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骨生化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8
1
作者 段永强 吴振夫 +2 位作者 吴敏 王立兵 刘杨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914-916,922,共4页
目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Uni Q ICTP定量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对2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血清ICTP测定,并与SPECT核素骨显像比较。术后每6个月-12个月对骨转移患者、非... 目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Uni Q ICTP定量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对2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血清ICTP测定,并与SPECT核素骨显像比较。术后每6个月-12个月对骨转移患者、非骨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定量测定ICTP,观察骨转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乳腺癌术后SPECT骨转移率为19.4%(48/252);正常对照组、SPECT阴性组(非骨转移组)和SPECT阳性组(骨转移组)的ICTP分别为3.5±1.4!g/L、4.4±1.9!g/L和7.8±2.6!g/L。ICTP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43,P〈0.01;t=9.188,P〈0.01)。31例广泛骨转移与17例单发骨转移ICTP分别为9.5±3.5!g/L和5.1±2.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7,P〈0.01)。血清ICT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多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f=48-2=46,χ=0.362,P〈0.01)。结论核素骨显像联合ICTP在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方面可以相互补充,核素骨显像在及时发现骨转移上的优势以及与ICTP在及时观察骨质破坏程度上的优势互补,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判断疗效以及预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全身显像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预后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锐棠 龚晓兵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83例临床心肌炎患者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者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83例临床心肌炎患者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肌炎患者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以ELISA法分别检查其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末端肘(ICT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健康志愿者不予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心肌炎患者血清胶原前肽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增高。经连续2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肌炎患者ICTP和PIIINP血清浓度均下降,其中ICTP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疗效可靠,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干预胶原代谢,抑制胶原过度增生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氨基末端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鹏 罗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265-267,27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并进行了骨标志物检查的154例OP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分为气滞血瘀组、脾气虚弱组、肝肾阴虚组、肾阳虚衰组和肾精不足组。观察各组病例骨...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并进行了骨标志物检查的154例OP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分为气滞血瘀组、脾气虚弱组、肝肾阴虚组、肾阳虚衰组和肾精不足组。观察各组病例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CTX-I指标气滞血瘀组和肾阳虚衰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NP指标气滞血瘀组和肝肾阴虚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GP水平各证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P指标气滞血瘀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气虚弱组和肾精不足组在各指标中均为低水平。结论:OP气滞血瘀组有较高骨代谢水平,多为高转换状态,其次为肾阳虚衰和肝肾阴虚组,肾精不足和脾气虚弱组骨代谢水平较低,多为低转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指标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氨基末端 中医证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ICP、ICTP测定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陶耕 蔡俊峰 +1 位作者 陈国瑞 李永加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PICP/ ICTP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血清 PICP、BGP较对照组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Ca、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ICTP与病程呈正相关 (r=0 .474,P<0 .0 1) ,血清 PICP与 BGP呈正相关(r=0 .5 89,P<0 .0 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 ,造成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 i型羧基末端 i型羧基吡啶并啉交联 骨钙素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大蛋白与多项肝硬化指标联合检测分析
5
作者 卢燕 张晓红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与甲胎蛋白,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肿瘤坏死因子ɑ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92例不同血清标志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HBs与AFP、CTx、TNF的含量,并对相关性及这些...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与甲胎蛋白,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肿瘤坏死因子ɑ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92例不同血清标志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HBs与AFP、CTx、TNF的含量,并对相关性及这些指标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HBs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reS1阳性率,89例"大三阳"组患者血清ALT、CTx显著高于89例"小三阳"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小三阳"组LHBs、AFP、TNF显著高于"大三阳"组,2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LHBs比PreS1更灵敏,其含量显著升高,与AFP、CTx、TNF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能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乙肝病毒表面抗大蛋白 甲胎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i型羧基末端
下载PDF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42
6
作者 张萌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等,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至今,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检测标准;为此,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分别整理、凝炼成一篇为各位同仁可读、可用、可参考的文字材料。期待通过"共识"为推动临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的提高,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的参考范围,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规范诊断、规范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评价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氨基末端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尿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尿i型氨基末端 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i型羧基末端 i型氨基末端 骨保护素
下载PDF
过度训练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崇林 郑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目的: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研究其骨量变化及机制。方法:将22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120只和对照组105只。运动组和对照组大鼠各随机分成7组。运动组大鼠进行17周的跑台训练。动态观察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雌二醇(E2)... 目的: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研究其骨量变化及机制。方法:将22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120只和对照组105只。运动组和对照组大鼠各随机分成7组。运动组大鼠进行17周的跑台训练。动态观察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雌二醇(E2)变化作为造模监控指标;检测骨密度(BMD)、血清骨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的变化,探讨骨量变化及其机制。结果:在持续17周的跑台训练中,体重、Hb、E2显著性降低,符合过度训练的表现;BMD降低,血清PINP变化不明显,血清ICTP显著性升高,血清MMP-8显著性升高。结论:通过17周的跑台训练成功建立了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MMP-8升高,骨分解代谢增强,是过度训练导致低骨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过度训练 骨代谢 骨量 血清骨i型氨基端延长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 基质金属蛋白酶8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早期骨代谢参数的改变 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吸收骨形成研究的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秀林 倪安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早期骨矿物质代谢的变化,探讨其对骨代谢参数改变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42例甲亢治疗前和治疗早期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甲状旁腺素(PTH-M...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早期骨矿物质代谢的变化,探讨其对骨代谢参数改变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42例甲亢治疗前和治疗早期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甲状旁腺素(PTH-M)及相关生化指标,并与3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治疗前血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血AKP、BGP显著下降(P<0.001)其均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ICT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BGP与ICTP正相关,血TT3与BGP、AKP、ICTP呈正相关,血sTSH与BGP、ICTP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治疗前过量甲状腺激素加速骨转换,以破骨细胞活动占优势,使骨吸收显著大于骨形成,是甲亢骨病主要原因,甲亢治疗早期,骨吸收快速降低,骨形成仍高,以成骨细胞活动占优势,有利于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治疗前 治疗早期 骨代谢参数 骨矿物质代谢 血清 骨钙素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杜迅 任天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患者腰椎(L1~4)、两侧股骨颈BMD,从中筛选出40例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测定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ALP、PINP、CTX等指标,并与4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所选患者与同年龄段健康女性相比各部位BMD均显著降低(P〈0.001)。患者的25(OH)维生素D3水平较健康女性显著降低(P〈0.001),而血钙、血磷、ALP、PINP、CTX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下降,血钙、血磷、ALP、PINP、CTX水平与BMD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25(OH)维生素D3 i型氨基端伸展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ⅠCT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苗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2期86-88,9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情分为心肌梗死组(AMI组,n=17)、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n=21)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n=26),选择30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情分为心肌梗死组(AMI组,n=17)、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n=21)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n=26),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比较各组受试者之间的血清ⅠCT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ⅠCTP与MMP-2、MMP-9及血管内超声仪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 AMI组、UAP组血清ⅠCTP、MMP-2、MMP-9、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C组(P<0.05),AMI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SAP组最狭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脂质、坏死比例均低于UAP组+AMI组(P<0.05),斑块纤维组成高于UAP组+AMI组(P<0.05);ⅠCTP与斑块纤维组成、脂质比例及MMP-2、MMP-9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ⅠCTP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树军 石太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6月。干预组同时给维生素D330万IU1次口服,口服牡蛎碳酸钙75mg,Bid(牡蛎碳酸钙:每片150mg,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股份有限公司)。每周3天,共6月。治疗前及应用激素4周后采集患儿静脉血,分别测定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尿脱氧吡啶啉(DPD)和DPD排泄率。结果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中DPD的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骼代谢有潜在的影响,早期干预可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i型羧基末端 脱氧吡啶啉 维生素D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耕 蔡俊峰 李永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方法 本文对 37例绝经后妇女及 2 7例正常对照组 ,测定血清 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 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 (BGP)、碱性磷酸酶(AL P)、钙 (Ca)、磷 (P)等骨代谢指标... 目的 为了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方法 本文对 37例绝经后妇女及 2 7例正常对照组 ,测定血清 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 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 (BGP)、碱性磷酸酶(AL P)、钙 (Ca)、磷 (P)等骨代谢指标。结果 绝经后妇女 组血清 PICP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ICTP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BGP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绝经后妇女 I组 ICTP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1)。绝经后妇女年龄与血清 PICP、ICTP、BGP具有相关性 ,骨形成指标 PICP、BGP与骨吸收指标 ICTP均有相关性。结论 表明了绝经后妇女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i型羧基末端 羟基吡啶并啉交联 骨代谢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海人酸致痫幼年期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慧娟 马红伟 胡静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6X期726-728,共3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海人酸(KA)致痫的幼年期大鼠模型观察戊酸钠(VPA)对大鼠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交联肽(NTX)浓度的影响,探讨VPA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64只21 d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海人酸(KA)致痫的幼年期大鼠模型观察戊酸钠(VPA)对大鼠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交联肽(NTX)浓度的影响,探讨VPA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64只21 d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每组24只;VPA组,16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均给予KA制作癫痫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做脑电图描记。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选8只断头取血,测定骨形成指标PICP、骨吸收指标NTX。随后,VPA组每天VPA灌胃3次,150 mg/Kg/次。在第5、11天每组随机取8只分别取血,测定PICP、NTX。结果:①治疗5 d后,VPA组的血清PICP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0.01);VPA组的血清NTX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0.01);②治疗11 d后,VPA组的血清PIC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0.01);VPA组的血清NTX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0.01);③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1 d后的血清PICP浓度高于与零时间点(P<0.01);各时间点的血清NTX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治疗后不但可抑制骨形成及胶原合成,而且使骨吸收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i型羧基末端 i型氨基末端交联
下载PDF
血清NTx和ICTP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彦 任飞(综述) 黄慧恒(审校)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骨骼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靶器官,恶性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常常发生骨转移[1-4],近70%的肺癌或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5]。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是不可治愈的过程。骨代谢标志物... 骨骼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靶器官,恶性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常常发生骨转移[1-4],近70%的肺癌或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5]。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是不可治愈的过程。骨代谢标志物是来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反映骨代谢情况的生物标志物[6]。目前临床上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还相差甚远,研究其转移的机制是当代医学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吡啶交联氨基末端 血清i型吡啶交联羧基末端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断藤益母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清平 李楠 +3 位作者 孙骏炜 雷旭杰 何俊华 韩玉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断藤益母汤抗炎、抗骨质破坏的作用,及其抑制骨质破坏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成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MTX,1.06 mg·kg-1)、南蛇藤高、中、低剂量组(47,23.5,4.7 g·kg-1)、断藤益母汤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断藤益母汤抗炎、抗骨质破坏的作用,及其抑制骨质破坏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成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MTX,1.06 mg·kg-1)、南蛇藤高、中、低剂量组(47,23.5,4.7 g·kg-1)、断藤益母汤高、中、低剂量组(94,47,9.4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药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模型,造成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后,MTX每周ig给药1次,其余各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6 d,观察足肿胀度,检测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组织病理切片及踝关节X射线。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肿胀度、血清CTX-I水平和踝关节X射线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PI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足肿胀度、血清CTX-I水平和踝关节X射线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断藤益母汤各剂量组均优于单方南蛇藤各剂量组及氨甲喋呤组,血清PI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病理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均较模型组减轻,且断藤益母汤组对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的改善较南蛇藤组效果更优。结论:断藤益母汤能减轻AA大鼠关节炎、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CTX-I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断藤益母汤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骨破坏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勇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RA活动期患者、RA缓解期患者各40例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type Ⅰ collagen,CTX-Ⅰ)、骨碱性磷酸酶(...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RA活动期患者、RA缓解期患者各40例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type Ⅰ collagen,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同时测定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浓度。结果 CTX-Ⅰ水平在RA活动组显著高于RA缓解组,BAP水平RA活动组显著低于RA缓解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RA活动组比较,RA缓解组的RF,ESR,CRP水平显著低于RA活动组(P<0.01)。结论 RA患者骨代谢异常,CTX-I是判断不同病期RA患者骨吸收的敏感指标,与BAP一起,可作为判断RA活动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骨碱性磷酸酶 C-反应蛋白 血沉
原文传递
强骨生血口服液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娅辉 刘学武 +7 位作者 刘锐 曾贵荣 贾昀涛 张妙红 许志 周仕达 王宇红 姜德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935-4940,共6页
目的探讨强骨生血口服液对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0.54 g/kg)组和强骨生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2.7、5.4、10.8 m L/kg)组,除假手术外,其... 目的探讨强骨生血口服液对雌性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0.54 g/kg)组和强骨生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2.7、5.4、10.8 m L/kg)组,除假手术外,其余各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 d开始给药,连续90 d。于给药第45、90天分别检测血钙、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骨钙、股骨羟脯氨酸水平,股骨腰椎骨密度(BMD)、断裂载荷、最大载荷值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骨生口服液低、中剂量可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血钙、骨钙、BMD的降低,降低血清CTX-I水平,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强骨生口服液高剂量可显著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血钙、骨钙、BMD的降低,降低血清CTX-I水平,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强骨生血口服液对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延缓和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减少骨钙丢失,降低CTX-I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生血口服液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 骨密度 骨钙 i型羧基末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