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rrence state and oil content evaluation of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Hashan area as constrained by NMR and multistage Rock-Eval
1
作者 Yue Wang Xiang-Chun Chang +4 位作者 Zhong-Quan Liu Peng-Fei Zhang Wei-Zheng Gao Zhi-Ping Zeng Gui-Sheng L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363-1378,共16页
The Hashan area,neighboring the Mahu Sag that is rich in the shale oil resources,showed commercial oil flow in the corresponding lacustrine shales of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P)with reserve scale approxim... The Hashan area,neighboring the Mahu Sag that is rich in the shale oil resources,showed commercial oil flow in the corresponding lacustrine shales of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P)with reserve scale approximately 789 million tons,presenting great potential for oil exploration.Despite their geographical proximity,the hydrocarbon occurrence and oil-bearing capacity of shale in the Hashan area and Mahu Sag greatly differ owing to the complex tectonic evolution.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occurrence state and oil content of the Pif in the Hashan area is crucial for ongoing shale oil explor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including 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obser-vation,analysi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i-T2 spectra,and conventional and multistage Rock-Eval pyrolysis method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occurrence state and oil content of the Pif shale in the Hashan are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gioclase(average 30.7%)and quartz(24.1%)dominate the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the Pf shale samples.A method involving quartz-plagioclase-carbonate minerals is proposed to conduct lithofacies classification.In the Hashan area,the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in the Pf shale is scaled in fair to good range,the thermal maturity ranges from immature to early mature stage,and the primary organic matter types are Types I and Ilj.Intergranular and dissolution pores are the two most common pore types.The free oil is mostly found in the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of the mineral matrix,whereas the adsorbed oil is mostly adsorbed on the surfaces of kerogen and clay minerals.The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quartz content,and porosity account for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oil content,the area rich in shale oil resources coincides with that rich in free oil.The most favorable lithofacies in the Hashan area is the calcareous mudstone/shale,which hosts the highest free oil content(average 2.49 mg),total oil content(15.02 mg/g),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CTOC:1.88% and S_(1)+S_(2)=20.54mg/g and orositv(5.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han area Oil content Occurrence state Pore types Ti-T2 NMR Shale oil
下载PDF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Alkaline Salt Lake:A Case Study from the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Hashan-Wuxia Area
2
作者 MENG Jinluo JI Youliang +2 位作者 ZHANG Bin JIN Li CHE Shiq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233-234,共2页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Junggar basin which was in the relaxation stage of foreland basin accompanied by momentary extend volcanic activities when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developed in
关键词 ALKALINE salt lake hashan-Wuxia area
下载PDF
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组合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周文迪 庞敏 +2 位作者 贺文卿 周汉国 张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为解决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坚硬地层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井斜难控制、井壁易失稳等技术难题,实现油气储量的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在现用常规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段组合钻井技术适用性研究与工艺优化,针对石... 为解决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坚硬地层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井斜难控制、井壁易失稳等技术难题,实现油气储量的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在现用常规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段组合钻井技术适用性研究与工艺优化,针对石炭系、二叠系的云质岩、火成岩难钻地层,提出气体钻井相关提速及安全施工配套技术,形成了地区施工规范;在气体钻井转钻井液施工后,优先选用“气体钻井+‘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组合钻井技术,并针对地层特点研发了不同尺寸的高效孕镶钻头系列,实现井斜控制与机械钻速双提高。该组合钻井技术在哈山3和哈山2等井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哈山3井气体钻井机械钻速达到5.2m/h,较常规钻井方式提速3倍以上,转钻井液施工后采用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施工,地层倾角为30°,井斜控制良好,机械钻速接近1m/h,较常规钻井技术表现出良好的区域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气体钻井+‘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组合钻井技术是实现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钻井提速提效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该组合钻井技术也存在瓶颈,结合对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的适用性研究,建议下步引进并完善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力争实现区域钻井提速提效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涡轮钻具 孕镶钻头 提速提效 哈山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治平 柳忠泉 +3 位作者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5,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蕴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且在玛湖凹陷和乌夏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邻近的哈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RD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等,对哈山地区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蕴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且在玛湖凹陷和乌夏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邻近的哈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RD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等,对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岩性主要为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积页岩,风城组页岩整体属于好—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有机质主要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推覆体下盘页岩有机质进入成熟早期阶段。(2)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32%,属于低孔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无机孔和微裂缝为主,有机质孔含量较低。(3)研究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的控制,其中沉积相不仅决定了岩石类型,还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负面影响,溶蚀作用可以大幅改善储集物性;构造活动形成的微裂缝不仅可以为页岩油赋存提供储集空间,还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进而改善了页岩油储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孔隙类型 溶蚀作用 成岩作用 风城组 二叠系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泥页岩优势岩相与页岩油富集模式
5
作者 张奎华 孙中良 +7 位作者 张关龙 宋振响 于洪洲 周健 曹婷婷 宋梅远 王斌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3-605,共13页
相较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与之紧邻的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推覆改造,油气形成演化过程复杂,页岩油勘探面临优势岩相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等诸多挑战。为落实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优势岩相,总结页岩油富集模式,以该区的哈山5井、哈深... 相较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与之紧邻的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推覆改造,油气形成演化过程复杂,页岩油勘探面临优势岩相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等诸多挑战。为落实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优势岩相,总结页岩油富集模式,以该区的哈山5井、哈深斜1井等8口探井200余块样品为基础,基于岩心、普通薄片观察等手段,在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页岩岩相类型划分;结合XRD、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热解等实验方法分岩相综合开展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评价;基于页岩矿物组成及有机质丰度和含油性的相关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富集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可分为陆源碎屑岩相、白云质混积岩相、含碱性矿物混积岩相和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4种岩相类型。陆源碎屑岩相中的(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混积岩相中的白云质砂岩及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较好,为有利的页岩油储集岩。页岩油富集模式可分为3类:在三角洲外前缘的陆源碎屑岩相中,主要为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滨浅湖—半深湖发育段,白云质混积岩相发育段主要为同层裂缝运移以及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发育的层段,为自生自储的基质型页岩油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相 富集模式 风城组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哈山地区稠油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守军 刘晓 +2 位作者 王延章 蔡宏兴 崔肖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152,共4页
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哈山地区及周边油样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区的稠油特征及成因,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指明方向。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密度和黏度在平面上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纵向上由深到浅原油物性及族组成... 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哈山地区及周边油样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区的稠油特征及成因,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指明方向。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密度和黏度在平面上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纵向上由深到浅原油物性及族组成特征有变差趋势。通过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轻组分色谱峰、萜类、萘系列化合物、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芳烃生物标志物、咔唑类及其他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稠油成因复杂,是生物降解、氧化、水洗、逸散及二次充注综合作用的结果。二次充注发育、散失作用弱的区域为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复杂稠油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成因 族组成 气相色谱 二次充注 哈山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石炭系—二叠系裂缝充填方解石的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勇 袁海锋 +2 位作者 高耀 赵永福 徐国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73-2583,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强烈构造活动,石炭系、二叠系裂缝发育且普遍充填方解石脉。通过对充填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区石炭系、二叠系成缝期后的地层流体活动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强烈构造活动,石炭系、二叠系裂缝发育且普遍充填方解石脉。通过对充填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区石炭系、二叠系成缝期后的地层流体活动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充填的方解石普遍受火山热液与油源流体的双重影响,δ13 C特征反映形成方解石的碳元素存在两类来源:地幔和大气CO2,δ18 O偏负特征主要反映高温流体介质的影响,87Sr/86Sr比值说明其受幔源锶和壳源锶的混合叠加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区内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存在三种成因机制:火山热液成因、油源流体改造成因和大气水改造成因,分别对应于三类流体活动,第一类,二叠纪火山热液的活动,第二类,晚二叠世以来的油源流体,第三类,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大气水。与油源流体有关的方解石脉中次生含烃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在70~80℃,100~110℃,130~160℃三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三期油源流体充注,油源流体活动对区内石炭系、二叠系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脉 碳氧锶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石炭系—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
下载PDF
哈山地区原油地化特征及同源双向充注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会喜 郭瑞超 +2 位作者 宫亚军 陈中红 曾治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哈山地区原油供烃来源不明及有利勘探方向不清的问题,利用色谱质谱、碳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区烃源岩、原油与输导体系进行了精细地球化学研究,剖析了原油的成藏过程与运移路径。研究表明:哈山与玛湖2个地区在烃源岩沉积环境、有... 针对哈山地区原油供烃来源不明及有利勘探方向不清的问题,利用色谱质谱、碳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区烃源岩、原油与输导体系进行了精细地球化学研究,剖析了原油的成藏过程与运移路径。研究表明:哈山与玛湖2个地区在烃源岩沉积环境、有机质成熟度、碳同位素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哈山构造带原油具有同源双向、多输导体系的成藏特征;该区不同地质单元的源—输导体系—储层油源对比(圈闭)空间的差异配置控制其油气成藏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输导体系 哈山构造带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构造带断裂输导能力量化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林会喜 王圣柱 +2 位作者 张奎华 吴倩倩 薛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2,48,共7页
哈山构造带断裂发育,不同部位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综合运用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基于断裂带的宏观、微观特征观察及数理统计,对断裂带的内部结构、输导能力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内... 哈山构造带断裂发育,不同部位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综合运用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基于断裂带的宏观、微观特征观察及数理统计,对断裂带的内部结构、输导能力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内部结构受断层规模、产状、岩性、活动性及其所处地层流体环境等因素控制,断裂带为复杂的三维地质体,可分为断层核、破碎带、破裂带(诱导裂缝带)和围岩结构单元;根据断裂带的时间和空间"四维"属性特征划分输导评价单元并进行输导能力量化评价。结合钻井揭示的20余条断裂的上、下盘油气水关系分析认为,断裂带的输导能力具有强非均质性,呈"分层、分段、分块"的特点,对油气运聚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实例解剖,深化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对高效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断裂带内部结构 几何结构模型 量化输导模型 哈山构造带
下载PDF
哈山3井火成岩地层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凤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岩石坚硬、可钻性差、井斜问题突出等技术难点,进行了火成岩地层"PDC钻头+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研究。针对火成岩地层岩性特点和钻井技术难点,通过研制具有较强耐磨性的311.1mm PK6245MJD型...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岩石坚硬、可钻性差、井斜问题突出等技术难点,进行了火成岩地层"PDC钻头+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研究。针对火成岩地层岩性特点和钻井技术难点,通过研制具有较强耐磨性的311.1mm PK6245MJD型PDC钻头,与适合PDC钻头机械剪切破岩机理的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配合形成了"高效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并在哈山3井火成岩地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发现,"311.1mm PK6245MJD型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一次入井连续工作649h,单趟钻进尺457.50m,平均机械钻速1.0m/h,行程钻速0.7m/h,与相邻上部火成岩井段相比,至少节约了11趟起下钻的时间与钻头费用;同时井斜角由入井前的4.2°(井深2 882.00m)降至1.2°(井深3 310.00m),纠斜效果明显。现场应用表明,"311.1mm PK6245MJD型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是实现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优快钻井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PDC钻头扭转冲击工具 复合钻井 准噶尔盆地 哈山3井 WELL hashan 3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体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洪洲 王越 +1 位作者 周健 薛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403,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沉积相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恢复该区风城组原始沉积体系。结果表明,哈山地区由西向东构造挤压强度逐渐减弱,西部、中部和东部下二叠统从早二叠世至现今的挤压缩短距离分别为33.0~40.0 km、25.0~30.0 km和15.0~20.0 km;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滩坝和湖泊3种沉积相,发育一定规模的火山岩。风一段沉积时期,哈山地区北部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和滨浅湖,中—西部发育小范围分布的半深湖—深湖与滩坝,中—东部有火山岩发育;风二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明显扩大,发育厚层白云质泥岩,扇三角洲砂砾岩和火山岩分布范围减小;风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供给能力增强,北部和西部发育大规模连片分布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局部发育半深湖—深湖和滩坝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山地区 二叠系 风城组 逆冲推覆带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构造演化 地层恢复
下载PDF
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设计及在哈山101井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进双 张增宝 王学才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哈山区块火山岩地层机械钻速、增大单只钻头进尺、降低井眼失稳掉块卡钻风险,设计了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在分析地层岩石的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胎体合金材料,以提高钻头研磨性;镶嵌孕镶切削块,以增强钻头破...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哈山区块火山岩地层机械钻速、增大单只钻头进尺、降低井眼失稳掉块卡钻风险,设计了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在分析地层岩石的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胎体合金材料,以提高钻头研磨性;镶嵌孕镶切削块,以增强钻头破岩能力;优化设计了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的结构和防卡流道,防止钻头卡死。研究发现,超细合金材料相互联结成键、牢固烧结,钻头胎体力学性能提高30%以上。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配合高速大扭矩螺杆钻具在哈山101井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应用,单只钻头进尺增大4倍,机械钻速提高54.3%。研究结果表明,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可以降低掉块卡钻风险,可实现火山岩地层安全高效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安全钻井 机械钻速 刀翼式孕镶金刚石钻头 哈山101井 哈山区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构造南缘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定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瑞香 杨悦 +1 位作者 王延章 王杰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哈山构造南缘斜坡带西北临哈拉阿拉特山,东南与乌夏断裂带、玛湖凹陷相接,油气储量丰富,储层特征复杂多变,勘探程度低,含油主力区块尚不明确。本次结合实际资料,在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之上,以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储层为例,分析储层... 哈山构造南缘斜坡带西北临哈拉阿拉特山,东南与乌夏断裂带、玛湖凹陷相接,油气储量丰富,储层特征复杂多变,勘探程度低,含油主力区块尚不明确。本次结合实际资料,在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之上,以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储层为例,分析储层参数间的相关性对储油性能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储层储油性能进行定量评价,明确了各储层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八道湾组一段储层的综合储油性能,指出了主力含油区带。研究结果表明,可将八道湾组一段划分为4类储层,其中Ⅰ、Ⅱ类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Hq2、Hq1及Hsha2井区域,沉积岩相主要为砂砾岩及细砂岩,物性好;Ⅱ类及Ⅲ类储层分布较广,为下步勘探开发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定量评价 储层特征 八道湾组一段 哈山构造南缘斜坡带
下载PDF
哈山地区撕裂断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雁 王千军 +2 位作者 熊伟 于洪洲 王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9-70,共2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山前带形成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逆冲推覆叠加构造,断裂和裂缝非常发育,南邻玛湖生烃凹陷,成藏条件非常有利。近几年来,相继发现了春晖油田和阿拉德油田,哈浅101井、哈深2井等多口井也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山前带形成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逆冲推覆叠加构造,断裂和裂缝非常发育,南邻玛湖生烃凹陷,成藏条件非常有利。近几年来,相继发现了春晖油田和阿拉德油田,哈浅101井、哈深2井等多口井也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勘探潜力非常大。但不同区段构造变形和油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挤压构造的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控藏作用(薛雁等,2017),对分隔不同区段的撕裂断层(杨勇等,2014;王勇,2010)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山地区 撕裂断层 差异推覆
下载PDF
准西北缘哈山地区复杂构造带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洪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3,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属于山前复杂构造带,形成于陆缘岛弧环境的石炭系火山岩推覆体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为分析复杂构造带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利用大量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火山岩储集特...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属于山前复杂构造带,形成于陆缘岛弧环境的石炭系火山岩推覆体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为分析复杂构造带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利用大量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火山岩储集特征、影响因素及成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由火山熔岩类的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类的火山角砾岩、凝灰岩2大类5种岩性组成;岩性和岩相是影响火山岩储层发育的内在因素,风化淋滤和构造作用是外在因素;储层成因包括岩相-断裂型和岩相-褶皱型2种类型;在推覆体的前翼和核部、断裂交汇处的风化壳、喷发旋回与期次界面处的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安山岩发育区是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特征 成因类型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哈山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铁良 王圣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150-156,共7页
哈山地区构造演化史、油气充注过程及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认识不清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推进的关键难题。研究在构造地质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元素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哈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历程,认为该区经历了早二叠世后碰撞拉张伸展期、... 哈山地区构造演化史、油气充注过程及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认识不清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推进的关键难题。研究在构造地质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元素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哈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历程,认为该区经历了早二叠世后碰撞拉张伸展期、晚二叠世强烈逆冲推覆期、三叠纪冲断叠加期、侏罗纪-白垩纪振荡隆升期和新生代左旋走滑调整期5个构造演化阶段。利用油包裹体荧光特性、烃类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并结合埋藏史,确定了该区的3期油气充注,并确定其时间分别为距今250 Ma、200 Ma和130 Ma。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运动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多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的充注成藏过程,指出研究区存在3个构造运动与油气充注的耦合期,为探索研究区油气成藏演化规律和深化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油气充注 流体包裹体 耦合关系 哈山地区 准噶尔
下载PDF
哈山地区二叠系勘探成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臣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4,153,共3页
针对准噶尔北缘哈山地区复杂山前构造带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复杂的特点,进行了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提高了地震分辨率,运用多技术联合构造解析和建模,建立了逆冲推覆加后期走滑的构造解释模式。研究区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同时二... 针对准噶尔北缘哈山地区复杂山前构造带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复杂的特点,进行了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提高了地震分辨率,运用多技术联合构造解析和建模,建立了逆冲推覆加后期走滑的构造解释模式。研究区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同时二叠系本身具备生烃条件,且断层和储层发育,成藏条件优越,油藏主要为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种成藏模式,研究区发育4个有利勘探区带:前缘超剥带、前缘冲断带、外来推覆系统和准原地叠加系统。哈深斜1井在二叠系压裂取得成功,为规模开发该区油气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成效 二叠系 成藏模式 哈山地区 准噶尔北缘
下载PDF
准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白云化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洪洲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I000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山前带下二叠统风城组发育一套富含油云化主力储层,岩性包括云化泥岩、云化砂岩和云化沉凝灰岩。为了认识白云化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元素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不同岩性的岩...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山前带下二叠统风城组发育一套富含油云化主力储层,岩性包括云化泥岩、云化砂岩和云化沉凝灰岩。为了认识白云化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元素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不同岩性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和云化成因。结果表明:云化泥岩、云化凝灰岩基质中的白云石为准同生成因,形成于较高盐度、高镁钙比、强还原的沉积环境,富有机质泥岩、大量的火山灰沉积是准同生云化作用的重要条件。云化砂岩和云化凝灰岩裂缝中的白云石为埋藏成因,由山前带逆冲断层活动,流体在层间、裂缝中快速渗透、流动,交代早中期水解形成的方解石而形成。该结果为研究区白云化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化 甲烷生成作用 埋藏成因 哈山山前带 准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构造带速度建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绍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9-63,166,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构造带,是胜利油田西部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但由于该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和什托洛盖盆地之间的山前褶皱带,构造变形强烈,逆冲推覆使得不同时代的地层重复,造成地层速度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严重制约了该区...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构造带,是胜利油田西部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但由于该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和什托洛盖盆地之间的山前褶皱带,构造变形强烈,逆冲推覆使得不同时代的地层重复,造成地层速度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严重制约了该区基础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从速度谱基准面统一校正方面入手,结合测井、VSP(垂直地震剖面)测井等基础资料,通过制作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与解释,建立该区高精度空间速度场。通过对其速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合油气地质特点总结了一套符合该区的变速成图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瓶颈问题,为其油气勘探的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研究 模型层析法 空变速度场 变速成图 准噶尔盆地 哈山构造带
下载PDF
哈山区块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邱春阳 何兴华 +1 位作者 司贤群 王宝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35-37,共3页
根据哈山区块地层特点,优选出胺基强抑制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好,封堵性强,具有一定的抗碳酸根污染能力,在哈山1井和哈山2井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施工中井壁稳定,起下钻畅通无阻,电测及下套管均一次成功。
关键词 哈山区块 胺基钻井液 强抑制 封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