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东方民族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泰戈尔民族主义思想解析
1
作者 王文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近年来西方学者为民族主义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但在分析东方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时,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东方是在模仿西方,这种结论过于武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印度的民族主义思潮中,泰戈尔展现了东方国家知识分子认知与接受... 近年来西方学者为民族主义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但在分析东方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时,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东方是在模仿西方,这种结论过于武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印度的民族主义思潮中,泰戈尔展现了东方国家知识分子认知与接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想时的复杂性。泰戈尔一方面倡导文化民族主义,另一方面批判西方式的政治民族主义。但泰戈尔在批判西方政治民族主义时,其民族主义的内涵是由泰戈尔进行限定后的理解,与时人和今人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也是时人与泰戈尔产生思想交锋和今人误解泰戈尔思想的原因所在。泰戈尔主张发扬印度自身传统理念与社会的优越性,以此完成印度的现代化转型,这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的表现。只有回到历史语境中,认真审视泰戈尔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意识到其民族主义思想的特殊性,才能更好理解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认识到其生成过程并不是对西方的简单接纳和效仿,而是存在着自身的判断与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历史语境 泰戈尔 印度教
下载PDF
西学还是印度文化为本?——甘地思想来源与根基再认识
2
作者 贾海涛 叶宇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关于甘地思想的来源问题在学界和广大社会一直缺乏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议更大。争议的焦点在于甘地思想的根基究竟是西方文化还是印度文化。甘地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发生在国外,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很大。只不过,他将其用印度传统概... 关于甘地思想的来源问题在学界和广大社会一直缺乏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议更大。争议的焦点在于甘地思想的根基究竟是西方文化还是印度文化。甘地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发生在国外,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很大。只不过,他将其用印度传统概念进行包装或命名,使之看起来很印度。然而,他对于印度传统文化的重新肯定,也是一个自我探索与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政治斗争与社会实践。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并坚定了对印度文化的信念。他因此被视为印度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代言人,同时也成了西方文化的否定者和批判者。但是,他所说的印度传统是再建的,而非历史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地思想 印度教 西方文化
下载PDF
印度教降魔神话与印度教神圣性构建的结构性分析
3
作者 何赟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4年第1期135-151,157,158,共19页
降魔神话广泛见于印度教神话中,是“吠陀”“史诗”“往世书”等各类神话体系中重要的母题。降魔神话作为典型的神圣叙事,具备高度的宗教内涵,对印度教的神圣性构建起着重要作用。结构主义神话学是当代研究神话的主要学说之一,旨在通过... 降魔神话广泛见于印度教神话中,是“吠陀”“史诗”“往世书”等各类神话体系中重要的母题。降魔神话作为典型的神圣叙事,具备高度的宗教内涵,对印度教的神圣性构建起着重要作用。结构主义神话学是当代研究神话的主要学说之一,旨在通过分析神话文本的普遍结构规则以探讨其宗教和文化内涵。在参考结构主义理论,提出“功能性事件”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以神明与恶魔及其行为为要素,建构了“恶魔降生”—“得到赐福(诅咒)”—“实施亵渎”—“神圣降临”—“秩序重建”等五个功能性事件组成的印度教降魔神话的一般叙事结构。通过对该叙事结构的分析,发现降魔神话是印度教“一神信仰、多神崇拜”信仰框架的叙事表达,消解了神与魔的对立、正法与非法的冲突、秩序的维持与毁灭等多组矛盾,形成了完备的结构和哲学闭环,从而完成了对印度教的神圣性建构,并为印度教徒提供了信仰、仪式等方面的指导和训诫。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以印度教萨克蒂教派核心经典《提毗荣光》中的三则降魔神话为研究文本,提炼出降魔神话之中的矛盾对立与消解的结构性特征,进而分析《提毗荣光》对萨克蒂教派神圣性构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降魔神话 结构主义 提毗荣光
下载PDF
印度人民不 Hinduism
4
作者 朱明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200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印度人民 hinduism 印度教 宗教信仰
全文增补中
漂流的信仰与图样——泉州石塔半身像表现溯源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越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99-121,共23页
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留存的大量古代石塔中,有一类石塔上的佛菩萨造像表现不全,仅雕刻有胸像或头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罕见。目前发现这类半身像石塔形制多为阿育王塔样式,且大多建造于宋代,以古泉州为中心沿水路分布。阿育王塔的建筑形制... 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留存的大量古代石塔中,有一类石塔上的佛菩萨造像表现不全,仅雕刻有胸像或头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罕见。目前发现这类半身像石塔形制多为阿育王塔样式,且大多建造于宋代,以古泉州为中心沿水路分布。阿育王塔的建筑形制,明显源自闽北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地区;而石塔上半身像的表现,则可以在东南亚以及印度神庙建筑中找到大量相似案例。11世纪,泉州在商贸兴起、海路宗教文化复杂的背景下,泉州僧人、商人的对外活动极有可能混用了印度教与佛教中的图像,并将海外建筑上的半身像作为密教形象带回本土,从而在信仰复杂的闽南地区,出现这类原先出现在印度教建筑中的造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阿育王塔 半身像 印度教图像
下载PDF
从个体、集团和国家层面看印度教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张洋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5期88-101,155,156,共16页
印度教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79.8%(2011年),印度教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在不同层次的影响不可小觑。自2014年印度人民党再次执政以来,印度教对印度个体、集团以及国家三个层面的影响更加凸显。本文基于在印度的田野调查,利用心理文化学和国际... 印度教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79.8%(2011年),印度教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在不同层次的影响不可小觑。自2014年印度人民党再次执政以来,印度教对印度个体、集团以及国家三个层面的影响更加凸显。本文基于在印度的田野调查,利用心理文化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就印度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整体解读。印度教思想,在个体层面,影响着印度人的创新、财富、时间和义利观念,也影响着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互动思维等生活方式,使得个体趋于保守化、阶层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发了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集团层面,印度教影响着印度企业的缔结方式、集团文化、种姓行业等,使集团财富趋于稳定,激发着集团对社会福利的追求,但也烈化了贸易排外现象;在国家层面,印度教则影响着印度的倡议提出、对华态度、战略思想和文化输出,使国家政策倾向于自主化和大国化。印度教对经济的发展,既有诸如节约资源、富有想象、财富稳定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诸如不利于收入增长、结构发展、国内结构调整、外部经济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印度经济发展 生活方式 集团文化 国家政策
下载PDF
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以天水市麦积区农村基督徒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璇 王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以天水市麦积区吴家村为个案,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甘肃东部农村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关系,结果发现:(1)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经济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经济价值观是分离的;(2)宗教性对基督徒的... 以天水市麦积区吴家村为个案,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甘肃东部农村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关系,结果发现:(1)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经济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经济价值观是分离的;(2)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社会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社会价值观是分离的;(3)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道德价值观是趋于一致的;(4)高宗教性教徒积极认同自己的身份;(5)低宗教性教徒消极认同自己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徒 宗教性 价值观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珉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4期68-74,共7页
本文探讨了印度教对印度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 ,以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如何利用印度教来促成印度民族主义的形成、教派民族主义者如何利用印度教来为教派民族主义服务 ,并指出以印度教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对印度社会的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印度教 民族独立 教派 双重作用 社会 基础 领袖
下载PDF
印尼爪哇岛印度教神庙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杰伟 王妍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2,共6页
印度教在东南亚的古代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微观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爪哇岛的印度教神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中爪哇的普兰班南神庙和东爪... 印度教在东南亚的古代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微观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爪哇岛的印度教神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中爪哇的普兰班南神庙和东爪哇的加维神庙在建筑风格上的异同点,阐述爪哇岛印度教神庙的建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神庙 爪哇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圣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72-78,共7页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婆罗门教对泰人原初的女权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男尊女卑在礼法制度上体现出来,但由于传播的局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中上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婆罗门教 女权文化
下载PDF
中印交流中被忽略的地缘文化及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洪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由佛教传播肇始的两国间的知识互动,一直延伸到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从世界文明进程的视角来观照,两国文化的内核具有同构性与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两国的交往与合作中存在...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由佛教传播肇始的两国间的知识互动,一直延伸到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从世界文明进程的视角来观照,两国文化的内核具有同构性与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两国的交往与合作中存在着许多不信任因素和障碍。因此,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促进各自的全面发展,需要超越西方式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局限,整合地缘经济,促进互利双赢,尤其要达成"地缘文化"共识,通过文化沟通来化解地缘政治困境,使两国关系得到根本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交流 儒家 印度教 地缘文化
下载PDF
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在历史上 ,佛教是作为印度教的异端、同时也是在承续了印度教某些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其后印度教与印度佛教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和影响的关系。在理论上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例如在对待“种姓制度... 在历史上 ,佛教是作为印度教的异端、同时也是在承续了印度教某些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其后印度教与印度佛教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和影响的关系。在理论上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例如在对待“种姓制度”的问题上、在关于“空”与“有”的问题上 ) ,但也存在着许多出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基本的一致性 (例如关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关于“业报轮回”的观念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印度佛教 相同与区别
下载PDF
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紫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共7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 ,系统地说明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同宗教思想的密切联系 ;本文进而论证了 ,在这一总的美学特征制约下 ,佛教与印度教雕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 印度雕刻艺术 佛教雕刻 印度教雕刻 美学特征
下载PDF
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湿婆篇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景奎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3期92-106,155,156,共17页
印度教是一神信仰多神崇拜的宗教,一神信仰,是就信徒的终极追求层面而言的,具哲学渊源;多神崇拜,是就信徒的现实生活层面而言的,与神话相关。印度神话主要指印度教三大神体系神话。梵天、毗湿奴、湿婆是三大主神。梵天主创造,为创造之神... 印度教是一神信仰多神崇拜的宗教,一神信仰,是就信徒的终极追求层面而言的,具哲学渊源;多神崇拜,是就信徒的现实生活层面而言的,与神话相关。印度神话主要指印度教三大神体系神话。梵天、毗湿奴、湿婆是三大主神。梵天主创造,为创造之神,妻子是主文艺的萨拉斯瓦蒂女神;毗湿奴主护持,为护持之神,妻子是主财富的拉克希米女神;湿婆主毁灭,为毁灭之神,妻子是主惩恶的帕尔瓦蒂女神。本文以湿婆为中心展开议论。庙宇林立的印度,神像比比皆是,代表毗湿奴的是毗湿奴人形形象,代表梵天的是梵天人形形象,但代表湿婆的却通常是林伽或林伽与约尼的合体形象,而且该形象几乎遍及所有印度教信仰地区和族群,成为印度文化的一大奇特之处。根据"史诗""往世书",湿婆和帕尔瓦蒂生有两子,长子是战神室建陀,次子是智神伽内什;湿婆长居北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帕尔瓦蒂长居东印度孟加拉地区,室建陀长居南印度达罗毗荼地区,伽内什长居西印度马哈拉施特拉地区。如此,湿婆一家"四分五裂",成为印度文化的又一奇特之处。湿婆最早出于印度河文明时期的三面瑜伽尊者,属于纯粹的达罗毗荼人血统;后被强行与雅利安神楼陀罗合为一体,并屈娶雅利安女子为妻,被迫"漂白",成为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合体。印度教徒以林伽或林伽约尼合体代表湿婆,乃是雅利安人征服达罗毗荼人的某种体现;一家四口分居四地,也有其"历史"原由。实际上,湿婆"身世"反映了印度达罗毗荼人族群与印度雅利安人族群的碰撞和融合,揭示了印度主体文化形成的"历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印度神话 湿婆 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
下载PDF
东南亚印度教神庙的分类及特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杰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78-85,共8页
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影响东南亚的重要表现形式,东南亚的众多印度教神庙一方面体现了相同的宗教源头,另一方面体现了印度教多样的本地化过程。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分为吴哥式、... 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影响东南亚的重要表现形式,东南亚的众多印度教神庙一方面体现了相同的宗教源头,另一方面体现了印度教多样的本地化过程。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分为吴哥式、占婆式、爪哇式、巴厘岛式和泰米尔式等5种类型。笔者认为,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与移民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呈现出与其他宗教建筑的巨大差异。为了适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印度教神庙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变,特别是通过祭祀活动与灵魂崇拜结合,获得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保证了宗教影响能够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东南亚 神庙 建筑风格 本土化
下载PDF
印度种姓制度与凉山彝族等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国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3,共5页
 印度教以独特的种姓制度为依托,将宗教等级观念泛化到社会生活中,将世俗的社会生活宗教化。从根本上说,种姓制度是一种根植于印度教洁净观念的价值体系。中国凉山彝族等级制度则以血亲认同为标准,以家支观念和家支组织为依托,将社会...  印度教以独特的种姓制度为依托,将宗教等级观念泛化到社会生活中,将世俗的社会生活宗教化。从根本上说,种姓制度是一种根植于印度教洁净观念的价值体系。中国凉山彝族等级制度则以血亲认同为标准,以家支观念和家支组织为依托,将社会关系亲缘化,把等级观念渗入到社会生活中。严格的等级内婚是两种制度共有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姓制度 印度教 凉山彝族 等级制 比较
下载PDF
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梵天篇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景奎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4期88-106,156,共20页
在印度教神话中,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伐楼那等都是某种称号类的名称,似头衔,相当于某个部族、部落、族群甚至阶层的代表、头人、首领等,不专指某一特定个体。梵天又称大梵天,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他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地位不高... 在印度教神话中,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伐楼那等都是某种称号类的名称,似头衔,相当于某个部族、部落、族群甚至阶层的代表、头人、首领等,不专指某一特定个体。梵天又称大梵天,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他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地位不高。在印度文化语境中,具体在印度教三大神体系中,梵天负责创造,位于毗湿奴大神和湿婆大神之后,甚至没有女神杜尔迦、象头神伽内什、猴神哈奴曼和战神室建陀等更受礼遇;毗湿奴庙、湿婆庙、杜尔迦庙比比皆是,梵天庙则凤毛麟角,且香火不盛。在日常生活中,信徒们对梵天并不敬重,虽口称老祖宗,但调侃戏谑之意溢于言表。虽然如此,梵天却是印度文化和印度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是梵语婆罗米字母的发明者和印度教诸多经典的编订者,是印度教精神世界的统御者和婆罗门种姓的代表;他制定了印度教社会规范和伦理准则,规定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世界万物的源头和信徒生活的主持;他不动声色地以施恩和诅咒为工具,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赏赐能力和惩罚能量,立威树德,给印度教世界施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不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神话角度看,梵天信仰都不可小觑,看似无用,没有地位,实则影响无处不在,似无实有;梵天在印度,乃至南亚次大陆以及其他具有印度教信仰的地区,随处可见,也处处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印度神话 梵天 雅利安人 达罗毗荼人
下载PDF
“全球伦理”视野中的印度宗教传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东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5,共6页
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并得到世界上各种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自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表述,其目的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地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与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道德... 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并得到世界上各种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自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表述,其目的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地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与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道德金律”的双面表述在逻辑上是不够完备的,印度的“非暴力主义”则可与“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形成鼎足,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趋完备、充实和有效;伦理规范不可能脱离它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和具体的文化、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发挥作用,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及其所包含的一些特定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良性关系,亦提示了一种富有示范与借鉴意义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主义
下载PDF
崛起中的“大印度教主义”及其根源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洪纪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7,共7页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的崛起,一度弥漫于印度文化中的"大印度教主义"思潮,,期望通过对印度教与佛教关系的重新诠释,来建立印度佛教的文化影响力,以此作为"泛亚洲"的文化平台,这是一种基于宗教、种族、地缘以及国家崛...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的崛起,一度弥漫于印度文化中的"大印度教主义"思潮,,期望通过对印度教与佛教关系的重新诠释,来建立印度佛教的文化影响力,以此作为"泛亚洲"的文化平台,这是一种基于宗教、种族、地缘以及国家崛起意识于一体的文化民族主义,它能否成为当代印度发展的驱动力或是新的障碍,是值得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印度佛教 大印度教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浅析印度锡克教思想——与印度教思想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占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1-47,共7页
锡克教是15世纪末产生于印度的一个宗教,其宗教思想具有与其他宗教不同的鲜明特色。以印度教思想为参照进行比较,纯粹的一神论思想、冥思与虔信的思想、业报轮回与解脱的思想、平等的思想构成了锡克教的基本宗教思想,正是这些思想诠释... 锡克教是15世纪末产生于印度的一个宗教,其宗教思想具有与其他宗教不同的鲜明特色。以印度教思想为参照进行比较,纯粹的一神论思想、冥思与虔信的思想、业报轮回与解脱的思想、平等的思想构成了锡克教的基本宗教思想,正是这些思想诠释了锡克教作为一个当代宗教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克教 印度教 宗教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