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HLA-DR^(+)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亚通 张东霞 +1 位作者 丁雪辉 袁玉亮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HLA-D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1)与重症组(n=47);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HLA-D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1)与重症组(n=47);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HLA-DR^(+)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数的百分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出院后,进行半年随访,根据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CD3^(+)HLA-DR^(+)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HLA-DR^(+)表达水平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健康组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为(78.06%±9.47%),轻症组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为(69.31%±7.84%),重症组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为(56.52%±7.23%)。轻症组、重症组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714,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为(49.33%±5.94%),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的(72.68%±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D3^(+)HLA-DR^(+)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7%、89.3%。结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CD3^(+)HLA-DR^(+)表达水平较轻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下降,CD3^(+)HLA-DR^(+)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对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可有助于早期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重症 淋巴细胞 CD3+hla-dr+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CD3^(+)HLA-DR^(+)活化T淋巴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耿白璐 郭静 +4 位作者 胡晓飞 刘爱玲 武军 田字彬 丁雪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3^(+)HLA-DR^(+)活化T淋巴细胞(简称活化T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8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96例UC患者,根据纳入患者活化...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3^(+)HLA-DR^(+)活化T淋巴细胞(简称活化T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8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96例UC患者,根据纳入患者活化T细胞水平分为活化T细胞升高组和活化T细胞正常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活化T细胞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活化T细胞升高组与活化T细胞正常组比较,重度UC患者更多(P<0.001),CRP和ESR水平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活化T细胞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和CRP水平均呈高度相关(P<0.001)。两组患者药物疗效分析,活化T细胞升高组的维得利珠单抗(Vedolizumab, VDZ)临床缓解率和糖皮质激素有效率更低(P<0.05),两组间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临床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ROC曲线分析,活化T细胞水平预测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AUC=0.854,P<0.001)、VDZ(AUC=0.859,P=0.002)和糖皮质激素(AUC=0.699,P=0.027)疗效的cut-off值分别为5.35%、3.35%、4.55%。结论 外周血CD3^(+)HLA-DR^(+)活化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能够初步预测UC疾病重度活动并提示VDZ可能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活化 hla-dr抗原
下载PDF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sepsis identifies HLA-DR^(low)S100A^(high)monocytes with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Ren-Qi Yao Peng-Yue Zhao +16 位作者 Zhi-Xuan Li Yu-Yang Liu Li-Yu Zheng Yu Duan Lu Wang Rong-Li Yang Hong-Jun Kang Ji-Wei Hao Jing-Yan Li Ning Dong Yao Wu Xiao-Hui Du Feng Zhu Chao Ren Guo-Sheng Wu Zhao-Fan Xia Yong-Ming Yao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78-797,共20页
Background Sustained yet intractable immunosuppression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septic patients,resulting in aggravated clinical outcomes.However,due to the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within septic patients,precise indi... Background Sustained yet intractable immunosuppression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septic patients,resulting in aggravated clinical outcomes.However,due to the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within septic patients,precise indicators in deciphering clinical trajectories and immunological alterations for septic patients remain largely lacking.Methods We adopted cross-species,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analysis based on two published datasets contai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profile of septic patients as well as immune cell atlas of murine model of sepsis.Flow cytometry,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imag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S100A9^(+)monocytes at protein level.To interrogate the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f this subset,splenic monocytes isolated from septic wild-type or S100a9^(–/–)mice were co-cultured with naive CD4^(+)T cells,followed by proliferative assay.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S100A9 was implemented using Paquinimod via oral gavage.Results scRNA-seq analysis of human sepsis revealed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in monocyte compartments following the onset of sepsis,for which distinct monocyte subsets were enriched in disparate subclusters of septic patients.We identified a unique monocyte subset characterized by high expression of S100A family genes and low expression of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which were prominently enriched in septic patients and might exert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By combining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of murine model of sepsis with in vivo experiments,we uncovered a similar subtype of monocyt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ate sepsis and immunocompromised status of septic mice,corresponding to HLA-DR^(low)S100A^(high)monocytes in human sepsis.Moreover,we found that S100A9^(+)monocytes exhibited profound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n CD4^(+)T cell immune response and blockade of S100A9 using Paquinimod could partially reverse sepsis-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Conclusions This study identifies HLA-DR^(low)S100A^(high)monocytes correl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state upon septic challenge,inhibition of which can markedly mitigate sepsis-induced immune depression,thereby providing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cell analysis SEPSIS IMMUNOSUPPRESSION S100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 MONOCYTES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 Paquinimod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感染患者mHLA-DR表达率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胡蝶 刘艳杰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5-8,12,共5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严重创伤继发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严重创伤继发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期内感染情况分为全身感染组33例、局部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25例3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第1、3、5、7天外周血mHLA-DR表达率。结果全身感染组第7天mHLA-DR表达率(32.79±13.24)%低于第1天(51.41±1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第7天mHLA-DR表达率(69.35±9.42)%高于第1天(58.07±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患者mHLA-DR表达率在第5和7天各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死亡组第7天与第1、3天mHLA-DR表达率差值分别为(24.61±8.14)%和(12.70±6.24)%,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监测严重创伤感染患者mHLA-DR的表达变化,可能对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评估免疫状态以及预后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创伤 感染 流式细胞术 动态变化
下载PDF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monocyte HLA-DR,S100A9,and the potential for individualized therapies in sepsis
5
作者 Guillaume Monneret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81-883,共3页
By def inition, sepsis refers to a life threatening organ dysfunction due to a dysregulated host response to an infection[1]. More precisely, sepsis triggers a multifaceted response characterized by a simultaneous man... By def inition, sepsis refers to a life threatening organ dysfunction due to a dysregulated host response to an infection[1]. More precisely, sepsis triggers a multifaceted response characterized by a simultaneous manifest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elements that disrupt mechanisms intended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Initially, an overwhelming hyperinflammatory reaction ensues, resulting in tissue damage and organ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MONOCYTE hla-dr S100A9 IMMUNOSUPPRESSION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六经辨证与HLA-DR、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评 彭晓洪 +3 位作者 黄亚秀 黄永莲 陈冬杰 黄发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六经辨证分型与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的相关性及规律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重症医学科(I...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六经辨证分型与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的相关性及规律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按六经辨证分型,分为太阳病组20例、阳明病组12例、少阳病组17例、太阴病组11例,少阴病组25例、厥阴病组3例;入组24 h内检测免疫指标、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乳酸(LAC)水平;对比各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序贯性脏器衰竭评分(SOFA)、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三阳病(太阳、阳明、少阳)各组间HLA-DR、T细胞亚群、PCT、PaO_(2)/FiO_(2)、LAC、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等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太阳病组比较,太阴病组CD_(4)^(+)、CD_(4)^(+)/CD_(8)^(+)、HLA-DR、IgG、IgM明显降低,CD_(8)^(+)、年龄、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明显上升或延长(P<0.05,P<0.01);少阴病组与三阳病组间上述免疫指标、年龄、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从太阳病到少阴病,APACHE II、SOFA评分、PCT、LAC逐渐增高,PaO_(2)/FiO_(2)逐渐降低,其中太阴病组与太阳病、阳明病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少阴病组与三阳病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少阴病组28 d死亡率显著高于太阳病组[52.00%(13/25)比20.00%(4/20),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HLA-DR、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表达与六经传变存在对应的关系。六经辨证分型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六经辨证 T淋巴细胞亚群 hla-dr
下载PDF
HLA-DR_4和HLA-DR_(53)与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3 位作者 彭卫华 李华 陈娟娟 詹克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7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PCR-SSP法检测HLA-DR4、HLA-DR53,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Sa抗体(anti-Sa),免... 目的探讨检测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7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PCR-SSP法检测HLA-DR4、HLA-DR53,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Sa抗体(anti-Sa),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RA组HLA-DR4、HLA-DR53、anti-CCP、anti-Sa、ANA、APF和AKA敏感度为42.9%、55.4%、77.7%、40.6%、58.9%、47.4%、40.6%,APF、anti-CCP、antiSa对检测RA特异度高达100%,anti-CCP敏感度、约登指数最高。(2)HLA-DR4、HLA-DR53、AKA及ANA的OR值为3.417、2.643、33.452、34.333,与RA相关性较强。(3)一致性分析RA中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间高度一致。(4)anti-CCP、anti-Sa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49,对诊断RA准确性较高,并联检测明显增大约登指数。结论 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间高度一致,是与RA关联较强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江西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谭立明 阙秋华 +6 位作者 彭卫华 李华 罗涵青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556,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HLA—DR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区域,其中包含...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HLA—DR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区域,其中包含了许多与自身免疫病高度相关基因的基因群。近年来对HLA及其定位特异性候选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RA的免疫遗传研究方面明确了HLA—DR4与RA发病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贺桂凤 谭立明 +7 位作者 阙秋华 彭卫华 李华 罗涵青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类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分别为44%和56%,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P>0.05结果无显著性意义,其DR基因与RA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70和2.64,HLA-DR4高于HLA-DR53。②75例RA患者其速率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有59例阳性和44例阳性,两法经χ2检验,结果均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速率比浊法好于乳胶凝集法。③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速率比浊法检测结果为198.59±379.21IU/ml,同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RA患者其HLA-DR基因与RA的发生易感性明显有关,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HLA-DR-MDSC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朱崇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69-007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特征,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 HLA-DR- MDSC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样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情况,并设置正常... 本研究旨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特征,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 HLA-DR- MDSC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样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情况,并设置正常对照组。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液中的B淋巴细胞CD25表达增高,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HLA-DR表达也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特征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 hla-dr 细胞变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R53、DR4基因及其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揭旭日 王小超 +1 位作者 陆翔 黄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7-818,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DR4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及其与抗-CCP抗体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9例RA患者及5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53、DR4基因;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1DR4基...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DR4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及其与抗-CCP抗体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9例RA患者及5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53、DR4基因;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1DR4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与健康者相当(P>0.05)。2DR53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3HLA-DR4基因阳性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P<0.05)。结论 1我区壮族人群DR4与RA的发病无相关。2DR4基因阳性RA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3DR53基因阳性RA者与抗-CCP抗体阳性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hla-dr53 hla-dr4 抗-CCP抗体
下载PDF
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银屑病患者HLA-DR易感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颖 吕昭萍 魏彩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发现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与感染和遗传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36例咽部致病性链球菌培养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HLA-DR基因分型,并与28例云南汉族正常人HLA... 目的:发现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与感染和遗传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36例咽部致病性链球菌培养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HLA-DR基因分型,并与28例云南汉族正常人HLA-DR分型结果比较。结果:银屑病患者HLA-DR7基因频率比正常人显著增高,HLA-DR15基因频率也增高;20例HLA-DR15阳性患者有19例与HLA-DR7连锁,而正常组无DR7与DR15连锁。结论: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与HLA-DR7及DR15关联,推测这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连锁以共同对链球菌感染相关银屑病易感性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汉族 银屑病 链球菌感染 hla-dr hla-dr分型 银屑病患者 易感基因 基因研究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序列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HLA-DR/CD1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薇 谢闻悦 +3 位作者 张卫云 张璇 张玉新 高贵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的表达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住院患者140例,其中ICU急重症疾病组101例,其他疾病组39例,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的表达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住院患者140例,其中ICU急重症疾病组101例,其他疾病组39例,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表达率,并测定急重症疾病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HLA-DR/CD14表达率的关系。在急重症疾病组中选择15例患者,分别于急诊入院后的第1、4、8、12、16、20天取外周血,动态观察HLA-DR/CD14表达率的变化及其与病程发展、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急重症疾病组HLA-DR/CD14表达率(38.64%±14.15%)显著低于其他疾病组(56.04%±21.01%,P<0.05)及正常对照组(76.33%±7.82%,P<0.01),且其他疾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重症疾病组HLA-DR/CD14表达率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704,P<0.01)。对急重症疾病组15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显示:其中6例死亡患者HLA-DR/CD14表达率随病程进展呈持续下降状态,始终未能纠正,直至死亡;另外9例存活患者随病程好转,HLA-DR/CD14表达率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也随之明显改善直至治愈。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表达率与感染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重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抗原 CDL4 hla-dr抗原 感染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2、7、9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钱毅 梁雪梅 +5 位作者 邹东 章廉 胡章勇 张明霞 文维群 侯金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HL A- DR2、7、9。结果无、弱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5 .0 8%、15 .2 5 %和 19.49% ;强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2 .2 2 % ,17.7%和 2 0 % ;2组的 HL A- DR2和 HL A- DR7间比较 ,P<0 .0 5 ;HL A- DR9间比较 ,P>0 .0 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 HL A- DR7相关 ,与 HL A- DR2的低携带有关 ,而与 H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Rh1对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CD25、CD44、CD54、CD11c及E-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毅 郝钰 +1 位作者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人参皂苷 CD25 hla-dr CD44 ICAM-1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测HLA-DR与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毅 姜燕 +5 位作者 谭立明 李华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与HLA-DR基因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3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ELISA法检测抗CCP、RA33抗体。结果 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与HLA-DR基因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3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ELISA法检测抗CCP、RA33抗体。结果 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分别为42.98%和56.60%,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RA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96和2.77;RA患者抗CCP、RA33抗体分别为72.34%和37.44%,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A患者在患病率不变的情况下,HLA-DR4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高于HLA-DR53,抗CCP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高于抗RA33抗体。结论 HLA-DR4基因与RA的发生易感性明显相关,联合检测抗CCP、RA33抗体可提高R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抗CCP抗体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爱春 吴继周 +5 位作者 吴健林 陈务卿 韦颖华 罗双艳 宁秋悦 李兰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4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9.925,P=0.002,OR=3.450,95%CI:1.555~7.655),HLA-DRB1*1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0,P=0.262,OR=1.538,95%CI:0.723~3.274)。结论 HLA-DRB1*14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HLA-DRB1*15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 肝肿瘤 hla-dr抗原
下载PDF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超 杨红明 +3 位作者 魏雪菁 马丽 冯永强 褚万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规律及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30% 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30例,其中17例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3例除常...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规律及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30% 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30例,其中17例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3例除常规治疗外还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治疗(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于镇静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情况。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24h内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25.07%±14.8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6.45%±7.96%,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7.76%±11.36%、27.11%±14.49%)明显低于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为35.44%±11.55%、37.47%±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应激激素的过度释放而减轻烧伤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进而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烧伤 镇静 hla-dr抗原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祥安 吴琼 +4 位作者 虞黎明 邹镇洪 蔡磊 熊妮 杨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第5、10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并与同期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第5、10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并与同期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D69、HLA-DR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CD69、HLA-D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CD69、HLA-DR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LA-D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其余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表达明显降低,术后逐渐升高;检测二者表达有助于病情判断,进一步指导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围手术期 T淋巴细胞 CD69 hla-dr
下载PDF
不同时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HLA-DR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兴军 邱攀 +4 位作者 王绪凯 孙长伏 李庆昌 韩昱晨 关晓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ICAM-3)、CD34和有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R...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ICAM-3)、CD34和有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R型(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s-DR,HLA-DR)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将2个时期进行比较;同时以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为对照。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AM-3和CD34均在增殖期血管瘤高表达(分别为26/28和28/28),而退化期低表达或不表达(分别为20/22和20/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几乎不表达,这与不同时期血管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HLA-DR则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分化阶段密切相关,增殖期基本不表达(4/28),在分化好的退化期高表达(17/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ICAM-3、CD34可能在血管形成早期发挥作用,介导内皮细胞间黏附,参与血管瘤发病和消退的病理过程。HLA-DR可能与内皮细胞成熟表型的获得及活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免疫组化 ICAM-3 CD34 hla-d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