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DNA核酸免疫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窦骏 刘克洲 +6 位作者 陈智 沃建尔 刘勇 徐陈槐 何南祥 章明太 王信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索HCVDNA核酸免疫效应。方法:将构建的重组体pCDHCVs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和3HTdR掺入法检测了免疫鼠血清抗体、脾细胞和PBMC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结果:重组体pCDHCV... 目的:探索HCVDNA核酸免疫效应。方法:将构建的重组体pCDHCVs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和3HTdR掺入法检测了免疫鼠血清抗体、脾细胞和PBMC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结果:重组体pCDHCV1、pCDHCV2和pCDHCV3均可诱导小鼠(n=6)产生抗体(0.665~0.707,OD值)和脾细胞对HCV抗原增殖反应(n=6,SI为3.89~4.47),但各重组体间的免疫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鼠(n=12)血清经40倍和320倍稀释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6.6%;重组体还可诱导鼠PBMC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3.69~4.07,SI)。结论:pCDHCVs重组体可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反应,该结果对进一步开展HCVDNA疫苗研制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dna重组体 核酸免疫 抗体反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Gentier96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检测HBV-DNA及HCV-RNA的性能验证
2
作者 耿见忠 张军会 +3 位作者 刘江 尤珊 陈兰 郝家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680-684,689,共6页
目的 对实验室新购入设备Gentier96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使用HBV-DNA及HCV-RNA定量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通过检测HBV-DNA及HCV-RNA定量检测项目,对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该系统检测低水平... 目的 对实验室新购入设备Gentier96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使用HBV-DNA及HCV-RNA定量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通过检测HBV-DNA及HCV-RNA定量检测项目,对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该系统检测低水平和高水平HBV-DNA的实验室变异系数(CV)分别为4.12%、1.27%。低水平和高水平HCV-RNA的实验室变异系数(CV)分别为4.75%、1.46%。HBV-DNA国家标准物质GBW(E)090137(浓度编号S5)靶值的对数值3.15、GBW(E)090139(浓度编号S2)靶值的对数值6.66。HCV-RNA国家标准物质GBW(E)090140(浓度编号S5)靶值的对数值3.34、GBW(E)090142(浓度编号S3)靶值的对数值5.64,实测值与靶值的差异均在±0.4对数值范围内。该分析系统HBV-DNA定量检测在4.69×10~2.04×109范围内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84X+0.1452,R2=0.9994。HCV-RNA定量检测在3.47×10~2.33×107范围内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0.9548X+0.3302,R2=0.9997。干扰物质血红蛋白(Hb)样本与对照组样本偏倚<±7.5%,表明常见抗干扰物质血红蛋白(Hb)浓度≤2g/dL时对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Gentier96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检测HBV-DNA及HCV-RNA已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可用于样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分析系统 HBV-DNA HCV-RNA 性能验证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含量与其肝组织损伤关系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婵 刘伟 《肝脏》 2001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dna 含量 肝组织损伤 病理学
下载PDF
HCV结构区重组质粒构建,蛋白表达及小鼠对重组质粒抗体 … 被引量:6
4
作者 窦骏 刘克洲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为进行HCV-DNA疫苗实验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HCV-DNA重组质粒(含有HCV结构区基因片段1693bp,OkamotoII型)将其转染到Hela细胞中,蛋白抽提物经SDS-PAGE表明,重组质粒能表达约... 为进行HCV-DNA疫苗实验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HCV-DNA重组质粒(含有HCV结构区基因片段1693bp,OkamotoII型)将其转染到Hela细胞中,蛋白抽提物经SDS-PAGE表明,重组质粒能表达约110KD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证实该融合蛋白为特异性的HCV结构区蛋白。用核酸免疫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注射BALB/c小鼠,经ELISA检测到免疫鼠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dna 重组质粒 蛋白表达 核酸免疫 抗体
下载PDF
易被忽视的血清HCV-RNA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仕珠 韩永战 +1 位作者 姚茹 任雪莲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00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 目的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清ALT、AST持续或反复升高6mo以上。头5例肝穿活检见HCV-RNA,炎症活动度为Ⅱ度4例,Ⅲ度1例。排除其它肝病。所有患者均予干扰素a300万U,im,1次/2d;利巴韦林900mg/d,分次口服,前11例疗程48wk、最后1例24wk后随访。结果10例治疗48wk,1例治疗36wk自行停药,1例完成24wk治疗。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于4wk内降至正常。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素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0-48mo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正常,HCV-RNA及抗-HCV无变化。结论有创伤/手术史,血清抗-HCV阳性或以前曾有过阳性,HCV-RNA阴性、ALT、AST持续或反复异常超过6mo当考虑血清HCV-RNA阴性CHC诊断,排除其它肝病及/或肝组织检测到HCV-RNA时当诊断血清HCV-RNA阴性CHC并积极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dna 病毒性肝炎 抗-HCV治疗
下载PDF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若干进展
6
作者 刘克洲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2期65-66,64,共3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IFN hcv-dna疫苗 核酶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HCTP4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敏 成军 +1 位作者 王琳 张树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探索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 (core)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以有助于阐明HC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表达谱芯片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结合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技术 ,筛选、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 目的 探索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 (core)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以有助于阐明HC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表达谱芯片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结合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技术 ,筛选、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结果 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core ,经过限制性内切酶作图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正确无误。以pcDNA3 core转染HepG2后提取总RNA ,逆转录后进行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应用分子克隆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 ,命名为HCTP4,新基因的编码基因序列全长为 2 2 44个核苷酸 (nt) ,编码产物由 748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结论 HCV核心蛋白是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的蛋白。DNA微矩阵技术 (DNAmicroarray)是分析基因表达谱变化的有效和高通量技术。发现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反式激活 HCTP4 基因克隆化 DNA微矩阵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德明 刘双虎 +3 位作者 李聪智 范学工 燕美玉 孙科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5期41-42,共2页
为了探索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疫苗对小白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将HCV 核心区基因定向克隆于质粒pcDNA3 巨细胞病毒启动子下游,构建了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基因疫苗pcDNA3-HCV,将此疫苗通过多点肌肉注射免疫BALB/C ... 为了探索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疫苗对小白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将HCV 核心区基因定向克隆于质粒pcDNA3 巨细胞病毒启动子下游,构建了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基因疫苗pcDNA3-HCV,将此疫苗通过多点肌肉注射免疫BALB/C 小鼠,结果发现接种了该疫苗的小鼠出现抗-HCV IgG 阳性,其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Th1 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IL-2 及g 干扰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表明,HCV 核心基因疫苗能诱导BACB/L 小鼠产生良好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疫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多CTL表位DNA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史霖 袁育康 +1 位作者 胜利 范桂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应答。方法:将编码两个HCVCTL表位(H-2d)的基因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用其免疫BALB/c小鼠后,以经不同CTL抗原肽冲击的P815细胞(H-2d)作为靶细胞,进行CTL杀伤试... 目的: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应答。方法:将编码两个HCVCTL表位(H-2d)的基因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用其免疫BALB/c小鼠后,以经不同CTL抗原肽冲击的P815细胞(H-2d)作为靶细胞,进行CTL杀伤试验。结果:多CTL表位DNA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其编码的两种HCVCTL表位的特异性CTL免疫应答,且总的特异性CTL杀伤效应增强。结论:通过天然侧翼氨基酸相连的多个CTL表位为编码序列构建的多CTL表位DNA疫苗,不但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各个CTL表位的特异性CTL应答,而且各特异性CTL应答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强总的CTL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位 DNA疫苗 CTL HCV
原文传递
职业献血浆员HBV和HCV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绪清 胡大荣 李梦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247名职业健康献血浆员中抗-HCV和HBV感染标志(HB-VM),并用PCR技术检测其中85人血清HBV-DNA的存在状况.发现抗-HCV阳性率为4.0%,HBVM阳性率为29.1%,HBV-DNA阳性率为11.8%≥40岁人群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人群...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247名职业健康献血浆员中抗-HCV和HBV感染标志(HB-VM),并用PCR技术检测其中85人血清HBV-DNA的存在状况.发现抗-HCV阳性率为4.0%,HBVM阳性率为29.1%,HBV-DNA阳性率为11.8%≥40岁人群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人群(7.7%比0,P=0.042).HBVM阳性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8.3%比2.3%,P=0.038),HBV感染与HCV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伴随关系.HBVM阳性者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18.2%比 0,P<0.05).结论认为目前常规筛选献血员的方法不安全,建议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下载PDF
DNA微点阵分析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对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琪 郑义 +3 位作者 宋林立 李忠新 李瑜珍 周小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采用DNA微点阵(DNAmicroarray)技术检测致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非结构蛋白NS4B在HCV致癌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稳定表达NS4B的细胞系,用微点阵技术研究NS4B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RT... 目的采用DNA微点阵(DNAmicroarray)技术检测致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非结构蛋白NS4B在HCV致癌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稳定表达NS4B的细胞系,用微点阵技术研究NS4B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分析微点阵结果中的两个上调基因(DKK1,FYN)和两个下调基因(AKR1C1,v-fos)的表达,对细胞中AKR1C1的活性进行酶学分析。结果在2308个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中,34个基因表达上调,56个基因表达下调。在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中,大部分原癌基因表达上调,而大部分抑癌基因的表达下调;一些基因与细胞压力有关。实时定量RT-PCR和AKR1C1的酶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DNA微点阵的结果。结论HCV-NS4B在HCV的致癌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DNA微点阵 非结构蛋白NS4B
下载PDF
双表达载体研究GM-CSF对HCVC基因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廖国阳 姜述德 +3 位作者 孙明波 杨卉娟 陈俊英 张新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1,294,共4页
目的 HCV C蛋白基因诱导的免疫应答较弱 ,因而增强 HCV C蛋白基因免疫对于开发 HCV疫苗具有极其的重要性。方法将 GM- CSF基因与 pc15 4基因插入双表达载体 pc DNA3 .0 BA构建成双价质粒 pc DNA3 .0 BApc15 4 GM- CSF,肌肉免疫 Balb/ c... 目的 HCV C蛋白基因诱导的免疫应答较弱 ,因而增强 HCV C蛋白基因免疫对于开发 HCV疫苗具有极其的重要性。方法将 GM- CSF基因与 pc15 4基因插入双表达载体 pc DNA3 .0 BA构建成双价质粒 pc DNA3 .0 BApc15 4 GM- CSF,肌肉免疫 Balb/ c小鼠。结果 GM- CSF和 pc15 4在 Cos- 7细胞中同时获得瞬时表达 ;pc DNA3 .0 BApc15 4 GM- CSF双价质粒较单价 pc DNA3 .0 BApc15 4诱导小鼠产生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增高 ( P=0 .0 4 ) ,而 pc DNA3 .0 BApc15 4 + pc DNA3 .0BAGMCSF混合质粒较单价质粒 pc DNA3 .0 BApc15 4诱导小鼠产生抗体的滴度极显著降低 ( P<0 .0 1)。HCV C蛋白抗原特异性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双价质粒较单价及单价混合质粒极显著增高 ( P<0 .0 1)。结论双表达载体同时输送 GM- CSF与pc15 4基因能增强 Balb/ c小鼠对 HCV C蛋白基因的体液免疫应答及免疫鼠脾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刺激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双表达载体 HCV-C蛋白 GM-CSF
下载PDF
不同浓度HBV DNA和HIV-1 RNA对多重PCR检测HCV RNA的干扰验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2 位作者 陈庆恺 刘泽民 王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献血者血液标本中不同浓度HBV DNA和(或)HIV-1 RNA对低浓度HCV 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阴性血浆对HCV RNA标准物质、已定量的HBV DNA和HIV-1 RNA血浆进行稀释,配制成2种病毒或3种病毒的混合...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献血者血液标本中不同浓度HBV DNA和(或)HIV-1 RNA对低浓度HCV 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阴性血浆对HCV RNA标准物质、已定量的HBV DNA和HIV-1 RNA血浆进行稀释,配制成2种病毒或3种病毒的混合液,HCV RNA浓度稳定在20.4 IU/mL[该PCR检测系统95%平均检测下限(LoD)的3倍],HBV DNA浓度为20 IU/mL、200 IU/mL、2000 IU/mL和(或)HIV-1 RNA浓度为50 copies/mL、500 copies/mL、5000 copies/mL的混合液,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有3×LoD的HCV RNA溶液),模拟献血者血液样本,分别在Roche 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进行单检模式和混样模式(与5个阴性标本混合)至少检测20次,统计分析不同浓度病毒核酸检测Ct值差异以及单检模式与混检模式的漏检率。结果不同浓度HIV-1 RNA和(或)HBV DNA在单检模式下对HCV RNA检测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在单检模式下的Ct值中位数36.60(36.20,37.10)明显低于混检模式的Ct值39.30(38.60,40.00)(P<0.05),10个分组中HCV RNA在单检模式的漏检率均为0%,而在混检模式的平均漏检率为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浓度20 IU/mL的HBV DNA进行单检的漏检率为7.55%,进行混检的漏检率为81.4%;50 copies/mL的HIV-1 RNA和20.4 IU/mL的HCV RNA在单检时漏检率为0%,而混检漏检率分别为28.57%和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HBV DNA和HIV-1 RNA对多重PCR检测HCV RNA结果无影响,但弱阳性HCV RNA、HBV DNA和HIV-1 RNA标本在单检模式下的漏检率低于混检模式,为提高血液安全,血液核酸检测应尽可能采用单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核酸检测 HCV RNA HBV DNA HIV-1 RNA
原文传递
树状DNA杂交技术在HCV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秀丽 单祥年 +5 位作者 张建琼 李丽 史庭燕 万永奇 鲁晓萱 武景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较好的 ,适于病原体群体筛查的检验方法。方法 通过RT PCR DDH ,RT nested PCR和HCVRNA DDH 3种方法检测HCV核酸 ,推断RT PCR DDH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  4 7份ELISA检...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较好的 ,适于病原体群体筛查的检验方法。方法 通过RT PCR DDH ,RT nested PCR和HCVRNA DDH 3种方法检测HCV核酸 ,推断RT PCR DDH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  4 7份ELISA检测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 ,RT nested PCR检出阳性标本 33例 (70 .2 1% ) ,RT PCR DDH检出阳性标本 39例 (82 .98% )。结论 RT PCR DDH技术在逆转录病毒核酸检测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而且成本较低 ,操作安全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3DNA信号放大 树状DNA杂交 逆转录巢式PCR
下载PDF
HBV和HCV感染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临 陈鸥 +2 位作者 周立平 赵连爽 李异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HBV和HCV病人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及其病毒载量,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HBV和 HCV感染者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方法 利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病毒载量,通过统... 目的 通过检测HBV和HCV病人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及其病毒载量,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HBV和 HCV感染者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方法 利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病毒载量,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 ,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82;HB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0.05),其抵抗素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40.结论 HCV感染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病毒载量正相关;HBV感染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resistin) HBV HCV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全血标本采集管和保存温度与时间对HBV及HCV核酸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丽 王艺芳 +4 位作者 吕永磊 葛文超 司天宁 朱晓红 赵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验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和不同保存温度与时间对HBV及HCV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厂家)品牌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分别标记为A和B组),做试验1:A和B组同时采集52名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比较不同采血管的血浆分离情... 目的验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和不同保存温度与时间对HBV及HCV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厂家)品牌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分别标记为A和B组),做试验1:A和B组同时采集52名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比较不同采血管的血浆分离情况并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对HBV DNA、HCV RNA的影响;试验2:模拟采血环境,验证不同保存温度、时间和2种采血管对A和B组低病毒载量HBV DNA、HCV RNA NAT结果的影响。结果试验1:1)离心后,A组标本血浆层和血细胞层均100%(52/52)分离,B组标本没有分离好血浆层和血细胞层的比例为1.92%(1/52);2)离心前保存4~10 h的2组(不同采血管)全血标本,离心后<24 h的NAT均未检出HBV DNA、HCV RNA,内标(IC-DNA和IC-RNA)均一性良好。试验2:1)离心前于4或25℃保存4 h离心或保存6~10 h离心,对2组中的低病毒载量HBV DNA、HCV RNA检出无影响(P>0.05);2)全血标本离心后分别在4℃保存24 h或72~104 h检测,A和B组标本HBV DNA、HCV RNA检测Ct值相近(P>0.05),保存时间24 h和72~104 h标本的HBV DNA、HCV RNA检测Ct值:A组HBV DNA Ct值为33.45±0.29和33.82±0.08,A组HCV RNA检测Ct值为35.21±0.20和36.12±0.43;B组为HBV DNA Ct值为33.46±0.25和34.30±0.60,B组HCV RNA检测Ct值为35.47±0.24和36.49±0.51(P<0.05)。结论在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全血标本保存时间、温度及不同采血管对低病毒载量的HBV DNA、HCV RNA检出均无影响;但全血标本离心后4℃保存时完成检测时间以<72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血液采集管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HBV DNA HCV RNA CT值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病毒核酸“11+1”模式集中化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丽君 王珊 +3 位作者 穆耶赛尔 付薪静 王瑞涛 张洪斌 《新疆医学》 2022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 通过新疆地区核酸集中化检测“11+1”模式,对献血者结果分析及逐年变化趋势进行系统性回顾性探讨分析,探讨集中化检测在效果、检测效率的优势。方法 采用核酸血筛(HBV/HCV/HIV)检测系统,混样(6混或者8混)检测血液核酸HBV DNA、HCV ... 目的 通过新疆地区核酸集中化检测“11+1”模式,对献血者结果分析及逐年变化趋势进行系统性回顾性探讨分析,探讨集中化检测在效果、检测效率的优势。方法 采用核酸血筛(HBV/HCV/HIV)检测系统,混样(6混或者8混)检测血液核酸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反应性样本进行拆分单检检测;分析2015年12月-2021年5月期间,委托在乌鲁木齐集中化核酸检测的样本资料、结果的总体分析和地区间差异分析。结果 新疆地区集中化检测的12个地区血液质量在经献血前初筛、酶免检测后,核酸检测结果的血液合格率分别为99.955%(291727/291858)、99.894(1878/1880)、99.963 (8168/8171)、99.938 (1616/1617)、99.916 (19000/19016)、99.783 (2890/2896)、99.813(5856/5867)、99.704(2357/2364)、99.868(15862/15883)、99.822(2238/2242)、99.613(3602/3616)、99.741(1931/1936),“11+1”集中化检测模式共检测357346份样本,其中1家血液中心样本291858,11家血站集中化样本65488,共计68065 pool,拆分325 pool,拆分出212个样本为阳性,其中212份HBV DNA阳性,6份HCV RNA阳性,3份HIV RNA阳性;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0.042%(123/291858)、0.106%(2/1880)、0.037%(3/8171)、0.062%(1/1617)、0.084%(16/19016)、0.207%(6/2896)、0.187%(11/5867)0.296%(7/2364)、0.126%(20/15883)0.178%(4/2242)、0.387%(14/3616)、0.258%(5/1936),两两比较地区间存在差异,核酸检测阳性率有年度下降的趋势。结论 因新疆地大物博很多地州血站每日无偿献血者样本量很少,每月仅开展实验不足10次,“11+1”集中化检测可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能够优化检测资源配置,提高输血安全,并且在降低成本、报告及时方面比较有优势,但样本运送途中冷链的控制还需要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11+1集中化 HBV DNA HCV RNA HIV RNA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旭 李益民 白植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7年第4期28-33,共6页
将丙型肝炎病毒C+E1区基因克隆到不同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和pSVL中,通过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免疫BALB/C及F1小鼠后,产生了抗HCV/C区抗体。其中核酸疫苗pcDNA3.1-HCV/C+E1... 将丙型肝炎病毒C+E1区基因克隆到不同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和pSVL中,通过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免疫BALB/C及F1小鼠后,产生了抗HCV/C区抗体。其中核酸疫苗pcDNA3.1-HCV/C+E1的免疫高峰的出现早于pSVL-HCV/C+E1,F1小鼠的抗体应答强于BALB/小鼠。肌肉注射优于皮下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疫苗 研制 免疫效果
下载PDF
易被忽视的血清HCV-RNA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仕珠 韩永战 +1 位作者 姚茹 任雪莲 《世界感染杂志》 2009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清... 目的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清ALT、AST持续或反复升高6mo以上。头5例肝穿活检见HCV-RNA,炎症活动度为Ⅱ度4例,Ⅲ度1例。排除其它肝病。所有患者均予干扰素α300万U,im,1次/2d;利巴韦林900mg/d,分次口服,前11例疗程48wk、最后1例24wk后随访。结果10例治疗48wk,1例治疗36wk自行停药,1例完成24wk治疗。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于4wk内降至正常。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素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0-48mo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正常,HCV-RNA及抗-HCV无变化。结论有创伤/手术史,血清抗-HCV阳性或以前曾有过阳性,HCV-RNA阴性、ALT、AST持续或反复异常超过6mo当考虑血清HCV-RNA阴性CHC诊断,排除其它肝病及/或肝组织检测到HCV-RNA时当诊断血清HCV-RNA阴性CHC并积极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RNA 病毒性肝炎 抗-HCV治疗
下载PDF
不同免疫佐剂对丙肝核酸疫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博 Richard Yan-Hui Wang +2 位作者 程留芳 裘奇 史维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佐剂对HCV-DNA疫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分别用脂质体DDAB/EPC和DC-Chol/DOPE、Montanide ISA720和氢氧化铝为佐剂的HCV-DNA疫苗免疫3次,ELISPOT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受HCV核心、E2、E1/E2、NS3和NS5b蛋白刺激后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佐剂对HCV-DNA疫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分别用脂质体DDAB/EPC和DC-Chol/DOPE、Montanide ISA720和氢氧化铝为佐剂的HCV-DNA疫苗免疫3次,ELISPOT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受HCV核心、E2、E1/E2、NS3和NS5b蛋白刺激后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DDAB/EPC组产生IFN-γ较多,在大部分情况下,显著高于其它组。该组IL-2的产生也显著高于其它4组。该组IL-4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也高于其它组。用NS5b刺激,氢氧化铝组IL-4的产生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裸DNA和两种脂质体组IFN-γ的产生高于IL-4,而Montanide和氢氧化铝组IL-4的产生高于IFN-γ。结论在4种佐剂中,DDAB/EPC效果最好,Montanide和氢氧化铝可将DNA疫苗Th1为主的免疫特性转换为以Th2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佐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