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URE-NMR-HSQC实验检测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类物质
1
作者 朱松松 李贝贝 +3 位作者 吴婉琴 夏金涛 江丰 王会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7-1492,共6页
本研究通过使用灵敏度增强的带梯度形状脉冲进行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实验检测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的西地那非类物质。待测样品以甲醇溶解超声辅助提取,减压浓缩后以氘代DMSO溶解上机测试;利用Assure-NMR软件将得到的未知样品异核单量子... 本研究通过使用灵敏度增强的带梯度形状脉冲进行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实验检测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的西地那非类物质。待测样品以甲醇溶解超声辅助提取,减压浓缩后以氘代DMSO溶解上机测试;利用Assure-NMR软件将得到的未知样品异核单量子相干(Heteroncu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谱图与已知西地那非类物质谱图进行模拟匹配。本方法检出限可以达到200μg·kg-1,能快速有效的对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类物质的违法添加侦察识别。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一种新颖便捷的那非类物质监管稽查参考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 西地那非 Assure-NMR 保健食品
下载PDF
HSQC-TOCSY技术对一种多糖三萜皂苷应用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强 刘二伟 +1 位作者 王磊 张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从川续断干燥根中分离得到一种常春藤皂苷元型三萜皂苷(化合物1),其结构被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 从川续断干燥根中分离得到一种常春藤皂苷元型三萜皂苷(化合物1),其结构被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脂苷,该文利用HSQC-TOCSY技术,并结合1 H-1 H COSY、HSQC、HMBC等二维谱技术对该化合物13 C,1 H化学位移进行了明确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hsqc-TOCSY 三萜皂苷 川续断
下载PDF
通过HSQC和~1H,^(13)C-COSY叠合增强二维谱分辨率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传钧 崔育新 姜标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通常二维谱F1维分辨率较差,F2维分辨率较好.即HSQC实验13 C维度分辨率较差,1 H维度分辨率较好.而1 H,13 C-COSY实验13 C维度分辨率较好,1 H维度分辨率较差.提出一种通过HSQC和1 H,13 C-COSY叠合,取较弱的值储存并显示的方法增强分辨率,... 通常二维谱F1维分辨率较差,F2维分辨率较好.即HSQC实验13 C维度分辨率较差,1 H维度分辨率较好.而1 H,13 C-COSY实验13 C维度分辨率较好,1 H维度分辨率较差.提出一种通过HSQC和1 H,13 C-COSY叠合,取较弱的值储存并显示的方法增强分辨率,采用Bruker Topspin软件AU程序实现.该方法在不明显增加采样时间的情况下,可显著增强分辨率,信噪比也没有降低.同时抑制了F1噪声.处理后,谱图美观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分辨率 AU程序 叠合 hsqc 1H 13C-COSY
下载PDF
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 丛悦 +2 位作者 姜涛 王金辉 李铣 《中药研究与信息》 CAS 2005年第10期16-18,共3页
HSQC-TOCSY技术对于具有若干独立直旋系统的复杂分子的结构解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从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中分离得到的heteronoside为例说明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并对其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明确的... HSQC-TOCSY技术对于具有若干独立直旋系统的复杂分子的结构解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从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中分离得到的heteronoside为例说明HSQC-TOCSY技术在黄酮苷类中的应用,并对其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明确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qc-TOCSY 2D NMR 归属 heteronoside 益母草 黄酮苷类 结构解析 ^13C 化学位移
下载PDF
应用相敏HMQC和HSQC谱准确测定异核碳-氢偶合常数
5
作者 丁克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3-865,共3页
Phase sensitive HMQC(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 and HSQC(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 experiments with t 1 noise reduction are proposed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heteronuclear one bond ... Phase sensitive HMQC(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 and HSQC(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 experiments with t 1 noise reduction are proposed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heteronuclear one bond 13 C 1H coupling constants. The resulting 2D spectra give anti phase splittings of heteronuclear one bond couplings along ω 2 dimension, so that the precision of coupling constant measurement is less subject to the residual t 1 noise. By combining use of data fitting procedure on a spectrum with enough digital resolution and signal to noise ratio, a precision of about 0 03 Hz can be achiev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heteronuclear one bond coupling constant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very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residual dipolar couplings caused by the alignment in high magnetic field and the dynamic frequency shift caused by the cross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shift and spin dipolar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QC hsqc 反式检测 核磁共振 异核碳-氢偶合常数 分子结构
下载PDF
HSQC-TOCSY技术对罗汉果甜苷类化合物结构解析的应用
6
作者 韦英亮 潘杨桂 张思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6年第10期49-52,48,共5页
探讨了采用HSQC-TOCSY技术,并结合1H-1H COSY、HSQC、HMBC等二维谱技术对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的13C、1H化学位移进行归属的方法。结合1H-1H COSY、HSQC、HMBC等二维谱技术,HSQC-TOCSY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罗汉果甜苷类化合物的13C... 探讨了采用HSQC-TOCSY技术,并结合1H-1H COSY、HSQC、HMBC等二维谱技术对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的13C、1H化学位移进行归属的方法。结合1H-1H COSY、HSQC、HMBC等二维谱技术,HSQC-TOCSY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罗汉果甜苷类化合物的13C、1H化学位移进行明确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qc-TOCSY 罗汉果甜苷 结构解析 2D NMR
下载PDF
液体核磁共振HSQC实验的量子化学计算与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珊珊 姚叶锋 +1 位作者 李鹏 何培忠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2,共11页
核磁共振(NMR)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实验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而被广泛用于液体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研究.然而由于HSQC脉冲的复杂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参数和实验条件才能得到高质量的谱图.本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对HSQC实验进... 核磁共振(NMR)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实验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而被广泛用于液体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研究.然而由于HSQC脉冲的复杂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参数和实验条件才能得到高质量的谱图.本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对HSQC实验进行数学建模,通过理论推导、数值计算求解自旋1/2的IS双核体系在每个脉冲节点作用后的密度矩阵,然后结合二维NMR信号采样方法,使用计算机程序完成了该体系HSQC谱图的模拟,同时,还实现了乙醇分子的HSQC谱图模拟.HSQC实验的成功模拟基于对复杂演化过程的精确计算,可用于预测谱图以及实验参数改变对NMR谱图的影响,指导高质量HSQC实验谱图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核磁共振(liquid-state NMR) 异核单量子相干(hsqc) 量子化学计算 核磁共振模拟
下载PDF
植物细胞壁物质在DMSO-d_(6)/HMPA-d_(18)中的溶液态2D HSQC NMR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婉婉 蔡继宝 +4 位作者 徐振宇 牛凡超 苏加坤 张翼 杨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7-1083,共7页
细胞壁物质凝胶是细胞壁物质直接在核磁共振管中与氘代溶剂生成的产物,无须分离成分就可以获得细胞壁良好分辨的2D 13C-1H相关核磁共振谱(2D HSQC NMR).为此选用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氘代二甲基亚砜/氘代吡啶(DMSO-d6/pyridine-d5... 细胞壁物质凝胶是细胞壁物质直接在核磁共振管中与氘代溶剂生成的产物,无须分离成分就可以获得细胞壁良好分辨的2D 13C-1H相关核磁共振谱(2D HSQC NMR).为此选用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氘代二甲基亚砜/氘代吡啶(DMSO-d6/pyridine-d5)和氘代二甲基亚砜/氘代六甲基磷酰三胺(DMSO-d6/HMPA-d18)这3种溶剂溶解白杨(被子植物)细胞壁,DMSO-d6/HMPA-d18下得到的图谱信号最丰富,且很容易获得羟基苯基相关信号,所以DMSO-d6/HMPA-d18提高了图谱的分辨率和强度.将DMSO-d6/HMPA-d18应用于松树(裸子植物)的二维核磁结构表征中,图谱显示了高分辨率的多糖相关性和木质素结构.该法适用于植物的细胞壁物质检测,因此这种DMSO-d6/HMPA-d18下的2D HSQC NMR研究是一种更快速,绿色的植物细胞壁结构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态 细胞壁物质 2D hsqc NMR DMSO-d_(6)/HMPA-d_(18)
下载PDF
自旋1/2-自旋1耦合系统的HSQC和HDQC实验的研究
9
作者 毛劼臻 毛希安 姜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6-523,共8页
对自旋1/2-自旋1耦合系统的单量子HSQC和双量子HDQC脉冲序列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文献提出的HDQC实验中实际上还发生了零量子跃迁,因此该实验应该是多量子HMQC实验.研究结果还表明,HSQC有比HDQC更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自旋1/2-自旋1耦合系统 hsqc和HDQC 氘代苯
下载PDF
蒺藜草中一个新的六糖甾体皂甙结构的NMR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涂光忠 马立斌 +4 位作者 李喜来 安东各 孙文基 郭遵武 郜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0-604,共5页
从蒺藜草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六糖甾体皂甙,利用NMR方法,特别是2DNMR技术,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 从蒺藜草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六糖甾体皂甙,利用NMR方法,特别是2DNMR技术,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22-甲氧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蒺藜基皂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新甙 灵敏度增强hsqc hsqc-TOCSY NMR 中药 六糖甾体皂甙 结构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晓丽 吕微 +3 位作者 苏秋成 付娟 莫家媚 刘琪英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生物质结构的精确分析研究有利于其各个组分的转化利用,而核磁共振(NMR)技术是生物质解聚及结构演变分析中重要的表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1)H NMR、^(13)C NMR、^(31)P NMR和2D HSQC四种NMR技术在生物质结构、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反... 生物质结构的精确分析研究有利于其各个组分的转化利用,而核磁共振(NMR)技术是生物质解聚及结构演变分析中重要的表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1)H NMR、^(13)C NMR、^(31)P NMR和2D HSQC四种NMR技术在生物质结构、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反应路径和催化解聚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然后讨论了NMR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1)H NMR ^(13)C NMR ^(31)P NMR 2D hsqc
下载PDF
3β-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2α-羟基齐墩果酸的NMR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立军 相婷 +4 位作者 刘铁汉 田燕 王永奇 高之杨 陈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7-369,共3页
应用1H,13CNMR、HSQC、HMBC等核磁共振技术,对女贞子中的3β-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2α-羟基齐墩果酸的13C,1HNMR信号进行了明确的归属,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提供了光谱学依据。
关键词 女贞子 羟基齐墩果酸 hsqc HMBC 中药
下载PDF
毛竹竹青和竹黄细胞壁中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曹兴 何娟 +3 位作者 闵斗勇 李鑫 杜丽婷 勇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采用两步中度碱水解和两步酸水解法,定量分析毛竹竹青与竹黄细胞壁中阿魏酸和对香豆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基于绝干物料):竹青细胞壁中含有3.08%阿魏酸和5.91%对香豆酸,其中1.62%阿魏酸和4.64%对香豆酸以酯键形式连接,1.46%阿魏酸和1.27%... 采用两步中度碱水解和两步酸水解法,定量分析毛竹竹青与竹黄细胞壁中阿魏酸和对香豆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基于绝干物料):竹青细胞壁中含有3.08%阿魏酸和5.91%对香豆酸,其中1.62%阿魏酸和4.64%对香豆酸以酯键形式连接,1.46%阿魏酸和1.27%对香豆酸以醚键形式连接;竹黄细胞壁中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分别为3.11%和5.51%,以酯键和醚键结合的阿魏酸分别为1.71%和1.40%,以酯键和醚键结合的对香豆酸分别为4.34%和1.17%。对碱水解液中溶解的木质素进行二维异核单量子相关核磁共振(2D-HSQC NMR)表征,结果表明:竹青和竹黄碱溶木质素中以酯键存在的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可能酯化在木质素β-O-4醚键的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青 竹黄 阿魏酸 对香豆酸 定量分析 2D-hsqc NMR
下载PDF
新二维核磁共振谱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蓓 刘星 +1 位作者 朱国磊 李海舟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是天然产物研究方面的关键技术手段.由于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构效关系极为复杂,如何合理高效使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这一方法,对于化合物结构的准确分析尤为重要.该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的优缺点,...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是天然产物研究方面的关键技术手段.由于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构效关系极为复杂,如何合理高效使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这一方法,对于化合物结构的准确分析尤为重要.该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的优缺点,重点对最近几年涌现的新的二维核磁共振谱:H2BC、新H2BC、HAT HMBC和HSQC-ADEQUATE及其在天然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促进新二维技术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 H2BC 新H2BC HAT HMBC hsqc-ADEQUATE
下载PDF
硫酸盐浆酶解液中LCC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青 姚兰 +1 位作者 张宏伟 杨海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为了探究硫酸盐浆在酶解过程中是否有小分子LCC溶出及其性质,以麦草为原料,通过硫酸盐法制浆得到硫酸盐麦草浆,并依次进行聚木糖酶、纤维素酶酶解。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柱分离出酶解液中的小分子LCC,然后对LCC进行FT-IR、2D-HSQC(二维异核... 为了探究硫酸盐浆在酶解过程中是否有小分子LCC溶出及其性质,以麦草为原料,通过硫酸盐法制浆得到硫酸盐麦草浆,并依次进行聚木糖酶、纤维素酶酶解。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柱分离出酶解液中的小分子LCC,然后对LCC进行FT-IR、2D-HSQC(二维异核单量子碳氢相关)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从麦草浆聚木糖酶酶解液(XHL)中可分离出小分子LCC,但在纤维素酶酶解液(CHL)中只存在纤维素;2D-HSQC分析表明,从XHL中分离得到的小分子LCC主要是聚木糖和木素通过苯基配糖体键、苯甲醚键和γ-酯键连接在一起的,说明聚木糖酶能同时对纸浆中残余的聚木糖和木素与聚木糖之间的化学连接键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浆 聚木糖酶 纤维素酶 2D-hsqc
下载PDF
一个获得压水峰良好效果的简单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希安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蛋白质NMR中最基本的实验是HSQC实验.在HSQC实验中,水峰压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一对与异核旋磁比比值相适应的梯度脉冲.该文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只需对这一对脉冲进行适当的延长便能使得水峰几乎完全消失.
关键词 hsqc实验 水峰压制 梯度脉冲 延长散相时间
下载PDF
MRG15与甲基化组蛋白H3K36相互作用研究
17
作者 洪晶 刘华 +2 位作者 俞世宏 陈涛涛 林东海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8-604,共7页
人源转录调控因子MRG15(MORF4related gene on chromosome 15)是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MRG15的chromo结构域能够与组蛋白H3甲基化的肽段H3K36me3相互作用.为了确定二者的作用位点和方式,... 人源转录调控因子MRG15(MORF4related gene on chromosome 15)是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MRG15的chromo结构域能够与组蛋白H3甲基化的肽段H3K36me3相互作用.为了确定二者的作用位点和方式,利用液体核磁共振的方法对MRG15 chromo结构域和H3K36me3多肽进行了研究.对MRG15chromo结构域进行归属,用化学位移扰动的方法研究了其与H3K36me3肽段的相互作用,确定了相互作用位点的关键氨基酸为H21,Y46,W49和W53,并计算了解离常数约为1mmol/L.研究结果对于阐明MRG15与组蛋白H3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相互作用 hsqc MRG15 化学位移扰动
下载PDF
Avermectins菌丝提取液的分析与主要成分的分离富集
18
作者 刘吉 常志东 +2 位作者 杨明德 党杰 何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0-286,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UVD)/蒸发光散射检测(ELSD)的方法分析avermectins菌丝提取液,发现主要成分为具有紫外吸收和无紫外吸收的物质。利用硅胶吸附柱层析方法分离富集了其中的主要成分。对几种有紫外吸收的组分(Ala、A2a、...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UVD)/蒸发光散射检测(ELSD)的方法分析avermectins菌丝提取液,发现主要成分为具有紫外吸收和无紫外吸收的物质。利用硅胶吸附柱层析方法分离富集了其中的主要成分。对几种有紫外吸收的组分(Ala、A2a、Bla、B2a)进行了核磁共振(NMR)分析,根据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对所有的^(13)C-NMR和~1H-NMR谱带进行了归属。鉴定了无紫外吸收的物质中含有糖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ERMECTINS 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 吸附柱层析 核磁共振 hsqc ^13C—NMR ^1H—NMR 蒸发光散 射检测
下载PDF
1,2-二[4-(2-溴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的结构及其卡宾前体的合成
19
作者 邹如意 徐志龙 +4 位作者 叶勇 张腾飞 张运 张高兵 赵玉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0,115,共4页
以1,4-萘醌为原料采用Schlenk技术合成了非预期产物1,2-二[4-(2-溴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利用1H NMR、13C NMR,尤其是借助DEPT和HSQC谱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该化合物与1-甲基咪唑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卡宾前体1,2-双[4-(1-甲基-3-咪唑乙氧... 以1,4-萘醌为原料采用Schlenk技术合成了非预期产物1,2-二[4-(2-溴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利用1H NMR、13C NMR,尤其是借助DEPT和HSQC谱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该化合物与1-甲基咪唑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卡宾前体1,2-双[4-(1-甲基-3-咪唑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六氟合磷酸盐,并利用1H NMR和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确证了1,2-二[4-(2-溴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T hsqc 1 2-二[4-(2-溴乙氧基)-1-萘氧基]乙烷 NMR 卡宾
下载PDF
天然同位素丰度野生型酵母细胞色素c构象变化的核磁共振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仲佩 孙鹏 +3 位作者 王倩文 张亮 刘买利 张许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9,共9页
细胞色素c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它在呼吸链及细胞凋亡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表征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对于明确其相关功能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核磁共振(NMR)是近原位环境下表征蛋白构象的重要工具... 细胞色素c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它在呼吸链及细胞凋亡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表征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对于明确其相关功能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核磁共振(NMR)是近原位环境下表征蛋白构象的重要工具,但通常需要使用13C、15N等同位素.由于野生型细胞色素c存在翻译后修饰,故其同位素标记十分困难.本文尝试使用1H-13C HSQC技术来表征提纯后的天然同位素丰度的野生型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在2 h内检测到大多数甲基的信号,且化学位移变化明显的甲基与其构象变化一致.这表明该方法有助于研究天然丰度或翻译后修饰蛋白的构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构象变化 1H-13C hsqc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