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南新村港海草床区春、秋季浮游动物粒径结构特征
- 1
-
-
作者
谢福武
王少露
谢海群
庞巧珠
符俊优
-
机构
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1QN0960)资助。
-
文摘
为探究海草床区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分别于2022年4月和11月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海草床区不同性质水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和重要功能类群展开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季节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7科40属65种,浮游幼体20类,以小粒径的桡足类幼体/无节幼体占优势;秋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3科25属37种,浮游幼体19类,以夜光虫(Noctiluca scientillans)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物种数、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物种数高于秋季,湾口外海区和海草生长区最突出,以600-1250、355-600μm的种类居多。浮游动物丰度则反之,鱼排养殖区丰度最高,以160-355、355-600μm的丰度居多。此外,春季的主要限制因子为磷酸盐、硅酸盐及悬浮物,与2000-4000、1250-2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2000-4000μm的浮游动物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水深则为秋季主要影响因子,与600-1250、355-600、160-355μm偏小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新村港海草床区各粒径浮游动物丰度呈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因子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亟需对该区域的浮游动物粒径结构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粒径结构
环境因子
海草床
海南新村港
-
Keywords
zooplankton
particle size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eagrass beds
hainan xincun port
-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