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coustic Sensorimotor Gating Predicts the Efficiency of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Participation of the Cholinergic System in This Phenomenon
1
作者 Elena I. Zakharova Zinaida I. Storozheva +2 位作者 Andrew T. Proshin Mikhail Yu. Monakov Alexander M. Dudchenko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10-25,共16页
Moderate one-off hypobaric hypoxia (HBH) provokes preconditioning and prolongs the resistance (T, the time before apnoea) to severe hypobaric hypoxia (SHBH).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as therapeutic potential;however, ... Moderate one-off hypobaric hypoxia (HBH) provokes preconditioning and prolongs the resistance (T, the time before apnoea) to severe hypobaric hypoxia (SHBH).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as therapeutic potential;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varies greatly and the methods for its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re absent in both animals and humans. This rodent study evaluates the dependence of SHBH resistance, initiated by HBH, on the rate of sensorimotor gating estimated in the model of the acoustic startle prepulse inhibition (PPI). A stable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PI and T. Low doses of the α7 nicotinic receptor agonist, PNU-282987 (PNU), and more pronouncedly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 PNU solvent), inver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PI and T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The DMSO and PNU effects were reversed at PPIs of 0.36 - 0.40 (36% - 40%). DMSO increased T values by 52.2% ± 9.7% in the region of lower HBH efficiency (PPI ≥ 0.40) and reduced it by 35.2% ± 9.3% in the region of higher HBH efficiency (PPI < 0.40). PNU reduced both DMSO effects.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entral cholinergic mechanisms was substantiated in both DMSO and PNU influences on HBH. In conclusion, 1) PPI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fficiency of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and to study its mechanisms, 2) two opposite cholinergic PPI-related mechanisms participate in the preconditioning effects of HBH, 3) the sensitivity of rats to DMSO and PNU diverges when the PPI is 0.36 - 0.40, and 4) DMSO can enhance resistance to severe hypoxia in the region of the lower preconditioning efficiency of HBH at PPI ≥ 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xic preсonditioning PPI CHOLINERGIC Mechanisms α7 NICOTINIC RECEPTORS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刚 高炳宏 高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9-494,500,共7页
目的:分析低氧预适应结合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方法: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先进行10天HiLo低氧训练,模拟海拔高度为1200~1500 m。再于海拔1500m进行8周亚高原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亚高原训练... 目的:分析低氧预适应结合亚高原训练前后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方法: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先进行10天HiLo低氧训练,模拟海拔高度为1200~1500 m。再于海拔1500m进行8周亚高原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亚高原训练前、中、后不同时段测定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测试指标包括:氧转运系统指标(Hb、RBC)、内分泌系统指标(T、C、T/C、EPO)、免疫系统指标(WBC、IgA、IgM、IgG)以及CK和BU。结果:与低氧训练前相比,1)EPO在低氧训练后和高原训练第3天出现两个峰值,升高幅度分别为26.27%和26.60%(P<0.01)。Hb在低氧后显著下降(P<0.01),高原训练第3天,第1、3、7周,下高原后第2、3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2)白细胞在实验期间升高(P<0.01),IgA和IgG无显著变化(P>0.05),IgM在低氧训练后、高原训练第3周、下高原后第2周(P<0.01,P<0.05,P<0.05)显著升高;3)低氧训练后血清睾酮下降(P>0.05),高原训练第3天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在高原训练第3周(P<0.01)、第5周(P<0.05)显著下降,T/C在高原训练第3天和第3、5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干预加快了运动员高原适应;10天低氧预适应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态产生良好影响,运动员未出现过度疲劳,血液载氧能力提高,免疫能力未见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亚高原训练 赛艇运动员 机能状态
原文传递
低氧预适应结合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欢 高炳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5,共4页
将2周低氧适应性训练与4周高原训练相结合,以上海游泳队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粹高原训练模式不同,高原训练第3、4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实验前... 将2周低氧适应性训练与4周高原训练相结合,以上海游泳队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粹高原训练模式不同,高原训练第3、4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实验前,HCT较高原第1、2周降幅较大,同时,血清铁蛋白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无大幅下降,提示高原训练阶段机体氧运输能力得到提高、血液浓缩趋势缓解且铁代谢基本稳定。低氧第1周白细胞计数升高,低氧第2周至高原第2周持续下降,高原第3、4周有所回升,3个白细胞亚群对低氧及高原训练的反应并不同步。这一结果与其他仅高原训练研究结果近似。血睾水平在高原第3周即大幅回升,高原第4周下降但仍高于高原前水平,这一结果与仅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有较大不同。血浆皮质醇高原前3周持续升高,但第4周大幅下降且低于高原前,同时T/C为6周以来的最大值。结论:2周模拟低氧训练与4周高原训练相结合这一训练模式对机体的刺激与常规的高原训练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高原训练后2周血睾、血红蛋白均上升至较高水平,白细胞数目回升,而皮质醇在高原第4周下降。以上结果表明,2周模拟低氧训练这一预适应过程,加速了运动员对高原训练阶段的适应,提示,该训练模式对于提高运动员高原训练阶段身体机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低氧预适应 身体机能 游泳
下载PDF
小儿与成人全麻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1 位作者 金泉英 张育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记录呼吸停止时间、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9%、95%、92%、90%的时间,然后行机械通气,并记录SpO2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呼吸停止时间为80.45s,B组呼吸停止时间为99.72s,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2%和90%的时间A组(分别为443s和462s)明显短于B组(分别为335s和342s)(P<0.05)。SpO2降至90%时两组均有PaCO2升高和pH下降,以B组更显著(P<0.05),而两组PaO2下降相似。结论: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预给氧2min,小儿的无通气安全时限较成人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但伶 赵云 +3 位作者 李炜 季道如 陈玉培 李小霞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32例)两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4min,诱导结束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麻醉诱导末至SpO2下降到90%时刻的呼吸暂停时限,采集入室初、吸氧去氮后和SpO2降至90%时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比较,头高15°倾斜位可明显延长患者耐受时限约70秒,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较平卧位能明显延长呼吸暂停安全时限,降低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倾斜位:平卧位 肥胖患者 呼吸暂停安全时限 吸氧去氮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联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平卧位,加用CPAP(6cmH2O,1cmH2O=0.098kPa);D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加用CPAP(6cmH2O)。麻醉诱导插管后,气管开放于空气。记录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然后再行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心率,分别于吸氧2min时(Tx)及SpO2降至90%时(T90)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B、C、D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较A组显著增长(P值均<0.05),D组又显著长于B、C组(P值均<0.05)。各组T2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但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15°体位联合CPAP预给氧方式可进一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头高位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英落菱镁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云凯 任子敏 郭梦熊 《有色金属》 CSCD 1996年第4期39-44,共6页
针对菱镁矿矿石中脉石杂质的赋存特点,采用常规反正浮流程,使用Na2CO3反浮矿浆调浆,六偏磷酸钠加水玻璃抑制白云石和硅酸盐脉石杂质,并结合浮选前脱泥的工艺,达到了镁钙硅有效分离的目的,较常规工艺提高了浮选精矿指标。
关键词 浮选 菱镁矿 选矿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刚 高炳宏 高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3,共7页
目的探讨10 d低氧预适应训练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新的训练方法在赛艇项目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低氧模拟海拔高度为1 200~1 500 m,采用HiLo训练。高原... 目的探讨10 d低氧预适应训练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新的训练方法在赛艇项目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低氧模拟海拔高度为1 200~1 500 m,采用HiLo训练。高原训练高度为1 500 m。分别于低氧训练前、亚高原训练中、下高原后进行测功仪6 km和6级递增负荷测试,记录测试中的总成绩、血乳酸、心率等指标。训练全程每周进行Hb、RBC等指标测试。结果 (1)红细胞系指标变化:与传统高原训练模式不同,和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3 d,Hb下降(P<0.05),RBC和Hct保持稳定(P<0.05),三者在高原训练3 d即升高,并保持到高原训练3周(P<0.01),提示,10 d模拟低氧训练加快了运动员对高原阶段训练的适应。之后Hb在高原训练6周和下高原后2、3周出现两次峰值(P<0.01),RBC、Hct一直保持较高状态到下高原后3周(P<0.01),提示机体氧运输能力得到提高。(2)专项运动能力变化: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下高原后测功仪6 km成绩提高2.34%(P<0.01),即刻心率下降2.66%(P<0.05)。6级测试后发现,与低氧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无氧阈水平下的运动强度增大,乳酸-运动强度曲线发生明显右移。结论(1)10 d低氧预适应干预加快了运动员高原适应;(2)10 d低氧预适应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这一训练模式提高了男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氧运输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亚高原训练 赛艇运动员 有氧运动能力
原文传递
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位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导期间不采用辅助或控制通气,记录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SpO2降至90%时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SpO2降至90%时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T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2.3±96.6)s,C组为(462.0±136.1)s,二者有显著差异(<0.05)。动脉血气分析、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麻诱导期采取头高15°斜坡位,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斜坡位 无通气安全时限 预给氧
下载PDF
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特点及创新总结
10
作者 李国金 高陆令 +2 位作者 颜炳魁 谭云飞 郭淑琴 《中国市政工程》 2017年第6期46-49,52,共5页
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30万t/d,二期工程新增30万t/d污水处理规模,全厂新建60万t/d污水污泥消化设施,新建200 t/d(80%含水率,土建300 t/d)污泥干化设施,是国内特大规模的污水处理+污泥消化+污泥干化的全流程污水处理厂... 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30万t/d,二期工程新增30万t/d污水处理规模,全厂新建60万t/d污水污泥消化设施,新建200 t/d(80%含水率,土建300 t/d)污泥干化设施,是国内特大规模的污水处理+污泥消化+污泥干化的全流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出水COD、BOD、SS、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67%、99.56%、98.79%、98.98%、81.39%、98.28%,出水均值除TN外,其余指标可达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厌氧反应器的污泥搅拌和回流的功率较传统低浓度厌氧消化减小280 k W,每年节电约241.92万k Wh;消化、干化联合处置能源回收利用达50%以上的污泥厂,日节约天然气量18 700 m3/d。采用超圆盘干燥机,装机容量较同类产品低50%以上,年节约能耗276.48万k 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点进水 前置预缺氧 脱氮除磷 厌氧消化 圆盘干化 能源回收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诱导新生大鼠脑缺血耐受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丽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单次高压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后损伤侧皮层和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7d龄sD大鼠3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缺氧模型组和高压氧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均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 目的探讨单次高压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后损伤侧皮层和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7d龄sD大鼠3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缺氧模型组和高压氧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均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损伤侧皮层和海马CAl区凋亡细胞数量,Western—blot检测损伤侧皮层和海马Bcl-2蛋白含量,caspase-3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损伤侧皮层和海马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高压氧预处理组损伤侧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5±2.06)和(12.75±2.75),与脑缺血缺氧组的凋亡指数[(44.50±3.41)和(47.00±2.94)]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Bcl-2蛋白含量增加,与脑缺血缺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通过降低caspase-3活性,增加Bcl-2蛋白含量,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处理 缺血缺氧 凋亡 Bcl一2 CASPASE-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