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ly developed evidence for the original Tethysan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South Lancangjiang Belt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上越 冯庆来 +1 位作者 魏启荣 张志斌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1期91-97,共7页
This paper re-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Ordovician (Pt3)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Huimin-Manlai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ock assemblage, petroche... This paper re-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Ordovician (Pt3)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Huimin-Manlai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ock assemblage, petrochemistry, REE, trace elements, lead isotopes and geotectonic setting. The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maintain blasto-intergranular and blasto-andesitic textures; the volcan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basalt-andesite-dacite assemblage; the volcanic rocks are basic-intermediate-intermediate-acid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belonging to semi-alkaline rocks, with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tholeiite series coexisting, and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TiO2 contents; their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of the LREE-enrichment right-inclined type; the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large cation elements and commonly enriched in Th and partly depleted in Ti, Cr and P, belonging to the Gondwana type as viewed from their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petrochemically the data points fall mostly within the field of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d new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original Tethysan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in the region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南部地带 原始特提斯岛弧 火山岩 新发育证据
下载PDF
A Petrographic and Mineralogical Study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Mayaxueshan Area, North Qilian Fold Belt, NW China
2
作者 HSU Ta-Wei(徐达伟) +1 位作者 SHAU Yen-Hong(萧炎宏)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30,共16页
The Ordovician volcanic rocks in the Mayaxueshan area have been pervasivelyaltered or metamorphosed and contain abundant secondary minerals such as albite, chlorite, epidote,prehnite, pumpellyite, actinolite, titanite... The Ordovician volcanic rocks in the Mayaxueshan area have been pervasivelyaltered or metamorphosed and contain abundant secondary minerals such as albite, chlorite, epidote,prehnite, pumpellyite, actinolite, titanite, quartz, and/or calcite. They were denoted as spilitesor spilitic rocks in terms of their petrographic features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The metamorphicgrad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are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intercalated metaclastic rocks. Thisindicates that both the spilitic volcanic rocks and metaclastic rocks in the Mayaxueshan area haveformed as a result of Caledonian regional metamorphism. We suggest that the previously denotedspilitic rocks or altered volcanic rocks should be re-denoted as metabasalts or metabasaltic rocks.The metamorphic grade of the volcanic rocks increases with their age: prehnite-pumpellyite faciesf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volcanic rocks, prehnite-pumpellyite to lowergreenschist facies f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volcanic rocks, and lower greenschistfacies for the Lower Ordovician volcanic rocks. The P-T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as T = 240 - 290deg C and P = 1.5-4.5 kbar f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rocks, and T = approx 300 degC for the Lower Ordovician rocks. The variations of mineral assemblages occurring at differentdomains of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effective bulk composition inthose domains during metamorphism.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g-Al chromite in theMayaxueshan volcanic rocks are consistent with an origin of island arc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lian Fold Belt ALTERATION regional metamorphism volcanic rock SPILITE BASALT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五台绿岩带锆石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秋根 黄萧 +2 位作者 初航 孙迪 刘文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26-3447,共22页
五台花岗-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中心地区,保存有较完整的地质记录,并赋存条带状铁建造(BIFs)型铁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该绿岩带尚需详细年代学研究来重新厘定其岩石地层划分。本文对该区域三个组,即金岗库组... 五台花岗-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中心地区,保存有较完整的地质记录,并赋存条带状铁建造(BIFs)型铁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该绿岩带尚需详细年代学研究来重新厘定其岩石地层划分。本文对该区域三个组,即金岗库组、柏枝岩组和鸿门岩组中发育的变质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五台花岗-绿岩带五台群中的金岗库组、柏枝岩组和鸿门岩组的变质火山岩喷发年龄分别为2540±8 Ma、2524~2530 Ma和2513~2517 Ma,同时还记录了~2700 Ma的继承年龄和1930~1853 Ma的变质年龄。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εHf(t)值分别为+0.4~+5.5、+1.2~+7.5和+2.2~+10.5,相应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2639~2845 Ma、2546~2788 Ma和2425~2752 Ma,εHf(t)值呈现大的变化且增加的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确定了五台群中的金刚库组、庄旺-文溪组、柏枝岩组和鸿门岩组分别形成于~2540 Ma、~2530 Ma、~2525 Ma和~2515 Ma,它们记录了四期火山活动,说明五台绿岩带中的表壳岩系尽管经历了变形变质作用的改造依然保存了较完整的地层层序序列,并提出回撤-前进式俯冲-底冲演化模型。这些结果对理解五台花岗-绿岩带乃至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构造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代学 LU-HF同位素 变质火山岩 花岗-绿岩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Geochemistry and chronology of the Jiehekou Group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Lüliang Mountain area, Shanxi, China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建忠 张福勤 +3 位作者 欧阳自远 李春来 邹永廖 徐琳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11期1171-1181,共11页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from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Jiehekou and Xiyupi areas on both sides of the Lüliang Mountains, Shanxi Province and analyzed for their major elements, trace el...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from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Jiehekou and Xiyupi areas on both sides of the Lüliang Mountains, Shanxi Province and analyzed for their major elements, trace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major, trace and rare-earth el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is area were emplaced in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like a modern continental rift. Sm-Nd and Rb-Sr isotope chronolog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Jiehekou Group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2600-Ma crust/mantle differentiation event, and were transformed by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late Neo-Archaean period (2500 Ma ±), making the Sm-Nd systematics of the rocks reset. During the late Paleoproterozoic period (1800 Ma ±) the Rb-Sr systematics of the rocks were disturbed again in response to the Lüliang movement. Since the extent of disturbance was so weak that the Sm-Nd systematics was not affected, the age of 1600 Ma ± obtained from this area seems to be related to local magmatic activities within the craton. Research results lend no support to the idea that the Lüliang Group was formed during the Archaean. Instead, it should be formed during the Proter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ology geochemistry metamorphic basic volcanic rock Jiehekou Group.
原文传递
滇西南大红山群变火山-沉积岩地球化学属性、年代格架及其构造意义
5
作者 姜杭云 刘福来 +2 位作者 王舫 王慧宁 李同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26,共34页
云南新平地区大红山群出露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主要由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组成。大红山群的岩石成因、年代格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地质学家们全面认识和理解扬子西南缘<~1.75 Ga的构造演化历史。... 云南新平地区大红山群出露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主要由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组成。大红山群的岩石成因、年代格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地质学家们全面认识和理解扬子西南缘<~1.75 Ga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以大红山群底部老厂河组变沉积岩及其内部变火山岩夹层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等综合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变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大陆上地壳沉积物成分接近,原岩为成熟度较高的泥岩/页岩,未经历沉积再循环,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变火山岩原岩化学成分相当于钙碱性过铝质A型流纹岩,形成于造山后的大陆裂谷拉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老厂河组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记录了2.3~2.2 Ga和1.9~1.75 Ga两个主年龄峰以及2.7~2.6 Ga次年龄峰。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大红山群物源主要来源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变火山岩样品的岩浆锆石核部记录了1713~1711 Ma的年龄,应代表老厂河组原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的变质增生边限定峰期变质时代为约843 Ma。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大红山群普遍经历了849~837 Ma的新元古代变质事件。综上所述,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大红山群完好记录了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非造山岩浆活动,新元古代变质事件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和聚合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西南缘 大红山群 变火山-沉积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北秦岭西段冥古宙锆石(4.1~3.9Ga)年代学新进展 被引量:39
6
作者 第五春荣 孙勇 +4 位作者 董增产 王洪亮 陈丹玲 陈亮 张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1174,共4页
2007年王洪亮等报道在北秦岭西段火山岩中获得一粒年龄为4079±5Ma的冥古宙捕虏锆石。之后,对这一发现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除利用SHIMP技术方法对原4079Ma的锆石进行验证外,新获得了两粒^(207)Pb/^(206)Pb年龄为4007±29M... 2007年王洪亮等报道在北秦岭西段火山岩中获得一粒年龄为4079±5Ma的冥古宙捕虏锆石。之后,对这一发现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除利用SHIMP技术方法对原4079Ma的锆石进行验证外,新获得了两粒^(207)Pb/^(206)Pb年龄为4007±29Ma和3908±45Ma捕获的变质成因锆石,表明早在4.0Ga已经有变质作用的发生,这或许说明在冥古宙时期地球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厚度的地壳。同时开展的岩石学研究表明,蕴含古老锆石的母岩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而不是火山熔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古宙 锆石 火山岩 北秦岭造山带 变质作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储层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铭辉 郭力 +2 位作者 赵洪涛 史雅丽 张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深层发育4种类型的储层,以往的勘探成果证实,砂岩、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层。各断陷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强烈,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盆地东南深层...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深层发育4种类型的储层,以往的勘探成果证实,砂岩、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层。各断陷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强烈,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盆地东南深层的砂岩和砂砾岩储层中,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各断陷中泉头组一段储层的物性相对较好,应是今后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王府断陷各层位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火山岩 变质岩 储层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吕梁山前寒武纪野鸡山群火山岩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树文 李秋根 张立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7-560,共14页
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段西侧。其中野鸡山群位于该杂岩的中西部,呈NNE-SSW向狭长带状展布。野鸡山群的底部保存了变质的滨海-浅海相的砾岩和粗砂岩,中部主体岩性为变质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保存了良好的枕状构... 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段西侧。其中野鸡山群位于该杂岩的中西部,呈NNE-SSW向狭长带状展布。野鸡山群的底部保存了变质的滨海-浅海相的砾岩和粗砂岩,中部主体岩性为变质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保存了良好的枕状构造,发育同期辉长岩浅成侵入体,并有少量的变质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变质火山岩之上发育了良好的薄层状复理石沉积,记录了深水海相火山喷发和沉积特征。复理石之上以角度不整合沉积了河流相砾岩和含砾砂岩。岩石化学分析表明,野鸡山群火山岩有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稀土总量在101×101^(-6)~240×10^(-6)范围内,(La/Yb)_N比值在6~13之间变化。随着SiO_2的增加(La/Yb)_N和负Eu异常明显增加。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上,所有的岩石都表现了明显的Nb、Ta、Sr、P、Ti负异常。岩石成因研究揭示这套变质火山岩组合的原始岩浆导源于成分相当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大约以等量混合地幔源区的低度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单斜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前人的Sm-Nd同位素研究成果,野鸡山群变质火山岩组合最有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的弧后靠近岛弧一侧的构造背景,其形成可能与古元古代晚期洋壳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鸡山群 变质火山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前寒武纪 吕梁杂岩
下载PDF
坝基硬岩蠕变特性试验及其蠕变全过程中的渗流规律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如宾 徐卫亚 +2 位作者 王伟 张治亮 张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0-969,共10页
采用先进的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对坝基坚硬岩石变质火山角砾岩进行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三轴流变力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变质火山角砾岩在不同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并分析岩石蠕变全过程中渗流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 采用先进的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对坝基坚硬岩石变质火山角砾岩进行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三轴流变力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变质火山角砾岩在不同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并分析岩石蠕变全过程中渗流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所施加应力水平小于岩石破裂应力水平时,变质火山角砾岩轴向蠕变变形不明显,且主要表现为稳态蠕变;当施加应力水平大于或小于但接近岩石破裂应力水平时,出现明显蠕变变形,蠕变速率开始增加,且发生加速蠕变破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蠕变特性。变质火山角砾岩环向蠕变变形量明显大于轴向蠕变变形量,表现出明显体积扩容现象。变质火山角砾岩稳态蠕变阶段的渗流速率随时间变化不大,但加速蠕变阶段的渗流速率明显增大,围压2MPa下变质火山角砾岩的渗流加速度大于围压6MPa下的渗流加速度。试验结果旨在为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及参数辨识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变质火山角砾岩 流变试验 蠕变特性 渗流速率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被引量:95
10
作者 王璞珺 郑常青 +4 位作者 舒萍 刘万洙 黄玉龙 唐华风 程日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依据对近15年来大庆深层127口钻遇火山岩探井和盆缘剖面的研究资料,提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方案。将火山岩类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 在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依据对近15年来大庆深层127口钻遇火山岩探井和盆缘剖面的研究资料,提出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及沉积岩、变质岩的分类方案。将火山岩类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四类。前两者是冷凝固结成岩,其孔渗等物性特征与埋深无关;后两者为压实固结成岩,其物性随埋深增加而变差。珍珠岩、黑耀岩和松脂岩等玻璃质熔岩以酸性为主,中基性者也常见。隐爆角砾岩和具熔结结构的岩石均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层油气勘探 火山岩储层 沉积岩变质岩 冷凝固结压实固结 岩石分类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及Sm-Nd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业明 付建明 +3 位作者 赵子杰 徐安武 吴桂捷 曾波夫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属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系列,其中存在较为典型的科马提岩,成岩年龄1165Ma±,即中新元古宙。对前人海南岛海西地槽或海西期裂谷... 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属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系列,其中存在较为典型的科马提岩,成岩年龄1165Ma±,即中新元古宙。对前人海南岛海西地槽或海西期裂谷观点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军营—邦溪—和盛构造变形带具构造-地(岩)层混杂岩带特征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基性 火山岩 岩石特征 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厚民 沈远超 +3 位作者 胡正国 钱壮志 刘继庆 孙继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青海省格尔木市驼路沟钴 (金 )矿床是东昆仑地区新近发现的、国内外罕见的矿床新类型。笔者通过研究首次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海西—印支—燕山期 ,为与富钠火山岩有关的层控 -改造型独立钴 (金 )矿床 ,原富钠的中酸性火山岩中Co、Au初始... 青海省格尔木市驼路沟钴 (金 )矿床是东昆仑地区新近发现的、国内外罕见的矿床新类型。笔者通过研究首次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海西—印支—燕山期 ,为与富钠火山岩有关的层控 -改造型独立钴 (金 )矿床 ,原富钠的中酸性火山岩中Co、Au初始富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路沟钴(金)矿床 富钠火山岩 动力变质变形改造 青海东昆仑
下载PDF
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公养河群变质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杨学俊 贾小川 +4 位作者 熊昌利 白宪洲 黄柏鑫 罗改 杨朝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76,共13页
滇西公养河群1965年创名,为一套浅变质砂岩与泥板岩,夹少量硅质岩(或硅质页岩)及灰岩,生物稀少,常具类复理石韵律,为一套浊流至半深海相沉积;其时代一般认为属震旦纪—中寒武世,但一直缺乏准确的化石或测年依据。本次1∶5万区调在龙陵... 滇西公养河群1965年创名,为一套浅变质砂岩与泥板岩,夹少量硅质岩(或硅质页岩)及灰岩,生物稀少,常具类复理石韵律,为一套浊流至半深海相沉积;其时代一般认为属震旦纪—中寒武世,但一直缺乏准确的化石或测年依据。本次1∶5万区调在龙陵县邦迈村地层剖面中,确定了该套地层夹数层变质基性火山岩序列,根据地球化学研究恢复其原岩为玄武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可能与泛非造山期后的伸展有关。获得了变质基性火山岩的锆石U-Pb激光探针(LA-ICP-MS)499.2Ma±2.1Ma的年龄。这是测区首次获得的有关公养河群的高精度测年数据,为该群的划分及其时代约束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这一新的发现和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高黎贡山变质变形带泛非期的构造属性与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龙陵地区 公养河群 变质基性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南澜沧江带南段原特提斯岛弧火山岩新证据 被引量:19
14
作者 沈上越 冯庆来 +1 位作者 魏启荣 张志斌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从岩相学特征、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对云南惠民-曼来地区前泥盆纪(Pt3)变质火山岩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变质火山岩保留有变余间粒及变余安山结构;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岩-安... 从岩相学特征、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对云南惠民-曼来地区前泥盆纪(Pt3)变质火山岩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变质火山岩保留有变余间粒及变余安山结构;火山岩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基性—中性—中酸性,属亚碱性,钙碱性系列与拉斑系列并存,以低TiO2为特征;稀土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右倾斜型;微量元素大阳离子元素富集,且普遍富Th,亏损Ti,部分亏损Cr;铅同位素组成属于冈瓦纳型;岩石化学投点绝大部分落在岛弧火山岩区,为该区原特提斯岛弧火山岩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澜沧江带南段 惠民-曼来变质火山岩 原特提斯 岛弧火山岩 冈瓦纳型
下载PDF
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志留纪岛弧火山岩岩片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蒲晓菲 宋述光 +1 位作者 张立飞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5-1687,共13页
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普遍被认为是古南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在西南天山含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我们在哈布腾苏和科普尔特2个地区识别出这一套基性-酸性火山岩... 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普遍被认为是古南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在西南天山含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我们在哈布腾苏和科普尔特2个地区识别出这一套基性-酸性火山岩。在哈布腾苏剖面,该套火山岩以酸性岩为主,在野外作为构造岩片与高压-超高压榴辉岩与蓝片岩相间产出。在科布尔特剖面,岩石组合包括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石英斑岩,具有多个从基性到酸性的岩浆旋迴,并普遍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与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程度有明显差异。大部分岩石具有轻稀土轻度富集,重稀土平坦,高场强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典型的弧火山岩,与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有关。锆石SHRIMP年龄为420~427Ma,这是西南天山地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岛弧火山岩,对揭示古南天山洋的演化历史和弧陆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火山岩 志留纪 超高压变质带 西南天山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被引量:119
16
作者 史仁灯 杨经绥 +2 位作者 吴才来 Tsuyoshi IIZUKA Takafumi HIRAT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64,共13页
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缘发育一套与超高压变质带并行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带,岛弧火山岩以玄武岩类为主,包括一些中酸性岩类,岩石以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蚀变为特征,区别于该地区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区域变质的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该早古生代的岛... 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缘发育一套与超高压变质带并行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带,岛弧火山岩以玄武岩类为主,包括一些中酸性岩类,岩石以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蚀变为特征,区别于该地区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区域变质的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该早古生代的岛孤火山岩显示三组地球化学特征:①VTG-Ⅰ,岛弧拉斑玄武岩(IAT);②VTG-Ⅱ,高Al次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③VTG-Ⅲ,较N-MORB更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异常MORB)。研究认为前两组火山岩是成熟岛弧两个发育阶段的特征性产物:洋壳俯冲到陆壳的初用,由俯冲洋壳和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岛弧拉斑玄武岩(IAT),随着俯冲板块的速度加快和岛弧周围地壳的加厚,则形成钙碱性玄武岩(CA)、高Al玄武岩。第三组火山岩形成于弧间盆地,由亏损的地幔楔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比N-MORB亏损的的火山岩(异常MORB)。岛弧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法U-Pb年龄为514.2±8.5 Ma,说明柴北缘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向陆壳的俯冲作用。鉴于该地区代表陆-陆俯冲作用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石也是形成于早古生代(494Ma),认为陆-陆俯冲作用发生在洋-陆俯冲作用之后,二者时间和空间相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火山岩 玄武岩 中酸性岩 基性火山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晓勇 刘德良 +3 位作者 王佰长 李振生 谈迎 杨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在总结不同成因条件下CO2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气藏分布以及受控的地质—构造环境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不同类型火山岩CO2气体脱气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岩性的CO2脱气参数;对韧性和脆性剪切作用的动力变质系统条件下构造变形... 在总结不同成因条件下CO2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气藏分布以及受控的地质—构造环境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不同类型火山岩CO2气体脱气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岩性的CO2脱气参数;对韧性和脆性剪切作用的动力变质系统条件下构造变形岩石CO2气体释放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碳酸盐岩石CO2气体释放量进行了地球化学模拟计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火山脱气、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CO2的形成机制以及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模型。指出了我国无机成因CO2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成因 火山脱气 动力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二氧化碳气藏
下载PDF
海南岛东部黄竹岭地区变质火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文国 丁式江 +1 位作者 李惠民 林义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海南岛东部黄竹岭地区出露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其中夹变质火山岩。变质火山岩中存在2组不同成因的锆石,获颗粒锆石U-Pb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527Ma±48Ma,可解释为火山岩生成年龄的下限,下交点年龄为230Ma±13Ma,为岩石后期经受变... 海南岛东部黄竹岭地区出露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其中夹变质火山岩。变质火山岩中存在2组不同成因的锆石,获颗粒锆石U-Pb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527Ma±48Ma,可解释为火山岩生成年龄的下限,下交点年龄为230Ma±13Ma,为岩石后期经受变质热事件的年龄。据上述颗粒锆石U-Pb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变质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介于498.9~(527±48)Ma之间,该套地层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变质作用 颗粒锆石U-Pb测年 古特提斯 海南岛
下载PDF
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7
19
作者 赖绍聪 张国伟 +1 位作者 杨永成 陈家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3-573,共11页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岩;另一类为岛弧火山岩组合,以钙碱性安山岩类为主体,并有少量岛弧拉斑玄武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火山岩 洋脊环境 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苏鲁地体南部高压变质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戚学祥 许志琴 齐金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6-484,共9页
苏鲁地体南部的高压变质带由中温高压变质岩片和低温高压变质岩片两部分组成,前一岩片自下而上依次为含砾白云石英岩、云母二长石英片岩、大理岩磷块岩、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后一岩片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石英片岩钠长石英片岩。两岩片中... 苏鲁地体南部的高压变质带由中温高压变质岩片和低温高压变质岩片两部分组成,前一岩片自下而上依次为含砾白云石英岩、云母二长石英片岩、大理岩磷块岩、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后一岩片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石英片岩钠长石英片岩。两岩片中片岩内的斜长石端员组成为钠长石,长石斑晶具有明显的火山晶屑特征,锆石具有岩浆成因韵律环带,其Th/U>0.5。此外,它们都具有高硅、高碱、低钙,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高,重稀土元素亏损、分馏程度低,Eu强到中度亏损及Nb、P、Ti负异常的特征,在Si O2A·R图解上均位于碱性岩区,在铝饱和指数图解中分布在偏铝质过铝质区,在(K2O+Na2O)/CaO Zr+Nb+Ce+Y图解上落在A型岩区。这些特征说明其原岩为火山岩,其岩石类型为过铝质偏铝质碱性流纹岩类,其成因类型为A型。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判别图解反映其原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是新元古代Rodinia大陆裂解、扬子地块陆内裂谷形成过程中伴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变质火山岩 地球化学 陆内裂谷 苏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