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四射珊瑚新资料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心一 陈建强 +1 位作者 唐兰 王巍巍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310,共18页
报道黔北毕节、仁怀和石阡地区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Axiphoria,Bodophyllum,Dalmanophyllum,Leolasma,Brachyelasmaunicum(Neuman),Grewingkiaanguinea(Scheffen),结合前人报道的该层所产的Borelasma,Kenop... 报道黔北毕节、仁怀和石阡地区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Axiphoria,Bodophyllum,Dalmanophyllum,Leolasma,Brachyelasmaunicum(Neuman),Grewingkiaanguinea(Scheffen),结合前人报道的该层所产的Borelasma,Kenophyllum,Streptelasma,Ullernelasma等属,进一步表明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动物群与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中亚、阿尔泰地区同期珊瑚群关系密切。该动物群对阐明晚奥陶世四射珊瑚古地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十分丰富,总计有18属39种。文中共描述10属12种,其中1新属3新种,即AmplexobrachyelasmaHeetChengen.nov.,GrewingkiadensicolumnaHeetChensp.nov.,KenophyllumfossulatumHeetChensp.nov.,LeolasmaqianbeienseHeetChen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射珊瑚 晚奥陶世 hirnantian 观音桥层 黔北
下载PDF
我国Hirnantian期dalmanitid类三叶虫分类问题的初步探讨——从聚类分析角度分析分类中所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我国己发现产达尔曼虫类(dalmanitid)三叶虫的地区遍及全国14个省(市),32个产地,包含3个属22个种(含4个未定种),其不仅是组成Hirnantian期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而且是我国华南地区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分界的重要标志性化石,并成为我国与... 我国己发现产达尔曼虫类(dalmanitid)三叶虫的地区遍及全国14个省(市),32个产地,包含3个属22个种(含4个未定种),其不仅是组成Hirnantian期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而且是我国华南地区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分界的重要标志性化石,并成为我国与外国相关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之一。因而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和关注,但对该类三叶虫的分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现异地定名、同物异名等现象,至今还没有人做过较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工作。文中根据前人己发表的16个属种,采用多变量的比值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Hirnantian期中达尔曼虫类三叶虫做初步整理和修订,将16个种合并成5个种,分别归属予两个属——Songxites wuningensis Lin,1981,Songxites ovata(Qu),Mucronaspis nanchengensis(Lu),Mucronaspis yichangensis(Lin)和Mucronaspis mucronata(Brongni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达尔曼虫类三叶虫 Mucronaspis Songxites hirnantian 奥陶系
原文传递
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古环境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慧鸿 苏中堂 +1 位作者 马慧 孙珮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目的】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的萎缩消亡存在多种认识。为了深入探讨其成因,拟通过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古环境演化研究,分析古环境因素对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滇东北地区万和剖面为研究对... 【目的】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的萎缩消亡存在多种认识。为了深入探讨其成因,拟通过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古环境演化研究,分析古环境因素对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滇东北地区万和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系统开展滇东北地区奥陶系临湘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微相特征研究、此期间的古环境演变分析,探讨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萎缩消亡中的古环境影响。【结果】通过对万和剖面临湘组—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镜下矿物组成以及古生物特征等进行分析,共识别出六类沉积微相:含泥瘤状灰岩相、纹层状微晶灰岩相、微晶生屑灰岩相、纹层状钙质泥岩相、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相以及含钙质泥页岩和含钙质碳质泥岩相。并进一步划分出三个沉积亚相:浅缓坡、深缓坡和局限滞留陆棚;利用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其古海洋地球化学特征,并建立地球化学剖面发现:在奥陶系大渡河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之间,古海洋环境指标如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陆源碎屑输入量和古海平面变化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波动频繁。【结论】通过分析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周围的古海洋环境变化,认为滇东北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成因是海洋环境缺氧导致光合生物衰退,从而抑制了碳酸盐生产,使得碳酸盐岩台地萎缩直至消亡。除此之外,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陆源碎屑输入量增加以及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在碳酸盐岩台地消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碳酸盐岩台地 赫南特阶 晚奥陶世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关于奥陶系最上部赫南特(Hirnantian)亚阶全球层型的建议 被引量:21
4
作者 戎嘉余 陈旭 +1 位作者 哈帕尔(D.A.T.Harper) 米切尔(C.E.Mitchell)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6-181,共6页
在对鄂西宜昌王家湾和分乡、黔北桐梓红花园、黔东北松桃陆地坪 4条剖面的相关地层和主要门类化石做了新的无间断采集和重新鉴定笔石和腕足动物这两个重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 ,发现奥陶纪最末期—志留纪最早期的完整笔石序列与腕足动物等... 在对鄂西宜昌王家湾和分乡、黔北桐梓红花园、黔东北松桃陆地坪 4条剖面的相关地层和主要门类化石做了新的无间断采集和重新鉴定笔石和腕足动物这两个重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 ,发现奥陶纪最末期—志留纪最早期的完整笔石序列与腕足动物等新的化石材料 ,初步了解奥陶纪末集群灭绝后生物幸存的基本特征。经过选择 ,特推荐宜昌王家湾公路旁穿越奥陶 -志留纪界线地层剖面作为建立国际赫南特亚阶的首位候选 (leading candidate)层型 ,并推荐桐梓红花园相关剖面作为辅助候选 (auxiliary candidate)层型。对建立全球赫南特亚阶界线层型的基本条件和国外相关剖面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本文所识别的赫南特亚阶相当于两个笔石带 :下部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上部 N.persculptus带。典型的 H irnantia动物群的整体地质历程为奥陶纪最末期 ,相当于 N 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和 N.persculptus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赫南特亚阶 层型 候选剖面
下载PDF
扬子台地西缘奥陶纪末赫南特期地层划分对比与古地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光旭 魏鑫 +3 位作者 崔雨浓 张小乐 王骞 詹仁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8-315,共18页
华南上扬子区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但由于交通等因素,该区西缘(今昆明—西昌—成都之间)赫南特期浅水相沉积的时空分布规律仍不清楚。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的调查新成果与已发表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赫南特期地层划... 华南上扬子区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但由于交通等因素,该区西缘(今昆明—西昌—成都之间)赫南特期浅水相沉积的时空分布规律仍不清楚。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的调查新成果与已发表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赫南特期地层划分对比和古地理,并取得一些新认识。在赫南特早期,研究区以含较凉水壳相动物群(TBF 1)的泥灰岩、灰岩发育为特色,统归入观音桥组(近岸相仅包含其下部)。赫南特中期开始发生明显的相带分异:近岸一侧广泛发育一套含暖水壳相动物群(TBF 2)的生物碎屑灰岩,归于观音桥组上部,向远岸一侧相变为黑色笔石页岩(龙马溪组底部)。至赫南特晚期,近岸的少数地区(如镇雄北部)以产出暖水壳相动物群(TBF 3)的粗碎屑沉积为特色,创名尾坝组;远岸一侧与前一时期类似,以龙马溪组底部黑色页岩沉积为代表。文章还通过综合已知数据,分别对区内赫南特早—中期和晚期古地理进行高精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古地理 奥陶纪 赫南特期 扬子台地西缘
下载PDF
重庆綦江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新认识 被引量:2
6
作者 时志强 彭深远 +2 位作者 赵安坤 葛禹 李昌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5,共13页
重庆綦江观音桥剖面是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组)的建层(组)剖面。该剖面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地层连续,在前人研究中被广泛提及。观音桥层是奥陶系顶部层位,含较多特征明显的赫南特贝化石,可能反映了赫南特冰期海平面下降。在前人相关文献中... 重庆綦江观音桥剖面是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组)的建层(组)剖面。该剖面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地层连续,在前人研究中被广泛提及。观音桥层是奥陶系顶部层位,含较多特征明显的赫南特贝化石,可能反映了赫南特冰期海平面下降。在前人相关文献中均提及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为灰岩,但本次研究发现,对观音桥层岩石滴稀盐酸时一般起泡较微弱,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测试均显示观音桥层白云石含量通常大于50%,呈微晶—粉晶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方解石含量常小于15%,因此所观察到的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是(灰质)白云岩。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阴极发光下白云石不发光,方解石呈现较强的红色光;扫描电镜测试显示白云石多为含铁白云石;显微薄片显示白云岩中少量白云石发生去云化作用,被方解石交代;碳、氧同位素测试显示白云石碳同位素较腕足类化石及方解石脉偏负,腕足类化石碳、氧同位素与同期海水不一致。上述分析表明观音桥层碳酸盐岩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影响,推测观音桥层白云石化主要发生于成岩期。这一认识与80多年来关于綦江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岩性的认识不一致,对白云岩的识别有助于更深刻认识奥陶纪—志留纪界限地质事件及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奥陶统 观音桥层 白云岩 赫南特冰期
下载PDF
川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铁化-硫化水体转化特征及控制因素
7
作者 朱昱璇 王超勇 +1 位作者 董再田 王泽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3-911,共9页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过渡时期形成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被广泛关注,对该时期的古海水化学条件研究是解开其成因的重要环节。通过古生产力恢复、Fe组分、S组分以及S同位素测试探讨研究区铁化-硫化水体在该时期变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过渡时期形成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被广泛关注,对该时期的古海水化学条件研究是解开其成因的重要环节。通过古生产力恢复、Fe组分、S组分以及S同位素测试探讨研究区铁化-硫化水体在该时期变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南沉积区4个剖面的古生产力指标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南坝子剖面(34.11 mg/cm^(2)/kyr)、双河剖面(29.06 mg/cm^(2)/kyr)、田林剖面(23.40 mg/cm^(2)/kyr)和长河碥剖面(14.60 mg/cm^(2)/kyr);田林剖面、长河碥剖面和沙坝剖面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在0.79%~7.17%,2.24%~6.11%和0.26%~6.01%;田林剖面的五峰组、观音桥组与龙马溪组的Fe_(HR)/Fe_(T)与Fe_(py)/Fe_(HR)平均值分别为0.55,0.25,0.74与0.58,0.44,0.64;长河碥剖面五峰组与龙马溪组的Fe_(HR)/Fe_(T)与Fe_(py)/Fe_(HR)平均值分别为0.47,0.61与0.57,0.60;沙坝剖面的五峰组与龙马溪组的Fe_(HR)/Fe_(T)与Fe_(py)/Fe_(HR)平均值为0.43,0.50与0.54,0.54;长河碥、田林、双河和南坝子剖面的δ^(34)S_(py)值分别为-3.8‰,1.2‰,9.81‰和11.13‰,川南沉积区4个剖面的δ^(34)S_(py)值在赫南特冰期出现了显著的梯度变化。铁化-硫化水体的转化与古生产力、活性铁含量,陆源碎屑硫酸盐的输入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活性铁减少与硫酸盐输入通量加大,增加了硫酸盐的相对通量促进了硫化水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元素分析 赫南特冰期 铁化-硫化水体
下载PDF
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生物带的全球对比 被引量:51
8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6 位作者 樊隽轩 詹仁斌 张元动 李荣玉 王怿 米切尔 哈帕尔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 (阿什极期 )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 ,修正部分的笔石带 ,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的扬子区发育最好 ,地层连续发育并广泛出露 ,生物带发育齐全 ...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 (阿什极期 )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 ,修正部分的笔石带 ,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的扬子区发育最好 ,地层连续发育并广泛出露 ,生物带发育齐全 ,不但有连续的笔石带 ,而且有世界广布的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 ,有望在我国建立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亚阶 生物带 全球对比 GSPP 奥陶系
下载PDF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伟 许效松 +3 位作者 余谦 闫剑飞 门玉澎 张海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9,共8页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潮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黑色富硅质页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并缺失观音桥组。研究表明,赫南特期延续了凯迪期晚期半局限海沉积格局。区域上,上扬子北部-中扬子大部地区、上扬子西部洪雅-康定等地继承了凯迪期晚期基座的浅海陆棚环境,仅有黄陵背斜-神农架、重庆城口、鄂东南宋溪等地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了观音桥组壳相灰岩。川中古隆起-黔中古隆起-康滇古陆间的潮坪沉积区,观音桥组内碎屑浅滩沉积主要分布于黔中古隆起北侧边缘,而局部相对低洼的地带则缺失了观音桥组。赫南特末期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位,推测湖北五峰、汉南古陆边缘、黄陵背斜-神农架、赣西北修水地区存在小范围的暴露区或剥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期 古地理 观音桥组 晚奥陶世 中上扬子
下载PDF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祥英 牟传龙 +1 位作者 周恳恳 梁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共11页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的地层在湘西北区为五峰组、观音桥组;湘中区为五峰组;湘南区为天马山组和苏水冲组。根据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特征,将湖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浅海相、潮坪相...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的地层在湘西北区为五峰组、观音桥组;湘中区为五峰组;湘南区为天马山组和苏水冲组。根据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特征,将湖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浅海相、潮坪相、深水盆地相、陆棚边缘—斜坡相等类型。凯迪期晚期,由于华夏陆块向扬子陆块不断挤压碰撞,黔中隆起、川中隆起等边缘古隆起面积不断增大,此时海平面相对上升,湘西北区变为被各古隆起围限的沉积了黑色碳、硅质页岩及泥灰岩的局限浅海环境,湘中地区主要为黑色碳、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的深水盆地环境,而湘南地区由于两陆块挤压隆升而沉积了陆棚边缘—斜坡相的砂板韵律;赫南特期随着全球冰川事件的发生,整个南方地区发生大规模海退,湘西北永顺—张家界—慈利一线以北抬升成湘鄂隆起,该线以南的湘西北区水体继续变浅,主要沉积了厚度仅十几厘米的观音桥组泥灰岩,湘中湘南地区沉积格局基本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凯迪晚期-赫南特期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浙西北上奥陶统文昌组和堰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晓 张元动 周传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是地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生物大灭绝、全球性冰川和全球性海平面剧降等事件。在南半球冈瓦纳大陆上以北非为中心的大陆冰盖急剧扩增,在国外许多地区和块体上常有冰碛岩和海退序列报道,但...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是地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生物大灭绝、全球性冰川和全球性海平面剧降等事件。在南半球冈瓦纳大陆上以北非为中心的大陆冰盖急剧扩增,在国外许多地区和块体上常有冰碛岩和海退序列报道,但中国对该时期地层的沉积学研究还不多。浙西北地区晚奥陶世的文昌组和堰口组为一套海退型沉积,上段发育有华南该时期一套独特的砾岩和含砾砂岩沉积,根据该沉积及上下地层所含的笔石动物群分析,该套砾岩层的层位相当于赫南特阶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笔石带,在形成时间上与奥陶纪末的全球冰川事件一致。当前研究表明,这套砾岩代表水下河道沉积,其砾石主要来自东南侧的华夏古陆。文昌组和堰口组砂岩成分统计分析显示,文昌组和堰口组的物源区具有再循环造山带性质,且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与华夏古陆构造隆升紧密相关。文昌组和堰口组的沉积序列可与北非、中东、英国、瑞典、捷克等地的同期序列进行对比,是赫南特期全球性冰川事件在华南的响应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层 冰川 文昌组 堰口组 赫南特期 奥陶纪 浙西北
下载PDF
“赫南特阶”和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厘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啸风 陈孝红 BD.Erdtmann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3期12-18,共7页
根据对湖北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分乡以及新近发现的远安苟家垭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将该区最晚奥陶纪到最早志留纪的化石带自下而上重新厘定为Nankinolithus带,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Pa... 根据对湖北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分乡以及新近发现的远安苟家垭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将该区最晚奥陶纪到最早志留纪的化石带自下而上重新厘定为Nankinolithus带,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Nor-malograptus bohemicus-N.extraordinarius带,Hirnantia-Kinnella带,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Akidograptus ascensus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culosus带,其中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可分为Pararetiograptus sinensis亚带,Tangyagraptus typicuas和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指出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即英格兰Dob’s Linn剖面P. acuminatus带底部与该种首次出现(FAD)的层位一致。建议将英国Ashipill统改为阶,内部分两个亚阶,其上部“Hirnantian”亚阶和O/S界线应分别下移到P.pacificus带底部和G.?persculptus带底界。前者的底界与晚奥陶世Nankinolithus带顶部海退事件(NRE)后海侵所形成的最大海泛面的位置基本一致;后者与古冈瓦纳超大陆中部冰盖快速消融所引起的全球海退/海侵时间(HRE)和铱、碳同位素异常以及海洋及大气地球化学状况的突然改变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志留系 界线 赫南特亚阶 海侵 海退事件
下载PDF
上扬子海南缘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沉积相特征及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明胜 王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经历了由冈瓦纳冰川事件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温度降低,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同时又是构造-沉积的转换期。因此,该时期成为奥陶—志留纪之交重大的地质事件转折期。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对上扬子海南缘五峰组...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经历了由冈瓦纳冰川事件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温度降低,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同时又是构造-沉积的转换期。因此,该时期成为奥陶—志留纪之交重大的地质事件转折期。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对上扬子海南缘五峰组观音桥段岩性组合、古生物以及沉积构造的研究发现,晚奥陶世赫南特期上扬子海南缘经历了滨岸潮坪相、浅滩和浅水陆棚相三种沉积相类型的改造。滨岸潮坪相主要为混积潮坪,呈环状分布于滇黔桂古陆周缘及黔中水下隆起。浅滩相可识别出生屑滩和砂屑滩两个微环境,主要分布于近潮坪相带的重庆秀山、贵州松桃以及贵州凤冈等地区。浅水陆棚可分为浅水陆棚下部和浅水陆棚上部两个区域,与潮坪相带相接触并向北过渡,其中浅水陆棚区上部又可划分为浅水混积陆棚和浅水碎屑陆棚两种类型。另外,通过岩性与生物碎屑的组合和分布特征,表明赫南特期至少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并为研究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海平面变化 观音桥段 上扬子海南缘 赫南特期 晚奥陶世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远翀 牟传龙 +2 位作者 梁薇 王秀平 陈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26,共8页
扬子地块北缘与秦岭接壤,早古生代经历了上扬子克拉通盆地(∈-O2)和隆后盆地(O3-S)两个阶段。区内发育上奥陶统观音桥组或南郑组地层,为研究赫南特期的岩相古地理,探讨赫南特期冰川事件的沉积响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沉积特征,结合... 扬子地块北缘与秦岭接壤,早古生代经历了上扬子克拉通盆地(∈-O2)和隆后盆地(O3-S)两个阶段。区内发育上奥陶统观音桥组或南郑组地层,为研究赫南特期的岩相古地理,探讨赫南特期冰川事件的沉积响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沉积特征,结合古生物组合,扬子地块北缘观音桥组可划分为滨岸相和陆棚相。按照岩性等,陆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陆缘碎屑陆棚相、混积陆棚相。滨岸相主要由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和含砾砂岩组成,发育少量生物,以腕足为主;而在陆棚相中,则是以含粉砂泥岩、生屑灰岩、泥灰岩夹钙质泥岩和含钙泥岩为主,富含生物,以三叶虫(Dalmanitina)、腕足以及标志性冷水、浅水Hirnantia动物群为主。在沉积相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其空间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继续早期的格局,持续存在汉南隆起,围绕隆起分布的是滨岸相;往南至大两会-桥亭一线,为陆缘碎屑浅海陆棚,大两会-桥亭一线往南区域分布为混积陆棚。由于在研究区,无论在滨岸地带还是浅海地区,均发育赫南特贝化石,说明在赫南特期,由于受南冈瓦纳冰川事件的影响,冰水侵进扬子北缘全区。这次冰川事件导致海平面下降,致使扬子北缘水体变浅,早期的深水陆棚变为浅水陆棚,生物也由浮游相笔石迅速变为壳相赫南特贝,早期隆起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地层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期 岩相古地理 冰川事件 扬子地块北缘
下载PDF
贵州习科1井奥陶-志留系之交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超 武学进 +4 位作者 樊隽轩 陈清 李关访 孙宗元 张元动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3-543,共11页
奥陶系赫南特阶碳同位素正漂移(HICE)事件已为人熟知,但受限于样品质量和地层对比精度,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本次研究对黔北习水县习科1井中的五峰组至龙马溪组底部共22个岩芯样品进行了总有机碳(TOC)和δ13Corg分析,识别出HICE正漂移事... 奥陶系赫南特阶碳同位素正漂移(HICE)事件已为人熟知,但受限于样品质量和地层对比精度,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本次研究对黔北习水县习科1井中的五峰组至龙马溪组底部共22个岩芯样品进行了总有机碳(TOC)和δ13Corg分析,识别出HICE正漂移事件,并将其与华南和国外其他地区的同期事件进行了对比。对华南HICE事件记录的分析表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个页岩气有利层段与该HICE事件存在较为稳定的层位关系。五峰组页岩气有利层段的结束层位大致对应于HICE事件的起始层位,即笔石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WF3)顶部至Metabo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WF4)底部;而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层段的起始层位大致对应于HICE事件的结束层位,即笔石Metabolograptus persculptus带(LM1)中部至Akidograptus ascensus带(LM2)底部。在两个有利层段间夹有一段显著正漂移事件的这种模式可在化石材料较为缺乏的剖面和钻井中为有利层段的识别提供较好的参考。分析对比结果还表明,华南HICE事件的特殊性与奥陶纪末冰期期间扬子海的区域氧化还原条件波动相关。在冰盛期,扬子海处于弱还原环境,海底埋藏的有机质大量分解并返回海水中,使得海水δ13CDIC下降,这是华南扬子区HICE事件正漂幅度明显低于全球广海沉积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阶 五峰组 龙马溪组 碳同位素正漂移 页岩气 有利层段
下载PDF
中国宜昌王家湾晚奥陶世五峰组几丁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Thijs R.A.VANDENBROUCKE 陈旭 Jacques VERNIERS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已被提名为奥陶系赫南特阶的全球候选层型剖面。为此著者分析了王家湾地区,特别是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奥陶—志留系间相关地层共20个层位的几丁虫样品。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王家湾赫南特阶之下,相当奥陶纪第6个... 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已被提名为奥陶系赫南特阶的全球候选层型剖面。为此著者分析了王家湾地区,特别是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奥陶—志留系间相关地层共20个层位的几丁虫样品。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王家湾赫南特阶之下,相当奥陶纪第6个阶顶部,即五峰组中部产出的几丁虫与美国内华达中部Vnini河谷以及加拿大极区Cape Mannig的Ordochitina nevadensis 和Nevadachitina vininica 几丁虫带的分子可以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虫 五峰组 晚奥陶世 宜昌 中国 层型剖面 CAPE 奥陶系 志留系 奥陶纪 加拿大 内华达 中部
下载PDF
赫南特冰期古海洋环境转变及其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向荣 严德天 +4 位作者 张利伟 张宝 徐翰文 刘文慧 郧嘉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9-332,共14页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_2的循环受到扰动,...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_2的循环受到扰动,全球海平面的降低促使水体逐渐富氧化,进而导致海洋水体Mo、S、U等同位素值出现波动,而冈瓦纳大陆被冰雪大面积覆盖则削弱了铝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并限制了陆壳放射性^(187)Os、^(87)Sr同位素向海水的运移。赫南特冰期的成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被归结于风化作用、火山活动的增强或有机碳的大量埋藏等因素,但对冰期的成因机制与持续时间仍具有较多的争论,其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同时能够控制浅水碳酸盐岩及深水泥页岩区,缺少转折界限处高精度的地球化学信息与全球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对比,以及未能排除风化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热事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重建时的扰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冰期 古海洋环境 晚奥陶世 生物灭绝
下载PDF
鄂西恩施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沉积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朋 何仁亮 +5 位作者 宗维 周峰 吴龙 杜小锋 孟峥 祝安安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3,34,共8页
鄂西恩施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现一套厚度在30~50cm之间的生物屑灰岩,时限上相当于赫南特期,灰岩层下部为深水沉积的富含笔石化石的生物屑硅质岩,其上为薄层状富含笔石化石的含炭质生物屑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灰岩顶底界面均为岩相突变... 鄂西恩施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现一套厚度在30~50cm之间的生物屑灰岩,时限上相当于赫南特期,灰岩层下部为深水沉积的富含笔石化石的生物屑硅质岩,其上为薄层状富含笔石化石的含炭质生物屑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灰岩顶底界面均为岩相突变面,代表海平面的突然变浅与加深。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证明灰岩为浅水沉积的产物,将其与华南其他区域赫南特期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理变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期 灰岩层 沉积古地理
下载PDF
奥陶系上统赫南特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建立 被引量:49
19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7 位作者 樊隽轩 詹仁斌 C.E.Mitchell D.A.T.Harper M.J.Melchin 彭平安 S.C.Finney 汪啸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305,T0001-T0002,共19页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rmalograptusextraordinarius的首次出现层位(FAD)为标志。碳同位素在此层位显示的正漂移以及N.ojsuensis的首现可作为第二标志。赫南特阶始于自Diceratograptusmirus亚带开始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幕之后。王家湾北剖面出露完整,沉积和生物序列连续,笔石和壳相动物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王家湾北、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剖面都发育了合适的沉积相和生物相并具有广泛对比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未经历较强的变质作用,且交通便利。王家湾小河边剖面尤其适合进行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赫南特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报告于2004年10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通过,经补充完善后,于2006年2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通过,同年5月被国际地科联正式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赫南特阶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
下载PDF
扬子区奥陶纪末赫南特亚阶的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8 位作者 樊隽轩 詹仁斌 张元动 王志浩 王宗哲 李荣玉 王怿 米切尔(C.E.Mitchell) 哈帕尔(D.A.T.Harper)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9-175,200,共8页
重新研究了宜昌王家湾 ,宜昌分乡 ,桐梓红花园和松桃陆地坪 4条上奥陶统上部至志留系底部的连续采集剖面。1999年 6月在捷克召开的第 8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提名宜昌王家湾和桐梓红花园剖面分别为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候选剖面 (GSSP)和... 重新研究了宜昌王家湾 ,宜昌分乡 ,桐梓红花园和松桃陆地坪 4条上奥陶统上部至志留系底部的连续采集剖面。1999年 6月在捷克召开的第 8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提名宜昌王家湾和桐梓红花园剖面分别为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候选剖面 (GSSP)和辅助剖面。对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的生物带重新厘定 ,自下而上为 Foliomena-N ankinolithus/D.complanatus,D.complexus带 ,P.pacificus带 (包括下部亚带 ,T.typicus亚带和 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 ) ,N.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 ,N.persculptus带 ,A.ascensus带和 P.acuminatus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亚阶 奥陶系 扬子区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