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巢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新材料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春华 张银运 方笃生 《人类学学报》 1986年第4期305-310,415,共7页
1983年对巢县银山人类化石地点的发掘结果再次表明,该地点的人类化石的地质时代大致相当于北京猿人地点1—4层的或稍晚。发现人类上颌骨化石一块,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
关键词 人类上颌骨 哺乳类化石 中更新世
下载PDF
基于切片图像的颌面骨骼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钰 徐敏 谷方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人体切片图像数据集,选择颌面骨骼(包括颧骨与颞骨)作为三维模型重构的对象,利用商业软件Photoshop和Amira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图片配准、轮廓提取、相邻器官公共接触面的构建、细微组织结构... 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人体切片图像数据集,选择颌面骨骼(包括颧骨与颞骨)作为三维模型重构的对象,利用商业软件Photoshop和Amira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图片配准、轮廓提取、相邻器官公共接触面的构建、细微组织结构的修整以及三维模型表面光顺等。不局限于颌面骨骼,该重构方法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三维重构也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切片图像 三维重构 虚拟人体 上颌骨 下颌骨
下载PDF
上颌骨与牙列三维模型重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明辉 王钰 +1 位作者 朱文秀 谷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建立上颌骨与牙列可视化模型,探索三维建模的方法。材料和方法: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切片图像数据集建立三维模型。图像分割主要在Adobe Photoshop环境下半自动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修正采用Mercury公司的Amira软件实现。结果... 目的:建立上颌骨与牙列可视化模型,探索三维建模的方法。材料和方法: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切片图像数据集建立三维模型。图像分割主要在Adobe Photoshop环境下半自动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修正采用Mercury公司的Amira软件实现。结果:本文构建的上颌骨带有眶下孔、眶下沟、神经管,且每颗牙齿独立建模,并能严密地与上颌骨的牙槽配合,为后续的截骨手术、口腔修复和整容手术等的仿真提供了符合生理要求的模型。结论: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三维建模方法,通过此方法,实现了眶下孔、切牙管、眶下神经管、眶下沟等精细结构的可视化。此模型可以透明显示内部结构,在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测量上也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切片图像 上颌骨 牙列
下载PDF
陕西秦始皇陵区出土2000年前秦人颌骨的测量研究
4
作者 蒋勇 邵金陵 +1 位作者 段清波 韩迎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586-58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距今2000年前的秦人颌骨进行测量,为中国人的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方法:采用游标万能角度尺及数显游标卡尺对距今2000多年的秦代成人颌骨进行测量。上颌骨20个,下颌骨86个,年龄15~45岁。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秦人... 目的:通过对距今2000年前的秦人颌骨进行测量,为中国人的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方法:采用游标万能角度尺及数显游标卡尺对距今2000多年的秦代成人颌骨进行测量。上颌骨20个,下颌骨86个,年龄15~45岁。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秦人的上齿槽弓宽、腭长、下颌体高Ⅰ、下颌体厚Ⅰ、颏孔高、下颌角和下颌体长均小于新石器时期人,下颌骨左右对称,青年期和壮年期的下颌骨除了下颌体高随年龄增大外,其他各项均不随年龄变化。结论:研究得到的结果,可对颌骨的演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下颌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