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and Brand Cultivation of Hefeng Tea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1
作者 Min TIAN Zhiguo SUN +1 位作者 Zhiyang LIU Guangping DI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6期83-86,93,共5页
Located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hich is the main battlefiel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stage,Hefeng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 National Key Tea-producing County in 2013"( r... Located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hich is the main battlefiel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stage,Hefeng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 National Key Tea-producing County in 2013"( ranking 17th) and one of the " Top Ten Ecological Rea Counties of China in 2012". As the first county of tea export in Hubei Province,it has been awarded the " Town of the Chinese Tea" certificate by the State Forestry Bureau.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rand of Hefeng Tea. Later,it analyzed it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and brand cultivation strategies and puts forward 9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BRAND culti
下载PDF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2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李红英 陈尧 郑斌嵩 王启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2,共12页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具备发育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泥页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质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有机质含量多大于2%,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38%),且为利于生成油裂解气的Ⅰ型干酪根,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沉积厚度较大(介于30.3~38.0 m),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在纵向上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有机质孔隙和矿物基质孔中的微孔和中孔是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它们构成了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HD1井大隆组埋藏较浅,断裂复杂且较发育,这可能是造成大隆组生烃条件优异而含气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因此,保存条件应是控制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保存条件较好的鹤峰向斜发育区应为页岩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储层评价 页岩气 大隆组 二叠纪 鹤峰地区 湖北
下载PDF
鄂西鹤峰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登 余江浩 +6 位作者 陈威 周向辉 张焱林 许露露 周豹 冷双梁 黄佳琪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20年第1期9-18,共10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物性研究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鄂西鹤峰地区泥页岩储层及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鹤峰地区大隆组形成于台盆相,岩性以硅质页岩、炭质页岩为主,厚度为47.5~53.9 m。(2)目的层泥页岩具有...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物性研究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鄂西鹤峰地区泥页岩储层及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鹤峰地区大隆组形成于台盆相,岩性以硅质页岩、炭质页岩为主,厚度为47.5~53.9 m。(2)目的层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等特征,TOC含量平均为6.03%,Ro平均为2.40%,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81.0%。(3)岩石中吸附气含量较高,质量体积平均为2.08 m^3/t,埋深小于2000 m,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4)采用叠合法预测出鹤峰茅坪-石灰窑和鹤峰太平-咸盈一带为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用概率体积法估算页岩气地质资源量(P50)分别约为303.56×108 m^3和533.33×108 m^3。该研究成果可为鄂西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储层特征 泥页岩 大隆组 鹤峰地区 鄂西
下载PDF
鹤峰-宣恩-咸丰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文永华 杜登文 +3 位作者 赵鹏 陈小凡 任丽萍 冯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3期123-130,共8页
鹤峰-宣恩-咸丰地区铅锌矿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以及二叠系下统地层中,矿化岩石为碳酸盐岩型类型。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包裹体以富液包裹体和纯液体包裹体为主,局部少量发育气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83~357℃;盐度为0.35%~23.18wt.%NaC... 鹤峰-宣恩-咸丰地区铅锌矿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以及二叠系下统地层中,矿化岩石为碳酸盐岩型类型。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包裹体以富液包裹体和纯液体包裹体为主,局部少量发育气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83~357℃;盐度为0.35%~23.18wt.%NaCleq.。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中盐度流体。矿石中方铅矿组成的δ^(34)SCDT值变化介于-0.7‰~19.9‰之间,极差为20.60‰,平均值为8.92‰。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206)Pb/^(204)Pb=8.115~19.146,平均18.634;^(207)Pb/^(204)Pb=15.737~15.881,平均15.801;^(208)Pb/^(204)Pb=38.324~39.471,平均38.958。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草坝铅矿矿石硫具有深源硫特征;白家坝铅锌矿、简草峪铅矿、窝使洞铅矿矿石硫具有深源硫和壳源硫双重硫源特征,矿石硫源与造山带作用有关,来源于深部的硫在造山带作用过程中与壳源硫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硫源;埃山铅锌矿、郭家坡铅锌矿矿石硫具有壳源硫特征,同时受到造山带热液硫的干扰。矿石铅主要源于上地壳来源。郭家坡铅锌矿属于初始沉积成矿,成矿时代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经后期热液改造更为富集。其他矿床(点)为热液成矿,与燕山期伸展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峰-宣恩-咸丰地区 铅锌矿 包裹体 同位素 成因
下载PDF
鄂西鹤峰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储层特征——以江坪河剖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登 余江浩 +5 位作者 陈威 冷双梁 许露露 温雅茹 袁航 黄佳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通过有机地化学、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模拟等方法,对鄂西鹤峰地区江坪河剖面牛蹄塘组泥页岩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江坪河剖面牛蹄塘组泥页岩厚度较大,达118.6 m,有机碳含量高,介于0.77%~13.10%,平均值2.92%,热演化程度高,沥青反射率... 通过有机地化学、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模拟等方法,对鄂西鹤峰地区江坪河剖面牛蹄塘组泥页岩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江坪河剖面牛蹄塘组泥页岩厚度较大,达118.6 m,有机碳含量高,介于0.77%~13.10%,平均值2.92%,热演化程度高,沥青反射率R c值介于2.90%~5.74%,平均值4.18%,脆性矿物含量丰富,平均值为57.5%,气体吸附能力强,等温吸附气量为0.91~5.12 m^3/t,平均值2.79 m^3/t。综合分析认为,鄂西鹤峰地区牛蹄塘组泥页岩储层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鹤峰地区
下载PDF
鹤峰县山区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孙佳敏 胡煜苗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169-172,共4页
通过对鹤峰县山区四处分散安置点和两处集中安置点走访调研,对比分析了山区易地搬迁扶贫中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的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实情与安置户的生活现状,总结出山区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的利弊,并针对山区村落的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山区 易地搬迁扶贫 集中安置 分散安置 鹤峰县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成因——来自鹤地1井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郑斌嵩 陈尧 王启宇 刘惟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5-1369,共15页
为明确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及黑色岩系的成因,开展了鹤地1井黑色岩系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隆组缺氧的还原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其早期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为贫氧且富含H2S的还原环境,而中—晚期... 为明确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及黑色岩系的成因,开展了鹤地1井黑色岩系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隆组缺氧的还原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其早期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为贫氧且富含H2S的还原环境,而中—晚期则呈明显波动变化的贫氧—缺氧环境。大隆组沉积期上升流的发育提供了大量的富营养物质,导致沉积水体缺氧,产生较高的古生产力。与同生断裂有关的热水上涌主要造成自生白云石和钠长石形成、硅质生物溶蚀再胶结作用,促使有机质发生热演化,对页岩气无不利影响。大隆组局部发育的层状硅质岩具有生物成因和自生化学沉淀成因2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元素地球化学 大隆组 二叠系 鹤峰地区
原文传递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郑斌嵩 陈尧 王启宇 刘惟庆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2-396,共15页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的详细观测,通过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等对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岩石类型总体呈现泥页岩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岩的特...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的详细观测,通过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等对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岩石类型总体呈现泥页岩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岩的特征,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垂向上,大隆组可划分为6个岩性段,反映出沉积水体呈深→浅→深→浅的变化特征。矿物组分以硅质为主,主要具有生物成因和次生成因的类型,碎屑成因类型较少。矿物、岩石特征分析表明,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形成主要是受被碳酸盐台地三面围限的滞留的台盆相缺氧还原环境的控制,同时沉积过程中受到上升流作用以及与同生断裂作用有关的热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岩石类型 成因 大隆组 二叠系 鹤峰地区 湖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