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刘佳 李芳菲 +1 位作者 梁晓龙 牛家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67,共5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口腔检... 目的分析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口腔检查健康人群6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龈沟液IL-1、IL-1β、IL-6、IL-10表达水平,检测全血DNA中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1.987、28.911、14.201、16.562、21.315、19.146、-45.554、-57.942,P<0.05),各组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0、-10.316、-10.686、10.713;t=-9.567、-6.422、-9.904、3.944,P<0.05)。观察组IL-1基因rs7413228、IL-1β基因rs2356789、IL-6基因rs5357964、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相关(P<0.05)。IL-1基因rs7413228位点等位基因T、IL-1β基因rs2356789位点等位基因T、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相关(P<0.05)。IL-1基因rs7413228、IL-1β基因rs2356789、IL-6基因rs5357964、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多态性是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相关,临床可通过检验患者基因多态性评估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牙周炎 il-1 il-1Β il-6 il-1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2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1Β
下载PDF
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自然转归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张瑞 高佳惠子 +2 位作者 董翰宇 李昶 尹海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束时,根据临床结局,将完成研究的患者分为3组:自愈、进展和无改变。再检测所有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以及阴道微环境中IL-1β和IL-1Ra浓度,并比对上述指标在3组不同结局的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共有1 014例中国汉族女性患者入组,984例完成临床随访并获得临床结局数据。其中13例患者的冻存标本在检测时无法使用,共有971分标本完成检测。所有患者均检测到IL-1Ra基因,有A_(1)/A_(1)、A_(1)/A_(2)和A_(2)/A_(2) 3种基因型,主流人群的基因型为A_(1)/A_(1),最少见的基因型为A_(2)/A_(2),未发现少见类型的基因型女性。病情进展组的A_(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自愈组(P<0.05)。在所有患者的阴道灌洗液标本中均能检测到IL-1β和IL-1Ra存在。与进展组比较,自愈组的IL-1β水平明显偏低(P<0.05)。当携带A_(2)等位基因时,进展组IL-1β水平相对偏低,而IL-1Ra水平相对升高,无变化组的数值介于进展组和自愈组之间。结论 aBV患者中的IL-1Ra基因多态性特征与阴道分泌物中的IL-1Ra含量有关。携带等位基因A_(2)与IL-1Ra含量升高、IL-1β含量降低有密切相关性。携带等位基因A_(2)可能通过与IL-1Ra和IL-1β有关的机制影响了aBV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基因 基因多态性 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 il-1Β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4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3 位作者 孔亚荣 裴勃 蒋美超 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LIF组[n=58,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和PTED组(n=64,PTED治疗),比较两组IL-6、HMGB-1、IL-17水平、分析PTED组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的IL-6、HMGB-1、IL-17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ED组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ED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TLIF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吸烟、是否营养不良和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BMI、术中出血量多少、有无使用内固定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为影响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IL-6、HMGB-1和IL-17水平,且手术疗效确切;而年龄、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等是影响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6 HMGB-1 il-17
下载PDF
miR-185-5p通过靶向抑制IL-1β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6
作者 侯楠 马祥会 +8 位作者 周玮 袁敏 徐黎明 孙焕霞 刘一帆 刘立宁 石颜军 李春先 付衍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关节损伤过程中与miR-185-5p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9名AGA患者及91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miR-185-5p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185-5p的表达水平与视...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关节损伤过程中与miR-185-5p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9名AGA患者及91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miR-185-5p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185-5p的表达水平与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IL-1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185-5p对AGA的诊断价值。采用尿酸钠(MSU)诱导THP-1细胞建立体外急性痛风性炎症细胞模型,通过体外转染miR-185-5p模拟物或抑制物增加或降低THP-1细胞miR-185-5p的表达水平后,采用ELISA检测THP-1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miR-185-5p与IL-1β的3′-非翻译区(3′-UTR)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GA患者血清miR-185-5p的水平显著降低;血清miR-185-5p的水平与VAS评分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性为80.17%,特异性为83.52%。下调miR-185-5p显著促进THP-1细胞IL-1β、 IL-8及TNF-α的表达,而过表达miR-185-5p则呈现相反的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IL-1β是miR-185-5p的靶基因,并且负调控IL-1β的表达。结论 miR-185-5p通过靶向抑制IL-1β减轻AGA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 miR-185-5p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视觉模拟评分法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下载PDF
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分泌Sema4D
8
作者 黄君华 谢小娟 +1 位作者 赵传梅 张书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22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集KD患儿和健康儿童混合血清,分别刺激HCAECs作为KD组和HC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IL-1β表达。HCAECs分为si-IL-1β组和si-NC组,分别转染IL-1βsiRNA和无效siRNA,然后加入KD血清刺激,RT-PCR检测HCAECs中IL-1βmRNA表达。收集si-IL-1β组和si-NC组细胞的培养上清液,经离心和滤菌后分别得到两组细胞的条件培养基,ELISA检测两组条件培养基中IL-1β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分为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用si-IL-1β组或si-NC组条件培养基分别刺激已用金属蛋白酶ADAM17的抑制剂TAPI-1或DMSO预处理的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Sema4D表达。结果RT-PCR显示,KD组较HC组HCAECs中IL-1β明显高表达(P<0.01);si-IL-1β组IL-1βmRNA表达较si-NC组明显降低(P<0.01)。与si-NC组比较,si-IL-1β组条件培养基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条件培养基处理的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而中性粒细胞凋亡和Sema4D表达均增加(P<0.01)。与DMSO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比较,TAPI-1预处理+si-NC条件培养基组Sema4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而TAPI-1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和DMSO预处理+si-IL-1β条件培养基组中性粒细胞Sema4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内皮细胞高表达IL-1β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并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而且可能通过激活ADAM17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Sema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Sema4D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NLRP3及IL-1β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陈敬伟 苏美意 +4 位作者 刘琨 张炎明 杨淑荃 欧志文 范德辉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障指数(NDI)、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及血清中炎症小体(NLRP3)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NLRP3及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和BA的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部力量康复训练 项痹通颗粒 NLRP3 il-1Β
下载PDF
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祁冰雪 封岩 +2 位作者 崔艳芳 祝永越 赵巧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8-0081,共4页
探讨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60 mL/min/1.73 m2)和肾功能异... 探讨恒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60 mL/min/1.73 m2)和肾功能异常组(eGFR<60 mL/min/1.73 m2),每组3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收集恒格列净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肾脏功能和IL-1β、IL-18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是否存在肾脏功能障碍,恒格列净作为一种SGLT-2抑制剂,都具有减少蛋白尿、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将其积极广泛地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格列净 2型糖尿病 肾脏功能 il-1β、il-18水平
原文传递
TonEBP expression is essential in the IL-1β–induced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A549 lung cancer cells
11
作者 HEE JU SONG TAEHEE KIM +2 位作者 HAN NA CHOI SOO JIN KIM SANG DO LEE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Lung cancer ha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among all cancers,in part because it readily metastasizes.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comprising blood vessels,fibroblasts,immune cells,and macrophages[including tumor-associa... Lung cancer ha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among all cancers,in part because it readily metastasizes.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comprising blood vessels,fibroblasts,immune cells,and macrophages[includ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is closely related to cancer cell growth,migration,and invasion.TAMs secrete several cytokines,including interleukin(IL)-1β,which participate in cancer migration and invasion.p21-activated kinase 1(PAK1),an important signaling molecule,induces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several carcinomas.Tonicityresponsive enhancer-binding protein(TonEBP)is also known to participate in cancer cell growth,migration,and invasion.However,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t increases lung cancer migration remain unclear.Therefore,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L-1βand TonEBP affect lung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We found that A549 cocultured-MΦ-secreted IL-1βinduced A549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via the PAK1 pathway.TonEBP deficiency reduced A549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IL-1β–induced migration and invasion.PAK1 phosphorylation,which was promoted by IL-1β,was reduced when TonEBP was depleted.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onEB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L-1βinduction and invasiveness of A549 cells via the PAK1 pathway.These findings could be valuable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targets for lung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cancer TONEBP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il-1Β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Bushen Bitong recipe-containing serum on IL-1β-induced chondrocyte apoptosis based on SOX9/NF-κB/MMP-13 signaling pathway
13
作者 YI Lin ZHANG Wen-hao +4 位作者 XIANG Wen-yuan SHI Zheng-yu REMILA Aimai-ti DENG Ying-jie FANG Ru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ushen Bitong recipe(BSBT)containing serum on IL-1β-induced chondrocyte apoptosis.Methods:Generation 3 rat chondrocytes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ushen Bitong recipe(BSBT)containing serum on IL-1β-induced chondrocyte apoptosis.Methods:Generation 3 rat chondrocytes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IL-1β,IL-1β+BSBT(L),IL-1β+BSBT(M),and IL-1β+BSBT(H)groups(5%,10%and 15%BSBT-containing serum),and then 24h after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rate;Western blot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cl-2,BAX,Caspase-3,SOX9,NF-κB p65,MMP-13 proteins in chondrocytes.ELISA detected the levels of TNF-α,IL-6,and bFGF in the supernatants of chondrocyte culture.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decreased,apoptosis rate increased,NF-κB p65,MMP-13 protein level and TNF-α,IL-6 level increased,and SOX9 protein level and bFGF level decreased in IL-1βgroup;compared with IL-1βgroup,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SBT-containing serum group,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increased,and apoptosis rate decreased.NF-κB p65,MMP-13 protein level and TNF-α,IL-6 level decreased,SOX9 protein level and bFGF level increased;compared with IL-1β+BSBT(L)group,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increased,apoptosis rate decreased in IL-1β+BSBT(M)and IL-1β+BSBT(H)groups,and NF-κB p65,MMP-13 protein level and TNF-αlevel decreased.13 protein levels and TNF-αand IL-6 levels decreased,and SOX9 protein levels and bFGF levels increased.Conclusion:BSBT-containing serum may promote IL-1β-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chondrocytes,reduce apoptosis,improve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chondrocytes,and promote cartilage repair through the SOX9/NF-κB/MMP-13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hen Bitong recipe Osteoarthritis CHONDROCYTES Signaling pathway il-1Β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对龈沟液IL-1β,RANKL和OPG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晶 张哲谌 李凌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LILT)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正畸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牙齿正畸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LILT)对正畸牙齿移动的疗效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正畸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牙齿正畸治疗,实验组加用LILT治疗。比较治疗后牙齿累积移动距离(CMD)和平均回缩速度(ARS),以及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和龈沟液IL-1β,RANKL和OPG水平。结果:试验组7、14、21 d,28 d牙齿CMD均大于对照组(P<0.05),7、14和21 d ARS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24 h,7、14、21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7 d OPG低于对照组,7、14和21 d RANKL高于对照组,21 d和28 d IL-1β高于对照组,7 d RANKL/OPG比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ILT可通过影响骨代谢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并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牙齿疼痛与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正畸牙齿移动 il-1Β RANKL OPG
下载PDF
EPO、IL-1β、MMP-9/TIMP-1与烧伤患者瘢痕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关系及对创面愈合质量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之学 肖继州 +2 位作者 于强 杨书培 郭延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MMP-9/TIMP-1)与烧伤患者瘢痕...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MMP-9/TIMP-1)与烧伤患者瘢痕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关系及对创面愈合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13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削痂植皮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根据创面愈合质量分为良好组(n=88)、不良组(n=25),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治疗5 d、10 d后EPO、IL-1β、MMP-9/TIMP-1,应用Pearson分析治疗5 d、10 d后EPO、IL-1β、MMP-9/TIMP-1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创面愈合时间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创面愈合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治疗5 d、10 d后EPO、IL-1β、MMP-9/TIMP-1,预测创面愈合质量价值。结果:不良组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数值均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治疗5 d、10 d后EPO低于良好组,IL-1β、MMP-9/TIMP-1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10 d后EPO与VS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呈负相关(P<0.05);治疗5 d、10 d后IL-1β、MMP-9/TIMP-1与VS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呈正相关(P<0.05);将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控制后,治疗5 d、10 d后EPO、IL-1β、MMP-9/TIMP-1仍与创面愈合质量相关(P<0.05);治疗10 d后EPO、IL-1β、MMP-9/TIMP-1的AUC大于治疗5 d后,且EPO、IL-1β联合MMP-9/TIMP-1的AUC大于任一单一指标。结论:EPO、IL-1β、MMP-9/TIMP-1与烧伤患者瘢痕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有关,联合检测能为临床预测创面质量提供有效参考,并有望成为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的一个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 il-1Β MMP-9/TIMP-1 烧伤 VSS评分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愈合质量
下载PDF
四妙丸治疗高尿酸性肾病及对血清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水光兴 李莎罗 +7 位作者 任广胜 周吕炯 叶炯 陈婷 蔡云 赵稼萤 黄雪元 米秀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四妙丸对高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血清IL-1β、IL-18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组、四妙丸组和综合治疗组(非布司他+四妙丸),监测每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同时利用... 目的:观察四妙丸对高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血清IL-1β、IL-18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组、四妙丸组和综合治疗组(非布司他+四妙丸),监测每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同时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L-1β、IL-18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1)血尿酸水平方面,非布司他组、综合治疗组2月时与0月相比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4.03±41.21 vs 457.70±55.67,416.26±41.57 vs 486.56±63.32,P<0.05);四妙丸组3月时与0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9.26±62.59 vs 456.23±66.77,P<0.05);3月时,综合治疗组与四妙丸组比较下降明显(353.0±70.12 vs 389.26.65±62.59,P<0.05)。(2)血肌酐水平方面,综合治疗组2月时与0月比较即明显降低(245.83±73.0 vs 311.76±88.48,P<0.05);四妙丸组3月时与0月比较显著下降(239.30±76.11 vs 291.50±94.72,P<0.05);3月时,与非布司他组相比,综合治疗组肌酐水平下降明显(209.9±56.62 vs 252.70±73.37,P<0.05);(3)血清炎症因子方面,非布司他组、四妙丸组、综合治疗组与0月时比较血清IL-1β水平(36.20±3.97 vs 40.0±5.89,29.66±7.62 vs 40.16±6.59,23.46±3.71 vs 41.63±4.88,P<0.05)、IL-18水平(67.13±3.27 vs 81.10±5.29,58.73±6.08 vs 78.76±4.90,49.93±5.13 vs 80.30±5.34,P<0.05)均显著下降;3月时,与非布司他组相比,四妙丸组、综合治疗组血清IL-1β水平(29.66±7.62 vs 36.20±3.97,23.46±3.71 vs 36.20±3.97,P<0.05)、IL-18水平(58.73±6.08 vs 67.13±3.27,49.93±5.13 vs 67.13±3.27,P<0.05)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四妙丸能够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及抑制血清IL-1β、IL-18炎症因子的分泌对高尿酸性肾病患者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丸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功能 il-1β il-18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西药对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IL-1β、SIgA、MCP-1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李华 张丹 +6 位作者 徐洪 杜晓丽 高建宏 郭雪娇 张东明 高金荣 贾西贝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724-1727,1732,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宫颈分泌型IgA(SIg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6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宫颈分泌型IgA(SIg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廊坊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6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分组,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评估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1β、SIgA、MCP-1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0、3.430、3.1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后两组的IL-1β、SIgA、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6、18.461、15.33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3.58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4.336,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IL-1β、SIgA、MCP-1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腹腔镜手术 西药 il-1Β SIGA MCP-1
下载PDF
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
18
作者 王长江 王悦 +1 位作者 王小琴 邹新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73-576,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予以5/6肾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造模,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并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术后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饮水,模型组和左归丸组予以...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5/6肾切除大鼠IL-1β、p65及胸主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予以5/6肾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造模,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并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术后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饮水,模型组和左归丸组予以高磷饮水。术后4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灌胃,左归丸组行左归丸水溶液灌胃,共8周。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BUN、Scr、IL-1β,免疫组化检测胸主动脉IL-1β、p65表达,von kossa染色观察胸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给药8周后,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BU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Scr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空白对照组和左归丸组IL-1β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大鼠各组IL-1β、p65在动脉血管壁几乎无表达,模型组大鼠表达明显,左归丸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加,但明显少于模型组;von kossa染色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中内膜层无明显钙盐沉积,模型组大鼠主动脉钙盐沉积明显,左归丸组钙盐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左归丸能够改善5/6肾切除大鼠胸主动脉钙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p65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钙化 左归丸 il-1Β P65
下载PDF
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显鹤 张洋 +4 位作者 杨玲霞 王娇 梅梅 聂影 李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h、72h和7d时间点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Sham组及Control组比较,HIE组不同时间点的NLRP3、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LRP3、Caspase-1和IL-1β在HIE组6h均可见水平增高,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7d表达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随时间演变逐渐加重,与炎症小体通路的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上调有关。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启动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炎症小体 NLRP3 CASPASE-1 il-1Β
下载PDF
血清IFN-γ、IL-1β联合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罗滢 樊雷 张慧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中探查发现15...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中探查发现158例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有83例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计算血清IFN-γ、IL-1β、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性以及诊断效能。结果经过治疗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β+P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79%、97.33%、97.62%、98.65%、98.10%,均高于IFN-γ、IL-1β、PCT单独检测;血清IFN-γ、IL-1β、PCT单独以及联合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11、0.623、0.724、0.976。结论 血清IFN-γ、IL-1β、PCT联合检查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效果强于单独检测,血清IFN-γ、IL-1β、PCT联合检查与临床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以及预后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il-1Β PCT检测 卵巢囊肿蒂扭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