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孔庆旭 陈桂云 +1 位作者 陈自力 李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37只大鼠建立肝癌模型。建模过程中意外死亡1只大鼠,剩余36只大鼠建... 目的:研究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37只大鼠建立肝癌模型。建模过程中意外死亡1只大鼠,剩余36只大鼠建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以及联合组,每组12只。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基础上给予模型大鼠27 ml/kg槲芪方灌胃,2次/d,共24周。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肝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VEGF、iNO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ALT、AST、ALP水平均降低(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ALT、AST、ALP水平均高于联合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模型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联合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细胞凋亡率低于联合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升高(P<0.05),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比较,联合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槲芪方加减可提高肝癌TACE术后大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抑制肝癌大鼠乏氧微环境中HIF-1α、iNOS及VEGF水平,改善乏氧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化疗栓塞术 槲芪方 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乏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槲芪癥消方对TACE治疗后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许文君 李晶滢 +1 位作者 汪晓军 张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观察槲芪癥消方内服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TACE治疗后辨证为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的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126例,... 目的观察槲芪癥消方内服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TACE治疗后辨证为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的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槲芪癥消方。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在治疗过程的第4、8、12、24、36、48周进行随访。主要疗效指标为一年生存率,次要疗效指标为卡氏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7例,最终试验组57例、对照组5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56.1%(32/57),高于对照组的33.9%(19/56)(P=0.033)。试验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75.30±15.50)天,高于对照组的(227.16±17.11)天(P=0.039)。试验组32例、对照组19例患者完成各时间点卡氏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患者在第4、8、12、36周时,卡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48周时,试验组的卡氏评分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试验组卡氏评分下降趋势缓于对照组(F=4.47,P=0.037)。两组患者在各随访观察时点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都有升高趋势,但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31,P=0.58)。结论槲芪癥消方内服可提高TACE治疗后Ⅲ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槲芪癥消方 动脉化疗栓塞 正气不足 毒瘀内结 生存率
原文传递
槲芪方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亮 杨晋翔 +2 位作者 李秀惠 张向颖 王慧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槲芪方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经TACE治疗的病例,... 目的评价槲芪方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经TACE治疗的病例,按照是否服用中药斛芪方加减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斛芪方加减,每日1剂,两组共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0. 23%,对照组为7. 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治疗后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1)。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P、DBi L、TBi L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GG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54例患者中AFP下降13例(24. 07%),对照组83例中下降29例(34. 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槲芪方加减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正气不足、毒瘀内结证患者TACE后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槲芪方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活质量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