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中老年人群HbA1c诊断2型糖尿病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超 张洁 +3 位作者 刘素波 任巧华 孙雪 刘宽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DM)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石家庄市9个社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4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1 845例。其中符合入选条件的1 244例行口...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DM)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石家庄市9个社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4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1 845例。其中符合入选条件的1 244例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及HbAl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得到以OGTT诊断DM的HbAlc值,计算最佳切点。并与OGTT标准比较,评价两者对于DM诊断率的差异。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研究人群中糖耐量正常(NGT)467例,空腹血糖受损(IFG)92例,糖耐量低减(IGT)198例,合并IFG+IGT 97例,新诊断糖尿病(NDDM)390例。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HbA1c诊断DM相关的临界点为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8%和96.1%,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为0.829~0.890)。与OGTT结果的符合率为75.9%。以HbA1c≥6.2%作为DM诊断切点,阳性似然比(+LR)17.13,阴性似然比(-LR)0.35,阳性预测值(+PV)74.3%,阴性预测值(-PV)77.1%。结论以HbA1c≥6.2%作为石家庄市中老年人群诊断DM的切点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作为临床DM筛查的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红霞 李英 王敏哲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V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者46例,设定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人员的HbA1c和FPG指标,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V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者46例,设定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人员的HbA1c和FPG指标,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实验组平均HbA1c为(9.19±1.76)%,对照组仅为(5.14±0.99)%,实验组平均FPG含量为(10.344-3.57)mmol/L,对照组仅为(4.98±2.21)mmol/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FPG呈正相关关系。HbA1c介于4.0%~5.9%者FPG的浓度仅为(4.47±1.97)mmol/L;HbA1c介于6.0%-6.9%者FPG的浓度为(5.02±2.35)mmol/L;HbA1c介于7.0%~7.9%者FPG的浓度为(7.65±2.77)mmol/L;而HbA1c介于8.0%~8.9%者FPG浓度高达(9.89±3.01)mmol/L。大于9.0%者FPG浓度高达(11.41±3.74)mmol/L。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是糖尿病诊疗的重要指标。FPG为最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可能出现误诊;HbA1c为高效且准确的检测糖尿病方法,而且不易受干扰;HbA1c和FPG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在诊疗糖尿病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综合效果 对比
下载PDF
老年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诊断糖调节异常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肖海英 田慧 +10 位作者 李春霖 李小鹰 何耀 赛晓勇 邹效漫 马芳玲 苗新宇 杨彦 王良宸 李晨曦 李楠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2-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DM)和糖调节异常(IGR)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60岁)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其中1 674人无糖尿病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2h血...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DM)和糖调节异常(IGR)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60岁)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其中1 674人无糖尿病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2h血糖及HbA1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以OGTT诊断DM及IGR时的HbA1c值计算最佳切点。并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HbA1c诊断标准比较。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中糖耐量正常(NGT)89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53例,糖耐量低减(IGT)369例,合并IFG+IGT 87例,新诊断糖尿病(NDDM)271例。采用ROC曲线判断与OGTT诊断DM状态相关的HbA1c理想切点为5.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73.8%,曲线下面积0.832(95%CI 0.802-0.862);与IGR状态相关的HbA1c理想切点为5.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3%,60.9%,曲线下面积0.668(95%CI 0.638-0.698)。HbA1c≥5.9%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与OGTT的符合率达75%,可确诊80.1%的NDDM(217例),但包括17.3%的NGT(155例)和41.7%的IGR(212例)。按ADA HbA1c≥6.5%的标准,NDDM中的检出率只有39.1%(106例),而特异性高仅涉及0.9%的NGT(8例)及4.5%的IGR(23例)。结论 HbA1c≥5.9%时应进一步行OGTT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6.5%时诊断糖尿病的特异性达到97.8%。HbA1c不适用于筛查IGR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兰丽辉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紧急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无复流发生具有预见性.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下载PDF
家族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5
作者 陈春念 缪春华 姜方平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分阶段随机选取977例2型糖尿病患者,问卷了解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比较有无家族史对患者知识知...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分阶段随机选取977例2型糖尿病患者,问卷了解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比较有无家族史对患者知识知晓和血糖控制是否有影响。结果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平均每周测血糖次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上并无差异。有家族史的患者血糖达标比例为59.3%,低于无家族史的患者67.4%(P<0.05),但是在考虑体育锻炼、平均每周测血糖次数和知识知晓情况后,有无家族史对血糖控制并无影响(OR=1.27,95%CI:0.91~1.78),体育锻炼是血糖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家族史对知识知晓和血糖控制并无影响,但生活方式会影响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家族史
下载PDF
Initiation of Basal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6
作者 Muneer Salih Muneer 《Open Journal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2020年第6期89-93,共5页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a growing health problem, characterized by insulin resistance progressing to beta cell d...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a growing health problem, characterized by insulin resistance progressing to beta cell dysfunction and insulin deficiency, most of these patients will need intensification of treatment and initiation of insulin to delay or prevent diabetic complications. Glycemic control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management, and in reduc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the diseases. Control of plasma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be assessed by HbA1c, FPG, PPG, but still HbA1c%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follow up of diabetic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HbA1c% in patients on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basal insulin, with titration of the dose of insulin depending on fasting blood sugar. 82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43.9% male, 56.1% female), with HbA1c more than 9%, on two types of oral diabetic medication or more, were started on basal insulin (glargine, lantus) and followed for three to six months. Overall 8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mean age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58.4 years, the mean duration of the disease range was 13.4 years. All patients with HbA1c more than 9%, without organ failur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mean HbA1c overall had decreased from mean of 11.15% before starting basal insulin to the mean of 8.43% within 3 to 6 month, after initiating basal insulin, this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t p < 0.001. There was no adverse effect on this medication in any of the study group. The addition of basal insulin to oral anti-diabetic medication in uncontrolled insulin-na<span style="color:#4F4F4F;font-family:"font-size:14px;white-space:normal;background-color:#F7F7F7;">&#239;</span>v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with improved HbA1c level, without adverse effects.</span> </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ba1chaemoglobin a1c% FBG—Fasting Blood Glucose PPG—Post Prandial Glucose NPH—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龙英 徐韫健 +3 位作者 吴自强 于辉月 蒋林芳 刘建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82-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来该院就诊经首次诊断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单纯T2DM患者56例,体检健康者58例。检测各组IL-6、hs-...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来该院就诊经首次诊断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单纯T2DM患者56例,体检健康者58例。检测各组IL-6、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研究其在不同人群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和T2DM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HbA1c、TC和LDL-C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T2DM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hs-CRP可作为预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进程的较为特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盖丽 杨玉春 +3 位作者 木胡牙提 刘志强 何鹏义 张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23例患者,根据民族...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23例患者,根据民族分为维吾尔族(167例)、汉族(585例)和回族(71例),并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评估的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44例)、中度组(176例)和重度组(103例),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有序分类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小于汉族和回族,维吾尔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指数高于汉族,而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维吾尔族和回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类发现,中度组和重度组的B型利钠肽、D-二聚体、三酰甘油、胱抑素C、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高于轻度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和糖尿病患病率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有序分类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血小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D-二聚体、三酰甘油、白蛋白、胱抑素C等混杂因素后,B型利钠肽(OR=1.003,95%CI:1.001~1.005,P<0.05)、糖化血红蛋白(OR=1.312,95%CI:1.053~1.636,P<0.05)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275,95%CI:0.133~0.569,P<0.05)是其独立相关保护因素。结论在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B型利钠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梅 时立新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病史的人群182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神经传导速度等。采用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将受试者分为...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病史的人群182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神经传导速度等。采用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n=26)组、糖调节受损(IGR,n=84)组和新诊断糖尿病(NDM,n=72)组。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差异,分析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HbA1C预测微血管并发症的最佳临界点。结果三组间HbA1C值、空腹血糖(FPG)值、2h血糖(2h-PG)值、年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OR 4.167,P<0.05)、FPG(OR 1.222,P<0.05)、2h-PG(OR 1.093,P<0.05)及年龄(OR 1.028,P<0.05)均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中HbA1C与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HbA1C预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切点值为6.1%。结论 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在筛查与诊断2型糖尿病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家庭支持干预对社区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志强 赖月榕 +1 位作者 吕俊杰 杨元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干预对社区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组给予家庭支持联合自我管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空...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干预对社区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组给予家庭支持联合自我管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S)、胰岛素(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FBS、IN、HbA1c、Hcy、TC和TG含量下降明显,血糖达标率升高,胰岛素抵抗改善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利于中长期血糖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 糖耐量异常 糖脂代谢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性能的验证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弘 王敏 李小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450-1451,1454,共3页
目的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方法学性能的验证。方法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 目的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方法学性能的验证。方法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批内变异系数(CV)0.87%~1.29%,批间CV1.74%~2.12%;在3.0%~16.0%范围内线性良好Y=1.010X-0.004,r=0.999 7,平均回收率101.37%;该方法与TOSOH G7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0.962 2X+0.045,r=0.994 0,P〉0.05);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适合临床检验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酶化学法 性能验证
下载PDF
应用梯形积分法分析口服糖耐量实验中各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对贡献研究
12
作者 李晓君 鲍春丹 +1 位作者 王威 洪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应用梯形积分法分析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中各点血糖即空腹血糖(FPG)和负荷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相对贡献。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 目的应用梯形积分法分析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中各点血糖即空腹血糖(FPG)和负荷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相对贡献。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3例(16~85岁)的临床数据进入研究,均采集血液检测Hb A1c和进行OGTT而未给予临床干预。选择标准:OGTT均是在无合并酮症的状态下进行,数据收集不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分型、是否应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排除妊娠病例。建立四点血糖模型应用梯形积分法评估OGTT各点血糖对Hb A1c的相对贡献。结果FPG的相对贡献随着Hb A1c的增高逐渐增高:在Hb A1c最小五分位时为15.9%,最大五分位时为44.0%(P<0.001);负荷后血糖的相对贡献随着Hb A1c的增高逐渐降低:负荷后1 h血糖的相对贡献从Hb A1c最小五分位时为25.0%到最大五分位时为14.2%(P<0.001)逐渐降低。在FPG和负荷后2 h血糖均增高的亚组中,当Hb A1c≥8.6%时FPG的相对贡献超过负荷后2 h血糖的相对贡献。结论随着Hb A1c水平的增高,FPG对Hb A1c的相对贡献逐渐增高,而负荷后血糖对Hb A1c的相对贡献逐渐降低,临床中可依据Hb A1c水平制定不同的降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相对贡献 口服糖耐量实验
下载PDF
探讨糖化清蛋白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云飞 马建锋 陈晓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865-867,共3页
目的评估糖化清蛋白(GA)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比较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7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糖尿病患者,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者,检... 目的评估糖化清蛋白(GA)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比较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7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糖尿病患者,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者,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A、HbA1c。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诊断切点。结果 GA对于血糖调节受损(IGR)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与HbA1c(0.692)相近;而以最佳截断点14.57%作为诊断切点,GA对IGR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和0.55;GA对于糖尿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低于2hPG的0.994和HbA1c的0.948),而以最佳截断点17.50%作为诊断切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和0.83,其敏感度略高于HbA1c(0.85)。结论 GA对于IGR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于糖尿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作为2hPG和HbA1c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概论及其临床检验标准化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远泉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是伊朗科学家Ranbar等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率先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组分,且研究表明,是血液葡萄糖对HbA的非遗传修饰产生了糖化血红蛋白A1c(haemoglobinA1c,HbA1c)[1... 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是伊朗科学家Ranbar等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率先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组分,且研究表明,是血液葡萄糖对HbA的非遗传修饰产生了糖化血红蛋白A1c(haemoglobinA1c,HbA1c)[1,2]。从此,他们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得到确认,这一发现奠定了HbA1c检测用于糖尿病的初筛和诊断的基础。美国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rospeetive Diabetes Study,UKPDS)历时多年的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通过治疗,控制平均血糖水平和HbA1c,能够有效地得到治疗,显著降低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以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生物化学 标准化 临床检验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降糖药调整的相关因素:基于美国130家医院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5
作者 施亚男 施羽 +1 位作者 樊春笋 姚红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594-2597,共4页
目的评估糖尿患者群因任何疾病住院后降糖药治疗方案调整的相关因素。方法自在线资源库(https://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php)获取美国1999—2008年间130家医院因任何疾病住院的糖尿患者群数据集,剔除未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者,... 目的评估糖尿患者群因任何疾病住院后降糖药治疗方案调整的相关因素。方法自在线资源库(https://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php)获取美国1999—2008年间130家医院因任何疾病住院的糖尿患者群数据集,剔除未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者,以降糖药治疗方案是否改变作为研究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患者临床特征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联及强度。结果共纳入具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研究对象14339例,其中8067例(56.26%)发生研究结局。在八项离散数值临床特征中,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危险因素的共有三项,各指标及调整后的OR(95%CI)如下:入院化验数1.002(1.000~1.005),入院药物使用数1.078(1.071~1.085),急诊就诊数1.160(1.089~1.235);P值均<0.05。在14项二分类临床特征中,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为危险因素的有10项,各指标及调整后的OR(95%CI)如下:男性1.121(1.046~1.202);年龄<60岁,1.134(1.054~1.220);非急诊入院,1.153(1.073~1.239);主诊断非心血管疾病,1.153(1.068~1.244);入院诊断数>6,1.275(1.177~1.380);入院化验数>49,1.127(1.048~1.212);入院药物使用数>14,2.245(2.075~2.428);急诊就诊数≥1,1.471(1.296~1.671),住院天数>7,1.224(1.110~1.351);糖化血红蛋白>7%,2.118(1.965~2.283)。P值均<0.05。结论糖尿患者群因任何疾病住院期间降糖药调整与多项临床特征或指标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糖化血红蛋白,应作为糖尿患者群因任何疾病入院前的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住院 降糖药调整 LOGISTIC回归 糖化血红蛋白 常规收集健康数据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强化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 陈庆伟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年第5期324-327,共4页
心血管疾病作为糖尿病的最主要并发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强化控制能否使心血管获益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强化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强化血糖控制与心血管获益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不确定性,需... 心血管疾病作为糖尿病的最主要并发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强化控制能否使心血管获益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强化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认为强化血糖控制与心血管获益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研究支持。为平衡强化血糖控制的获益与风险,对糖尿病患者应早期采取积极、稳妥的个体化降糖策略,并应注重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a1c
原文传递
基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人群评估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晓君 鲍春丹 +1 位作者 王威 洪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3例患者(16~85岁)的临床数据进入研究,均采集血液测量HbA1c和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未给予临床干预。选择标准:OGTT均是在无合并酮症的状态下进行,数据收集不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分型、是否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排除妊娠病例。以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通过比较HbA1c与两者的单独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确定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通过分析HbA1c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评估其诊断效力。结果HbA1c的单独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 0.890~0.914),空腹血糖的单独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 0.906~0.925)。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表现出最高的Youden指数64.4%,与空腹血糖≥7.0 mmol/L(69.8%,67.8%~71.8%)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1.1%,79.3%~82.7%)(P<0.01)。以此单独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0.689~0.762),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HbA1c切点为5.6%,其敏感度为74.1%,特异度为60.3%。结论HbA1c 6.5%、5.6%是就诊人群中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切点
原文传递
社区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现状及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淑萍 刘常远 +2 位作者 万霜 王月凤 陈歆 《世界临床药物》 2021年第6期456-462,共7页
目的比较社区已诊断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及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各自与蛋白尿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社区已确诊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患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病情... 目的比较社区已诊断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及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各自与蛋白尿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社区已确诊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患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服药情况以及既往病史。使用欧姆龙上臂式血压计(HEM-7124)测量患者肱动脉血压,采集空腹血测定患者各项生化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分别以蛋白尿及心电图判断左心室肥厚作为靶器官损害的指标。结果 6 818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6.53±7.73)岁,其中男性3 227例(47.33%),单纯高血压患者5 190例(76.12%),单纯糖尿病患者603例(8.8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 025例(15.03%)。在血压控制方面,无论是血压控制标准在140/90 mmHg还是130/80 mmHg,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率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样的,无论是HbA1c水平<7.0%还是<6.5%,单纯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靶器官损害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患病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5.91%比2.34%,P<0.01)以及单纯糖尿病患者(5.91%比2.82%,P=0.01)。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蛋白尿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增加45%,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增加83%,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45(1.181.78,P<0.01)和1.83(1.023.27,P=0.04),单纯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42)。在左心室肥厚方面,单纯高血压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4.61%比2.53%,P=0.02),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并无显著差异(P≥0.07)。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相对较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将加重患者的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蛋白尿 左心室肥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