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idelity of Religious Impl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Hongloumeng
1
作者 周长 张瑞娥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0期140-142,共3页
The paper tends to take the viewpoint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to discuss religious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the two Englishversions of Hongloumeng, hoping transl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elements, especially ... The paper tends to take the viewpoint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to discuss religious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the two Englishversions of Hongloumeng, hoping transl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elements, especially to the religious cultural elements in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loumeng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RELIGIOUS CULTURE CULTURAL TRANSLATION
下载PDF
Translations of Unreliable Narrative in Hongloumeng:A Comparative Study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2
作者 俞心瑶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As an encyclopedic novel and the summit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creation,Hongloumeng has not received due critical attention to its unusual narrative style,let alone abundant unreliable narrative.From unreliable... As an encyclopedic novel and the summit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creation,Hongloumeng has not received due critical attention to its unusual narrative style,let alone abundant unreliable narrative.From unreliable narration of narrator and character,this research probes into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in light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ypical illustrations taken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reliable narration hongloume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角下《红楼梦》淮河流域方言日译策略研究——以伊藤漱平译本为例
3
作者 吴媛媛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以《红楼梦》伊藤漱平译本中的淮河流域方言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汉日双语平行语料对比,结合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翻译理论对伊藤的方言翻译策略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通过研究国学经典普及对方言的认知与使用...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以《红楼梦》伊藤漱平译本中的淮河流域方言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汉日双语平行语料对比,结合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翻译理论对伊藤的方言翻译策略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通过研究国学经典普及对方言的认知与使用,更好地促进淮河流域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红楼梦》 江淮方言 日译研究 目的翻译理论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俄译研究
4
作者 张福苓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以生态翻译学强调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者中心”和“三维转化”为视角,分析《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俄译策略。译者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意译、直译加注、语境增译、省译、归化和异化等翻译技巧,在“语言维”... 以生态翻译学强调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者中心”和“三维转化”为视角,分析《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俄译策略。译者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意译、直译加注、语境增译、省译、归化和异化等翻译技巧,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进行不断“适应”和“转换”,从而克服中俄两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实现“交际维”的转变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化 文化负载词 《红楼梦》
下载PDF
《红楼梦》中“红”之英译——以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译本为例
5
作者 纪启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8-114,共7页
“红”是《红楼梦》的关键词,自书名至正文,贯穿小说通篇。《红楼梦》英译本对“红”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二:同化与异化。其中霍克斯译本主要采用同化的翻译策略,方便西方英语读者理解原文,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杨宪益译本基本采用异化的翻译... “红”是《红楼梦》的关键词,自书名至正文,贯穿小说通篇。《红楼梦》英译本对“红”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二:同化与异化。其中霍克斯译本主要采用同化的翻译策略,方便西方英语读者理解原文,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杨宪益译本基本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利于向西方英语读者传递中国文化,但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语言理解困难。两个译本皆有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 《红楼梦》 同化 异化
下载PDF
大观园与清代北京园林——以清代笔记为视角
6
作者 何卫国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8-93,108,共7页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座引人注目的“纸上园林”,与清代北京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在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建筑规制、园林景观等方面对大观园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北京内城西北部什刹海地区的园...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座引人注目的“纸上园林”,与清代北京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在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建筑规制、园林景观等方面对大观园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北京内城西北部什刹海地区的园林景观,以其宛若江南的山水风光、星罗棋布的私家园林、恭王府后花园这一典型个案,为大观园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大观园是“纸上园林”,不必坐实某一处园林为原型。这一“纸上园林”可使人们体察清代乾隆年间的造园艺术与园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北京园林 “三山五园” “纸上园林” 什刹海
下载PDF
传统文化术语英译路径探究——以杨、霍英译《红楼梦》中Herb一词的选择为例
7
作者 臧瑜 初良龙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如何翻译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术语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通过评析杨宪益、戴乃迭以及大卫·霍克斯、约翰·闵福德两个《红楼梦》经典译本,对选用herb一词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术语英译需考虑因素和可借鉴方法等方... 如何翻译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术语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通过评析杨宪益、戴乃迭以及大卫·霍克斯、约翰·闵福德两个《红楼梦》经典译本,对选用herb一词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术语英译需考虑因素和可借鉴方法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科技术语翻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中草药 术语翻译 文化内涵
下载PDF
《红楼梦》第三回两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8
作者 刘烜 王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红楼梦》第三回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内容非常重要。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较为全景地呈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逐一登场亮相。在《红楼梦》的诸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认可度较高,但关于两译本的争论也从... 《红楼梦》第三回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内容非常重要。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较为全景地呈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逐一登场亮相。在《红楼梦》的诸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认可度较高,但关于两译本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该文从语篇结构、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等3个方面入手,对《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译本都充分考虑到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的差异,并尽可能再现了原作语篇交际价值和整体的艺术效果,堪称翻译中的“上乘之作”。但由于译者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两部译作在词汇、句式和语篇层面,也都流露出原作之外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英译 杨宪益 霍克斯 翻译策略 风格
下载PDF
《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明芳 贺诗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本文以《红楼梦》的影响最大的两部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为例,讨论了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文化信息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杨译本多采用异化的译法,霍译本更倾向于归化的译法。虽然译者在翻译中遵循了不同的指导原则,但他们传递原文中所承载着... 本文以《红楼梦》的影响最大的两部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为例,讨论了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文化信息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杨译本多采用异化的译法,霍译本更倾向于归化的译法。虽然译者在翻译中遵循了不同的指导原则,但他们传递原文中所承载着的文化的使命却是相同的。译者只有深刻理解并有效表达深层文化信息,才能完成文化传递的任务。这也是衡量文学名著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直译 音译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意象替代 文化因素
下载PDF
郭实腊对《红楼梦》的误读——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首次译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海军 范武邱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本文探讨了郭实腊对《红楼梦》的误读。郭实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红楼梦》译介到英语世界。但由于自己中国语言文学水平有限,以及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他在译介《红楼梦》过程中误读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本文探讨了郭实腊对《红楼梦》的误读。郭实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红楼梦》译介到英语世界。但由于自己中国语言文学水平有限,以及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他在译介《红楼梦》过程中误读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红楼梦》中的人物以及《红楼梦》的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实腊 《红楼梦》 误读
下载PDF
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闫敏敏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8,共5页
本文收集了13种外语类期刊在1980年-2003年20多年当中所刊登的所有有关《红楼梦》英译的文章,并对这些文章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了系统分析,旨在对《红楼梦》英译研究的成果和状况做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红楼梦》 译本 翻译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与名词式人物换称---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对话句语料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征 段慧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第一理论。它认为,人们说话时,同时在进行三种行为:说话行为、行事行为以及取效行为。其中,行事行为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是最关键的行为。名词式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第一理论。它认为,人们说话时,同时在进行三种行为:说话行为、行事行为以及取效行为。其中,行事行为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是最关键的行为。名词式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程,是一种由单个名词所体现的言语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红楼梦》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研讨,并利用标记性、距离性等概念对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言语行为 名词式人物换称 标记性 距离性
下载PDF
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司显柱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章首先描写和分析杨译本与霍译本语言特征及差异;然后在质疑译学界同仁将这种差异归于诸如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译文读者对象等见解基础上论证了翻译主体翻译观的差别才是造成两译本语言差异的深层根源;接着对中西译者翻译观的差异、... 文章首先描写和分析杨译本与霍译本语言特征及差异;然后在质疑译学界同仁将这种差异归于诸如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译文读者对象等见解基础上论证了翻译主体翻译观的差别才是造成两译本语言差异的深层根源;接着对中西译者翻译观的差异、形成及根源从分析中西文化入手予以阐释;最后,以中西思维方式为视角,论述了中西译学的不同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译本 中西译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红楼梦》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功 陈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4-111,共8页
文章以2002~2017年国内发表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红楼梦》翻译研究的推进过程和研究热点,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发表、被引、作者... 文章以2002~2017年国内发表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红楼梦》翻译研究的推进过程和研究热点,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发表、被引、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并结合知识网络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主要关注的是英译版《红楼梦》,及其文化及文学翻译方面的翻译策略。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已出现,但是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跨学科合作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翻译研究 CITESPACE
下载PDF
《红楼梦》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迎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4,共5页
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1979~2011年有关《红楼梦》霍译本和杨译本的主要期刊论文进行梳理,结果表明:《红楼梦》英译研究以文化、诗词为焦点主题,以文化、美学为热点视角,主要采取较为主观的定性研究。要将《红楼梦... 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1979~2011年有关《红楼梦》霍译本和杨译本的主要期刊论文进行梳理,结果表明:《红楼梦》英译研究以文化、诗词为焦点主题,以文化、美学为热点视角,主要采取较为主观的定性研究。要将《红楼梦》英译研究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还需从几个方面努力:拓宽研究主题、吸收"红学"成果、端正研究态度、加大发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译研究 研究主题 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 被引量:6
16
作者 荣立宇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4期78-82,共5页
《红楼梦》号称体大虑周,文备众体。其中的诗词(及其变体)可谓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鉴于诗歌翻译的复杂性,这些诗歌作品构成《红楼梦》英译的诸多难点。霍克思在英译过程中,本着"力求翻译每一样东西——甚至是双关"的总体原则... 《红楼梦》号称体大虑周,文备众体。其中的诗词(及其变体)可谓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鉴于诗歌翻译的复杂性,这些诗歌作品构成《红楼梦》英译的诸多难点。霍克思在英译过程中,本着"力求翻译每一样东西——甚至是双关"的总体原则,在诗歌节奏、韵律、诗节、诗行的处理方面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诗的诗学特征与美学风格,赢得了英语世界读者及中西译界评论家的认可与好评,可以看做是"以诗译诗、译诗为诗"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思 《红楼梦》 诗歌 翻译
下载PDF
《红楼梦》的典故与跨文化翻译问题 被引量:7
17
作者 洪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讨论译者翻译《红楼梦》时所采用的方法 ;衡量这些方法的得失 ,以及个别译者从事跨文化翻译的成绩。
关键词 《红楼梦》 跨文化翻译 典故 霍克思 杨宪益 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 增饰法
下载PDF
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立波 武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8,107,127,共10页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学术史,可以发现,现代意义的"红学"建立之初,本来就没有局限于文学内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运用西方哲学理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强调民族革命,胡适《红楼梦考证》结合个人家族史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都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随着对文学审美性的强调和对语言艺术本身的重视,关于经典作品的文化学研究被边缘化了,或者说分层化了。一方面是有关《红楼梦》各种纯艺术技巧的理论讨论,是版本学意义上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是借《红楼梦》名义却又无关《红楼梦》本体的各种红楼文化研究的随意发挥。由此,我们强调立足《红楼梦》本体,以开阔的文化学视野展开研究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路径固然不少,但突破渊深流长的文学趣味主义局限尤为重要。因为文学趣味主义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文学的内部纯粹性,常常只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现象,以满足自身的审美娱乐,而忽视在一个整体文化视野中的意义和价值。简单举例说,当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缺少晴雯的肖像描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而留给读者想象余地时,却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留白,常常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忽视特定阶层人物的一种表征,因为当小说的视角基本采用了主人立场,丫鬟奴仆的容貌是很难进入主人视野的。于是,看似是艺术审美的一个策略问题,其实隐含着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意识。当然,文化学研究既需要挖掘文学的深层次问题,以显示文化学的立体性,也需要把文学的生产和接受置于社会过程来考虑,以体现文化的动态发展性。这里,我们邀请四位红学家从文化的不同视角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它既有从语体多样性入手,讨论其折射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特定人物的契合度;既有从印刷技术角度梳理《红楼梦》的传播,也有对早期《红楼梦》电影改编作文化生态学意义的发展研究。总之,它是对文学经典在文化大视野中的再阐释,也一定程度上依托了《红楼梦》本身的丰富复杂,拓宽了文化学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晴雯 历史文化信息 审美鉴赏 文化学研究 肖像描写 趣味主义 版本学
原文传递
从《红楼梦》语体问题切入“文备众体”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1,127,共6页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学术史,可以发现,现代意义的"红学"建立之初,本来就没有局限于文学内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运用西方哲学理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强调民族革命,胡适《红楼梦考证》结合个人家族史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都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随着对文学审美性的强调和对语言艺术本身的重视,关于经典作品的文化学研究被边缘化了,或者说分层化了。一方面是有关《红楼梦》各种纯艺术技巧的理论讨论,是版本学意义上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是借《红楼梦》名义却又无关《红楼梦》本体的各种红楼文化研究的随意发挥。由此,我们强调立足《红楼梦》本体,以开阔的文化学视野展开研究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路径固然不少,但突破渊深流长的文学趣味主义局限尤为重要。因为文学趣味主义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文学的内部纯粹性,常常只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现象,以满足自身的审美娱乐,而忽视在一个整体文化视野中的意义和价值。简单举例说,当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缺少晴雯的肖像描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而留给读者想象余地时,却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留白,常常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忽视特定阶层人物的一种表征,因为当小说的视角基本采用了主人立场,丫鬟奴仆的容貌是很难进入主人视野的。于是,看似是艺术审美的一个策略问题,其实隐含着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意识。当然,文化学研究既需要挖掘文学的深层次问题,以显示文化学的立体性,也需要把文学的生产和接受置于社会过程来考虑,以体现文化的动态发展性。这里,我们邀请四位红学家从文化的不同视角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它既有从语体多样性入手,讨论其折射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特定人物的契合度;既有从印刷技术角度梳理《红楼梦》的传播,也有对早期《红楼梦》电影改编作文化生态学意义的发展研究。总之,它是对文学经典在文化大视野中的再阐释,也一定程度上依托了《红楼梦》本身的丰富复杂,拓宽了文化学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文化学视野 再出发
原文传递
《警幻仙姑赋》英译的社会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婧 蒋勇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警幻仙姑赋》是《红楼梦》中唯一的神话赋体语篇,文化语汇众多,蕴含多种修辞方式,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丰富。社会符号学侧重于分析译文中这三种意义的表达。本文选取了《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三个译文,从社会符号学的... 《警幻仙姑赋》是《红楼梦》中唯一的神话赋体语篇,文化语汇众多,蕴含多种修辞方式,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丰富。社会符号学侧重于分析译文中这三种意义的表达。本文选取了《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三个译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译者对译文的处理。这对其他译者把握典籍英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幻仙姑赋》 社会符号学 《红楼梦》英译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