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n_(0.6)Fe_(0.4)PO_(4)/C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伦涛 赵鹏 +4 位作者 周春仙 王德志 吴壮志 李雪豹 周友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速率。由LiMn_(0.6)Fe_(0.4)PO_(4)/C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展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45.5 mAh/g;5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11.9 mAh/g。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为设计高性能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磷酸锰铁锂 正极材料 liMn_(0.6)Fe_(0.4)PO_(4) 前驱体 煅烧 碳包覆 工业化
下载PDF
Li-promoted C_(3)N_(4) catalyst for efficient isomerization of glucose into fructose at 50℃ in water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Liu Yanfei Zhang +5 位作者 Mengya Sun Xinpeng Zhao Shenggang Li Xinqing Chen Liangshu Zhong Lingzhao Kong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19-1426,共8页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glucose-to-fructose isomerization is a crucial step for production of oxygenated chemicals derived from sugars,which is usually catalyzed by base or Lewis acid heterogeneous catalyst.However,hi...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glucose-to-fructose isomerization is a crucial step for production of oxygenated chemicals derived from sugars,which is usually catalyzed by base or Lewis acid heterogeneous catalyst.However,high yield and selectivity of fructose cannot be simultaneously obtain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which hamper the scale of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enzymatic catalysis.Herein,a Li-promoted C_(3)N_(4) catalyst was exploited which afforded an excellent fructose yield(40.3 wt%)and selectivity(99.5%)from glucose in water at 50℃,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stable Li–N bond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sites of catalysts.Furthermore,the so-formed N_(6)–Li–H_(2)O active site on Li–C_(3)N_(4) catalyst in aqueous phase changes the local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s the deprotonation process during glucose isomerization into fructose.The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ich is comparable to biological pathway suggest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of lithium contain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t in biomass refin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OSE FRUCTOSE ISOMERIZATION li–C_(3)N_(4)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下载PDF
异质双碳源对LiMn_(0.8)Fe_(0.2)PO_(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元超 黄卫峰 +5 位作者 梁鹏超 赵子芳 邢保艳 闫东亮 杨理 王松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石墨包覆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前驱体煅烧后再加入石墨获得的样品纯度高,形貌呈均一的椭圆形,在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9 mAh·g^(-1),达到其理论比容量的87%;在5C下最大的放电比容量为133 mAh·g^(-1);在2C倍率下经过300次循环后比容量维持在127 mAh·g^(-1),衰减率仅为1.9%,表现出了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8)Fe_(0.2)PO_(4)/C 双碳源包覆 水基流变相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Li_(1+x)Al_(x)Ti_(2-x)(PO_(4))_(3)中Li+的迁移特性
4
作者 李梅 钟淑英 +2 位作者 胡军平 孙宝珍 徐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6-366,共11页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定掺杂进入LiTi2(PO4)3(LTP)的晶体结构当中.当Al掺杂浓度x=0.16时,Li—O键的平均键长最长,成键强度最弱,而Ti—O键强度随Al掺杂浓度变化不大.Al掺杂浓度对LATP带隙的影响不大,但Al附近的O原子聚集了更多的负电荷,形成AlO6极化中心.Li^(+)不同的迁移方式(空位迁移、间隙位迁移和协同迁移)在Al掺杂浓度不同时展现出复杂的能垒变化,Li^(+)在空位迁移中迁移势垒随Al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间隙位迁移中Li^(+)的迁移势垒变化相反,由于协同迁移中涉及空位和间隙位两种位点,Li^(+)的迁移势垒表现为随Al掺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复杂变化.当x=0.50时,LATP具有最低的Li^(+)迁移势垒0.342 eV,这个势垒值是间隙位迁移的结果.因此,通过改变Al掺杂浓度,可改变间隙Li^(+)浓度及迁移通道结构,进而调节Li^(+)的迁移性能,提高LATP中的Li^(+)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li^(+)电池 AL掺杂 li_(1+x)Al_(x)Ti_(2-x)(PO_(4))_(3) li^(+)迁移
下载PDF
储能用LiFePO_(4)锂离子电池过放电失效分析
5
作者 顾昊 张松通 +2 位作者 胡海良 祝夏雨 明海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496,共5页
过放电失效行为与电池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为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18并)开展研究。模组中如果有1只电池发生热失控,与之相邻的电池会因过放电导致电压均下降至0 V,体积鼓胀,但未发生热失控。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过放电失效行为与电池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为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18并)开展研究。模组中如果有1只电池发生热失控,与之相邻的电池会因过放电导致电压均下降至0 V,体积鼓胀,但未发生热失控。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测试结果表明,相邻电芯本体发生明显变形,呈现高低不平的状态,局部区域的极片分离严重,电芯顶部正、负极集流体出现一定的错位。拆解发现,负极两侧活性物质基本完全脱落,剥离后的铜箔局部区域有严重的“灼烧”点。SEM和能量色散谱结果显示:正极表面异常区域存在较高含量的铜元素,且表面覆盖有沉积物,主要为铜离子的堆积物;负极表面异常区域沉积物更明显,主要为锂盐的沉积物;隔膜异常区域表面存在大量的脱落电极材料,隔膜孔隙结构已被完全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_(4)) 储能 锂离子电池 过放电 失效 变形
下载PDF
LiBF_(4)和LiDFOB双盐电解液实现硬碳负极的室温和低温电化学性能优化调控
6
作者 林虎 刘芳延 +1 位作者 谢英鹏 吴忠帅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984-989,共6页
为克服商用六氟磷酸锂(LiPF_6)基电解液无法使锂离子电池在0℃下正常工作的问题,开发低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成为领域研究重点。其中,四氟硼酸锂(LiBF_(4))基电解液因其低温下电荷转移阻抗较小,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基电解液因其良好的... 为克服商用六氟磷酸锂(LiPF_6)基电解液无法使锂离子电池在0℃下正常工作的问题,开发低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成为领域研究重点。其中,四氟硼酸锂(LiBF_(4))基电解液因其低温下电荷转移阻抗较小,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基电解液因其良好的成膜性能都备受学者关注。开发了一种新型LiBF_(4)和LiDFOB双盐电解液,通过优化与调控,使硬碳负极在室温和低温条件下同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倍率和循环性能测试,系统比较了LiBF_(4)和LiDFOB及其混合双盐电解液对硬碳负极室温及低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BF_(4)+LiDFOB双盐电解液在兼顾硬碳室温电化学性能的同时,仍能实现硬碳优异的低温循环性能,100圈循环后硬碳仍有134 mAh·g^(-1)的可逆容量,显著优于硬碳在商用LiPF_6基电解液中的循环性能(100圈循环后可逆容量仅为2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liBF_(4) liDFOB
下载PDF
液-固相法合成LiMn_(0.6)Fe_(0.4)PO_(4)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亨利 徐荣益 +1 位作者 王昭沛 李意能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形成固溶体,样品的常温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在2.0~4.3 V循环,0.1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6.5 mAh/g;以1.0 C倍率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超过80%。容量衰减主要源于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颗粒产生裂纹及颗粒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 容量衰减 掺杂 液-固相法 固溶体
下载PDF
干法制备LiFePO_(4)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龚家铭 任宁 +1 位作者 常海涛 路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2-485,共4页
为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探究利用干法工艺制备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构建点-线-面三维导电网络,采用干法电极制备工艺,制备138μm、217μm和303μm厚(面密度分别为26.7 mg/cm^(2)、35.0 mg/cm^(2)和47.9 mg/cm^(2))的磷酸铁锂(LiFePO_... 为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探究利用干法工艺制备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构建点-线-面三维导电网络,采用干法电极制备工艺,制备138μm、217μm和303μm厚(面密度分别为26.7 mg/cm^(2)、35.0 mg/cm^(2)和47.9 mg/cm^(2))的磷酸铁锂(LiFePO_(4))厚电极。以0.10 C在2.50~4.25 V充放电,电极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157.5 mAh/g、158.7 mAh/g和153.2 mAh/g,接近30μm厚(面密度为1.0 mg/cm^(2))对比电池的158.1 mAh/g。在不同电流下进行50次循环,仅0.50 C和1.00 C倍率下循环的容量受厚度影响。以0.50 C循环时,循环曲线出现“跳水”现象,且发生时间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前,主要是因为厚电极在较大电流下充电时,在负极表面沉积大量高比表面金属锂,导致电池内的电解液干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_(4)) 厚电极 干法电极制备
下载PDF
PO_(4)^(3-)掺杂和AlF_(3)包覆协同增强Li_(1.2)Ni_(0.13)Co_(0.13)Mn_(0.54_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9
作者 罗碧成 吴亮 +5 位作者 彭妍 冯翔宇 周明冉 王晨宇 刘婧 李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1-2142,共12页
本研究采用PO_(4)^(3-)掺杂和AlF_(3)包覆的协同改性策略制备了P-LNCM@AlF_(3)正极材料(P=PO_(4)^(3-),LNCM=Li_(1.2)Ni_(0.13)Co_(0.13)Mn_(0.54_O_(2))),提高了LNCM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抑制了界面副反应。其中,大四面体的PO_(4)^(3-)聚... 本研究采用PO_(4)^(3-)掺杂和AlF_(3)包覆的协同改性策略制备了P-LNCM@AlF_(3)正极材料(P=PO_(4)^(3-),LNCM=Li_(1.2)Ni_(0.13)Co_(0.13)Mn_(0.54_O_(2))),提高了LNCM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抑制了界面副反应。其中,大四面体的PO_(4)^(3-)聚阴离子掺杂在晶格中抑制了过渡金属离子的迁移,降低体积变化,从而稳定了晶体结构,而且PO_(4)^(3-)掺杂能够扩大锂层间距,促进Li^(+)的扩散,从而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此外,AlF_(3)包覆层能抑制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从而提升界面稳定性。基于以上优势,P-LNCM@AlF_(3)正极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C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179.2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循环200圈后仍有161.5 mAb·g^(-1)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可达90.12%。即使在5C的高电流密度下仍可提供128.8 mAh·g^(-1)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材料 PO_(4)^(3-)掺杂 AlF_(3)包覆 协同改性 过渡金属离子迁移 界面稳定性
下载PDF
LiFePO_(4)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湿法回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云霞 万亚锋 +1 位作者 王金涛 吕正中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2-696,共5页
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制得黑粉,对黑粉采取湿法回收及再生,其中,锂、铁、磷的浸出率(回收率)可达97%以上。对浸出液采取化学沉淀法除铜、铝,铁粉置换法除铜,可将铜质量分数降至0.0001%以下,采用硫酸铵化学沉... 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制得黑粉,对黑粉采取湿法回收及再生,其中,锂、铁、磷的浸出率(回收率)可达97%以上。对浸出液采取化学沉淀法除铜、铝,铁粉置换法除铜,可将铜质量分数降至0.0001%以下,采用硫酸铵化学沉淀,可将铝质量分数降至0.0006%,达成深度除杂效果。除杂后的精制溶液可合成电池级无水磷酸铁及碳酸锂,并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LiFePO_(4)正极材料。制备的扣式电池以0.1 C在2.00~3.75 V循环,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96 mAh/g、159.31 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9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_(4)) 湿法回收 磷酸铁 碳酸锂 再生材料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添加剂PhIS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哥尽 范伟贞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为提高石墨/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2-苯基-1H-咪唑-1-磺酸酯(PhIS)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石墨/LiFePO_(4)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PhIS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存储、低温放电、不同温度循环及阻抗等均有改... 为提高石墨/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2-苯基-1H-咪唑-1-磺酸酯(PhIS)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石墨/LiFePO_(4)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PhIS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存储、低温放电、不同温度循环及阻抗等均有改善效果。PhIS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的电池以0.2 C充电、0.5 C放电,在-10℃低温下于2.00~3.65 V循环2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8.1%;60℃高温存储60 d,直流阻抗(DCR)增长率与未添加PhIS的对照组相比降低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 添加剂 2-苯基-1H-咪唑-1-磺酸酯(PhIS) 循环性能 阻抗
下载PDF
Tuning Li/Ni mixing by reactive coating to boost the stability of cobalt-free Ni-rich cathode 被引量:1
12
作者 Fanghui Du Xitong Zhang +7 位作者 Yingchao Wang Lei Ding Pengfang Zhang Lingyang Liu Dong Wang Jianzong Man Yuling Chen Yunwu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0-29,I0002,共11页
Cobalt-free cathode materials are attractive for their high capacity and low cost,yet they still encounter issues with structural and surface instability.AlPO_(4),in particular,has garnered attention as an effective s... Cobalt-free cathode materials are attractive for their high capacity and low cost,yet they still encounter issues with structural and surface instability.AlPO_(4),in particular,has garnered attention as an effective stabilizer for bulk and surface.However,the impact of interfacial reactions and elemental interdiffusion between AlPO_(4) and LiNi_(0.95)Mn_(0.05)O_(2) upon sintering on the bulk and surface remains elusive.In this study,we demonstrate that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AlPO_(4) decomposes,resulting in Al doping into the bulk of the cathode through elemental interdiffusion.Simultaneously,PO_(4)^(3-)reacts with the surface Li of material to form a Li_3PO_(4) coating,inducing lithium deficiency,thereby increasing Li/Ni mixing.The suitable Li/Ni mixing,previously overlooked in AlPO_(4) modification,plays a pivotal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bulk and surface,exceeding the synergy of Al doping and Li_3PO_(4) coating.The presence of Ni^(2+)ions in the lithium layers contributes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delithiated structure via a structural pillar effect.Moreover,suitable Li/Ni mixing can stabilize the lattice oxygen and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by increasing oxygen removal energy and reducing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Ni^(3+/4+)e_g and O^(2-)2p orbitals.These findings offer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design of stable cobalt-free cath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free Ni-rich cathode li/Ni mixing Al doping li_(3)PO_(4) coat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Li_(5)FeO_(4)的制备及其在硅碳负极电池体系中补锂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王丽 张帅 +1 位作者 赵海菁 唐其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4-1027,共4页
以Fe_(2)O_(3)和Li_(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_(5)FeO_(4)材料,并将该材料用作补锂添加剂在三元-硅碳电池体系中进行了补锂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Li_(5)FeO_(4)首次脱锂比容量为667.6 mAh/g,可逆比容量仅为1.3 mAh/g,... 以Fe_(2)O_(3)和Li_(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_(5)FeO_(4)材料,并将该材料用作补锂添加剂在三元-硅碳电池体系中进行了补锂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Li_(5)FeO_(4)首次脱锂比容量为667.6 mAh/g,可逆比容量仅为1.3 mAh/g,是一种理想的补锂材料。在NCM正极-硅碳负极(750 mAh/g)的全电池体系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Li_(5)FeO_(4)时,正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164.8和170.2 mAh/g,相比之下正极中不添加补锂剂时正极可逆比容量仅为142.5 mAh/g。此外,Li_(5)FeO_(4)的加入还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添加10%Li_(5)FeO_(4)的全电池在300次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84.6%,较之未添加补锂剂的电池提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5)FeO_(4) 补锂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下载PDF
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会军 肖浩宇 +2 位作者 乔永莲 杨凌旭 曾潮流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li相亚氧化钛在强酸、强碱环境中均表现出极强的耐蚀性能,并且能够在水溶液中保持3.0 V以上的稳定电位窗口。Magnéli相亚氧化钛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化学电源如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锂硫电池、可再生燃料电池,电解水的催化剂载体,热电及光电材料,光催化制氢以及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制备亚氧化钛的方法。但是在高纯度、单相、纳米或亚微米尺度亚氧化钛粉体,大尺寸的一体式亚氧化钛电极和金属基亚氧化钛涂层电极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亚氧化钛系列产品在上述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基于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固有特性,重点介绍了亚氧化钛粉体、一体式电极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同时对亚氧化钛相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概述,为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思路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éli 亚氧化钛 Ti_(4)O_(7) 纳米粉体 亚微米粉体 一体式电极 靶材 涂层电极
下载PDF
相对较高Cl掺杂对Li4Ti5O1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吴逸秋 王影 +3 位作者 张文龙 汪鹏程 董浩 和保佳 《分析化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76-84,共9页
本研究通过固相法合成了少量Cl掺杂样品(Cl-LTO-1:80,1:80为LiCl与LTO质量比)和相对较高Cl掺杂样品(Cl-LTO-1:16)。X射线衍射(XRD)表明,掺杂Cl不会改变立方尖晶石钛酸锂的结构,并检测到Li2O的存在。使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 本研究通过固相法合成了少量Cl掺杂样品(Cl-LTO-1:80,1:80为LiCl与LTO质量比)和相对较高Cl掺杂样品(Cl-LTO-1:16)。X射线衍射(XRD)表明,掺杂Cl不会改变立方尖晶石钛酸锂的结构,并检测到Li2O的存在。使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倍率测试和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来表征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掺杂样品的放电容量都有所提高。在所有样品中,Cl-LTO-1:16样品的放电容量在不同倍率下(0.2 C, 0.5 C, 1 C, 2 C)最高。在0.2 C倍率下,Cl-LTO-1:16样品的放电容量比原始Li4Ti5O12样品高出64%。高掺杂样品的显著改善可归因于Cl-LTO-1:16样品中铜箔和LTO电极材料之间的Li2O/CuO中间层,该中间层由铜箔表面自组装的少量CuO和固相法制备过程中产生的Li2O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掺杂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li4Ti5O12 li2O/CuO
下载PDF
锂锰摩尔比对水热法制备Li_(1.6)Mn_(1.6)O_(4)的影响
16
作者 刘肖 李凤华 +2 位作者 李英楠 樊瑞 陈晓志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7-552,共6页
以MnSO_(4)为基础锰源,分别采用3种路径(MnSO_(4)+KMnO_(4)+LiOH一步水热法;自制MnOOH/Mn_(3)O_(4)+LiOH分步水热法)制备出o-LiMnO_(2),然后在400℃下焙烧6 h获得富锂锰氧化物Li_(1.6)Mn_(1.6)O_(4).讨论了锂锰比(Li和Mn的摩尔比,下同)... 以MnSO_(4)为基础锰源,分别采用3种路径(MnSO_(4)+KMnO_(4)+LiOH一步水热法;自制MnOOH/Mn_(3)O_(4)+LiOH分步水热法)制备出o-LiMnO_(2),然后在400℃下焙烧6 h获得富锂锰氧化物Li_(1.6)Mn_(1.6)O_(4).讨论了锂锰比(Li和Mn的摩尔比,下同)工艺参数对合成o-LiMnO_(2)过程的影响,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3种路径制备的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制Mn_(3)O_(4)的分步法在锂锰比为6~12时可制得纯相o-LiMnO_(2),一步法与自制MnOOH锰源的分步法在锂锰比4~20时,制备的LiMnO_(2)均混有杂质相;3种路径制得的o-LiMnO_(2)经焙烧后,均可得到结晶度较好的纳米级Li_(1.6)Mn_(1.6)O_(4)锂离子筛前驱体,由Mn_(3)O_(4)制备的o-LiMnO_(2)呈现特殊棒状形貌,而由MnOOH制备的o-LiMnO_(2)则呈立方状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卤水提锂 锂锰比 li_(1.6)Mn_(1.6)O_(4) MnO_(2)·0.5H_(2)O锂离子筛
下载PDF
微波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英文)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国荣 曹雁冰 +2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蒋庆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4-100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新方法.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热处理合成了Li2FeSiO4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与传统固相法合成的材料在晶体结构、微观形貌...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新方法.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热处理合成了Li2FeSiO4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与传统固相法合成的材料在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充放电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快速制备具有正交结构的Li2FeSiO4材料;在650℃时处理12min,获得了纯度高、晶粒细小均匀的产物,该产物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60℃下以C/20倍率(电流密度,1C=160mA·g-1)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19.5mAh·g-1,1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16.2mAh·g-1.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微波合成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均匀的形貌和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微波合成
下载PDF
负极活性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方 梁海潮 +2 位作者 李仁贵 刘力 邓正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7-544,共8页
介绍了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物理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详细介绍并评述了Li4Ti5O12 在锂离子电池和不对称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Li4Ti5O12的不同合成方法及材料的电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li4TI5O12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合成
下载PDF
Li_4Ti_5O_(12)的合成及对Li^+的离子交换动力学 被引量:32
19
作者 董殿权 张凤宝 +1 位作者 张国亮 刘亦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0-954,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Li4Ti5O12,对其进行了酸改性,制得锂离子筛IE-H.测定了IE-H对Li+、Na+的饱和交换容量和pH滴定曲线等离子交换性能,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同时采用中断接触法判断该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机理,用缩核模型描述离子筛...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Li4Ti5O12,对其进行了酸改性,制得锂离子筛IE-H.测定了IE-H对Li+、Na+的饱和交换容量和pH滴定曲线等离子交换性能,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同时采用中断接触法判断该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机理,用缩核模型描述离子筛IE-H交换Li+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合成出的Li4Ti5O12和锂离子筛IE-H均为尖晶石结构;用不同浓度HNO3溶液处理Li4Ti5O12时,Li+的抽出率为19.6%-81.5%,Ti4+的抽出率在4.2%以下;锂离子筛IE-H对Li+的饱和交换容量较高,达到5.95mmol·g-1,离子筛IE-H交换Li+的控制步骤是颗粒扩散控制(PDC),得到了25℃,Li+浓度为20.0mmol·L-1和5.0mmol·L-1时锂离子筛交换Li+的动力学方程和颗粒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离子筛 缩核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