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发光测定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的分析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甘洁民 缪应新 +1 位作者 张蓉 施泓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按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要求,验证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人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1NP)的各项分析性能,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低值和高值2个水平的质控品,每天检测一次,连续20次,统计日间变异;用6种不同... 目的:按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要求,验证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人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1NP)的各项分析性能,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低值和高值2个水平的质控品,每天检测一次,连续20次,统计日间变异;用6种不同浓度的低值血清连续检测10d,检测功能灵敏度;将高值和低值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检测其浓度,回归分析验证测量范围;选取138名健康体检人群检测tP1NP,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结果日间CV分别4.7%和2.4%;功能灵敏度为6.60ng/ml;分析验证测量范围(AMR)在6.8-1020.2ng/ml;本实验室tP1NP的参考范围为17.8~55.8ml。结论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本系统的各项性能符合CAP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 电化学发光免疫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
2
作者 戴兆云 孙莲娜 甘洁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51-652,共2页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华东医院戴兆云,孙莲娜,甘洁民肝脏对各种内分泌激素均有代谢作用,血清Ⅰ型前肢原竣基端前肽(CICP)系成骨细胞分泌的骨代谢调节因子,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CIC...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华东医院戴兆云,孙莲娜,甘洁民肝脏对各种内分泌激素均有代谢作用,血清Ⅰ型前肢原竣基端前肽(CICP)系成骨细胞分泌的骨代谢调节因子,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CICP水平,以了解肝炎与CICP之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i型前胶原 羧基端
下载PDF
Ⅰ型前胶原基因与骨质疏松症
3
作者 傅刚 杜靖远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1年第4期203-205,共3页
骨质疏松症已被确认与遗传因素有关,而Ⅰ型前胶原基因是目前研究中唯一被发现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度相关的基因。本文综述了Ⅰ型前胶原基因变异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i型前胶原基因 骨质疏松症 基因诊断
下载PDF
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及尿吡啶啉、血清Ⅰ型前胶原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震 程梅芬 贺凤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3-124,132,共3页
本文通过对 6 0~ 70岁绝经后妇女 2 0例健康对照组、2 8例骨质疏松组、18例骨质疏松伴骨折组骨密度及尿吡啶啉 (Pyridinoline ,PYD)、血清Ⅰ型前胶原肽 (Carboxy terminalpropeptideoftypeIprocollagen,PICP)的测定 ,经过比较分析结果... 本文通过对 6 0~ 70岁绝经后妇女 2 0例健康对照组、2 8例骨质疏松组、18例骨质疏松伴骨折组骨密度及尿吡啶啉 (Pyridinoline ,PYD)、血清Ⅰ型前胶原肽 (Carboxy terminalpropeptideoftypeIprocollagen,PICP)的测定 ,经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46例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18例骨质疏松伴骨折组患者的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显著低于 2 8例骨质疏松无骨折组。 46例骨质疏松患者的尿PYD、血PIC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由此提示绝经后妇女测量骨密度尤其是股骨上端的骨密度 ,结合骨吸收及骨形成的生化指标尿PYD、血PICP ,能更好地预测骨质疏松及提示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尿吡啶啉 血清i型前胶原
下载PDF
Ⅰ、Ⅲ型前胶原端肽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晓云 廖昆灵 +2 位作者 王亚非 陈雪英 代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对 5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心功能Ⅱ级 14例 ,Ⅲ级 2 0例 ,Ⅳ级 1... 目的 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对 5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心功能Ⅱ级 14例 ,Ⅲ级 2 0例 ,Ⅳ级 17例 )血中PⅠCP、PⅢNP、AⅡ及ALD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2 6名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中PICP、PⅢNP、AⅡ及AL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 ,PⅠCP、PⅢNP分别与AⅡ、ALD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0 .0 0 1)。结论 PⅠCP、PⅢNP可作为监测CHF患者心肌纤维化及进程的间接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氨基端肽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患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建华 高旭红 +1 位作者 曾飞鹏 冯静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9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i型前胶原 羧基末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变化及意义
7
作者 陈玲 揭育丽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1个月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 2、7、14、2 8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含量...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1个月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 2、7、14、2 8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含量。结果 :AMI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及PⅢNP维持在较高水平 ,互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含量明显升高并持续 1个月以上 ,反映AMI后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氨基端肽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勇 官功昌 +1 位作者 王军奎 田刚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Ⅰ型胶原代谢特点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方法:24只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左心室肥厚组(n=8)和替米沙坦组(n=8)。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大鼠模型。各组干预4...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Ⅰ型胶原代谢特点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方法:24只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左心室肥厚组(n=8)和替米沙坦组(n=8)。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大鼠模型。各组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称其体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左心室心肌行Masson染剂染色,观察并测量其胶原容积分数(CVF)。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ICTP)的浓度,并计算PICP/ICTP的比值,直线相关分析PICP及PICP/ICTP比值与CVF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质量、LVMI、CVF、血清PICP及PICP/ICTP的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左心室肥厚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左心室质量、LVMI、CVF、血清PICP、PICP/ICTP的比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3组间的ICT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P及PICP/ICTP比值均与CV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0、0.842,均P<0.01)。结论: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Ⅰ型胶原合成增加、降解相对不足,合成与降解的不平衡是造成其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替米沙坦可以抑制Ⅰ型胶原的合成,纠正其合成与降解不平衡,从而有效地抑制及逆转心肌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左心室肥厚 i型前胶原 大鼠
原文传递
血清前胶原肽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波 刘宇鹏 张德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92,94,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清 心室重构 i型前胶原 IV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抗纤复方含药血清对HSC-LI90细胞Ⅰ型、Ⅳ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李晶 赵钢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3期216-217,共2页
目的观察抗纤复方含药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I90细胞(HSC-LI90)I型(CoL-I)、IV型前胶原(CoL-IV)、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作用HSC-LI90细胞48h,应用North... 目的观察抗纤复方含药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I90细胞(HSC-LI90)I型(CoL-I)、IV型前胶原(CoL-IV)、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的含药血清,作用HSC-LI90细胞48h,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 ,测定其对细胞HSC-LI90CoL-I、CoL-IV、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抗纤复方0.5、2.0、4.0g/kg等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对HSC-LI90细胞CoL-I、CoL-IV、TIMP-1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抗纤复方可降低HSC-LI90细胞CoL-I、CoL-IV、TIMP-1 mRNA表达水平,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复方 HSC-LI90 i型、IV、TIMP-1 mRNA Northern印迹杂交
下载PDF
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对人皮肤细胞活性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廷强 严泽民 +2 位作者 侯冬梅 周华峰 段明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8-172,共5页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考察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LMWPEE)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正常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的细胞活性以及对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质量浓度为25—400 mg/L的LMWPEE对...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考察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LMWPEE)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正常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的细胞活性以及对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质量浓度为25—400 mg/L的LMWPEE对2种细胞的细胞活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2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LMWPEE对HSF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而促进HEK细胞活性的较佳质量浓度为50 mg/L。此外,LMWPEE在质量浓度为200和400 mg/L时,可显著促进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1%(P〈0.05)和5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蚯蚓 小分子多肽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i型前胶原蛋白
下载PDF
复方红景天干预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维政 吴晓玲 +5 位作者 蒋明德 邓桂英 陈晓斌 张勇 秦建平 徐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景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胶原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用CCl4皮下注射法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复方红景天口服,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羟脯氨酸(Hyp)含量、Ⅰ型前胶原(α 1(Ⅰ))mRNA表达,及血... 目的:探讨复方红景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胶原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用CCl4皮下注射法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复方红景天口服,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羟脯氨酸(Hyp)含量、Ⅰ型前胶原(α 1(Ⅰ))mRNA表达,及血清HA、CⅣ、PCⅢ、TGFβ1变化情况.结果:口服复方红景天可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减少Hyp含量(657±74μg/g vs 1 257±98μg/g,P<0.05)及Ⅰ型前胶原α 1(Ⅰ)mRNA表达(85.7% vs 96.7%,P<0.05),降低血清HA、CⅣ、PCⅢ、TGF β 1的水平(164±46μg/L,97±15μg/L,289±76μg/L,60±20 mg/L vs 265±98μg/L,160±30μg/L,456±113μg/L,89±23 mg/L.P<0.05,P<0.01).结论:复方红景天可有效保护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胶原纤维合成、保护肝细胞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景天 干预 肝纤维化 大鼠 代谢 i型前胶原 MRNA表达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β-CTx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息平 陈勇 +2 位作者 赵艳 吴秋银 史伟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及无合并骨质疏松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INP和β-CTx,并对性别、年龄、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雌二醇(E2)、钙(Ca)、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PINP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及对照组(P均<0.05),而T2DM无骨质疏松组PIN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β-CTx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及对照组(P<0.01),且无骨质疏松组β-CTx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BMD呈负相关(r=-0.402),与ALP呈正相关(r=0.270);β-CTx与BMD、E2呈负相关(r=-0.457,r=-0.385),与ALP呈正相关(r=0.362),P值均<0.05。结论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与PINP、β-CTx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二者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为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骨质疏松 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β-异构C-端肽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放免法的建立和诊断肝纤维化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兴明 李伟道 +3 位作者 林丁 刘预 林一民 李启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Ⅰ型胶原(procolagentypeⅠ,PCⅠ)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免法),应用于诊断肝纤维化。方法从流产的人胎皮中提纯Ⅰ型前胶原(humanprocolagentypeⅠ,hPCⅠ),免疫兔获特异性...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Ⅰ型胶原(procolagentypeⅠ,PCⅠ)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免法),应用于诊断肝纤维化。方法从流产的人胎皮中提纯Ⅰ型前胶原(humanprocolagentypeⅠ,hPCⅠ),免疫兔获特异性抗血清,用改良的氨胺T法将125Ⅰ标记hPCⅠ抗原,建立双抗体PEG法。用此法测定100例正常人和14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PCⅠ。结果建立的放免法标准曲线竞争抑制关系良好,与PCⅢ、CⅣ无交叉反应,各种质量指标均达到放免法标准要求。两组肝硬化血清PCⅠ显著升高,而其他各组均无显著升高,血清PCⅠ与PCⅢ水平不相关(r=0172,P>005)。结论用此法测定血清PCⅠ对判断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i型前胶原 放射免疫分析 诊断
原文传递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延斌 王毅 +4 位作者 杨庆铭 邓廉夫 齐进 朱雅萍 曾绍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生长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上成骨细胞表达的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谷氨酸蛋白(BGP),于体外培养第1、5、9、13d时进行定量分析,扫...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生长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上成骨细胞表达的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谷氨酸蛋白(BGP),于体外培养第1、5、9、13d时进行定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和钛合金圆片作为对照。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PICP、ALP和BG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形态好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表型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金刚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振华 赵睿 +4 位作者 邓博 郭彦涛 聂颖 张超 杨少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金刚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精亏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金刚健骨片组(观察组)60例与骨松宝组(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 目的观察金刚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精亏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金刚健骨片组(观察组)60例与骨松宝组(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骨密度(BMD)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两组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等症均较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刚健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骨质疏松症 肾精亏虚 金刚健骨片 骨密度 骨钙素 i型前胶原氨基端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人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即山 利天增 祁少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Ⅰ型前胶原基因(ColⅠA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eucleotide,ASODN)转染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olⅠA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瘢痕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传代...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Ⅰ型前胶原基因(ColⅠA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eucleotide,ASODN)转染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olⅠA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瘢痕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传代。于6孔板内按32.25×104个/孔的密度接种第4代细胞,根据转染液不同分为4组:A组为脂质体加ColⅠA1 ASODN,B组为ColⅠA1 ASODN,C组为脂质体,D组为空白对照。转染后8h,1、2、3、4d分别提取细胞总RNA,行RT-PCR后测定ColⅠA1 mRNA表达量;胃酶消化法提取ECM中ColⅠA1蛋白,ELISA测定其浓度。结果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条带清晰,无杂带、明显的引物二聚体及拖尾现象。ColⅠA1 mRNA相对表达量:转染后8h,A组小于B、C、D组,B、C组小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1d,A、B组小于C、D组(P<0.05),A、B组间和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3、4d,A组小于B、C、D组,B组小于C、D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Ⅰ蛋白浓度:转染后8h,A组小于B、C、D组,B、C组小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1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3、4d,A、B组小于C、D组,C组小于D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ⅠA1 ASODN抑制ColⅠA1 mRNA和蛋白表达;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有增强效果,促进ASODN进入细胞并在核内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前胶原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增生性瘢痕
原文传递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标志物和骨密度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盛传奕 蒋娥 瞿卫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0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标志物和骨密度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oche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的骨钙素(OC)、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用美国GE Lunar双能X线吸收...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标志物和骨密度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oche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的骨钙素(OC)、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用美国GE Lunar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患者正位腰椎(L1-L4)及一侧股骨近段股骨颈的骨密度(BMD)。结果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骨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BMD均低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的骨标志物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40-49岁最低,50岁以后显著升高,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腰椎(L1-L4)的密度在50岁以后显著降低,股骨颈的密度在60岁以后也显著下降,OC与股骨颈密度负相关,tPINP和β-CTX与腰椎和股骨颈密度均呈负相关。男性患者的骨标志物与年龄和骨密度均无相关性,各年龄段骨标志物均无明显变化,腰椎骨密度也无明显改变,仅股骨颈密度60岁以后显著降低。结论骨标志物OC、tPINP和β-CTX是反映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的敏感和较特异的指标,能较好地预测BMD,50岁以后女性患者BMD降低与高骨转换水平有关;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标志物与年龄和骨密度无相关性,骨标志物和骨密度是骨强度的独立指标,互相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钙素 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i型羧基端肽 骨密度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ICP、ICTP测定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耕 蔡俊峰 +1 位作者 陈国瑞 李永加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PICP/ ICTP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血清 PICP、BGP较对照组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Ca、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ICTP与病程呈正相关 (r=0 .474,P<0 .0 1) ,血清 PICP与 BGP呈正相关(r=0 .5 89,P<0 .0 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 ,造成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 i型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骨钙素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卉卉 陈敏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动物模型后,大鼠心肌细胞及血浆纤维蛋白的变化。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阿霉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观察DCM组SD大鼠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并对DCM... 目的:观察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动物模型后,大鼠心肌细胞及血浆纤维蛋白的变化。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阿霉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观察DCM组SD大鼠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并对DCM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血浆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的浓度进行评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心腔明显扩张,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明显增加;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血浆中的PICP、PIIINP的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可成功复制DCM大鼠模型,且在DCM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发生了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心肌病 阿霉素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氨基端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