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6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患者ICAM-1和TMIG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预测
1
作者 张波 樊辉 邱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ICAM-1和TMIGD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检测)及接受结肠良性切除者(健康结肠组织)78例,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ICAM-1和TMIGD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检测)及接受结肠良性切除者(健康结肠组织)78例,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及健康结肠组织中ICAM-1和TMIGD阳性表达,观察ICAM-1和TMIGD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呈现黄色或棕黄色,结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高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TMIGD1阳性表达低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ICAM-1、TMIGD1与远处转移、结肠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体积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ICAM-1与TMIGD1呈负相关(P<0.05);ICAM-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ICAM-1阴性患者(P<0.05);TMIGD1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TMIGD1阴性患者(P<0.05);ICAM-1、TMIGD1及联合诊断均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对结肠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价值。结论:ICAM-1、TMIGD1参与结肠癌的发展过程,与结肠癌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其对结肠癌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TMIGD1 结肠癌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不同频次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TNF-α、MCP-1、ICAM-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娇 于志亮 +2 位作者 张宁 杨孝芳 樊思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9-203,I0004,共6页
目的 观察不同频次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频次温和灸治疗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家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 观察不同频次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频次温和灸治疗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家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和造模组37只。空白组给予标准饲料饲养,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结合免疫损伤的方法制备AS模型。造模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只家兔进行血脂检测和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观察,检验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后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低频次艾灸组、高频次艾灸组,每组12只。从第9周开始,低频次艾灸组和高频次艾灸组选取“膻中”“神阙”“内关(双)”“血海(双)”穴位进行艾灸干预,低频次艾灸组治疗隔日1次,高频次艾灸组治疗每日1次,每次治疗30 min,共干预4周。空白组、模型组仅进行抓取、固定,不予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家兔一般情况;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苏丹Ⅳ染色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MCP-1、ICAM-1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家兔活动、食欲、皮毛、大便形态积分均增高(P<0.01);血清TC、TG、LDL-C含量均增高(P<0.01),主动脉弓部组织结构界限不清,脂质浸润明显,平滑肌形态不完整;血清TNF-α、MCP-1、ICAM-1含量均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次艾灸组家兔活动、食欲、皮毛积分均降低(P<0.05),大便形态积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TC、TG、LDL-C含量均降低(P<0.01),主动弓部组织结构较清晰,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内膜较光滑,平滑肌细胞排列欠整齐;血清TNF-α、MCP-1、ICAM-1含量均降低(P<0.01)。高频次艾灸组家兔活动、食欲、皮毛、大便形态积分均降低(P<0.05);血清TC、TG、LDL-C含量均降低(P<0.01),主动脉弓部组织结构界限清晰,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内膜较光滑,平滑肌细胞排列稍欠整齐;血清TNF-α、MCP-1含量均降低(P<0.01),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与低频次艾灸组比较,高频次艾灸组活动、皮毛积分均降低(P<0.05),食欲积分低于低频次艾灸组(P<0.01);血清LDL-C降低(P<0.01),TG、TC含量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CAM-1含量均降低(P<0.05),MCP-1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高频次温和灸更能有效调节AS家兔血脂水平,改善主动脉形态和超微结构,可能与艾灸能降低相关炎性因子TNF-α、MCP-1和ICAM-1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温和灸 TNF-Α MCP-1 icam-1
原文传递
血清LDH、ICAM-1、KL-6水平在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对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瑞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糖蛋白-6(KL-6)水平变化及对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7d后的效果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9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糖蛋白-6(KL-6)水平变化及对近期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7d后的效果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91例)和疗效不良组(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血清LDH、ICAM-1、KL-6水平变化及其差值,分析其与近期疗效相关性,偏回归分析疗效不良的影响因素,ROC分析各指标治疗7d后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差值对评估疗效价值。结果治疗7d后疗效不良组血清LDH、ICAM-1、KL-6水平高于疗效良好组,各项血清指标变化差值均小于疗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清LDH、ICAM-1、KL-6水平与近期疗效不良呈正相关(r=0.618、0.584、0.722,P<0.05);治疗前后血清LDH、ICAM-1、KL-6水平变化差值与近期疗效不良呈负相关(r=-0.493、-0.602、-0.57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7d后血清LDH>218.48U/L(OR=6.348)、ICAM-1>158.75μg/L(OR=8.733)、KL-6>545.69U/mL(OR=5.258)是病毒性肺炎近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LDH>46.32U/L(OR=0.195)、△ICAM-1>166.05μg/L(OR=0.172)、△KL-6>697.37U/mL(OR=0.211)是近期疗效不良的保护因素;治疗7d后血清LDH、ICAM-1、KL-6水平联合评估病毒性肺炎近期疗效不良的AUC为0.835,△LDH、△ICAM-1、△KL-6水平联合评估的AUC为0.899。结论血清LDH、ICAM-1、KL-6与病毒性肺炎近期疗效联系密切,监测其血清水平可有效评估近期疗效,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LDH icam-1 KL-6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HER2、ICAM-1的表达
4
作者 黄小虎 苗蓓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胃癌患者,术中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标本中circ0076704表达;免疫组...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胃癌患者,术中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标本中circ0076704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HER2、ICAM-1表达.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从纳入本研究起对患者进行3 a的随访,记录其生存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相对表达量及HE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ICAM-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相对表达量、HER2、ICAM-1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rc0076704、HER2、ICAM-1单独和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0.01),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58),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50例胃癌患者3 a生存率为52.00%(26/50).血清circ0076704≥22.37 U/L、HER2阳性、ICAM-1阴性的胃癌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清circ0076704<22.37 U/L、HER2阴性、ICAM-1阳性的胃癌患者(Log-rank χ2值分别为26.392、14.681、17.045,均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circ0076704、HER2高表达,ICAM-1则低表达;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irc0076704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预后
下载PDF
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ICAM-1基因、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小杰 刘文枝 张见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76-478,482,共4页
目的分析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ICAM-1基因、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新密市中医院和郑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1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 目的分析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ICAM-1基因、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新密市中医院和郑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1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例、76例;同时选取同期30例月经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片。比较各组子宫内膜ICAM-1mRNA和PRmRNA表达水平、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表达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其相关性,同时记录并比较各组排卵率和妊娠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各组子宫内膜ICAM-1mRNA、PRmRNA和血清E2、P含量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具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为健康对照组大于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ICAM-1mRNA、PRmRNA与血清E2、P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32、0.28、0.42和0.34,P>0.05),其中子宫内膜ICAM-1mRNA与PRmRNA亦无明显相关性(r=0.36,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妊娠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排卵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半年,1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76例患者怀孕,72例未怀孕;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子宫内膜ICAM-1和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可明显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CAM-1表达水平,改善其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其中ICAM-1和合并糖尿病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icam-1基因 雌二醇 妊娠
下载PDF
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明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分析上述血清因子与病情相关性及对AP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Ranson评分与血清SIL-2R、ICAM-1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与生存组比较,病死组入院1周后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IL-2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血清IL-2、SIL-2R、ICAM-1各参数联合预测对AP患者病死预测优于单一参数预测。结论: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变化与AP患者Ranson评分相关,可用于评估AP病情,可作为临床诊断AP病情程度血清学指标,可通过各指标初步预测AP患者预后,以制定相应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SIL-2R IL-2 急性胰腺炎 RANSON评分
下载PDF
老年AECOPD患者IL-8和NF-κB及ICAM-1与肺功能的关系
7
作者 吴洁 向英 +2 位作者 谢芳 徐静雯 王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125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初入院或...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125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初入院或体检时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根据AECOPD患者严重程度(COPD分级)将观察组分为观察a组(COPD重度、极重度,n=72)和观察b组(COPD轻度、中度,n=53)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IL-8、NF-κB及ICAM-1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IL-8、NF-κB、ICAM-1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ECOPD患者FEV1/FVC、FEV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EV1/FVC、FEV1%均低于观察b组,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8、NF-κB、ICAM-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8、NF-κB、ICAM-1与肺功能关系密切,患者炎症反应越高,其肺功能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白细胞介素-8 核转录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肺功能
下载PDF
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的研究
8
作者 田茜 王梦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189-2191,2204,共4页
目的:分析CT分级联合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轻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对照组。CT检... 目的:分析CT分级联合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白介素-2(SIL-2R)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轻症胰腺炎患者81例,纳入对照组。CT检查和检测血清ICAM-1、SIL-2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T分级评分、研究组亚组低级组和高级组ICAM-1、SIL-2R水平和不同预后患者ICAM-1、SIL-2R水平,并分析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组患者CT分级评分(7.02±0.19)、ICAM-1(263.58±14.62)、SIL-2R(53.87±5.2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级组患者ICAM-1(273.25±14.62)、SIL-2R(59.87±4.69)水平低于高级组(P<0.05)。低级组患者死亡人数为2例,高级组患者中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患者的ICAM-1(274.47±10.62)、SIL-2R(58.41±4.14)水平高于生存患者(P<0.05)。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能提升预测重症胰腺炎预后价值。结论:重症ICAM-1、SIL-2R和CT评分较高,CT分级联合血清ICAM-1、SIL-2R能提升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级 icam-1 SIL-2R 重症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ICAM-1和PCT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蔡树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42-0045,共4页
研究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产科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根据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作为分组依据,合并发生(n=30)分配到观察组,... 研究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产科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根据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作为分组依据,合并发生(n=30)分配到观察组,未合并(n=50)分配到对照组,并同时选取同一阶段内本院收治的3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纳入对照1组。三组产妇分别测定比较血清ICAM-1、PCT、白细胞计数(WBC)和 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而评价各项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患者血清ICAM-1、PCT、WBC、CRP水平相比,观察组>对照组>对照1组(P<0.05)。分娩前,三组患者血清ICAM-1、PCT、WBC、CRP水平相比,观察组>对照组>对照1组(P<0.05)。在血清ICAM-1、PCT、WBC、CRP水平上,观察组分娩前和入院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前对照组及对照1组和入院时相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AM-1和PCT指标水平能够判断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否同时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必要者可联合WBC及CRP指标水平了解疾病程度,为临床提供详实依据,保证分娩结局,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PCT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原文传递
二苯乙烯苷预防性干预大鼠动脉硬化对其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伟 王玉琴 +2 位作者 李锋 沈燕 王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预防性给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高脂饲料造模,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剂量TSG(30、60、120mg.kg-1.d-1)及辛伐他汀(2mg...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预防性给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高脂饲料造模,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剂量TSG(30、60、120mg.kg-1.d-1)及辛伐他汀(2mg.kg-1.d-1),12wk后,测定血清总SOD活力和MDA含量,Westernblot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RT-PCR分析ICAM-1和VCAM-1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观察VEGF表达。结果TSG能够明显提高大鼠血清总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对动脉ICAM-1、VCAM-1及VEGF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SG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动脉粥样硬化 icam-1 VCAM-1 VEGF SOD MDA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献珊 韩坤元 +2 位作者 陈锋夏 吴从明 黄伟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A549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构建A54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移植瘤ICAM-1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1.25μg/L-5μg/L的低浓度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96.33±6.41)比较,1.25μg/L青蒿琥酯即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75.43±4.37,P<0.05)。移植瘤实验表明10 mg/kg青蒿琥酯不能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5),但是可降低ICAM-1和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潜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CAM-1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肿瘤 侵袭 icam-1 MMP-9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观察及丹参的影响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军 匡培根 +3 位作者 吴卫平 张凤英 刘洁晓 姜树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 I C A M1) 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程脑组织中的表达与中性白细胞浸润程度的关系及丹参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S D大鼠分为3 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丹参组。大脑中动脉缺血2 h 再灌注... 目的 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 I C A M1) 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程脑组织中的表达与中性白细胞浸润程度的关系及丹参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S D大鼠分为3 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丹参组。大脑中动脉缺血2 h 再灌注2 h 、12 h、24 h 、48 h 、72 h 、7 d、14 d 后,分别进行 I C A M1 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 H E染色。结果 在脑缺血再灌早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I C A M1 免疫反应开始逐渐增加,再灌注48 h 达到高峰,再灌注14 d 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脑缺血区中性白细胞浸润也随之增加,在时程上与 I C A M1 表达同步。丹参组,再灌注48 h 后, I C A M1 免疫阳性血管数及中性白细胞的浸润比同时间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脑缺血 I C A M1 的表达与中性白细胞浸润密切相关,丹参能降低 I C A M1 的表达,抑制中性白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icam-1 中性白细胞 丹参 大鼠
下载PDF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ICAM-1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余曙光 郝亮 +3 位作者 宋开源 黄迪君 刘旭光 唐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 (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艾灸加假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 (ICAM 1)含量...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 (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艾灸加假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粘附分子 (ICAM 1)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ICAM 1含量明显较正常组升高 (P <0 0 1) ,艾灸治疗组血清ICAM 1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 (P <0 0 1) ,并仍高于正常水平 (P <0 0 1)。艾灸加去肾上腺组血清ICAM 1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艾灸加假手术组血清ICAM 1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下降 (P <0 0 1) ,与艾灸组具有相同趋势。 结论 :艾灸降低血清ICAM 1含量与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完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艾灸 类风湿关节炎 大鼠 血清 icam-1
下载PDF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对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贾钰华 张云仙 +1 位作者 周玉平 孙学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干预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血清中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 血清 再灌注心律失常 icam-1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出血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炎症介质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戴新文 张海宇 +2 位作者 王登科 秦毅 张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molecular-1,ICAM-1)的影响。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术后6 h治疗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测...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molecular-1,ICAM-1)的影响。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术后6 h治疗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ICAM-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24 h脑含水量开始升高,72 h达到高峰,治疗组脑含水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ICAM-1表达6 h开始增加,72 h达高峰,持续至14 d后仍有大量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CAM-1表达显著降低(P<0.05)。电镜下可观察到模型组细胞膜溶解断裂,胞质空化,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治疗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抑制炎症介质ICAM-1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灯盏花素 icam-1 脑水肿 大鼠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抑制单肺通气兔肺组织炎性细胞TLR4、NF-κB和ICAM-1mRNA的表达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卞清明 顾连兵 +3 位作者 许仄平 李彭依 钱燕宁 朱东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兔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兔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气组(D-O组),每组10只。T组行双肺通气3.5 h,O组、D-O组于双肺通气30 min后行右单肺通气3 h。D-O组于气管切开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1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T组、O组则持续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下左侧肺组织,进行肺组织湿/干(W/D)质量比测量;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双侧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左侧肺组织TLR4、NF-κB p65、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T组比较,O组和D-O组左肺W/D比均显著增加;与O组比较,D-O组左肺W/D比显著降低。与T组比较,O组、D-O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均明显加重,但D-O组肺损伤程度明显较O组减轻。与T组比较,O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ICAM-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而D-O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ICAM-1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O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TLR4、NF-κB p65 mRNA的水平,减轻炎症和兔单肺通气所致的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Toll样受体4(TLR4)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单肺通气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对结扎冠脉所致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秋雁 苏剑锋 +2 位作者 邓冰湘 丁志高 张国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结扎冠脉所致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结扎冠脉所致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及ICAM-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仅见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心肌缺血组有明显心肌细胞凋亡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府逐瘀汤组、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减少,与心肌缺血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同时ICAM-1蛋白的阳性表达支持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论血府逐瘀汤与地奥心血康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凋亡,下调ICAM-1表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凋亡 icam-1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伟 王玉琴 +2 位作者 李锋 沈燕 王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经PMA处理过的U937细胞,在给予ox-LDL刺激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TSG干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经PMA处理过的U937细胞,在给予ox-LDL刺激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TSG干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SOD活力,TBA法测定培养液中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观察各组细胞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观察各组细胞ICAM-1和VCAM-1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细胞液总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SG高剂量及阳性对照组总SOD活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细胞液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G高中剂量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模型组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SG高剂量和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ICAM-1、VCAM-1及VEGF表达(P<0.0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显示,模型组细胞ICAM-1、VCAM-1 m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TSG高剂量和辛伐他汀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ICAM-1、VCAM-1mRNA水平(P<0.01)。结论TSG具有抗氧化、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黏附分子分泌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OX-LDL U937细胞 icam-1 VCAM-1 VEGF
下载PDF
绿谷灵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红梅 田辉凯 +2 位作者 姚小皓 林志彬 李学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ELISA结果显示 0 2 4 g·kg-1、0 72 g·kg-1绿谷灵芝连续灌胃给药 10d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 (P <0 0 5 ) ,降低ox LDL诱导的ICAM 1表达 (P <0 0 5 )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 0 7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ICAM 1表达(P <0 0 5 ) ,0 1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和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研究 绿谷灵芝 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 icam-1 VCAM-1
下载PDF
大肠癌IC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明智 王培戈 +3 位作者 陈积圣 伍衡 张敬智 李玉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 ICAM-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采用 ICAM-1单克隆抗体测定 55例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及 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 I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ICAM-1阳性 41例,表达率... 目的:检测大肠癌 ICAM-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采用 ICAM-1单克隆抗体测定 55例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及 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 I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ICAM-1阳性 41例,表达率 75%高于大肠腺瘤,差异显著( P< 0.05)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 ICAM-1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差异显著( P< 0.05),比较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与大肠腺瘤 ICAM-1的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肠癌 ICAM-1的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大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icam-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