甚远。为研究除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协同致病因素的作用,... 研究表明: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病因。然而同样是HBV感染者且基因型相同,其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却相差甚远。为研究除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协同致病因素的作用,如细菌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载量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慢性乙肝患者 HBV感染者 致病因素 慢性肝炎 肝癌发生 疾病转归
下载PDF
HBVDNA不同载量人群血小板参数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雪宁 权志博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0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不同载量人群血小板参数异质性,分析HBVDNA载量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提供间接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且从未进行治疗的人群,在检测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不同载量人群血小板参数异质性,分析HBVDNA载量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提供间接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且从未进行治疗的人群,在检测其血液HBVDNA载量的同时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以HBVDNA载量105copy/ml为界,将其分为两组,以HBVDNA≥105copy/ml为大载量组、<105copy/m者为小载量组,分析两组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性、HBVDNA载量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大、小载量两组血小板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HBVDNA载量与PLT、MPV、PDW、P-LCR四者的相关性分别为-0.535、0.642、0.720、0.560,P值均<0.05。结论HBV对人骨髓造血有抑制作用,提请HBVDNA高载量人群且血小板参数异常严重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轻HBV对骨髓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人群 hbvdna载量 血小板参数 相关性 分析
下载PDF
162例慢性HBV携带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1 位作者 梅志勤 刘彦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hbvdna载量 慢性HBV携带者 肝组织炎症坏死 HBsAg携带者 肝组织活检 乙肝携带者 活动性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羽 白雪帆 +1 位作者 张岩 冯志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7-78,10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比治疗无效组降低更明显,对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明显。结论:PE治疗可有效去除重肝患者血清中HBVDNA ,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重型肝炎患者 血浆置换治疗 病毒 hbvdna载量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 机体免疫反应 临床症状 肝功能指标 基础治疗 治疗后 PE 后血清 治疗前 存活率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sAg水平及病毒载量与近期预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欣 陈铿 +1 位作者 关玉娟 彭劼 《肝脏》 2014年第11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HBsAg水平、HBV DNA定量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HBV相关ACLF患者,比较生存组与恶化组的HBsAg水平、HBV DNA定量的差异及与MELD和Child...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HBsAg水平、HBV DNA定量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HBV相关ACLF患者,比较生存组与恶化组的HBsAg水平、HBV DNA定量的差异及与MELD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生存组血清HBsAg水平为(3.67±0.41)lg COI,高于恶化组的(3.54±0.36)lg COI(P<0.05),血清HBsAg定量与近期生存呈正相关(r=0.259,P=0.002),与MELD、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450、-0.397,均P<0.01);据HBsAg定量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657,cut-off值为6261COI。HBV DNA载量生存组为(5.64±1.65)lg IU/mL,恶化组为(5.88±1.73)lg I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近期生存、MELD、Child-Pugh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预后无相关性,而血清HBsAg水平与其临床预后呈正相关,HBsAg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vdna载量 MELD Child—Pugh
下载PDF
苦参素对不同HBVDNA血清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华 唐海涛 王凤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11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不同HBVDNA血清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治疗1组(低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4拷贝/mL)、治疗2组(高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4拷贝/mL)均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设对照组(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不同HBVDNA血清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治疗1组(低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4拷贝/mL)、治疗2组(高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4拷贝/mL)均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设对照组(病毒复制组:血清HBVDNA≥102拷贝/mL),并对3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1组有效率为91.43%,治疗2组有效率为28.53%,对照组有效率为5.41%,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在低病毒复制时作用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不同hbvdna血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晟春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用FQ-PCR的方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载量,探讨其与HBV-M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254例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结果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M有关。第1组(HBsAg阳性、HBeA... 目的用FQ-PCR的方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载量,探讨其与HBV-M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254例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结果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M有关。第1组(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与其它各组(HBeAg阴性)比较,阳性率、HBV DNA载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HBV DNA载量与HBV-M检测相结合,才能准确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以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聚合酶链反应(FQ-PCR) hbvdna载量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模式
下载PDF
HBsAg及HBV DNA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贤坤 吴翠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829-1831,183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83.96、6998.34、3669.91U/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50,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5);中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Z=-1.22,P>0.05)。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VDNA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6500、2840000、894000logcopy/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3,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V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P<0.05);其他两两比较,HBVDNA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VDNA在轻型慢性乙肝组、中型慢性乙肝组、重型慢性乙肝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68、0.60、0.66,P<0.05)。结论HBsAg及HBVDNA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均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慢性乙肝病程进展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vdna载量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1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宏慧 钱志平 《中外医疗》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检测血清APOA1水平,并与HBVDNA、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检测血清APOA1水平,并与HBVDNA、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随着疾病进展,APOA1水平、HBVDNA载量、ALT水平均逐渐下降,肝癌组中位数最低,APOA1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ALT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POA1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而与AL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POA1水平是反映慢性乙肝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对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1 hbvdna载量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HBeAg、HBVDNA与肝细胞癌关系探讨
14
作者 宋风斌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3期100-101,共2页
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HCC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本院7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HCC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本院7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DNA)同HCC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HBV HCC 肝硬化
下载PDF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中作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慧 黄丽霞 +1 位作者 陈朝霞 宋文剑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转归,评价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差异。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别为(5.14±1.03)%、(9.86±1.72)%、(7.93±1.67)%及(7.06±1.61)%,慢加急肝衰竭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明显高于慢加急肝衰竭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率与患者血清HBVDNA呈正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可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过低有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不能预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CD4+CD25+Foxp3+Treg细胞 hbvdna载量
下载PDF
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剑 俞海英 +3 位作者 孙薇薇 丁巧云 曹兴国 王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4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临床转归的因果关系。方法对10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前C区、CP区变异;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后每三个月,检测HBV DNA载量,治疗中根据HBV DNA定量...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抗病毒治疗预后的临床转归的因果关系。方法对10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前C区、CP区变异;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后每三个月,检测HBV DNA载量,治疗中根据HBV DNA定量变化检测YMDD变异、阿德福韦耐药。部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或1年肝穿病理检查;对治疗6年后的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前C1896位(A83)的变异及CP区变异79.45%,无CP及前C变异20.55%;六年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58例,耐药率53.7%;转为肝硬化13例,转为肝癌3例,死亡1例,病情加重达15%。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状态下,病变仍活动,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较高,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结果 HBeAg阴性发生耐药率较高。需不断开发新的药物,并设计联合或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治疗预后 基因变异 乙肝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临床分析 hbvdna载量 HBEAG阴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颖 朱肖鸿 +2 位作者 傅淑艳 陈丹丹 凌红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9期743-746,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卫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2.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1],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一个全球...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卫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2.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1],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3]。我国约有1.5亿HBV携带者[4]。HBV感染的扩散主要由无症状携带者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中医证型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hbvdna载量 HBeAg水平
下载PDF
HBV DNA载量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耀灵 卢亚祖 +2 位作者 彭长华 杨忠民 李承彬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2期31-31,共1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年龄段HBV DNA载量分布特点。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21116例年龄登记完善的乙肝患者的HBV DNA,共分为15个年龄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总阳性例数为12731例(阳性率60.29%),其中小于检测下限阳性例数有2281例(10.80%)。... 目的为了解不同年龄段HBV DNA载量分布特点。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21116例年龄登记完善的乙肝患者的HBV DNA,共分为15个年龄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总阳性例数为12731例(阳性率60.29%),其中小于检测下限阳性例数有2281例(10.80%)。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r=1.87,P=0.08),低病毒载量比例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r=7.95,P=2.40E-6),病毒载量均值与年龄增加呈负相关(r=-20.45,P=2.9E-11)。结论 HBV DNA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增长无相关性;低病毒载量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毒载量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分析认为随年龄增长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机会的增加抑制了人群乙肝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hbvdna载量 荧光定PCR
原文传递
2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茹 刘庆波 +1 位作者 赵文静 田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5期744-746,共3页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PHC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模式和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258例PHC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258例PHC患者,男性209例,占81.00%;女...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PHC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模式和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258例PHC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258例PHC患者,男性209例,占81.00%;女性49例,占19.00%;年龄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2.08±9.348)岁;HBsAg阳性者239例(92.63%),HBeAg阳性者42例(16.28%),HBVDNA阳性者157例(60.85%);HBsAg、HBeAb和HBcAb均为阳性者133例(51.55%),其中HBVDNA阳性者80例(60.15%);HBsAg、HBeAg和HBcAb均为阳性者35例(13.57%),其中HBVDNA阳性者35例(100.00%);HBsAg和HBcAb均为阳性者58例(22.48%),其中HBVDNA阳性者27例(46.55%)。结论本研究中PHC患者HBV感染以"小三阳"为主,HBVDNA载量为低水平复制状态,临床上应结合HBV-M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评价患者体内的HBV复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原发性肝癌 病毒标志物 hbvdna载量
下载PDF
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献丽 张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HBV)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集非肝炎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HBV)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集非肝炎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水平,以及外周血中IL-2、IL-10、TGF-β水平。同时观察HBV DNA病毒载量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CD4+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21.08±3.12)%vs(19.72±2.89)%,P=0.047],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28.83±2.52)%vs(30.07±2.41)%,P=0.027],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8.12±1.47)%vs(6.62±1.42)%,P<0.001];IL-2水平显著降低[(15.48±4.30)pg/m L vs(27.28±5.95)pg/m L,P<0.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36.39±7.69)pg/m L vs(29.82±6.17)pg/m L,P<0.001),TGF-β水平显著升高[(31.95±3.72)pg/m L vs(23.49±3.83)pg/m L,P<0.001)。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HBV DNA病毒载量与CD8+T细胞及IL-2水平负相关,与CD4+T细胞、Treg和TGF-β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微环境中淋巴细胞失衡,且与HBV DNA病毒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性肝癌 淋巴细胞浸润 hbvdna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