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1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HD1-7H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炳顺 何选蓬 王志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2,共3页
塔里木探区哈得逊油田采用钻双台阶水平井开发薄油层 ,效果十分明显。通过HD1- 7H井薄油层的钻井实践 ,对于如何克服哈得逊地区水平井钻井难点 ,加快钻井速度 ,提高油层穿透率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办法 ,可用于指导此类型井的现场施工。
关键词 哈得逊油田 hd1-7H 技术 薄油层 双台阶 水平
下载PDF
超薄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7
3
作者 孙海芳 贺兆顺 杨成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在详细分析超薄油藏水平井钻井难点的基础上 ,从工程技术和钻井液两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以我国第一口超薄油藏阶梯式水平井为例 ,介绍了施工工艺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超薄油藏水平井钻井的成功实践 ,对老油田的开发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超薄油藏 水平 技术 眼轨迹 FEWD 钻具组合 hd1-1
下载PDF
应用随钻测井技术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巴树松 许孝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而保证井眼轨迹控制在油层的最佳位置是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关键。简单介绍了随钻测井技术及其在水平井钻井中的作用,通过两口井的现场应用,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优点及技术措施。该技术提高了... 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而保证井眼轨迹控制在油层的最佳位置是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关键。简单介绍了随钻测井技术及其在水平井钻井中的作用,通过两口井的现场应用,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优点及技术措施。该技术提高了钻井速度、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使水平井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技术 水平 开发效果 眼轨迹 薄层 工艺 营31-平1 hd1-H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