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流固耦合并考虑主动脉残余应力与超弹性的血压估算方法
1
作者 张跃凡 戴向晨 +1 位作者 孙翠茹 刘浩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3-373,共1页
目的考虑主动脉壁超弹性和残余应力,提出一种基于血管顺应性准确估算主动脉血压的定量预测数值方法。方法基于闭合张开角的三维残余应力求解方法和超弹性本构理论,实现理想化双层厚壁主动脉模型压力-半径关系的解析求解。计算血管壁顺应... 目的考虑主动脉壁超弹性和残余应力,提出一种基于血管顺应性准确估算主动脉血压的定量预测数值方法。方法基于闭合张开角的三维残余应力求解方法和超弹性本构理论,实现理想化双层厚壁主动脉模型压力-半径关系的解析求解。计算血管壁顺应性,并将压力-半径关系施加于流体域的移动壁面边界,捕捉流固耦合作用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获得血管顺应性与脉压的关系。对比有无残余应力、超弹性与线弹性本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对血管顺应性和主动脉血压的影响。考虑覆膜支架的作用:将支架区域视为刚性壁,模拟不同支架个数对主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与线弹性模型相比,超弹性模型的主动脉脉压预测值较小。考虑残余应力的血管顺应性高于无残余应力,相应的,考虑残余应力时主动脉脉压略低于无残余应力的情况。血管顺应性40~49岁人群>60~69岁>70岁以上人群,相应的,主动脉脉压40~49岁人群<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当植入一个长度为60 mm的覆膜支架时,由于顺应性的下降,其脉压高于无支架情况。而且,随着植入覆膜支架数量的增加,主动脉脉压持续增高,即支架植入范围越广,脉压越高。结论本文提出的数值方法可正确预测主动脉血压,将为主动脉支架设计和手术方案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顺应性 支架 主动脉壁 线弹性模型 弹性 残余应力 本构理论 张开角
原文传递
PVC建筑膜材拉伸异向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邹宗勇 韩建 +2 位作者 刘杭锋 丁新波 徐国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以PVC建筑膜材料的单轴向拉伸试验为研究基础,对偏离基材经向0、15、30、45、60、75°和90°七个面内方向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膜材为典型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其不同方向上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和... 以PVC建筑膜材料的单轴向拉伸试验为研究基础,对偏离基材经向0、15、30、45、60、75°和90°七个面内方向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膜材为典型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其不同方向上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和断裂功均有较大差异,且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对膜材的初始模量具有较好的预测。在膜结构的裁剪分析中,应尽量使0°或90°方向上的膜材处于主轴受力方向,避免15°和45°方向上受较大的力,以免其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建筑 异向性 强伸性 初始模量 断裂功 正交各项异性板弹性理论
下载PDF
氧化铝多孔膜变形的时间序列散斑干涉法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柳兆涛 缪泓 +2 位作者 辜萍 刘罡 伍小平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通过鼓膜实验,利用双光束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和时间序列的散斑干涉法,首先对纯铝试样鼓膜变形进行测量,并结合薄板小挠度理论计算了纯铝的弹性模量,结果与弹性模量的参考值基本相同,表明该测量变形的方法精确可行。在此基础上... 本文通过鼓膜实验,利用双光束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和时间序列的散斑干涉法,首先对纯铝试样鼓膜变形进行测量,并结合薄板小挠度理论计算了纯铝的弹性模量,结果与弹性模量的参考值基本相同,表明该测量变形的方法精确可行。在此基础上对二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氧化铝多孔膜试样的鼓膜变形进行了检测,变形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氧化铝多孔膜的力学性能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干涉法 时间序列 多孔 氧化铝 变形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 弹性模量 阳极氧化法 理论计算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检测结果 双光束 小挠度 参考值 测量 试样 纯铝 基础
下载PDF
小分子在致密聚合物膜中扩散新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培 李继定 +2 位作者 赵之平 姜珍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6,共5页
依据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黏弹性理论,建立一个新的传质模型.模型可以描述温度低于聚合物材料玻璃化温度时,气体小分子在聚合物膜中Fick及non-Fick扩散行为.应用此模型计算293.15 K2、98.15 K及303.... 依据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黏弹性理论,建立一个新的传质模型.模型可以描述温度低于聚合物材料玻璃化温度时,气体小分子在聚合物膜中Fick及non-Fick扩散行为.应用此模型计算293.15 K2、98.15 K及303.15 K下,乙醇气体在PPES(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K(杂萘联苯聚醚砜酮)膜中吸收/解吸曲线,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最大相对偏差11.54%,平均偏差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 Flory-Huggins理论 线性黏弹性理论 传质模型
下载PDF
哈密顿正则方程在生物膜与胶体粒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斌 李红 孟庆田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1,18,共4页
介绍经典分析力学中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在生物膜与胶体粒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一个具体应用.由Helfrich理论模型得到体系的哈密顿,用正则方程给出一组常微分方程,并用打靶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体系的稳定构型随膜参数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哈密顿正则方程 生物 helfrich理论
下载PDF
纳米级润滑膜厚测试仪
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测试仪 纳米级 润滑理论 边界润滑 弹流润滑 润滑状态
下载PDF
台背回填加筋竖向间距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光乐 许志鸿 凌天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9-1303,共5页
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是减小不均匀沉降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现行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对原设计方法的假设条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在弹性膜理论的基础上,考虑路基施工过程中不同层位的实际沉降变形,推导了土工合... 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是减小不均匀沉降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现行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对原设计方法的假设条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在弹性膜理论的基础上,考虑路基施工过程中不同层位的实际沉降变形,推导了土工合成材料竖向布筋间距的设计公式,并用于工程实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桥头跳车 竖向间距 设计方法 弹性理论
下载PDF
润湿、电润湿和电弹性毛细现象中前驱膜的作用
8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2903-29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亚溥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和分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液滴润湿、电润湿和电弹性毛细现象中前驱膜的作用.他们发现:(1)前驱膜的铺展半径和铺展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 毛细现象 前驱 润湿 弹性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分子动力学 分子理论 函数关系
原文传递
高分子锚定的流体膜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坤琨 邱枫 +1 位作者 张红东 杨玉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将高分子自洽平均场理论和膜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高分子锚定流体膜体系,得到了高分子链热力学平衡浓度的分布和膜的形状.由于膜对高分子的不可穿透性,造成高分子可以实现的构象受到限制,导致高分子对膜施加不均匀的熵压,从而锚定点附... 将高分子自洽平均场理论和膜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高分子锚定流体膜体系,得到了高分子链热力学平衡浓度的分布和膜的形状.由于膜对高分子的不可穿透性,造成高分子可以实现的构象受到限制,导致高分子对膜施加不均匀的熵压,从而锚定点附近的膜弯离高分子,这些结果符合前人的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此外,考察了膜和高分子链段之间的相互作用,高分子链长以及膜的弯曲刚性、张力对膜形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流体 自洽场理论 helfrich膜弹性理论
原文传递
双柱胶体粒子与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余全 郑斌 +3 位作者 崔春红 魏巍 张彩霞 孟庆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0-457,共8页
本文采用Helfrich理论模型研究双柱胶体粒子与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柱状粒子与不同半径的管状膜吸附时的自由能分析发现,该体系存在具有较小包络角的弱吸附相以及具有较大包络角的深度吸附相.进一步研究发现体系从解吸附相到弱... 本文采用Helfrich理论模型研究双柱胶体粒子与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柱状粒子与不同半径的管状膜吸附时的自由能分析发现,该体系存在具有较小包络角的弱吸附相以及具有较大包络角的深度吸附相.进一步研究发现体系从解吸附相到弱吸附相的相变是二级相变,而从弱吸附相到深度吸附相的相变是一级相变.双柱粒子与管状膜相对位置的不同会影响体系相变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frich理论 相变 自由能 管状
原文传递
电弹性毛细模拟研究取得新进展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第5期553-553,共1页
力学所博士生袁泉子和导师赵亚溥研究员通过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液滴润湿、电润湿和电弹性毛细现象中的前驱膜的作用,取得以下突出进展:
关键词 弹性 分子动力学 模拟 分子动理论 毛细现象 研究员 博士生 前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