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4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X9/NF⁃κB/MMP⁃13信号通路探讨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易林 张文豪 +4 位作者 向文远 石正誉 热米拉·艾买提 邓迎杰 方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痹通方(BSBT)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第3代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BSBT(L)组、IL‐1β+BSBT(M)组、IL‐1β+BSBT(H)组(5%、10%、15%BSBT含药血清),分... 目的:观察补肾痹通方(BSBT)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第3代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BSBT(L)组、IL‐1β+BSBT(M)组、IL‐1β+BSBT(H)组(5%、10%、15%BSBT含药血清),分别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磷酸化细胞核因子(NF‐κB p6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升高,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降低;与IL‐1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率降低,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降低,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升高;与IL‐1β+BSBT(L)组比较,IL‐1β+BSBT(M)组和IL‐1β+BSBT(H)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率降低,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降低,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升高。结论: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SOX9/NF‐κB/MMP‐13信号通路,促进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改善软骨细胞微环境,促进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痹通方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信号通路 il
下载PDF
龈沟液中IL⁃1β、hs⁃CRP、LPS水平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雪楠 曲妍 王立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毒素(LPS)水平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情程度、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6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毒素(LPS)水平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情程度、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附着水平(CAL)分为轻度25例、中度41例、重度30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龈沟液IL⁃1β、hs⁃CRP、LPS水平,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龈沟液IL⁃1β、hs⁃CRP、LPS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龈沟液IL⁃1β、hs⁃CRP、LPS水平随病情程度增加呈升高趋势,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轻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不同疗效患者病程、病情程度、治疗2、4周后显效者龈沟液IL⁃1β、hs⁃CRP、LP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病程>3年、病情程度为重度、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龈沟液IL⁃1β、hs⁃CRP、LPS水平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龈沟液IL⁃1β、hs⁃CRP、LPS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治疗4周后龈沟液IL⁃1β、hs⁃CRP、LPS联合预测AUC(0.933)>治疗2周后(0.882),敏感度为84.81%,特异度为94.12%。结论龈沟液IL⁃1β、hs⁃CRP、LPS水平随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情加重而升高,是影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在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白细胞介素⁃1β 超敏C反应蛋白 内毒素 牙周指数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3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il-)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LRP3信号通路IL-1β、IL-18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蔺晓源 李开楊 +1 位作者 管洁 刘杰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NLRP3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溶液7 d制备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NLRP3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溶液7 d制备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健脾益肠散组,每组10只。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予相应药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l)含量,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NLRP3、ASC、Caspase-l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嘧啶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好转,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NLRP3、ASC、Caspase-l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肠散可抑制NLRP3信号通路IL-1β、IL-18表达,改善结肠免疫炎症损伤,发挥治疗U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肠散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大鼠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5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
下载PDF
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自然转归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张瑞 高佳惠子 +2 位作者 董翰宇 李昶 尹海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束时,根据临床结局,将完成研究的患者分为3组:自愈、进展和无改变。再检测所有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以及阴道微环境中IL-1β和IL-1Ra浓度,并比对上述指标在3组不同结局的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共有1 014例中国汉族女性患者入组,984例完成临床随访并获得临床结局数据。其中13例患者的冻存标本在检测时无法使用,共有971分标本完成检测。所有患者均检测到IL-1Ra基因,有A_(1)/A_(1)、A_(1)/A_(2)和A_(2)/A_(2) 3种基因型,主流人群的基因型为A_(1)/A_(1),最少见的基因型为A_(2)/A_(2),未发现少见类型的基因型女性。病情进展组的A_(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自愈组(P<0.05)。在所有患者的阴道灌洗液标本中均能检测到IL-1β和IL-1Ra存在。与进展组比较,自愈组的IL-1β水平明显偏低(P<0.05)。当携带A_(2)等位基因时,进展组IL-1β水平相对偏低,而IL-1Ra水平相对升高,无变化组的数值介于进展组和自愈组之间。结论 aBV患者中的IL-1Ra基因多态性特征与阴道分泌物中的IL-1Ra含量有关。携带等位基因A_(2)与IL-1Ra含量升高、IL-1β含量降低有密切相关性。携带等位基因A_(2)可能通过与IL-1Ra和IL-1β有关的机制影响了aBV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基因 基因多态性 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 il-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对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于文霞 姚彬 +6 位作者 姜文慧 苏秀海 高娟娟 王猛 刘爱茹 何青敏 李秀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炎症坏死期DFU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笔者自拟中药复方(由大黄、土茯苓、毛冬青、金银花、黄芪、败酱草、连翘、苦参等十六味中药组成)熏蒸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及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和TIMP-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和创面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7%(44/48)、85.4%(41/48),均较对照组[75.0%(36/48)、66.7%(32/48)]显著提高(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面积均逐渐缩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均显著更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则均显著更低(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浓度均逐渐升高(P<0.05),IL-1β、MMP-9含量则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IL-1β、MMP-9水平则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DFU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创面局部症状,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进一步上调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表达水平及下调IL-1β、MMP-9表达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中药熏蒸 创面渗出液 TGF-Β1 il- MMP-9 TIMP-1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下载PDF
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分泌Sema4D
9
作者 黄君华 谢小娟 +1 位作者 赵传梅 张书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i-IL-1β组和si-NC组,分别转染IL-1βsiRNA和无效siRNA,然后加入KD血清刺激,RT-PCR检测HCAECs中IL-1βmRNA表达。收集si-IL-1β组和si-NC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经离心和滤菌后分别得到两组细胞的条件培养基,ELISA检测两组条件培养基中IL-1β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分为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用si-IL-1β组或si-NC组条件培养基分别刺激已用金属蛋白酶ADAM17的抑制剂TAPI-1或DMSO预处理的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Sema4D表达。结果RT-PCR显示,KD组较HC组HCAECs中IL-1β明显高表达(P<0.01);si-IL-1β组IL-1βmRNA表达较si-NC组明显降低(P<0.01)。与si-NC组比较,si-IL-1β组条件培养基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条件培养基处理的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而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均增加(P<0.01)。与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比较,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Sema4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而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中性粒细胞Sema4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并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而且可能通过激活ADAM17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Sema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 Sema4D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NLRP3及IL-1β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陈敬伟 苏美意 +4 位作者 刘琨 张炎明 杨淑荃 欧志文 范德辉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障指数(NDI)、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及血清中炎症小体(NLRP3)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NLRP3及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和BA的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部力量康复训练 项痹通颗粒 NLRP3 il-
下载PDF
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MMP3、PGE_(2)、IL-1β表达的作用
11
作者 刘元朗 刘志杰 朱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nt...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LDH患者1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A组(62例)、对照B组(62例)。对照A组予以灯盏花素穴位注射,对照B组予以针灸,观察组予以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均治疗1个月。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BI)、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积分肌电值、平均功率频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_(3)]、MMP3、PGE_(2)、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3.55%(58/62)高于对照A组7742%(48/62)、对照B组80.65%(50/62)(P<0.05);3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JOA、BI评分与积分肌电值、平均功率频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IgG、IgM、补体C_(3)、MMP3、PGE_(2)、IL-1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灯盏花素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LDH可缓解疼痛程度与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提升腰背伸肌群肌肉收缩性,改善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下调血清MMP3、PGE_(2)、IL-1β表达,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穴位注射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 MMP3 PGE_(2) il-
原文传递
低强度激光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对龈沟液IL-1β,RANKL和OPG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晶 张哲谌 李凌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LILT)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正畸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牙齿正畸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LILT)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正畸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牙齿正畸治疗,实验组加用LILT治疗。比较治疗后牙齿累积移动距离(CMD)和平均回缩速度(ARS),以及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和龈沟液IL-1β,RANKL和OPG水平。结果:试验组7、14、21 d,28 d牙齿CMD均大于对照组(P<0.05),7、14和21 d ARS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24 h,7、14、21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7 d OPG低于对照组,7、14和21 d RANKL高于对照组,21 d和28 d IL-1β高于对照组,7 d RANKL/OPG比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ILT可通过影响骨代谢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并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牙齿疼痛与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正畸牙齿移动 il- RANKL OPG
下载PDF
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Hcy、UA及AP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学辉 陈帅杰 +2 位作者 张良芝 王冬莲 张创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酸(uric acid,UA)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影响。方法PD大鼠模型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法制作,造模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中西药合用组,每组15只,另设1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Hcy、UA及APN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及Hcy水平均明显升高,UA、APN水平均明显降低;假手术组、中药各剂量组、中西药合用组、西药组血清IL-6、IL-1β、TNF-α及Hcy水平均明显降低,UA、APN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龟羚帕安丸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降低IL-6、IL-1β、TNF-α及Hcy水平,增加UA、APN水平,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龟羚帕安丸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脂联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联合西药对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IL-1β、SIgA、MCP-1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李华 张丹 +6 位作者 徐洪 杜晓丽 高建宏 郭雪娇 张东明 高金荣 贾西贝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724-1727,1732,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宫颈分泌型IgA(SIg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6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宫颈分泌型IgA(SIg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6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分组,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评估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1β、SIgA、MCP-1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0、3.430、3.1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后两组的IL-1β、SIgA、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6、18.461、15.33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3.58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4.336,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IL-1β、SIgA、MCP-1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腹腔镜手术 西药 il- SIGA MCP-1
下载PDF
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
15
作者 王长江 王悦 +1 位作者 王小琴 邹新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73-576,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予以5/6肾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造模,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并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术后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饮水,模型组和左归丸组予以...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予以5/6肾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造模,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并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术后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饮水,模型组和左归丸组予以高磷饮水。术后4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灌胃,左归丸组行左归丸水溶液灌胃,共8周。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BUN、Scr、IL-1β,免疫组化检测胸主动脉IL-1β、p65表达,von kossa染色观察胸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给药8周后,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BU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Scr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IL-1β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大鼠各组IL-1β、p65在动脉血管壁几乎无表达,模型组大鼠表达明显,左归丸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加,但明显少于模型组;von kossa染色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中内膜层无明显钙盐沉积,模型组大鼠主动脉钙盐沉积明显,左归丸组钙盐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左归丸能够改善5/6肾切除大鼠胸主动脉钙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p65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钙化 左归丸 il- P65
下载PDF
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研究
16
作者 王显鹤 张洋 +4 位作者 杨玲霞 王娇 梅梅 聂影 李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h、72h和7d时间点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Sham组及Control组比较,HIE组不同时间点的NLRP3、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LRP3、Caspase-1和IL-1β在HIE组6h均可见水平增高,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7d表达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随时间演变逐渐加重,与炎症小体通路的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上调有关。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启动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炎症小体 NLRP3 CASPASE-1 il-
下载PDF
血清IFN-γ、IL-1β联合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罗滢 樊雷 张慧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中探查发现15...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中探查发现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有83例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计算血清IFN-γ、IL-1β、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性以及诊断效能。结果经过治疗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β+P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79%、97.33%、97.62%、98.65%、98.10%,均高于IFN-γ、IL-1β、PCT单独检测;血清IFN-γ、IL-1β、PCT单独以及联合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11、0.623、0.724、0.976。结论 血清IFN-γ、IL-1β、PCT联合检查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效果强于单独检测,血清IFN-γ、IL-1β、PCT联合检查与临床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以及预后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il- PCT检测 卵巢囊肿蒂扭转
下载PDF
LncRNA NBAT-1抑制IL-1β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叶静华 沈预程 朱娅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30-1334,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神经母细胞瘤相关转录本-1(neuroblastoma associated transcript-1,NBAT-1)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IL-1β(0、0.10、1.00、10.00 ng/ml)处理HCT116细胞... 目的探讨LncRNA神经母细胞瘤相关转录本-1(neuroblastoma associated transcript-1,NBAT-1)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IL-1β(0、0.10、1.00、10.00 ng/ml)处理HCT116细胞,筛选最适浓度1.00 ng/ml。用脂质体法将pcDNA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pcDNA-lncRNA NBAT-1组(共转染pcDNA3.1和lncRNA NBAT-1)、IL-1β+pcDNA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并用1.00 ng/ml Il-1β处理)、IL-1β+pcDNA-lncRNA NBAT-1组(共转染pcDNA3.1和lncRNA NBAT-1并用1.00ng/mL IL-1β处理)转染至HCT116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迁移侵袭(Transwell)小室、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lncRNA NBAT-1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IL-1β(0、0.10、1.00、10.00 ng/ml)呈浓度依赖性,显著增强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上调lncRNA NBAT-1。过表达lncRNA NBAT-1的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pcDNA组(P<0.05)。与IL-1β+pcDNA组相比,IL-1β+pcDNA-lncRNA NBAT-1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显著降低,且明显抑制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促进Vimentin蛋白表达(P<0.05)。结论lncRNA NBAT-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下调E-cadherin、N-cadherin,上调Vimentin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神经母细胞瘤相关转录本-1 白介素 结直肠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IL-1_β、IL-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病理学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维玺 刘玉梅 +1 位作者 孙燕 张叔人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8(IL 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病理TNM分期等的关系。方法 :以术后大体肺石腊包埋组织为材料 ,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IL 1β、IL 8在肺癌细胞中的染...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8(IL 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病理TNM分期等的关系。方法 :以术后大体肺石腊包埋组织为材料 ,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IL 1β、IL 8在肺癌细胞中的染色情况。 结果 :共选择 88例肺癌患者 ,IL 1β、IL 8的阳性率分别是 52例 (59% )、4 9例 (56 % )。IL 1β、IL 8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P >0 0 5)。Ⅰ期肺癌细胞IL 1β、IL 8染色的阳性率高于Ⅱ期和Ⅲ期肺癌 (P <0 0 5)。 结论 :IL 1β、IL 8在Ⅰ期肺癌的阳性率高于Ⅱ期和Ⅲ期肺癌 ,说明早期肺癌患者的细胞因子反应状态和免疫功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il- il-8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NLR、IL-1β、IL-8及Hcy联合超声心动图在GDM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晶 王蕾 +5 位作者 闫琼 刘丽 凌莉 张晓燕 王晶萍 吴晓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4期669-672,共4页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苏州高新区人...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13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67例确诊为GDM的孕妇纳入观察组;将65名体检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心脏构型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s)、舒张末期厚度(IVSd)]及相关心功能指标[左室壁厚度(LVWT)、右室壁厚度(RVWT)、二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TV)、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MV)],比较两组血清NLR、IL-1β、IL-8水平及不同时间点血清Hcy浓度。结果 两组胎儿LVDS、LVDd、RVDS、R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VSs、IV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和LVWT、RVWT均高于对照组,E/ATV和E/AM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分娩当日各时间点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娩当日Hcy水平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LR、IL-1β、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易对胎儿心脏发育及心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采用NLR、IL-1β、IL-8及Hcy联合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检测胎儿心功能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 il- il-8 超声心动图 胎儿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