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白细胞介素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CIK细胞产生和抗肿瘤活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明峰 邓琦 +4 位作者 李玉明 林雪梅 刘鹏江 耿丽 李敬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产生及抗肿瘤活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集分离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有无人源IL-21(200ng/μl)培养条件下...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产生及抗肿瘤活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集分离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有无人源IL-21(200ng/μl)培养条件下,检测CIK细胞表达及杀伤K562细胞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活性的变化;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及杀伤活性以及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的IFN-γRNA表达的不同。结果:在人源IL-21的作用下,培养14天时,CIK细胞的产生由17.5%升至26.5%(外周血来源);33.8%升至55.9%(脐血来源)。②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由24.0%升至52.2%(外周血来源);35.1%升至79.7%(脐血来源);脐血来源CIK细胞对1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由27.4%升至58.3%。③外周血来源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上升了近一倍,对K562的杀伤作用增加了近一倍;脐血来源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上升了三倍多,对K562的杀伤作用增加了近二倍;④外周血和脐血来源培养细胞的IFN-γRNA表达均明显增高。结论:人源IL-21可增加外周血及脐血来源CIK细胞产生及增强其抗肿瘤活性,通过增加IFN-γ的表达产生为其作用机制之一,提示IL-21在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自细胞介素21 CIK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外周血 脐血
下载PDF
IL-21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付强 钱冬萌 +3 位作者 闫志勇 侯伟 赵百慧 王斌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①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人扁桃体细胞cDNA中克隆出白细胞介素 2 1(IL 2 1)的编码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②方法 以人扁桃体细胞经PHA刺激的cDNA文库为模板 ,经PCR获得IL 2 1的全基因片段。测序确认后 ,分别设计含BamHⅠ和... ①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人扁桃体细胞cDNA中克隆出白细胞介素 2 1(IL 2 1)的编码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②方法 以人扁桃体细胞经PHA刺激的cDNA文库为模板 ,经PCR获得IL 2 1的全基因片段。测序确认后 ,分别设计含BamH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 ,经PCR获得IL 2 1成熟肽的编码基因。将此IL 2 1基因插入表达载体 pGEX4T 2 ,重组克隆经酶切与测序确认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IPTG诱导表达。 ③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重组质粒的PCR和双酶切产物与理论值的大小相等。SDS 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DH5α亦表达一与理论相符的条带。目的蛋白约占总菌体蛋白的 10 %。④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IL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的制备及免疫学活性分析
3
作者 刘明军 孙秀芳 +1 位作者 钱冬萌 王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纯化制备rhIL-21,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方法:在含重组质粒pGEX4T-2/IL-21的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GST-融合蛋白,蛋白经过一系列的纯化,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纯度。用MTT法研究rhIL-21对T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 目的:纯化制备rhIL-21,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方法:在含重组质粒pGEX4T-2/IL-21的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GST-融合蛋白,蛋白经过一系列的纯化,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纯度。用MTT法研究rhIL-21对T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达出了可溶性融合蛋白,纯化后的rhIL-21纯度达95%。rhIL-21能促进T细胞增殖,能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rhIL-21,其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为其大量制备和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21 大肠杆菌 表达 纯化 活性
下载PDF
重组人IL-2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及体外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刘明军 鲁晓晴 +1 位作者 王斌 钱冬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5,共3页
目的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rhIL-21)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IL-21,通过降低培养温度等优化条件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可溶性形式的rhIL-21融合蛋白,纯化后以不同质量浓度作用于T细胞,观察其对T细... 目的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rhIL-21)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IL-21,通过降低培养温度等优化条件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可溶性形式的rhIL-21融合蛋白,纯化后以不同质量浓度作用于T细胞,观察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表达出可溶性形式的rhIL-21融合蛋白,纯化纯度达95%;纯化后的rhIL-21蛋白作用后T细胞增殖增加,且随rhIL-21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T细胞增殖率升高。结论大肠杆菌中获得rhIL-21的可溶性表达形式,纯化后的蛋白对T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此为rhIL-21的生物活性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21 大肠杆菌 可溶性表达 纯化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及其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力文 加路 +5 位作者 陈霞 郑煜煌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以RT-PCR检测HIV的RNA水平,ELISA法测定IL-21的水平。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在接受HAART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正常人水平。IL-21的水平和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HIV RNA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结论:IL-21与HIV免疫致病机制有一定关系,并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21 CD4细胞 CD8细胞 HIV RNA
下载PDF
RhIL-21对NK-92MI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郑瑞 陈葆国 +3 位作者 颜卫华 李伯利 章卫国 干灵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rhIL-21对NK-92MI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25~100ng/ml)的rhIL-21培养NK-92MI细胞24~72h,观察NK-92MI细胞的增殖。以50ng/ml的rhIL-21处理NK-92MI不同时间后,FACS检测NK-92MI细胞的凋亡,NK-92MI细胞表面NKG2D受... 目的探讨rhIL-21对NK-92MI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25~100ng/ml)的rhIL-21培养NK-92MI细胞24~72h,观察NK-92MI细胞的增殖。以50ng/ml的rhIL-21处理NK-92MI不同时间后,FACS检测NK-92MI细胞的凋亡,NK-92MI细胞表面NKG2D受体及胞内颗粒酶-B蛋白的表达;细胞杀伤试剂盒检测NK-92MI细胞对靶细胞K-562的细胞毒效应;RT-PCR检测NK-92MI受体NKG2D,效应分子颗粒酶-B、穿孔素及细胞因子IFN-γ基因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其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 RhIL-21虽能抑制NK-92 MI细胞的增殖(P<0.05),但不会促进细胞的凋亡(P<0.05)。RhIL-21能促进NK-92MI细胞穿孔素、IFN-γ、颗粒酶-B、NKG2D受体基因及相应蛋白质的表达上调(P<0.05)。rhIL-21预处理组NK-92MI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也明显增强(P<0.05)。结论 RhIL-21能增强NK-92 MI细胞的细胞毒效应,IL-21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 NK-92MI细胞 干扰素-Γ NKG2D 颗粒酶 穿孔素
下载PDF
GST-IL-2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7
作者 钱冬萌 王斌 +1 位作者 丁守怡 王静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1(IL-21)编码区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并检测其促进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人扁桃体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IL-21的编码基因...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1(IL-21)编码区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并检测其促进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人扁桃体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IL-21的编码基因,并将其重组于表达载体pGEX4T-2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得到GST-IL-21重组融合蛋白;MTT法检测其对促进PBMC增殖的功能。结果:获得了IL-21编码区的cDNA克隆;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表达的该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1000;纯化后的GST-IL-21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显著的促进PBMC增殖的作用。结论:GST-IL-21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可以有效表达,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21 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饶桂荣 朱梅 +4 位作者 杨妙青 杨富强 王洪敏 吴庆洲 陈光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构建人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IL-21,并进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的鉴定研究。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扩增含有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基因,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VAX1,并进行酶切和测序分析;将所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检测其... 目的构建人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IL-21,并进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的鉴定研究。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扩增含有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基因,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VAX1,并进行酶切和测序分析;将所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酶谱和测序分析表明,构建的质粒pVAX/IL-21(pIL-21)基因片段的方向、序列完全正确;ELISA法定量检测双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24h、48h、72h、96h均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其中转染48h的表达水平较高,达到45ng/ml。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21的整合表达质粒pIL-21,并具有较强的体外细胞转染活性,为进一步研究IL-21的生物学功能如抗肿瘤活性等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21 构建 转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IL-21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饶桂荣 朱梅 +4 位作者 杨妙青 杨富强 王洪敏 吴庆洲 陈光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击转染技术将质粒pIL21转染到肝癌HepG2细胞,继续培养24 h、48 h、72 h,按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击转染技术将质粒pIL21转染到肝癌HepG2细胞,继续培养24 h、48 h、72 h,按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8h的IL-21的表达水平,同时设空白和阴性对照。结果质粒pIL21转染HepG2细胞后继续培养24 h,细胞生长出现抑制现象,48、72 h后出现显著抑制现象。在48 h检测到VEGF基因和IL-21蛋白的低表达。结论重组人IL-21基因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这可能与调控VEGF基因的表达相关,提示IL-21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等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人白细胞介素21 电转染 生长抑制
下载PDF
IL-21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10
作者 林通 刘艳 +1 位作者 吴涛 张茜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治疗复发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a,ITP)后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变化及意义,进一步了解hUC-MSCs的... 目的:探讨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治疗复发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a,ITP)后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变化及意义,进一步了解hUC-MSCs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选择我院复发难治ITP患者15例为研究组,体外培养hUC-MSCs后,分别以终浓度为1×10^7个/50 ml进行静脉输注;另选健康体检者16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研究组外周血IL-21水平,并评价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经hUC-MSCs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1次输注细胞后2例出现低热,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输注前后检测肝功、肾功、尿常规无显著变化。治疗后11例患者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上升,治疗有效率为73.33%(11/15)。结论:hUC-MSCs治疗复发难治ITP安全性较好,可减轻出血症状、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调控IL-2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白介素-21
下载PDF
外源性IL-15、IL-21对HIV-1感染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平岖 姚细安 +2 位作者 李玉枝 赵令斋 唐漾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细胞因子IL-15、IL-21对HIV-1感染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4例已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25例未经HAART的HIV-1感染者(HAART组及HAART-nave组)。以HIV-1P24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 目的探讨外源性细胞因子IL-15、IL-21对HIV-1感染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4例已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25例未经HAART的HIV-1感染者(HAART组及HAART-nave组)。以HIV-1P24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肽段组成的肽段库作为特异性抗原表位,另添加外源性细胞因子IL-15或者IL-21,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刺激培养,采用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FSE)对PBMC进行示踪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HAART-nave组和HAART组中CD4+及CD8+T细胞的增殖百分率,两组的组内比较可见,IL-21刺激的实验组(IL-21组)和IL-15刺激的实验组(IL-15组)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为0.000);HAART组CD8+T细胞增殖水平,IL-15组及IL-21组均明显高于HAART-nave组(Z=-2.394,P=0.017;Z=-2.130,P=0.033);HAART组与HAART-nave组中实验分组IL-15组及IL-21组CD4+细胞增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IL-15、IL-21均能促进HIV-1感染者HARRT治疗前及治疗后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且两种因子对CD8+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HAART治疗后大于HAART治疗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外源性 IL-15 IL-21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重组人白介素21的原核表达与体外活性研究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彤 张娟 +4 位作者 厉道娟 罗晨 吴沁航 高美风 王旻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283-287,共5页
为了构建重组人白介素21(rhIL-21)原核稳定表达和体外活性检测系统,采用Overlap-PCR法合成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整合至pET28,化学转化法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pET-28a-rhIL-21 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胞内表达的包涵体经镍亲和层析色... 为了构建重组人白介素21(rhIL-21)原核稳定表达和体外活性检测系统,采用Overlap-PCR法合成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整合至pET28,化学转化法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pET-28a-rhIL-21 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胞内表达的包涵体经镍亲和层析色谱柱纯化后,尿素缓冲液梯度透析复性,最终溶于PBS缓冲液;双抗体夹心法ELISA、Western blotting检测复性蛋白的生物活性;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法)研究rhIL-21对Jurkat细胞株和HuT102细胞株的作用。实验成功建立了rhIL-21表达纯化与活性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研究IL-21的促免疫性疾病发展和抗肿瘤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21 Overlap-PCR 原核表达 亲和层析 复性 细胞增殖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