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1
作者 李小兰 张志强 方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8-511,共4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基础上,对卵母细胞(极体)或胚胎(卵裂期或囊胚)进行活检并行染色体和(或)基因检测,选择不致病...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基础上,对卵母细胞(极体)或胚胎(卵裂期或囊胚)进行活检并行染色体和(或)基因检测,选择不致病和(或)染色体整倍体的胚胎进行移植,避免下一代发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或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程德华等[1]详细总结了PGT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单基因疾病、染色体异常、高龄、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还可应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分型、线粒体相关疾病以及携带严重疾病易感基因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检测 复发性流产 染色体异常 人类白细胞抗原 单基因疾病 遗传性疾病 基因检测 卵裂期
下载PDF
CD7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君霞 武永强 +4 位作者 唐广 栾春来 张晓南 陈杰甫 王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08-510,514,共4页
目的探讨CD7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改变及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L患者154例,对CD7阳性AML与CD7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 目的探讨CD7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改变及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L患者154例,对CD7阳性AML与CD7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54例患者中,CD7阴性表达123例(CD7-组),CD7阳性表达31例(CD7+组)。CD7+组与CD7-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13、CD33、髓过氧化物酶、CD117及CD38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7+组患者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D7-组(P<0.05)。CD7+组多对应预后中等及预后差的染色体核型。CD7-组与CD7+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68.3%和40.9%;CD7+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7-组(P<0.05)。结论 CD7阳性AML常伴CD34及HLADR等早期抗原高表达,相对应的染色体核型为预后中等或差者,临床治疗缓解率低;CD7抗原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抗原 急性髓系白血病 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结合HLA配型诊疗X连锁高IgM综合征1例
3
作者 倪梦霞 唐燕 +5 位作者 张艳 丁辰月 丁洁 王玮 李红 偶健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基因突变结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在X连锁高IgM综合征(X-HIGM)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率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多重PCR结合二代测序技术针对X-HIGM的致病基因CD40LG及临近区域特异性单核...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基因突变结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在X连锁高IgM综合征(X-HIGM)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率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多重PCR结合二代测序技术针对X-HIGM的致病基因CD40LG及临近区域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鉴别构建单体型,另外针对HLA-A、HLA-B、HLA-DRA、HLA-DQB1及临近区域特异性SNP位点进行鉴别构建单体型。经本中心常规促排卵、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随后进行胚胎活检;对于目标基因CD40LG进行PGT-M,包括直接突变检测和间接单体型连锁分析;对于HLA采用HLA复合体中多个位点的连锁分析来选择相合的胚胎。结果 先证者男孩,临床诊断为X-HIGM,基因检测分析显示其X染色体上的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49_59del(p.L17Hfs*28)。该基因突变会导致X-HIGM。经家系验证发现,先证者母亲在该位点存在和先证者相同的杂合变异。对该家系通过单体型连锁分析之后进行CD40LG基因检测+HLA配型双重PGT。由于先证者母亲卵巢储备不足,只获得3枚卵子,受精后养成的囊胚也只有1枚,这枚囊胚的PGT结果为整倍体+未携带CD40LG基因突变+HLA配型半相合。此枚胚胎发育出生的婴儿没有患上X-HIGM,而且他的半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给了先证者。结论 PGT-M技术在该类血液遗传病家系中不仅可以阻断基因突变垂直传递,同时HLA相合胚胎的选择也为先证者儿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高IgM综合征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体型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骆守玲 顾蔚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6,共3页
子痫前期(PE)是引起围生期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胎盘浅着床是目前子痫前期发病的一个重要理论。滋养细胞侵袭不足,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是子痫前期发病的根本原因。人类白细胞抗原G(... 子痫前期(PE)是引起围生期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胎盘浅着床是目前子痫前期发病的一个重要理论。滋养细胞侵袭不足,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是子痫前期发病的根本原因。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有维持母胎免疫耐受、促进滋养细胞侵袭功能,但子痫前期患者胎盘HLA-G表达明显下降。表观遗传学重点讨论DNA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基因发生的可遗传性的改变,其中DNA甲基化、微小RNA、组蛋白修饰直接参与HLA-G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表观遗传学 滋养细胞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遗传学进展
5
作者 何敏超 汪鸿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水通道蛋白4(AQP4)的IgG抗体是其特异性抗体。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uman leucocyte antigen,...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水通道蛋白4(AQP4)的IgG抗体是其特异性抗体。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与多种疾病有关,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NMO)的相关性有差异,不同人群的NMO相关基因多态性不同。对AQP4基因多态性与NMO的关系有所争议。多种细胞因子被认为与NMO相关,但其基因多态性与NMO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基于前期文献的综述,研究NMOSD的基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抗水通道蛋白4IgG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细胞因子 遗传学
下载PDF
鼠疫杆菌pH6抗原:一种与腺鼠疫发病有关的蛋白质的遗传学、生物化学与毒力特征
6
作者 于国林 《地方病译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2,共3页
鼠疫杆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是引起腺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能够在巨噬细胞的吞噬溶酶体内存活并繁殖,其他细菌在这种环境中被迅速杀死。尽管在血液和组织中存在着具有氧化杀伤作用的单核细胞和名形核中性白细胞。
关键词 鼠疫杆菌 pH6抗原 鼠疫 遗传学
下载PDF
从猪分离的H_1N_1人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遗传学特性
7
作者 辛莉 陈树宁 丁壮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 CSCD 1996年第4期34-35,共2页
1992年在日本北部,从猪体内分离到两株甲型流感病毒,血清学试验表明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同新近分离到的人H1N1病毒和猪H1N1病毒的HA和NA相比,与前者的关系更为密切。A/猪/带/5/92分... 1992年在日本北部,从猪体内分离到两株甲型流感病毒,血清学试验表明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同新近分离到的人H1N1病毒和猪H1N1病毒的HA和NA相比,与前者的关系更为密切。A/猪/带/5/92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与流行的人H1N1病毒的HA和NA基因关系非常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抗原 遗传学特性
下载PDF
墨西哥登革病毒感染者HLA-DR抗原频率研究:DR4可能是DHF的遗传抵抗因素
8
作者 陈宗涛 李杰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4年第5期F003-F003,153,共2页
关键词 墨西哥登革病毒感染 hla-dr抗原 频率 DR4 DHF 遗传抵抗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吴焕淦 潭卫林 +2 位作者 陈汉平 施征 华雪桂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临床研究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51例,随机分成隔药灸 Ⅰ组(65例)、隔药灸Ⅱ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隔药灸 Ⅰ组,近期痊愈率达 53.8%,总有效率为 92.3%;隔药灸 Ⅱ组,近期痊愈50.0%,总有效... 临床研究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51例,随机分成隔药灸 Ⅰ组(65例)、隔药灸Ⅱ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隔药灸 Ⅰ组,近期痊愈率达 53.8%,总有效率为 92.3%;隔药灸 Ⅱ组,近期痊愈50.0%,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近期痊愈率30.0%,总有效率为66.7%。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和/或消除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增加(强)T_8~+细胞数与功能,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关系而使结肠粘膜病变得以有效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隔药饼灸 hla-dr抗原 艾灸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2 位作者 祝绿川 傅雯雯 陆洪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 ,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 ,7周后HLA DR抗原失表达 ;接种于不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和7周时均不表达HLA DR抗原。因此 ,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是因为培养液中含有促分裂剂或某种细胞因子 ,而正常人的黑素细胞是不表达HLA DR抗原的。这就为体外培养纯黑素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hla-dr抗原 白癜风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及其vacA基因亚型和cagA基因与胃上皮HLA-DR抗原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瑶 胡品津 +3 位作者 何兴祥 曾志荣 陈为 彭晓忠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空泡毒素基因 (vacA)亚型、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间的关系。【方法】①自 3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分离培养出 39株幽门螺杆菌菌株 ,采用PCR方法鉴定 39株菌株的ca gA及vacA亚型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空泡毒素基因 (vacA)亚型、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间的关系。【方法】①自 3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分离培养出 39株幽门螺杆菌菌株 ,采用PCR方法鉴定 39株菌株的ca gA及vacA亚型 ;②采用HLA DR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对上述已行cagA及vacA亚型鉴定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及 2 2例阴性患者的胃窦活检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上皮HLA DR表达较阴性患者更显著 ;②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程度间存在正相关 ;③感染cagA+ 菌株患者较感染cagA-株者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更明显 ;④本研究中vacAs1a/m2亚型占 90 % ,故未对不同vacA亚型与胃上皮HLA DR表达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导胃上皮HLA DR抗原异常表达 ;②cagA+ 菌株可能通过胃上皮HLA Ⅱ类分子介导而与宿主发生更为密切的相互作用 ,从而较cagA-菌株引起更为显著的胃上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VACA CAGA hla-dr 抗原 胃疾病
下载PDF
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姗 宋月轻 沈鸿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430-243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早衰患者及45例生育年龄女性卵巢组织中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⑴4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周围颗粒细胞HLA-DR抗原均呈阴性表达;240例POF卵...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早衰患者及45例生育年龄女性卵巢组织中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⑴4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周围颗粒细胞HLA-DR抗原均呈阴性表达;240例POF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例可见颗粒细胞上HLA-DR表达,其中次级卵泡周围复层颗粒细胞为灶状阳性。结论:POF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上HLA-DR抗原异常表达,证实自身免疫是卵巢早衰的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hla-dr抗原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脾切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活化抗原HLA-DR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汪明明 刘春华 +2 位作者 崔速南 刘靓雯 朱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抗原HLA-D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为实验组(肝硬化脾切除组),同时以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脾切除患者和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肝硬化非脾切除...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抗原HLA-DR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患者为实验组(肝硬化脾切除组),同时以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脾切除患者和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肝硬化非脾切除组、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肝硬化脾切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百分含量分别为(41.59±6.79)%,(22.64±6.87)%和(19.16±7.28)%,显著低于健康组和肝硬化非脾切除组。肝硬化脾切除组患者CD4+/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健康组;HLA-DR在CD3+、CD4+和CD8+上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42±5.51)%,(22.36±4.90)%和(28.53±8.35)%,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CD3+和CD8+上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非脾切除组。结论: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表现为T细胞数量的减少和活化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hla-dr抗原 脾切除术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与HLA-DR抗原的关系及其意义(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开林 李慧 +6 位作者 潘秀英 李振宇 鹿群先 张颖 主鸿鹄 杜冰 曾令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本研究探讨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CIIT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时相的关系和差异,及STAT1-α反义寡核苷酸(STAT1-αAS)对CIITA和HLA-DR的抑制作用。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剂量干扰素-γ(IFN-γ)后,用RT-PCR法检... 本研究探讨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CIIT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时相的关系和差异,及STAT1-α反义寡核苷酸(STAT1-αAS)对CIITA和HLA-DR的抑制作用。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剂量干扰素-γ(IFN-γ)后,用RT-PCR法检测CIITAmRNA,Westernblot分析HLA-DR抗原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STAT1-αAS和STAT1-α寡核苷酸有义链(STAT1-αS),再次检测CIITAmRNA和HLA-DR的表达。结果表明:CIITAmRNA在IFN-γ作用后5小时开始表达,14小时达峰值;HLA-DR在28小时后可被检测出,52小时达高峰。5、10和20μmol/LSTAT1-αAS作用于细胞后,CIITA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S组明显高于AS处理组(P<0.01),S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HLA-DR的表达可被STAT1-αAS抑制,AS组仅为对照组的64.3%(P<0.01),S组与对照组间仍无差异;STAT1-αAS作用后,HLA-DR变化同CIITA。结论:CIITAmRNA表达与HLA-DR表达呈正相关且早于后者;STAT1-αAS可特异性抑制CIITA和HLA-DR的表达,并能预防T淋巴细胞激活,CIITA在移植免疫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 hla-dr STAT1-α 反义寡核苷酸 干扰素-Γ
下载PDF
广东地区妇女子宫平滑肌瘤遗传易感性与HLA-DRB1、DQA1、DQB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宗利丽 何援利 +4 位作者 林江海 刘泽寰 陈为民 潘得京 徐安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37,共2页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遗传易 感性。方法 用PCR-SSP及PCR-SSO技术对51例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官平滑肌瘤患者和50例正常妇...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遗传易 感性。方法 用PCR-SSP及PCR-SSO技术对51例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官平滑肌瘤患者和50例正常妇女进行 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DRB1*02,DQA1*0601在子宫平滑肌瘤组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RR=5.378,15.4),而DRB1*01、*07,HLA-DQA1*0l02却表现为对照组增高(P<0.05,RR=0.225,0.375, 0.329)。结论DRB1*02、*01、*07,HLA-DQA1*0601、*0102基因与子宫平滑肌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抗原 HLA-DQ抗原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遗传易感性 基因频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春华 崔速南 +1 位作者 刘靓雯 汪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抗原HLA-DR的表达,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共12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61例(轻度17例,中度25例,重度19例),肝硬化66例(...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抗原HLA-DR的表达,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共12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61例(轻度17例,中度25例,重度19例),肝硬化66例(脾切除28例,非脾切除38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抗原HLA-DR。结果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CD_8^+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轻度和中度乙型肝炎CD_8^+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肝硬化脾切除及非脾切除患者CD_3^+和CD_8^+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脾切除患者同时有CD_4^+细胞下降。肝硬化脾切除患者CD3+、CD_4^+和CD_8^+细胞低于非脾切除组;肝硬化脾切除及非脾切除患者CD_(19)^+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脾切除组HLA-DR抗原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其余各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脾切除患者CD_3^+ DR^+和CD_8^+ DR^+抗原低于肝硬化非脾切除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紊乱现象,主要表现为T细胞数量失衡和活化异常,以肝硬化脾切除患者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淋巴细胞亚群 hla-dr抗原
下载PDF
HLA-DR抗原和HSP7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业贵 王宇明 李奇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 HLA-DR 抗原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4例 HCC 和癌旁组织中 HLA-DR 抗原和 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癌旁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未见 HLA-DR 抗原表达.HCC中肿瘤细胞 HLA-... 目的探讨 HLA-DR 抗原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4例 HCC 和癌旁组织中 HLA-DR 抗原和 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癌旁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未见 HLA-DR 抗原表达.HCC中肿瘤细胞 HLA-DR 抗原表达阳性率为43%.HCC 中 HSP70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68%和27%,X^2=7.3,P<0.01).HLA-DR 抗原和 HSP70表达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X_1~2=0.51,X_2~2=3.2,P>0.05)和转移(X_1~2=2.9,X_2~2=2.3,P>0.05)无关,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X_1~2=4.9,X_2~2=4.5,P<0.05).结论 HLA-DR 抗原和 HSP70的异常表达在 HCC 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肝细胞癌 hla-dr抗原 生物合成 热休克蛋白质类70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LA-DR抗原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永山 许静 +2 位作者 梁再赋 顾绍裘 崔艳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0,219,共3页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HLA DR抗原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 ,检测CA患者外周血HLA DR抗原的表达。结果 :CA患者外周血HLA DR+ 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并与CA患者病程呈负相关 ...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HLA DR抗原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 ,检测CA患者外周血HLA DR抗原的表达。结果 :CA患者外周血HLA DR+ 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并与CA患者病程呈负相关 ;复发CA患者的HLA DR+ CD3 + 和HLA DR+ CD8+ 细胞数均低于初发患者 ;CA患者外周血HLA DR+ CD8+ 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并与CA患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 DR抗原表达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流式细胞术 hla-dr抗原 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金双 林蓓 +3 位作者 齐跃 王冬冬 董伟妍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HLA-DR抗原及HPV16/18E6的表达情况。结果: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37.5%、73.3%、81.8%,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37.5%、60.0%、75.8%,两者在3组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LA-DR抗原递呈病毒抗原给T细胞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抗原 HPV16/18E6蛋白 宫颈癌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寿益 田华琴 +1 位作者 郎江明 黄彪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再障患者...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HLA-DR+则明显升高;重型再障组与普通型再障组比较,CD8+、HLA-DR+明显升高,CD3+、CD4+、CD4+/CD8+无统计学意义。②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③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有助于再障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亚群 hla-dr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