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李明 司美君 +1 位作者 蔡凤桃 余学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种族和地域差异及家族聚集性均提示遗传因素在IgA肾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异常及糖基化缺失IgA1的产生也与IgA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研究Ig...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种族和地域差异及家族聚集性均提示遗传因素在IgA肾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异常及糖基化缺失IgA1的产生也与IgA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研究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IgA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IgA肾病的遗传学研究、发病机制、微生物及代谢物组学及靶向药物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糖基化缺失iga1 遗传学研究 微生物及代谢物 靶向药物
下载PDF
探讨固本通络方基于细菌脂多糖介导的肠B细胞激活对Gd-IgA1的影响
2
作者 汪容 沈沛成 +1 位作者 何立群 吴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7-5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肠道细菌脂多糖(LPS)和糖基化缺陷IgA1(Gd-IgA1)的干预及肾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固本通络方低剂量组、固本通络方中剂量组、固本通络方高剂量组、依立托仑组。实验采用ddY小鼠构建IgA肾病动物模型,将模型组和各药物组进行造模,中药干预各组分别予以固本通络方免煎颗粒低(13.2 g/kg)、中(26.4 g/kg)、高(52.8 g/kg)3种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0 mL/kg),依立托仑组予以腹腔注射依立托仑药液,各药物组每天给予药物1次,连续8周。干预4周、8周后,测定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8周测定血清及肠道黏膜LPS、IgA、GdIgA1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染色及右肾IgA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sm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Cosmc蛋白表达及IgA肠道菌群特异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B淋巴细胞活化率及分泌IgA前体B淋巴细胞比率,对肠道黏膜组织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固本通络方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血清肌酐水平(P<0.05)。HE染色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固本通络方用药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及基质增生显著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显著改善;血清及肠道黏膜LPS水平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干预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和肠道黏膜组织LPS、Gd-IgA1和IgA水平(P<0.05);降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固本通络方能够显著降低小鼠粪便培养中菌落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osmc蛋白和Cosmc基因表达水平(P<0.05)。LPS水平与B细胞活化率及IgA前体B细胞比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固本通络方能有效降低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血清肌酐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及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其作用可能和固本通络方降低IgA肾病小鼠血清及肠道LPS水平,降低B淋巴细胞活化率,Cosmc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通络方 iga肾病 糖基化缺陷iga1 肠道细菌脂多糖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节IgA肾病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
3
作者 郭婷 黄文龙 +3 位作者 丁樱 宋纯东 徐炎 高雅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52-555,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学家从正邪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功能紊乱、伏邪学说等方面探讨了本病免疫...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学家从正邪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功能紊乱、伏邪学说等方面探讨了本病免疫紊乱的病因病机,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可通过改善黏膜免疫、调节B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抑制补体系统异常激活等途径发挥调节IgA肾病免疫紊乱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干预IgA肾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中医药进一步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免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IgA肾病患者尿β2-MG、U-mAlb及α1-MG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郭永力 刘维萍 +5 位作者 穆永芳 张彦芬 刘海荣 管仁苹 张隆业 邵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对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及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肾内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9例IgA肾病患者为...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对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及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肾内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9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泼尼松组(n=43)和联合组(n=46)。泼尼松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联合组在泼尼松组基础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尿β2-MG、U-mAlb、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足细胞蛋白的水平,检测两组肾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尿酸、血红蛋白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液β2-MG、U-mAlb、α1-MG、NAG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NPHS1蛋白、Podocin蛋白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TGF-β1、TGF-α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hU-TP、eGFR下降,且联合组24hU-TP、e GFR下降后水平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IgA肾病可保护患者足细胞,减轻肾损伤,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 iga肾病 足细胞 肾损伤
下载PDF
快速进展型IgA肾病的病理表现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秋月 张萌 蔡广研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IgA肾病(IgAN)如在3个月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可诊断为快速进展型IgAN(RPIgAN),这类患者如不能及时诊断病情通常难以逆转,比一般的IgAN患者更快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了解RPIgAN的病理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开展有效干... IgA肾病(IgAN)如在3个月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可诊断为快速进展型IgAN(RPIgAN),这类患者如不能及时诊断病情通常难以逆转,比一般的IgAN患者更快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了解RPIgAN的病理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开展有效干预。然而,目前对RPIgAN的病理表现尚无系统描述。RPIgAN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伴新月体形成、伴弥漫毛细血管内增生、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合并有恶性高血压等为其主要特征性病变。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对RPIgAN的病理表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快速进展 快速进展型iga肾病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高歌 张鑫越 +3 位作者 冯玉华 窦婧予 吴雪莹 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1∶1匹配筛选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1年内疾病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开始支持治疗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2-10-31,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接受透析治疗。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超过30%或进入ESRD或接受透析或患者死亡;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236例原发性IgA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1匹配,激素治疗组97例与支持治疗组97患者匹配成功,两组基线数据匹配均衡。激素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支持治疗组(χ^(2)=6.171,P=0.013;χ^(2)=3.973,P=0.046)。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9.75,28.0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95,P=0.034);激素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19,P=0.036)。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中有177例中等量蛋白尿患者,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eGFR对激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的177例患者进行1∶1匹配后,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和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各有76例患者匹配成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127,P=0.042);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934,P=0.0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R=0.982)、血肌酐(HR=1.019)、eGFR(HR=1.020)、24 h尿蛋白定量(HR=1.205)是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激素治疗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支持治疗组(P<0.05)。结论在CKD进展高风险IgAN肾病患者中,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肾脏缓解率,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风;但仍需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糖皮质激素类 蛋白尿 预后 危险因素 比例风险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永钧治疗IgA肾病的学术特点
7
作者 朱勤 陈洪宇 +2 位作者 曾佳丽 王曾 王永钧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遵循“审病辨证”,提出Ig A肾病“风湿致病”和“微观辨证”理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选取王教授3年内诊治过的Ig A肾病原始病例,...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遵循“审病辨证”,提出Ig A肾病“风湿致病”和“微观辨证”理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选取王教授3年内诊治过的Ig A肾病原始病例,挖掘并总结其治疗该病所用中药的药味、药性、归经及配伍规律,以期深入理解和传承其治疗Ig A肾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王教授在杭州市中医院门诊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Ig A肾病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3版)。1.2纳入标准:(1)经王教授门诊诊治的Ig A肾病患者;(2)患者年龄≥18周岁;(3)辨证资料完备,中药复方记录详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数据挖掘 学术特点 王永钧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IgA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魏玉鹏 马志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数十年前已经发现肠道感染后容易发生IgAN,且肠道黏膜免疫产生的IgA在肾脏沉积可能是其发病原因。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发现肠道菌群和IgAN密切相关,...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数十年前已经发现肠道感染后容易发生IgAN,且肠道黏膜免疫产生的IgA在肾脏沉积可能是其发病原因。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发现肠道菌群和IgAN密切相关,并提出肠-肾综合征的概念[1]。本文就肠道菌群失调与IgAN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基于上述可能机制对IgAN的治疗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肠道黏膜免疫 igaN 肠道菌群 肾综合征 肠道感染 发病机制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9
作者 王银萍 陈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容易引起肾损害,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使患者进入肾替代治疗阶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针对IgA肾病,西医逐渐研制各种靶向药物但疗效及不良反应仍需观察。文献、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 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容易引起肾损害,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使患者进入肾替代治疗阶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针对IgA肾病,西医逐渐研制各种靶向药物但疗效及不良反应仍需观察。文献、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有效延缓肾功能减退,且无毒副作用。现收集大量文献,从中医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西医对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进行总结,让更多的青年医师借鉴学习,为更多的IgA肾病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血 iga肾病 中医病因病机 西医发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活血养阴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阴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hs-CRP、Th1/Th2的影响
10
作者 沈岚 张之蕙 费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IgA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是一种原发性的疾病,是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大量沉积所致[1],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多见于中青年群体中,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临床症状和类型多种多样,若没有及时治疗,疾病持续发展很容易引起... IgA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是一种原发性的疾病,是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大量沉积所致[1],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多见于中青年群体中,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临床症状和类型多种多样,若没有及时治疗,疾病持续发展很容易引起终末肾脏病[2]。在临床治疗方面,IgA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西医方面还是以治疗出现的炎症反应、尿蛋白、血压为主,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效果不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反复发作 iga肾病 肾小球疾病 阴虚血瘀证 尿蛋白 临床症状 炎症反应 中青年群体
下载PDF
以急性肾损伤起病的儿童IgA肾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仇慧 董琳琳 +7 位作者 童桂霞 周蔚然 许艺怀 王雪 解洪丽 张海美 王三凤 张洪霞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发生急性肾损伤及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gA肾病以急性肾损伤起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9岁,以全身浮肿、尿少、肉眼血尿起病。入院后... 目的探讨IgA肾病发生急性肾损伤及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gA肾病以急性肾损伤起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9岁,以全身浮肿、尿少、肉眼血尿起病。入院后监测肌酐明显升高,无尿,给予血液净化、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肌酐、尿量恢复正常,但突然出现高血压、视力丧失,头颅MRI示可逆性脑病,经过降压、减轻脑水肿等治疗视力恢复,完善肾活检示IgA肾病,继续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患儿肾功能、尿常规均恢复正常,复查头颅MRI恢复正常。结论以急性肾损伤起病的IgA肾病较为少见,可能为多种机制并存发生。儿童肾脏疾病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更为罕见,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避免发生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ga肾病 急性肾损伤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下载PDF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
12
作者 刘玉洁 李冬梅 聂振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8-179,184,共3页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LABD)是一种少见的由免疫介导的以基底膜带上连续性线状IgA抗体沉积、表皮下水疱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疱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串珠状”环形排列的水疱和大疱,水疱破溃后愈合迅速,儿童...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LABD)是一种少见的由免疫介导的以基底膜带上连续性线状IgA抗体沉积、表皮下水疱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疱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串珠状”环形排列的水疱和大疱,水疱破溃后愈合迅速,儿童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相对少见。1临床资料患者,男,6岁,因面部、躯干、四肢散在水疱及大疱3个月伴瘙痒于2022年3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伴瘙痒,未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 iga 大疱性皮病
下载PDF
靶向补体的IgA肾病治疗进展
13
作者 李贵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体系统活化在IgA肾病发病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靶向补体成分的新药开发,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措施。针对补体成分C3、B因子、D因子、C5、C5a受体等的药物,已经进入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对...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体系统活化在IgA肾病发病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靶向补体成分的新药开发,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措施。针对补体成分C3、B因子、D因子、C5、C5a受体等的药物,已经进入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对靶向补体的IgA肾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防治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娟 王乐 +1 位作者 毛加荣 于小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3,182,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有数据表明我国IgA肾病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4.0%~5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终末期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损伤 iga肾病 免疫球蛋白 团块状 中医药
下载PDF
IgA肾病免疫学机制新认识
15
作者 甘言刚 杨琼琼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IgA肾病(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几乎所有患者在预期寿命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主要表现为糖基化缺失的IgA1及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进而引起补体激活及炎症从而导致肾损伤。免疫系统调节异... IgA肾病(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几乎所有患者在预期寿命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主要表现为糖基化缺失的IgA1及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进而引起补体激活及炎症从而导致肾损伤。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揭示了黏膜免疫及免疫细胞调节异常在IgAN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揭示IgAN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探索IgAN新的诊断治疗靶点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目前IgAN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半乳糖缺乏iga1 免疫系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论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党元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1-0003,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 PGN)。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1/3的患者在发病10年后进展至尿毒症...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 PGN)。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1/3的患者在发病10年后进展至尿毒症期。针对该病临床上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对于IgAN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点。本文以传统的“四重打击”学说为线索,将促成IgAN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做一总结,为临床寻找特异生物标志物及精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机制 分子机制 半乳糖缺陷iga1
下载PDF
黄葵胶囊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保护IgA肾病大鼠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朱莹莹 刘一鸣 +2 位作者 王冬雪 侯继秋 徐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IgA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清白蛋白灌胃+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脂多糖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模型。将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IgA肾病模型组(B组)、黄葵胶囊治疗组(C组)以及IgA肾病黄葵胶囊...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IgA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清白蛋白灌胃+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脂多糖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模型。将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IgA肾病模型组(B组)、黄葵胶囊治疗组(C组)以及IgA肾病黄葵胶囊治疗组(D组)。C组和D组予黄葵胶囊灌胃。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样本。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mRNA表达;检测β-caten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脏损害指标、肾脏组织损害、β-catenin及α-SMA mRNA表达水平、β-catenin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C组均无明显差异,B组和D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D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对健康大鼠无明显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减轻IgA肾病大鼠的肾损害,降低Wnt/β-catenin通路表达,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WNT/Β-CATENIN 黄蜀葵花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表达与肾病预后不良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廖敏 宋勇波 +5 位作者 魏卓 刘小兵 程魁 范哲奇 双松涛 祝存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跟踪随访24个月,统计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8.69±6.83)%、(55.94±8.08)%、(33.47±5.72)%;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24%,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27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升高、24 h蛋白尿增多、系膜细胞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新月体与P21、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P27阳性细胞表达率降低均是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肾病肾小球系膜组织存在P21、P27、PCNA阳性表达,IgA肾病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27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者,且均为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P21 P27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霉酚酸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19
作者 陈娟 管宴萍 +5 位作者 孙良忠 李亦蕾 魏海霞 周守宁 陈艳 郑萍 《中国药房》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PPK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协变量筛选,通过拟合优度图、重抽样自举法和可视化预测检验法评价模型。结果原发性IgA肾病患儿MPA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二房室模型(目标函数值为3276.31)。协变量分析提示体重和白蛋白(ALB)水平为表观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最终模型估计可得MPA最终模型PPK参数群体典型值:中央室分布容积为5.79 L,清除率为4.06 L/h,外周室分布容积为430.93 L,隔室间清除率为15.40 L/h,口服吸收速率常数为1.29 h^(-1)。经验证,预测校正观测浓度点大部分位于预测校正模拟浓度的90%置信区间内,说明MPA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建立了原发性IgA肾病患儿口服霉酚酸酯后MPA的PPK模型,明确了体重及ALB水平是MPA代谢的显著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霉酚酸 儿童 群体药动学
下载PDF
儿童IgA血管炎肾炎伴高凝状态的尿蛋白和肾脏病理特征分析
20
作者 白梦刻 杨晓青 +3 位作者 梅晓峰 李金刚 杨月丽 黄岩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与IgA血管炎肾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 with nephritis,IgAVN)患儿尿蛋白和肾脏病理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凝血功能结果,将349例IgAV患儿分为高凝组(52例)和非高凝组(297例),比较两组间尿蛋白和肾脏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与IgA血管炎肾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 with nephritis,IgAVN)患儿尿蛋白和肾脏病理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凝血功能结果,将349例IgAV患儿分为高凝组(52例)和非高凝组(297例),比较两组间尿蛋白和肾脏病理特征,并分析IgAVN患儿高凝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凝组患儿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尿免疫球蛋白G/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高于非高凝组(P<0.05);高凝组患儿肾脏病理分级为Ⅲ~Ⅳ级、弥漫性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肾小球新月体形成>25%比例高于非高凝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肾小球新月体形成>25%是IgAVN患儿高凝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伴高凝状态IgAVN患儿的肾损伤更为严重,肾小球新月体形成>25%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是进一步加重IgAVN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血管炎肾炎 蛋白尿 肾脏病理 高凝状态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