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AI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Human in Loop and Teaching as leadership
1
作者 Feng Chen 《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2年第1期14-25,共12页
Using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human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 hybrid-augmented intelligence,that is both stronger than human intelligence and AI,is created through Human-AI C... Using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human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 hybrid-augmented intelligence,that is both stronger than human intelligence and AI,is created through Human-AI Cooperation(HAC)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Human-AI Cooperation is infiltrating into all links of education,and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a lot on the impact of teaching,learning,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with Human-AI Cooperation.However,AI still has its limits of intelligence,and cannot cooperate as humans.Thus,it is critical to study the obstacles of Human-AI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as AI plays a role as a partner,not a tool.This study discussed for the first time how teachers and AI cooperate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of AI proposed by Andrzej Cichocki and puts forward a new Human-AI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human in the loop and teaching as leadership.It is proposed that humans in the loop and teaching as leadership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AI cannot cope with complex and dynamic teaching tasks in open situations,as well as the limits of intelligence for 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ai Cooperation EDUCATION Human in Loop Teaching as leadership Multiagent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ocial intelligence Creative Intelligence Innovative intelligence Ethical and moral intelligence Hybrid-augmented intelligence
下载PDF
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取向及重点
2
作者 许为 高在峰 葛列众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82,共20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因问题,而作为人因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机关系呈现出从“人机交互”向“人智组队式合作”的跨时代演进。这些变化对人因科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于非智能技术的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和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跨时代的演进,总结我们近5年所提出的一系列用于丰富人因科学研究范式的新概念模型和框架,其中包括人智协同认知系统、人智协同认知生态系统以及智能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本文进一步从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概念模型和框架,提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三种新范式取向,分析相应的应用意义,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针对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重点的跨时代转移新特征,本文从“人智交互”“智能人机界面”“人智组队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了今后人因科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出人因科学新研究范式取向对未来研究重点的作用。我们认为,人因科学的研究范式取向和研究重点互为影响,互为促进,智能时代的人因科学研究需要多样化、创新的研究范式取向,从而进一步推动人因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科学 工程心理学 人因工程 研究范式取向 人智组队
下载PDF
生成式AI模型人智共创中的对齐问题研究
3
作者 谭征宇 王舟洋 杜芃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9,共11页
目的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 目的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个设计阶段的具体意图与需求,并分析对齐阶段中需要解决的对齐问题。结果根据对齐阶段的任务构建基于人智设计概念表征交互式对齐方法、表征拓展方法与表征评估方法。结论在三个对齐阶段中分别构建意图对齐、设计空间拓展和设计规则匹配这三种方法,帮助设计师构建可控、可解释的人智共创方法,从而构建可控、可信的人智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共创 人工智能对齐 设计求解 设计表征对齐
下载PDF
“媒介自延伸”:人机交互中知识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及潜在风险
4
作者 徐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梳理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媒介时代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机交互权力话语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算法规制下的智能话语或将人类话语引入范式化与平庸化,造成机器知识内容权力宣示、庸语驱逐俗语以及情感话语蛊惑方面的潜在风险,需从个体“算法启蒙”及社会规制层面采取必要举措并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ChatGPT4.0 “媒介自延伸” 知识权力话语 潜在风险
下载PDF
九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3.0”范式
5
作者 许为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2期99-117,共19页
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的用户体验(UX)领域正在迈向智能时代,但是现有的UX范式主要针对非智能系统,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的系统化方法。纵观UX的发展历程,UX范式呈现出跨技术时代的演进特征。当前,智能时代对UX范式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的用户体验(UX)领域正在迈向智能时代,但是现有的UX范式主要针对非智能系统,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的系统化方法。纵观UX的发展历程,UX范式呈现出跨技术时代的演进特征。当前,智能时代对UX范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从UX范式出发,提出智能时代的“UX 3.0”范式框架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UX 3.0”范式框架包括五大类UX方法:生态化体验、创新赋能体验、AI赋能体验、人智交互体验、人智协同合作体验方法,其中每一类方法都包括相应的UX范式取向。“UX 3.0”范式的提出有助于提升现有UX方法,为智能系统UX研究和应用提供方法论支持。最后,本文展望“UX 3.0”范式今后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范式和方法 人智交互 人智协同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
6
作者 许家金 赵冲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90,共9页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 本文提炼了大语言模型在英语教学应用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即语言顾问、语伴和语言测评专家。在语言顾问角色中,模型为师生提供语言知识,充当母语者或语言学家。在语伴角色中,模型协助用户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可以作为听说练习中的对话伙伴,也可以是读写练习中的小组讨论成员。在语言测评专家角色中,模型分析用户提供的语言材料,并对相关语言表现进行评价。本文主要展示了如何利用提示工程在听、说、读、写、译教学中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三类角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教学角色 英语教学 提示工程 人机协同
下载PDF
AIGC赋能下的儿童智能绘画游戏设计研究
7
作者 何思倩 王心睿 +3 位作者 樊开然 杜芃 罗若琳 覃京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6,89,共12页
目的探讨AIGC支持的人机智能协同创作应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美术教育并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的潜力和方法。方法基于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背景,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数智化美术教育产品现状和AIGC在儿童绘画表达中实际应用现... 目的探讨AIGC支持的人机智能协同创作应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美术教育并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的潜力和方法。方法基于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背景,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数智化美术教育产品现状和AIGC在儿童绘画表达中实际应用现状的分析,讨论了AIGC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机会和潜力。从人机协同的特征出发,分析人机智能协同绘画的研究案例,探讨了AI与儿童的人机关系。结果归纳出AIGC可以通过提升能力、激发创意和协作共创三种方式赋能儿童绘画创作,提出了基于人机智能协同的学龄前儿童绘画游戏设计策略,即AI在儿童创作的不同阶段可以作为协助者、启发者、激励者、共创伙伴、再创造者,并据此设计了儿童绘画游戏Artventure。结论AIGC在辅助绘图、协同创作和灵感激发上具有独特优势。AIGC赋能下的儿童美术教育产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绘画创作能力,更能指导“α世代”对个性化的追求和数字素养的培养,以便适应未来人机协同合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学龄前儿童 美术教育 人机智能协同 游戏设计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的人本主义追求——对UNESCO《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炜 赵帅 黄慕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该指南特别强调将人本主义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旨归,可以视为GenAI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的有益探索和先声回应。《指南》包括的6部分内容从风险与挑战、策略与调控、突破与尝试三个维度展开,依次系统分析了GenAI在教育及科研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与挑战,设计了全面的治理策略与政策调控方案,并探索了GenAI的教育创新应用。纵览该指南发现,无论是从教育理念到具体实践,抑或是从社会责任到人的发展,GenAI与教育的深度耦合均以“人本”为最终旨归与核心要义。该指南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四重启示:理念层面上,GenAI应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确保其先进技术的红利能够普惠所有学习者;实践层面上,GenAI应更加贴合人的自然认知和发展规律,确保其服务于教育的核心价值;社会层面上,GenAI应逐步完善伦理准则和法律框架,应对其带来的社会责任与伦理挑战;人本层面上,GenAI应凸显人的主体角色,确保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尊重文化和个性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本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中的三支结构
9
作者 张传雷 姚一豫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为了从基于认知计算的三支决策(three-way decisions,3WD)理论来解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从3WD几何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关键研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三大主义... 为了从基于认知计算的三支决策(three-way decisions,3WD)理论来解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从3WD几何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关键研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三大主义、人工智能发展中的3种分类、机器学习的3种方式、智能本质中的三层金字塔结构、智能生成机理中的三支结构、大数据的三V结构、人工智能伦理的三定律以及人工智能中人类与机器关系的三元结构等。通过3WD三元组的几何结构和模式,尝试对人工智能中三元处理进行解释。本文工作可对3WD在大数据分析、知识发现、计算智能、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决策 人工智能 三元组 几何结构 人机关系 智能本质 技术分类 人工智能伦理
下载PDF
花开并蒂: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案例研究
10
作者 邹波 杨晓龙 +1 位作者 唐倩 吴瑶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3,I0009,I0010,共15页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出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需求的产品开发机会,既是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实践难题。本研究以美的集团利用AI协同开发生活电器产品为例,回答两个问题:人与AI协同识别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一过程...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出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需求的产品开发机会,既是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实践难题。本研究以美的集团利用AI协同开发生活电器产品为例,回答两个问题:人与AI协同识别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一过程机制反映的机会识别逻辑是什么?本研究发现:(1)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过程由全场景机会洞察、焦点场景机会发现和个性化场景机会创造三个阶段构成;(2)与以人为单一主体的机会识别逻辑不同,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是协同互补逻辑。该逻辑通过经验与数据的动态交互与持续验证,既规避了仅凭经验判断的草率创新,也克服了仅由数据决策的欠完备。据此,本研究构建了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模型,并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的协同互补逻辑,形成理论创新。同时,本文结论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高效识别产品开发机会具有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化机会识别 人与AI协同 协同互补逻辑 案例研究
下载PDF
面向大语言模型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
11
作者 褚乐阳 王浩 陈向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4,共13页
大语言模型(LLM)作为一种先进的AI技术,正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与传统AI技术相比,LLM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LLM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推进已经对AI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学习平台产生了显... 大语言模型(LLM)作为一种先进的AI技术,正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与传统AI技术相比,LLM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LLM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推进已经对AI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学习平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也迫切要求青少年AI教育课程与时俱进的变革。为应对这种变革,该研究从课程内容框架、基于LLM的教学模式以及LLM辅助学习平台三个维度设计了一个面向LLM的青少年AI课程架构,并以教学活动设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如何使该课程架构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契合。基于此架构,设计并开发了一门高中LLM示范课程,重点展示了如何利用自主开发平台(LLM 4 Kids)进行人机协同教学。选取了示范课程中《面向LLM的提示与评估》的单元内容,解释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和整合LLM技术。通过提供面向LLM的青少年AI课程架构以及解释案例,为AI教育实践者提供面向LLM的框架体系与课程参考,推动最新的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从而有助于青少年适应AI快速发展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课程 人机协同 LLM 4 Kids
下载PDF
人机协同下合作行为的发生机制与演变路径
12
作者 喻国明 陈雪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6,F0002,共12页
当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平均智能时,与其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淘汰平庸”的时代,不如说我们迎来了一个探索人与机器互相合作潜力的契机。人与机器相协作的现象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迭代和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自然发生的趋势。通过梳理人类合... 当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平均智能时,与其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淘汰平庸”的时代,不如说我们迎来了一个探索人与机器互相合作潜力的契机。人与机器相协作的现象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迭代和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自然发生的趋势。通过梳理人类合作行为从闭合到开放的演变历程,探析人机协同的起源与发生机制,揭示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态势感知在建立高效合作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并且进一步探讨人与机器合作的动因及人们接受AI作为合作伙伴的因素。最后,讨论人机协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重点关注当下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互补性问题、AI的“价值对齐”挑战、AI依赖下的思维钝化,以及如何建构新的人机交往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价值对齐 新交往规范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研究——基于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比的视角
13
作者 林星阳 胡延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新的“创作”主体,并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人工智能一样,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且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符合“形式”上的“作品”要件。那么,可版权性...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新的“创作”主体,并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人工智能一样,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且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符合“形式”上的“作品”要件。那么,可版权性与否的关键就落在对于独创性要件的证立上。判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秉持主观主义标准,重点考察其生成内容的过程中是否包含个性化创作空间。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过程兼具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有别于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本质是一种人机协作。当下ChatGPT4.0等大语言模型及提示工程技术的发展迅猛,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逐渐替代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成为主要创作方式。人机协作模式下,只要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个性化创作空间不会被机器智能所侵蚀,那么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就符合独创性要件,具有可版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数字人 独创性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大语言模型
下载PDF
智能社会的心理影响与研究展望
14
作者 王从余 彭凯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人工智能不仅是新技术新工具,也是社会情境中超越生命的新社会主体。随着人工智能主体与人类主体相互建构、共同进化,人类社会也正在由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为了分析智能社会的心理影响,智能社会心理学应运而生。从研究范畴来看,除了... 人工智能不仅是新技术新工具,也是社会情境中超越生命的新社会主体。随着人工智能主体与人类主体相互建构、共同进化,人类社会也正在由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为了分析智能社会的心理影响,智能社会心理学应运而生。从研究范畴来看,除了当前热门的人机交互场景,所有应用场景都应纳入考量,因为人工智能不与人直接交互时也会产生心理影响。从研究路径来看,以人工智能觉知作为研究变量并进行操纵,有助于挖掘人工智能与社会心理之间跨越时间和情境的联系。从研究目标来看,一是在算法中融入社会心理学知识,旨在构建符合人类期望、促进人类福祉的人工智能;二是既要让人工智能的大部分任务表现达到人类水平,又要让人类智能保持独一无二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社会心理学 智能社会 以人为本人工智能
下载PDF
意图孪生: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国际安全挑战与治理路径
15
作者 甘钧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并不是它在智能上的不断升级并最终进化出“类人”意识,而是它所承载的人类意图。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显示,人类正在将其意图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当前,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浪潮承载着人类的消极意图,它将颠覆大国...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并不是它在智能上的不断升级并最终进化出“类人”意识,而是它所承载的人类意图。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显示,人类正在将其意图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当前,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浪潮承载着人类的消极意图,它将颠覆大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平衡,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国家之间的敌意孪生到人工智能系统中,进而给人类整体带来重大威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军事化的管控,应该以人类共同安全为指导原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共同体,从科学层面判断人工智能意图孪生的技术拐点,并通过国际军控机制和国家之间军控协议缓解安全困境,多轨并行推进以精准管控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安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意图孪生 自主武器 国际安全 全球治理 人类共同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inquiry into the social roles and the power dynamics in human-AI interactions
16
作者 Joo-Wha Hong 《Journal of Control and Decision》 EI 2022年第3期347-354,共8页
As machin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ractive,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gents,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AI increases as a new type of communication.However,unlike most studies have examin... As machin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ractive,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gents,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AI increases as a new type of communication.However,unlike most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AI on individuals,fewer studies about how human-AI interactions will impact society have been conducted.I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that we attribute social roles to AI when assigning social tasks,and there are power dynamics within an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AI because of it.Also,we should ask whether the current society is ready for AI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its actions.Finally,limitations on existing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HMC)studies,an unclear definition of AI as an interlocutor and a lack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were pointed out with suggestions.It is expected that considering a machine’s social roles and powers in human-AI interactions will broaden the theoretical realm of H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ai interaction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social role power dynamics
原文传递
文科智能的未来图景
17
作者 邱泽奇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9,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迈入社会应用阶段,引发各领域对人工智能影响的讨论。在学术领域,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远大于科学革命中计量技术带来的震动,其中,对文科的影响尤其具有颠覆性。在学术发展的历史里,文科是整体性学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迈入社会应用阶段,引发各领域对人工智能影响的讨论。在学术领域,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远大于科学革命中计量技术带来的震动,其中,对文科的影响尤其具有颠覆性。在学术发展的历史里,文科是整体性学术在科学革命里的剩余,其中人文学科还带着整体性学术的特征。在技术发展的脉络里,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具有充分共识的概念,可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均指向对人类思维与行动能力的延展和替代。人工智能对学术领域的影响产生了学术智能,其中理科智能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路径,文科智能将会与理科智能殊途同归,文科的未来终将通过人机互生的知识创新与积累而成为人类日常需求的知识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术智能 理科智能 文科智能
下载PDF
AI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研究
18
作者 王亚男 王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粗放式管理已不再符合饲料企业的经营需求。在AI时代背景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当前,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粗放式管理已不再符合饲料企业的经营需求。在AI时代背景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当前,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如缺乏对多部门协同发展的重视,缺少AI技术开发和运营资金,缺失有效的内部管理协同机制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途径推动AI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包括转变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实现物力资源向智力资源的转化,以及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人力资源规划 财务管理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人机交互和前馈神经网络的施工人员疲劳智能检测系统
19
作者 袁海林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4-17,33,共5页
施工人员的疲劳检测可以减少施工事故,但疲劳检测如果无法获得实时数据,容易出现检测误差大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人机交互和前馈神经网络的施工人员疲劳智能检测系统。设计检测系统整体架构,基于人机交互技术利用Libvm虚拟机插件、IVol... 施工人员的疲劳检测可以减少施工事故,但疲劳检测如果无法获得实时数据,容易出现检测误差大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人机交互和前馈神经网络的施工人员疲劳智能检测系统。设计检测系统整体架构,基于人机交互技术利用Libvm虚拟机插件、IVolatility等工具,建立人机交互通信链路,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分析脑电主要节律信号特征,计算相对能量均值;基于前馈神经网络构建学习模型,输入EEG相对能量值,完成疲劳智能检测。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利用智能穿戴和人工交互技术实时监测脑电波信号,并准确检测施工人员的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 疲劳检测 脑电信号
下载PDF
与机器交流:人机传播领域的未来轨迹
20
作者 Jihyun Kim Katrin Etzrodt +2 位作者 Andrew Prahl Chad Edwards 刘力铭(翻译) 《全球传媒学刊》 2024年第1期71-105,共35页
机器行为者(machine actor)融入日常生活的现象不仅模糊了人机之间的界限,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人机传播研究立足前沿,探索新兴的人机互动现象。这个由机器驱动的时代正在快速发展,本研究展望未来,讨论人机传播领域如何继续... 机器行为者(machine actor)融入日常生活的现象不仅模糊了人机之间的界限,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人机传播研究立足前沿,探索新兴的人机互动现象。这个由机器驱动的时代正在快速发展,本研究展望未来,讨论人机传播领域如何继续发展和扩展其研究范式。具体而言,本研究深入探讨人机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考量以社会临场感和信任为中心的两个研究前沿,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机传播的重要意义并对人机传播未来的研究提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传播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社会临场感 信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