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橡胶树品种耐寒性指标比较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原慧芳 谢江 +2 位作者 周会平 陈国云 田耀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80,共9页
在人工模拟的寒害条件下,对寒害胁迫0、1、2和3 d以及恢复培养1、2、3 d及2个月晴冷型(昼温约25℃、夜温6℃,全自然光)和阴冷型(昼温约25℃、夜温6℃,遮光率50%)寒害处理组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ex A. Juss.) Müll. Ar... 在人工模拟的寒害条件下,对寒害胁迫0、1、2和3 d以及恢复培养1、2、3 d及2个月晴冷型(昼温约25℃、夜温6℃,全自然光)和阴冷型(昼温约25℃、夜温6℃,遮光率50%)寒害处理组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ex A. Juss.) Müll. Arg.]品种‘RRIM600’、‘云研73-46’(‘Yunyan 73-46’)、‘PR107’和‘93-114’叶片的耐寒性指标(包括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所有耐寒性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各品种的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寒害胁迫3 d和恢复培养3 d,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低于寒害胁迫前(寒害胁迫0 d)水平,而胞间CO2浓度(Ci)在寒害胁迫3 d显著高于寒害胁迫前水平并在恢复培养3 d恢复至寒害胁迫前水平;恢复培养2个月,4个品种的Pn、Tr和Gs值恢复至寒害胁迫前水平,而Ci值则高于或显著高于寒害胁迫前水平。4个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在寒害胁迫3 d高于寒害胁迫前水平;品种‘RRIM600’和‘云研73-46’的MDA含量在恢复培养3 d显著高于寒害胁迫前水平、在恢复培养2个月恢复至寒害胁迫前水平,而品种‘PR107’和‘93-114’的MDA含量却在恢复培养3 d和2个月显著低于寒害胁迫前水平。寒害胁迫3 d及恢复培养3 d和2个月,4个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显著高于寒害胁迫前水平。实验期间,4个品种的可溶性糖、蔗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波动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1. 30%,说明这3个主成分可反映橡胶树所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综合得分,在晴冷型寒害胁迫条件下,品种‘RRIM600’的耐寒性最强、品种‘PR107’的耐寒性最弱,而在阴冷型寒害胁迫条件下恰好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各橡胶树品种的耐寒性选择合适种植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寒害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生理生化指标 耐寒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病胶乳C-乳清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洁 陈守才 夏志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6,共9页
橡胶树死皮病(tapping panel dryness,TPD)在世界各橡胶种植园普遍发生,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死皮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比较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C-乳清蛋白质组表达的... 橡胶树死皮病(tapping panel dryness,TPD)在世界各橡胶种植园普遍发生,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死皮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比较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C-乳清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C-乳清的总蛋白质,凝胶经考染显色后,用PDQuest7.4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获取肽质指纹图谱(PMF),Mascot软件搜索SWISS-PROT和NCBInr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1)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C-乳清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75±35和1134±27,其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982±38和1008±22,组内图像匹配率达91.89%和88.72%。(2)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C-乳清组间的平均匹配蛋白点数为970±25。利用MALDI-TOF-MS质谱技术对40个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查询数据库鉴定了27个蛋白质。建立了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C-乳清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鉴定了其中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死皮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死皮病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质谱
下载PDF
刺激割胶与RRIM600矿质养分流失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雪华 刘云清 +2 位作者 蔡秀娟 吴菊群 邹碧霞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1-4,24,共5页
比较了5种刺激割胶制度对RRIM600橡胶树胶乳总固形物(TS)中4种矿质养分(N、P、K、Mg)的影响。结果表明:s/2d/2、s/2d/3+ET、(s/4↑+s/4)d/4+ET、(s/4↑+s/4)d/5+ET、(s/4↑+s/4)d/6+ET等割制下,TS中的4种矿质养分含量均为10月的大于8月... 比较了5种刺激割胶制度对RRIM600橡胶树胶乳总固形物(TS)中4种矿质养分(N、P、K、Mg)的影响。结果表明:s/2d/2、s/2d/3+ET、(s/4↑+s/4)d/4+ET、(s/4↑+s/4)d/5+ET、(s/4↑+s/4)d/6+ET等割制下,TS中的4种矿质养分含量均为10月的大于8月的;每生产1kg干胶随胶乳流失的总矿质养分,d/2、d/3及阴阳双线割制中d/6的阳刀三者之间差异不大,其余割制则不论是阴刀还是阳刀都明显大于d/2和d/3;5种割制流失的单一矿质养分都是N、K明显多于P、Mg。阴阳双线割制中阳刀长流胶带走的矿质养分明显大于阴刀,主要是由于阳刀长流胶钾的流失明显增加;(s/4↑+s/4)d/4+ET割制的高刀产、高株产,是以养分的大量损失为代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刺激割制 乙烯利(ET) 总固形物(TS) 矿质养分
下载PDF
红林农场橡胶苗抗旱定植试验总结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位夫 谢贵水 +6 位作者 杨礼富 蔡明道 曾宪海 王真辉 蒋菊生 陈雪余 文滨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3,63,共4页
比较了围洞法(定植后不再淋水)、围洞法+30~6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8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常规抗旱定植方法(定植后定期淋水)进行橡胶裸根芽接桩苗抗旱定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定植40d后,采用围洞法+30~45g/株保水剂... 比较了围洞法(定植后不再淋水)、围洞法+30~6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8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常规抗旱定植方法(定植后定期淋水)进行橡胶裸根芽接桩苗抗旱定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定植40d后,采用围洞法+30~45g/株保水剂的处理,植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裸根芽接桩苗定植成活率高,新植胶苗早期生长快,效果优于围洞法处理、极显著优于80g/株保水剂和常规抗旱定植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芽接桩 抗旱措施 围洞法 保水剂 高吸水树脂 成活率 生长量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云霞 陈守才 邓治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56-61,65,共7页
橡胶树“死皮病”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橡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多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TPD现象的研究及多种关于TPD发生原因的假说,认为最近提出的“橡胶树死皮是由强割和强乙烯刺激引起... 橡胶树“死皮病”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橡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多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TPD现象的研究及多种关于TPD发生原因的假说,认为最近提出的“橡胶树死皮是由强割和强乙烯刺激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的观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观点的综合和深化,并且结合自身的研究指出了目前死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死皮病 割面干涸 发生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降低巴西橡胶树茎段培养污染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天带 李维国 黄华孙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巴西橡胶树离体快繁可以培育出优良品种的自根无性系,从而避免砧木的不良影响,还能繁殖出整齐一致的砧木无性系,用于生产及理论研究。然而巴西橡胶树茎段接种时污染相当严重,有时甚至高达100%。本试验采用杀菌剂及抗生素对外植体进行预... 巴西橡胶树离体快繁可以培育出优良品种的自根无性系,从而避免砧木的不良影响,还能繁殖出整齐一致的砧木无性系,用于生产及理论研究。然而巴西橡胶树茎段接种时污染相当严重,有时甚至高达100%。本试验采用杀菌剂及抗生素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g/L多菌灵和800mg/L羧苄青霉素钠、500mg/L噻孢霉素混合后处理外植体,真菌污染率下降了55.29个百分点,细菌污染率下降了4.5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组织培养 茎段培养 降低污染率
下载PDF
3种自根无性系砧木对接穗PR107产量的影响初报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俊明 曹建华 +1 位作者 林位夫 吴继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1-3,6,共4页
比较了3种由巴西橡胶树花药离体组织培养的无性系组成的嫁接组合材料(热研8813、海垦2和大丰99为砧木,PR107为接穗)接穗胶乳在不同季节的干含(DRC)和干胶产量,分析不同砧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砧木对接穗产量有显著影响,优良的可... 比较了3种由巴西橡胶树花药离体组织培养的无性系组成的嫁接组合材料(热研8813、海垦2和大丰99为砧木,PR107为接穗)接穗胶乳在不同季节的干含(DRC)和干胶产量,分析不同砧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砧木对接穗产量有显著影响,优良的可大幅提高橡胶产量,对接穗干含影响显著。砧木对接穗干含和干胶产量的影响因砧木材料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比较3种芽接树年平均产量,PR107/大丰99比PR107/热研88-13高6.22%、比PR107/海垦2高31.83%,PR107/热研88-13比PR107/海垦2高24.15%。②同一芽接树接穗胶乳干含和干胶产量随季节发生波动,在不同季节胶乳干含和干胶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受季节影响明显。不同的芽接树接穗胶乳干含和产量受季节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砧木对接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砧木 接穗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炭疽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琳 崔昌华 +1 位作者 郑肖兰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对来源于海南省的11个橡胶炭疽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菌株之间菌落、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测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pH值为5.0~7.0,但是参试菌株间的生长速率差异较大,以RC169生长最慢;橡... 对来源于海南省的11个橡胶炭疽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菌株之间菌落、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测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pH值为5.0~7.0,但是参试菌株间的生长速率差异较大,以RC169生长最慢;橡胶树幼苗活体叶片刺伤处理后的病情指数明显高于不刺伤处理,且菌株RC14的致病力比较弱,而RC29、RC30的致病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海南
下载PDF
橡胶树新种质主要性状鉴定评价报告(Ⅰ)——1986年定植大田新种质鉴定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彦师 曾霞 +2 位作者 程汉 方家林 黄华孙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1-4,23,共5页
对我国1986年定植于大田鉴定评价圃的14份橡胶树新种质的产量、乳管数及生长势等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3、7和9号的生长势优于对照品种RRIM600,其中,7、9号种质的平均茎围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Amazon野生橡胶树种质干胶产量均不... 对我国1986年定植于大田鉴定评价圃的14份橡胶树新种质的产量、乳管数及生长势等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3、7和9号的生长势优于对照品种RRIM600,其中,7、9号种质的平均茎围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Amazon野生橡胶树种质干胶产量均不及对照品种RRIM600,最好的1份种质平均干胶产量3.6kg/株,为对照品种RRIM600的88.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除10、12和13号3份种质的乳管数相对较优外,其它新种质的乳管列数和乳管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综合评价1、3、7和9号种质生长较快,9号种质产胶潜力相对较好,10、12和13号3份种质其乳管数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新种质 鉴定评价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病黄色体差异表达蛋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洁 陈守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62,共5页
橡胶树"死皮病"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死皮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shiya/oresis,2-DE)比较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黄色体蛋白质组表... 橡胶树"死皮病"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死皮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shiya/oresis,2-DE)比较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黄色体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黄色体蛋白质并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两种材料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成功获得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胶乳黄色体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出13个蛋白差异点,其中10个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并应用质谱技术鉴定了其中部分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对渗调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认为渗调蛋白在死皮株中表现下调的情形可能与死皮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死皮病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质谱
下载PDF
橡胶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庆群 张振文 谢贵水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橡胶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条件下,橡胶苗叶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特征;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橡胶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条件下,橡胶苗叶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特征;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供应量的减少所致;影响橡胶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胞间CO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 光合速率 日变化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福城 陈守才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42-46,74,共6页
简要介绍了天然橡胶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途径,重点阐述了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巴西橡胶树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中尚待继续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类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生物合成 基因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研究进展:树干韧皮部坏死病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秉中 吴继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科特迪瓦发现一种橡胶树割面病害,称为树皮坏死病,后来又称为树干韧皮部坏死病。该病是不可逆的,其最典型症状是接穗和砧木连接处最先出现韧皮部内层组织坏死。调查证明,在10~12龄以下的死皮树中,绝大多数具有树干... 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科特迪瓦发现一种橡胶树割面病害,称为树皮坏死病,后来又称为树干韧皮部坏死病。该病是不可逆的,其最典型症状是接穗和砧木连接处最先出现韧皮部内层组织坏死。调查证明,在10~12龄以下的死皮树中,绝大多数具有树干韧皮部坏死病的典型症状。研究者假定,该病是由环境胁迫(特别是水分缺乏)引起的生理病害,氰化物中毒是韧皮部坏死的直接原因。但是笔者推测,该病由树皮伤口侵入的病原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死皮 组织坏死 氰化物代谢 树干韧皮部坏死病
下载PDF
补充饲喂橡胶蜜对中蜂蜂群春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顺安 罗卫庭 +4 位作者 宋文菲 黄新球 周春涛 杨爽 张学文 《蜜蜂杂志》 2016年第12期1-3,共3页
为研究补充饲喂云南本地产橡胶蜜对中蜂蜂群春繁的影响,以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国家蜂产业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为试验点,选取滇南中蜂蜂群10群,以橡胶蜜和蔗糖为食物,进行补充饲喂试验。5 cm×5 cm方格网框统计的方法,每21 d测... 为研究补充饲喂云南本地产橡胶蜜对中蜂蜂群春繁的影响,以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国家蜂产业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为试验点,选取滇南中蜂蜂群10群,以橡胶蜜和蔗糖为食物,进行补充饲喂试验。5 cm×5 cm方格网框统计的方法,每21 d测定1次蜂群内卵、幼虫和蛹及工蜂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橡胶蜜组蜂群内卵、幼虫和蛹的数量多于饲喂蔗糖溶液组的蜂群,且饲喂橡胶蜜组蜂群内工蜂数量一直为正增长。在缺少蜜粉源的春繁期,给滇南中蜂蜂群补充饲喂橡胶蜜更有利于促进蜂群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蜜 滇南中蜂 春繁 卵虫 工蜂
下载PDF
橡胶树产量性状相关基因连锁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庆收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以干胶产量为依据,分别选取RRIM600×PR107(HG1)、热研88-13×热研217(HG2)、热研88-13×IAN873(HG3)三个组合不同产量等级的杂交后代,以及9个不同亲本的高产品种为材料,用BSA法和RAPD技术对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W... 以干胶产量为依据,分别选取RRIM600×PR107(HG1)、热研88-13×热研217(HG2)、热研88-13×IAN873(HG3)三个组合不同产量等级的杂交后代,以及9个不同亲本的高产品种为材料,用BSA法和RAPD技术对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WilldenowexA.deJussieu)Mueller-Argoviensis]产量性状相关基因的连锁标记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引物筛选和单株验证,初步断定S8、S309,AI17和AG19分别是HG1、HG2、HG3的F1代的产量性状相关基因连锁标记引物,但尚未找到与参试的3个亲本组合F1代共同的产量性状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BSA RAPD 干胶产量 连锁标记
下载PDF
橡胶子粒的物理特性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琪琪 王涛 孙丽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519-4524,共6页
为提高橡胶[Hevea brasiliensis(Willd.ex A.Juss.)Muell.Arg.]子粒综合利用水平,研制高效率的橡胶籽粒脱壳装置,对橡胶子粒的三维几何尺寸、质量、密度、破碎力、静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橡胶子粒的几何平均直径... 为提高橡胶[Hevea brasiliensis(Willd.ex A.Juss.)Muell.Arg.]子粒综合利用水平,研制高效率的橡胶籽粒脱壳装置,对橡胶子粒的三维几何尺寸、质量、密度、破碎力、静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橡胶子粒的几何平均直径和算术平均直径都随着子粒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当含水率达到35.4%时出现最小平均直径,分别为20.883、20.633 mm;橡胶子粒的球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从0.850增大到0.868,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而表面积与含水率却是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当含水率为35.4%时,表面积出现最小值;橡胶子粒的单粒重、体积和密度与含水率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都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橡胶子粒在钢板和木板上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54~0.331、0.222~0.417,且均呈明显的线性增长;橡胶子粒在不同方向的破碎力与含水率的关系有所不同,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破碎力随含水率升高呈线性下降趋势,宽度方向则先减小、后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子粒脱壳、榨油、分离等相关机械的设计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橡胶子物理特性研究提供原始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hevea brasiliensis(willd.ex A.juss.)muell.arg.] 子粒 物理特性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