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和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特征与交互驱动研究
1
作者 张朝辉 于师琪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93,共14页
为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耦合PLUS-Geodetector模型对2018—2034年土地利用情景进行模拟,并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其ESV变化趋势与驱动机制。本研究设置8类... 为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耦合PLUS-Geodetector模型对2018—2034年土地利用情景进行模拟,并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其ESV变化趋势与驱动机制。本研究设置8类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情景下的邻域权重,利用PLUS模型进行模拟得到2034年自然演变、经济优先、生态保护三种土地利用情景。结果表明:三种情景下,和田地区ESV总值均有所增加,其中生态保护情景增长量最高,经济优先情景最低;除南部山区、中北部水域附近为高值、次高值、中值区域外,ESV分布呈现出以低值、次低值区域为主,南高北低的总体特征;2010—2018年,和田地区ESV的大幅度变动主要集中在中部城镇发展轴邻近区域,而在2018—2034年,ESV的空间变化范围将进一步扩张,由农牧业、工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耕地、建设用地向城镇轴线南北两侧的迅速扩展是造成ESV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优先情景下人造土地利用类型扩张速度更快,生态保护情景则与之相反。和田地区ESV现状与演化趋势是自然与产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对和田地区ESV驱动作用较社会经济因素更强,社会经济因素中牧业、工业具有更强的驱动作用,双因子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大于单因子,且各产业交互作用驱动力高于单产业。研究表明,不同的发展模式下和田地区ESV的数量与分布产生明显差异,而各产业内的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ESV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根据ESV评估与驱动机制分析科学规划发展路线,对和田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情景模拟 PLUS模型 驱动机制 地理探测器 和田地区
下载PDF
新疆和田高氟区土壤氟形态分布与风险评价
2
作者 时雯雯 周金龙 +1 位作者 尹立河 张鹏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7-1091,共15页
为探明新疆和田高氟区小麦农田土壤氟的赋存形态特征及环境风险,采集该区小麦农田耕作层和剖面土壤样品,分析其总氟(TF)含量和氟形态分布,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对比研究TF和氟形态的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耕作层土壤TF... 为探明新疆和田高氟区小麦农田土壤氟的赋存形态特征及环境风险,采集该区小麦农田耕作层和剖面土壤样品,分析其总氟(TF)含量和氟形态分布,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对比研究TF和氟形态的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耕作层土壤TF含量范围为552~761 mg·kg^(-1),平均值为629 mg·kg^(-1)。各形态氟的分布规律为残余态氟(Res-F)≫有机束缚态氟(Or-F)>水溶态氟(Ws-F)>铁锰结合态氟(Fe/Mn-F)>可交换态氟(Ex-F),其中Ws-F含量均值为4.35 mg·kg^(-1),具有较强的生物有效性。剖面土壤中,TF、Res-F和Or-F的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表层,Ws-F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Ex-F和Fe/Mn-F含量的垂向变化不显著。土壤TF与Res-F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Ex-F与Ws-F和Or-F呈显著正相关关系,Fe/Mn-F与其他形态氟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Ws-F与Ex-F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Al2O3)是影响TF和Res-F含量的主要因素,硼(B)是影响Ex-F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机碳(SOC)是影响Fe/Mn-F含量的主要因素,Ws-F和Or-F与土壤理化性质间无显著相关性。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染程度总体较低,基于氟赋存形态的生态风险较低,而基于土壤TF含量评价的结果偏高。从生物可利用的角度来说,基于氟赋存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总量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土壤 赋存形态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鹅细小病毒感染调查及VP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肖海侠 马万鹏 +4 位作者 王燕 马雪连 米晓云 刘黎 苏战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8-73,共6页
为了解新疆和田地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感染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试验采集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于田县、皮山县鹅养殖场的578只死亡雏鹅的内脏(肝脏、脾脏)及肛拭子样本(和田县344只,于田县67只,皮山县167只),采用PCR方... 为了解新疆和田地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感染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试验采集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于田县、皮山县鹅养殖场的578只死亡雏鹅的内脏(肝脏、脾脏)及肛拭子样本(和田县344只,于田县67只,皮山县167只),采用PCR方法对鹅细小病毒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2份阳性病料样本对鹅细小病毒VP1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BLAST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4份鹅细小病毒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7.61%(44/578),其中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鹅细小病毒阳性率为12.50%(43/344),于田县鹅细小病毒阳性率为1.49%(1/67),皮山县未检测到鹅细小病毒。随机选取的2株鹅细小病毒(XJHT-1、XJHT-2株)均为经典鹅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各参考毒株VP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5%~95.8%和92.1%~97.3%,与番鸭细小病毒参考毒株VP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6.0%~85.4%和78.5%~88.7%。鹅细小病毒XJHT-1、XJHT-2株与鹅细小病毒DY16株(中国江苏)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8%和97.3%,遗传距离最近;XJHT-1株与鹅细小病毒GD株(中国广东)和SD-F30株(中国河北)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89.5%和89.6%;XJHT-2株与鹅细小病毒SHM319株(德国)、GD株(中国广东)和SD-30株(中国河北)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92.1%、92.8%和92.8%。说明和田地区部分鹅场存在鹅细小病毒的感染,但阳性率较低,选取的2株毒株与鹅细小病毒DY16株(中国江苏)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推测可能由鹅细小病毒DY16株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鹅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VP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近代新疆蚕丝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以和田地区的蚕丝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月 《广东蚕业》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新疆,这片古代被称为“西域”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而和田地区出产的“艾特莱斯绸”曾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文章通过对近代新疆蚕丝业发展情况的考察可知,和田地区在政府扶持下引进内地蚕丝技... 新疆,这片古代被称为“西域”的地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而和田地区出产的“艾特莱斯绸”曾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文章通过对近代新疆蚕丝业发展情况的考察可知,和田地区在政府扶持下引进内地蚕丝技术和技工,以及对本地蚕农进行技能培训,是新疆蚕丝业获得发展的关键。提高蚕农的专业技能并使其成为一种技能再生产的社会群组,对新疆蚕丝业的稳定发展至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业 新疆 近代新疆 和田地区
下载PDF
和田地区耕地时空演变的生产-生态效应研究
5
作者 努尔比耶·奥布力艾散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艾则买提江·麦麦提图尔荪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8,共13页
耕地在干旱区土地利用中是贡献显著的重要地类,分析其生产-生态效应时空变化有助于解释耕地变化在区域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为实现生产-生态协同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 耕地在干旱区土地利用中是贡献显著的重要地类,分析其生产-生态效应时空变化有助于解释耕地变化在区域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为实现生产-生态协同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耕地生产水平假设模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揭示和田地区耕地时空演变下的生产-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增加了1702.63 km^(2)。8个县(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相同,但差异显著,未利用地开垦和林、草地复垦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荒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生产水平向好发展,无生产耕地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中、中高生产耕地总占比增加14个百分点。从耕地生产效应来看,研究区固定耕地生产正效应(面积占比55%)大于负效应(面积占比2%),耕地转移效应(面积占比43%)有效弥补了流失的生产效应面积,然而从各阶段效应来看,固定负效应面积逐渐增加,固定正效应面积逐渐减少,转移效应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研究区耕地等级主要为一般生态等级,耕地生态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定耕地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面积为改善面积的2倍以上;转移耕地恶化面积为改善面积的近1.4倍。阶段性变化中,耕地生态环境质量在前20年得到改善,而后10年出现恶化,其原因在于固定耕地和转出耕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研究表明,研究区耕地变化促进了区域生产的提高,但同时导致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因此,在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中应坚持生产-生态融合发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演变 生产水平假设模型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和田地区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及防控——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例
6
作者 姚昊彤 张晔 孙萌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24-230,共7页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对返贫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县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返贫风险的评价值分别为2.784 4、1.965 5、2.540 5...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C县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对返贫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县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返贫风险的评价值分别为2.784 4、1.965 5、2.540 5、3.559 0、1.861 2,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风险是造成脱贫户返贫的主要风险;脱贫户的返贫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返贫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2.588 3;研究发现,C县存在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主导产业发展不成熟、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充分、帮扶责任人的管理不够精准、帮扶工作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有待提升、脱贫户社会融入不足、返贫监测预警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是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提升产业后续帮扶力;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引导发挥先锋作用;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帮助农户融入社会;五是落实预警机制,完善返贫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返贫风险 脱贫户 熵权法 和田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节水供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郝永志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4期9-12,共4页
立足和田实际,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以水资源供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和田地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和田地区新增水资源开发利用水量建议。研究表明,在统筹做好“节... 立足和田实际,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以水资源供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和田地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和田地区新增水资源开发利用水量建议。研究表明,在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管水”工作的基础上,和田地区可新增的供水潜力为7.0亿m^(3),其中地表水的供水潜力为5.4亿m^(3),地下水的供水潜力为1.6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节水 供水 水量分配指标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妍妍 吴津蓉 +3 位作者 周金龙 曹阿楠 李巧 高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1,共3页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总硬度、SO2-4、Cl-、CODMn和氨氮等。根据2011年与2003年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该...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总硬度、SO2-4、Cl-、CODMn和氨氮等。根据2011年与2003年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该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3年相比,质量等级变好、不变和变差的井点分别占调查总井数的14.3%、57.1%和28.6%。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及水质劣化的原因,并提出应防止集中开采区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受农业活动污染等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地下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 地下水污染 单因子评价法 和田地区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新疆和田地区近半个世纪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武胜利 刘强吉 +4 位作者 胡雪瑛 潘蕾 夏诗书 夏黎 虞游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9-214,共6页
对新疆和田地区1960—2013年的极端气温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区短期气候预测、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灾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累计距平法、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 对新疆和田地区1960—2013年的极端气温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区短期气候预测、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灾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累计距平法、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该地区气温变化的事实。结果表明:近54年来和田地区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分别以0.48℃/10a(p<0.01)和0.19℃/10a(p<0.01)的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极端低温自60年代以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极端高温变化幅度较大,自60年代前期下降后波动上升,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下降,之后波动上升,90年代末以来先下降后波动上升。极端低温、高温四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均为秋季变化幅度最大,对年变化的贡献最大。年均极端高温在1997年发生突变,年均极端低温突变现象不明显。该区极端气温上升明显,向暖湿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和田地区 极端气温 趋势变化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下载PDF
54年来和田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雪瑛 武胜利 +1 位作者 刘强吉 房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探讨和田地区干湿状况的变化,为该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探讨和田地区干湿状况的变化,为该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气候因子对其影响强度。结果表明:1960—2013年和田地区潜在蒸散量呈"增加—减小—增加"的变化趋势,年际变化倾向率为-2.74mm/a,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四季潜在蒸散量表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均呈减小趋势,其中春季的减小趋势最显著;潜在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潜在蒸散量在1980年发生一次减少突变,并存在21年的第一主周期和12年的第二主周期;平均风速的减小和降水量的增加是导致潜在蒸散量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潜在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气候因子
下载PDF
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溯 孜比布拉.司马义 +1 位作者 王涛 美克拉衣.艾克拜尔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4,共7页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运用2001—2012年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城市化水平各指标层予以量化处理,基于灰色数列GM(1,1)对2013—2017年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和田...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运用2001—2012年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城市化水平各指标层予以量化处理,基于灰色数列GM(1,1)对2013—2017年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四个子系统都与城市化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经济城市化起主导作用;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发展速度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7年缓慢发展阶段,2008—2012年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对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可知和田地区城市化未来几年内发展良好,城市化发展提升的空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城市化水平 综合测度 预测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马金珠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和田地区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但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依地表水的开发程度不同而变化。如果地表水引水率维持现状 ,则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 5 5 8% ,截取的蒸发蒸腾量为 6 0 4 % ,同时泉水的消减率为 35 5 ... 和田地区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但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依地表水的开发程度不同而变化。如果地表水引水率维持现状 ,则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 5 5 8% ,截取的蒸发蒸腾量为 6 0 4 % ,同时泉水的消减率为 35 5 6 %。若地表水的引水率达 80 % ,渠系利用系数提高到 0 5 5时 ,地下水最大可采量为天然补给量的 5 9 7% ,截取的蒸发蒸腾量为 70 % ,而泉水的消减率为 4 9 4 %。地下水的开发必须与保护并重 ,首先应加强昆仑山区的冰雪资源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合理开发平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 ;其次应积极预防地下水的污染及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同时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 ,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新疆 可开采量 持续开发 保护 和田地区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枫 李卫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1-208,共8页
基于和田地区2005年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资料,选取21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民丰县为可持续水平,其他区域则为弱不可持续... 基于和田地区2005年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资料,选取21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民丰县为可持续水平,其他区域则为弱不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约类型可归为4类:可持续型(民丰县),受制于人口的无河型(皮山县),受制于水资源配置型(策勒县)和受制于人口的有河型(和田河流域,于田县,和田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度 和田地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熵权法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疆和田与陕西西安的ET_O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星 沈冰 +2 位作者 莫淑红 尹如洪 秦胜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6期91-94,99,共5页
对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进行比较。本文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 PM公式(1974)计算得到新疆和田和陕西西安站1956~2005年的逐日ET0序列。将逐日ET0序列统计得到月序列、季序列、年序列,分析了两站... 对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进行比较。本文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 PM公式(1974)计算得到新疆和田和陕西西安站1956~2005年的逐日ET0序列。将逐日ET0序列统计得到月序列、季序列、年序列,分析了两站的年和四季ET0的长期变化及ET0的年内变化;对年和四季ET0量值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和田和西安的ET0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和田的ET0下降趋势不显著,西安的ET0下降趋势显著;气象因素对和田和西安的ET0的影响是相似的,但是日照时数对和田地区的ET0影响比对西安地区的ET0影响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 ET0比较 气象因素 日照因素 和田地区 西安地区
下载PDF
典型少数民族区域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晓钰 马晓娟 何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4期126-130,148,共5页
文章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和生态足迹法构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规模安全状态。研究表明:2000~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状态呈现为一重超载的橙色警报;2008~2014年则为双重超载的... 文章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和生态足迹法构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规模安全状态。研究表明:2000~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状态呈现为一重超载的橙色警报;2008~2014年则为双重超载的红色警报;人口规模安全超载警情加剧。对此,作者从生育政策、教育以及环保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区域 新疆和田地区 人口 安全预警
下载PDF
新疆和田南部地区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兆成 王邦全 +3 位作者 文建华 唐辉 李胜伟 晋红展 《四川地质学报》 2009年第S2期137-142,共6页
新疆和田南部地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低,已有的矿产信息十分有限,2008年以矿产路线调查为主的找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新发现的矿(化)点对了解本区的成矿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并展示出了形成矿集区的成矿潜力。
关键词 新疆和田 矿产地质 成矿潜力
下载PDF
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兰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随着新疆双语教育进程的加快,和田地区双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加强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和田地区双语教学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出... 随着新疆双语教育进程的加快,和田地区双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加强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和田地区双语教学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加强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双语师资 现状 特点 策略
下载PDF
基于NDVI修正系数的和田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依天 张月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可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田绿洲生态与环境极为脆弱,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及2009年以来实施的19省市对口援疆建设将对当地资源与环境保护产生巨大压力。为此,目视解译3期18...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可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田绿洲生态与环境极为脆弱,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及2009年以来实施的19省市对口援疆建设将对当地资源与环境保护产生巨大压力。为此,目视解译3期18景遥感影像,整理1期土地利用数据,并基于NDVI修正系数对和田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1980-2010年,和田绿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30.44×10~8元,其增加主要源于南部山区雪冰面积在研究的时间节点上因降水量增加而增加。(2)草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及耕地对草地侵占。(3)流域而言,中游区与下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减少。其中,中游区湿地(-1.83×10~8元)、水域(-1.68×10~8元)、森林(-0.86×10~8元)及草地(-0.80×10~8元)等服务价值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下游区水域(-0.61×10~8元)、草地(-0.24×10~8元)及森林面积(-0.07×10~8元)等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是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估算 和田绿洲
下载PDF
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孜比布拉.司马义 陈溯 +1 位作者 地力夏提.艾木热拉 王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使用1997—2011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求各指标权重,根据权重构建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构造耦合度模型,...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使用1997—2011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求各指标权重,根据权重构建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构造耦合度模型,深入研究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97—2011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虽然在有些年份出现下降,但总的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从协调度来看,和田地区的协调程度也不断加强,由1997年低水平的耦合阶段,经历了1998—2009年的基本耦合阶段,2010—2011年进入了磨合阶段,同时耦合类型由低度协调类型经过中度协调类型达到了高度协调类型.总体来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为以后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
下载PDF
近54年来新疆和田地区平均风速时空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强吉 武胜利 +5 位作者 罗兰 窦晓静 夏黎 夏诗书 虞游毅 潘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1,共7页
采用滑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1960-2013年的平均风速日值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和田地区年平均风速以0.006(m·s)/a(p<0.01)的递减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四季平... 采用滑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1960-2013年的平均风速日值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和田地区年平均风速以0.006(m·s)/a(p<0.01)的递减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四季平均风速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秋季递减趋势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平均风速以5月最大,4月次之,12月最小;在空间分布上,平均风速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和田地区平均风速在1977年发生突变,春季突变发生在1977年、1978年,夏季略早(1975年、1976年),秋、冬季略晚,分别为1979年和198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和田地区 平均风速 时空变化 突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