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寒旱区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研究
1
作者 何金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某煤矿位于河西走廊寒旱区,因历史开采手段粗放,未进行生态治理,致使矿区周围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突出。采用一种集高储水、防蒸发、保温隔热、促进植被生长等特性于一体的技术进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 某煤矿位于河西走廊寒旱区,因历史开采手段粗放,未进行生态治理,致使矿区周围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突出。采用一种集高储水、防蒸发、保温隔热、促进植被生长等特性于一体的技术进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进而降低生态修复成本,缩短生态修复时间,提高生态修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治理 寒旱区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白芍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药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2
作者 张英英 吴之涛 +3 位作者 杨宪忠 魏玉杰 杜雷超 吴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0-2109,共10页
为揭示河西干旱区白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元素吸收特征和药效成分累积规律,明确影响药效成分积累的营养元素种类,科学制定白芍施肥方案和规范化种植,以甘肃省古浪县古丰镇芍药产业基地4年生白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白芍不同生长... 为揭示河西干旱区白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元素吸收特征和药效成分累积规律,明确影响药效成分积累的营养元素种类,科学制定白芍施肥方案和规范化种植,以甘肃省古浪县古丰镇芍药产业基地4年生白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白芍不同生长期干物质积累特征以及根中9个营养元素含量和3类药效成分含量,并分析白芍根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延续,白芍根部干物质积累先下降后上升,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出苗后90~130 d是白芍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占总积累量的79.29%,是白芍生长的关键时期。(2)白芍地上部氮、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磷素含量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根部氮、磷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地上部和根氮累积总量分别在出苗后130 d和150 d达到最高,地上部磷积累量在出苗后150 d达到最大,根部磷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30 d、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和根部钾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70 d和150 d达到高峰。地上部氮、钾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均高于根部,其磷含量则在出苗后90 d前低于根部,在出苗后110 d后高于根部。(3)白芍根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积累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多糖积累量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4)芍药苷含量与氮、钙、铜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芍药内脂苷含量与氮、钾、钙、铜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芍药多糖与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可见,白芍氮、磷、钾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出苗后110~150 d,适时追加氮、钾肥有利于根部生物量的积累,施肥中添加Ca、Cu元素能有效促进白芍药效成分的积累;河西冷凉山区白芍宜在9月中下旬(9月16日以后)采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干旱区 白芍 干物质积累特征 养分吸收 中微量元素 药效成分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文莉 王宝鉴 +1 位作者 吉惠敏 狄潇泓 《干旱气象》 2013年第2期318-326,共9页
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河西西部干旱区3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从高空、地面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3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500 hPa新疆有低压槽东移,低槽... 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河西西部干旱区3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从高空、地面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3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500 hPa新疆有低压槽东移,低槽前部甘肃河东到张掖为高压脊或者歪脖子高压,青海高原有低涡或者切变线,相应的低层也为低槽、切变线或者低涡,地面有冷锋、辐合线配合的环流形势是河西西部短时强降水产生的关键,高空急流(200 hPa)或者高空显著流线入口区右侧、地面露点温度Td>10℃的高湿区、低层绝对湿度比湿>6 g/kg,中层500 hPa处在显著湿区、700 hPa假相当位温高能舌、K指数>30℃,CAPE值也明显增大为产生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建立了河西西部干旱区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西部 干旱区 短时强降水 中尺度天气图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河西地区城市化过程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孙心亮 方创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8-674,共7页
城市化是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中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胁迫,同时也伴随着生态风险的产生,评价城市化过程中诱发的生态风险,并找出各种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对河西走廊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 城市化是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中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胁迫,同时也伴随着生态风险的产生,评价城市化过程中诱发的生态风险,并找出各种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对河西走廊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城市生态风险的内涵与动因,建立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不同角度计算出河西走廊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风险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西城市化过程中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即河西走廊7个城市的经济城市化诱发的生态风险大于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诱发的生态风险;农业用水诱发的生态风险大于工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流域下游的生态风险大于上、中游地区;从空间上,各城市的综合生态风险呈现出玉门>敦煌>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的位次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风险评价 干旱区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基于DEA交叉模型的西北干旱地区城市效率评价--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存斌 陈兴鹏 +2 位作者 逯承鹏 许新宇 李恒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通过构建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处于西北干旱区的甘肃河西地区5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城市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工矿型城市效率高于非工矿型城... 通过构建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处于西北干旱区的甘肃河西地区5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城市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工矿型城市效率高于非工矿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的相关性尚不显著,从规模效率的角度看河西地区的城市目前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河西地区城市效率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城市效率 交叉评价 干旱区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春季沙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田磊 张武 +6 位作者 史晋森 黄建平 宋松涛 丁晓东 闭建荣 曹贤杰 张镭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0-1057,共8页
利用2008年春季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试验中张掖观测站的积分浑浊度仪及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有、无沙尘天气下气溶胶总散射系数(550nm)及后向散射比的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一次典型的沙尘暴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天... 利用2008年春季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试验中张掖观测站的积分浑浊度仪及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有、无沙尘天气下气溶胶总散射系数(550nm)及后向散射比的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一次典型的沙尘暴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天气状况下,总散射系数日变化都呈双峰型,但峰值大小和出现的时间不同。无沙尘日的气溶胶细粒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较为明显,日较差比有沙尘日的大。沙尘暴发生时,气溶胶总散射系数有明显的突变,积分浊度仪是对沙尘气溶胶连续监测的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干旱区 气溶胶 总散射系数 后向散射系数比 积分浊度仪
下载PDF
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特征与变化趋势(英文) 被引量:11
7
作者 蓝永超 康尔泗 +2 位作者 张小军 胡兴林 张济世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一般情况下,水资源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中高山地带,径流的形成主要受前者的影响。甘肃省的河西内陆干旱区是该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区,这里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与出山径流... 一般情况下,水资源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中高山地带,径流的形成主要受前者的影响。甘肃省的河西内陆干旱区是该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区,这里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与出山径流的变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以黑河、昌马河、西营河等主要河流为代表的河酉内陆区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河西内陆区出山口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河流补给来源的影响,而年际变幅则受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变幅的影响十分明显。目前,梨园河以西河流水量处于上升阶段,梨园河以东的河流则处于下降的阶段;以黑河干流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为代表的走廊中部地区的出山口径流正处于1990年开始的枯水段的上升段。但总体而言,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口径流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河西内陆干旱区东段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变化以偏枯为主,中段、西段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变化以平水或平水偏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干旱区 祁连山区 出山口径流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及环境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金琼 王元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随内陆流域水系的产生,径流消亡,从山区至山前平原,氟(F-)的迁移分布具有显著的淋溶-径流、径流-蒸发与溶滤-蒸发浓缩富集3个水文化学分带;在湖盆洼地以及沙漠边缘地区,不仅地下水中F-相对富集,且具有深部地下水F-... 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随内陆流域水系的产生,径流消亡,从山区至山前平原,氟(F-)的迁移分布具有显著的淋溶-径流、径流-蒸发与溶滤-蒸发浓缩富集3个水文化学分带;在湖盆洼地以及沙漠边缘地区,不仅地下水中F-相对富集,且具有深部地下水F-含量大于浅层地下水及地表水F-含量的上小下大的垂直分带性;F-的富集与贫化与水化学特征关系密切,一般在低SO42-的贫钙碱性水环境,如Cl-·HCO3--Na+或HCO3--Na+型水中,有利于F-的溶解与富集。相对封闭的水文环境与干旱的气候条件为F-在水中溶解、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干旱区 富集 环境特征 氟分布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的干旱区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河西走廊五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7-45,共9页
文章基于协同理论浅析了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然后,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西走廊五市2003年至2013年水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四市的水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度随... 文章基于协同理论浅析了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然后,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西走廊五市2003年至2013年水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四市的水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度随着时间演变呈现上升态势;金昌市的水资源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度2012年前呈逐步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良好协调,而在2013年又下降为中级协调。河西走廊五市的农业经济子系统协调度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而水资源子系统协调度除武威外从2010年起都表现出不同程度下降,五市水资源子系统协调度都处在中级及以下状态;水资源子系统协调度和农业经济子系统协调度没有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河西走廊 水资源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不同类型地表沉积物粒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志高 张宏亮 +2 位作者 刘青利 李萍 常云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100,共6页
对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滩、沙漠沙、河流和祁连山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细粒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表明其受控于搬运介质的性质、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沙漠沙... 对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滩、沙漠沙、河流和祁连山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细粒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表明其受控于搬运介质的性质、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沙漠沙、戈壁滩、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祁连山表土样品在中值粒径、偏度、分选性等粒度参数上差异明显,可明显区分,沿祁连山—河流(石羊河、黑河)—稳定戈壁滩—沙漠化戈壁滩—沙漠方向,中值粒径和分选系数逐步增大,偏度逐渐向负偏发展;3石羊河和黑河将物质从祁连山搬运至河漫滩,在洪水条件下形成广袤的洪积平原,这些平原在干旱化的条件下形成了戈壁滩和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河漫滩、洪积平原、沙漠的带状分布是近地面风对山前冲、洪积物质的风力分异的结果;在搬运过程中,河漫滩、洪积平原、沙漠虽然都可以作为粉尘源区,但这些亚区之间在空间上是有联系的,且在物质上具有继承性;在祁连山—河漫滩—戈壁滩沙漠搬运途径方向上,细粒物质逐渐被搬运迁移至黄土高原等地区,从而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逐渐增大;4西北地区包括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在内的戈壁、沙漠地区是重要的粉尘源区,包括冰川研磨作用、山体剥蚀作用、山前冲洪积作用等在内的"高山过程",是产生大量粉土级物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粉尘源区 干旱区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河西干旱荒漠区禾本科牧草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发明 程秀英 +2 位作者 刘虎俊 刘淑娟 郭春秀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9,共7页
对来自加拿大的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区进行了3年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Largo、Dahurian和Haymaker 3个品种具有干草产量高和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种植第2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3.1t/hm2、12.8t/hm2和12.3t/hm2,但Larg... 对来自加拿大的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区进行了3年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Largo、Dahurian和Haymaker 3个品种具有干草产量高和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种植第2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3.1t/hm2、12.8t/hm2和12.3t/hm2,但Largo干草质量相对较差。Signal和Adanac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且Adanac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但产草量低于Largo、Haymaker和Dahurian。品种Haymaker和Dahurian的种子产量较高,种植第2年种子产量分别为998kg/hm2和1020kg/hm2,而Largo的种子产量相对较低。总体评价认为,Haymaker、Dahurian、Signal和Adanac在河西干旱荒漠区及同类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引种栽培 河西干旱荒漠区 牧草产量 种子产量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惠 吴玉锋 +1 位作者 金毅 牛莉婷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23-631,共9页
以河西地区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时间序列的MODIS和野外实测数据,探讨了现有的3种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01–2015年河西地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VI的经验模型能够... 以河西地区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时间序列的MODIS和野外实测数据,探讨了现有的3种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01–2015年河西地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VI的经验模型能够在大范围内较好地估算植被覆盖度;河西地区草地生长季植被最大覆盖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2001–2015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出极显著增加的趋势(P <0.01),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植被恢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退化草地零星分布在马鬃山北部、石羊河流域西部以及祁连山东段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经验模型 植被恢复 河西干旱区
下载PDF
河西干旱区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英英 施志国 +4 位作者 魏廷邦 吴之涛 张靖 李彦荣 魏玉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为了解河西干旱区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特征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特性,并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蒙古黄芪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变化而逐渐... 目的:为了解河西干旱区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特征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特性,并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蒙古黄芪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变化而逐渐增加,在出苗104~142天是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占总积累量的83.38%;蒙古黄芪地上部氮、磷含量随生育期推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钾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根部氮、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有2个增长高峰,分别出现在出苗后第104天与收获期,钾含量变化在整个生育期相对平稳;不同生育期蒙古黄芪氮、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地上部>根部,磷含量在生育后期表现为根部>地上部;蒙古黄芪地上部和根部氮、磷、钾素积累量分别在出苗后第104天和182天达到最高;Logistic方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苗后100~120天是全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最迅速的时期;蒙古黄芪出苗100天左右是氮、磷、钾营养临界期,对氮的积累强度最大,钾次之、磷最小,氮、磷、钾积累量地上部分在生育前期积累强度大,根部在收获期均达到最大。结论:蒙古黄芪出苗后的100~130天是干物质积累与养分积累量最关键的时期,应合理追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干旱区 蒙古黄芪 干物质积累特征 养分吸收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多红 周德峰 +1 位作者 孟好军 闫春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0,共5页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干旱荒漠区 梨树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基于GPS的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鹏 王研峰 +4 位作者 罗汉 李宝梓 甘泽文 陈祺 白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1290,共10页
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探讨了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的实用性,研究了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地面水汽压之间的关系.... 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探讨了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的实用性,研究了河西走廊干旱区大气可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地面水汽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GPS/PWV与探空资料计算的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PS/PWV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用性.(2)大气可降水量呈"单峰型"月分布特征,8月最大,2月最小;降水量不仅受PWV影响,还与降水转化率相关,月降水量峰值较PWV峰值滞后,是因为7月降水转化率高于8月;PWV日变化幅度较小,峰值出现在01:00(世界时,下同),谷值出现在08:00,且与气温存在明显反相关.(3)降水大多发生在PWV高于基值(8.4 mm)时段,降水发生前7~11 h PWV出现积累和跃增,跃增值普遍在3.0 mm以上;降水多开始于PWV最大值前后,结束于PWV快速下降阶段,最大小时雨强通常在PWV最大值或之后1 h出现.(4)雨日PWV显著偏高于无雨日,但PWV对河西走廊干旱区的降雪天气指示意义并不明显.(5)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干旱区 大气可降水量 地基GPS 时间变化特征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探究
16
作者 方清 顾兴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3期4-6,共3页
当前,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的生态恶化现象非常明显,林分退化情况较严重,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在不断加重,对其所开展的修复治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河西走廊东北部甘肃省武威市... 当前,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的生态恶化现象非常明显,林分退化情况较严重,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在不断加重,对其所开展的修复治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河西走廊东北部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干旱荒漠区的民勤县退化林分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干旱荒漠区 民勤县 退化林分 修复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西大河中游湿地成因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爱萍 刘万锋 +2 位作者 李生永 赵欣 杨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7-1162,共6页
干旱的河西走廊永昌县境内分布有弥足珍贵的刘克庄、焦家庄、北海子、圣容寺等4块面积达20.38 km2的湿地,均分布于西大河中游的永昌盆地。湿地的形成是地貌-构造所控制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泉水)相互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受2... 干旱的河西走廊永昌县境内分布有弥足珍贵的刘克庄、焦家庄、北海子、圣容寺等4块面积达20.38 km2的湿地,均分布于西大河中游的永昌盆地。湿地的形成是地貌-构造所控制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泉水)相互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受20世纪以来气候变暖趋势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西大河中游湿地面积呈逐步减少的萎缩状态,目前较大的泉眼仅有879个,近30年来湿地面积减少40%以上。加强西大河上游祁连山径流形成区和水资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出山地表水的引用量,控制中游地下水开采量及地下水位,是保护有限湿地资源的主要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成因分析 保护对策 西大河 干旱区
下载PDF
极旱荒漠区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监测——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树志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6期105-109,共5页
利用1988—2016年共541幅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计算了极旱荒漠区中西土沟和渥洼池湿地植被(以芦苇为主)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从NDVI,湿地植被面积和平均NDVI这3个方面对湿地植被特征进行分析,对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 利用1988—2016年共541幅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计算了极旱荒漠区中西土沟和渥洼池湿地植被(以芦苇为主)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从NDVI,湿地植被面积和平均NDVI这3个方面对湿地植被特征进行分析,对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阳关保护区)内的渥洼池和西土沟湿地植被进行植被覆盖度估算,判断其变化。根据谷歌影像和现地调查,确定NDVI>0.1是识别西土沟和渥洼池湿地植被的最佳阈值,通过对保护区湿地植被的统计计算,研究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渥洼池和西土沟的湿地植被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干旱和半干旱湿地 湿地植被 归一化植被指数 Landsat影像 极旱荒漠区 植被覆盖度 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