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婕 胡志斌 +5 位作者 徐耀初 沈靖 钮菊英 胡旭 郭剑涛 沈洪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获取白介素1B(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C-31T,C- 511T,C+3954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串联重复多态性在江苏高发区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频率分布资料,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目的:获取白介素1B(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C-31T,C- 511T,C+3954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串联重复多态性在江苏高发区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频率分布资料,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285 例胃癌患者与265例性别、年龄和地区频数匹配的对照外周血标本,同时调查流行病学资料.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对各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在对照组中为27.9%,48.8%和23.3%(P=0.203).相似的,-511 位点TT,CT,CC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频率分别为18.2%,56.5%,25.3%和24.9%,52.5%,22.3%(P=0.184). 在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携带-31TT基因型者比CC型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75%(P=1.75,95%CI=1.08-2.85); 携带-511CC基因型者比TT型危险性增加63%(P=1.63, 95%CI=0.98-2.73).分层分析表明,这一危险性在H pylori 感染阳性人群中更为显著.IL-1RN和IL-1B+3954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51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尤其在H pylori感染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易感性 人群 il-1rn 对照组 基因型 白介素1 结论 获取 CC
下载PDF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磊贞 蔡威 +2 位作者 陈文森 王莉娜 沈洪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1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病例180例及其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308例,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方法进行多...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1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病例180例及其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308例,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以及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启动子区域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呈高度连锁不平衡(D’=0.862,R2=0.721,P=0.000),未发现IL-1B(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显性模型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 I)分别为0.95(0.62-1.47)和0.85(0.55-1.31);IL-1RN变异基因型(1/2和2/2)可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调整OR=1.32,95%C I=0.71-2.36);分层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组中,IL-1RN变异基因型(1/2、2/2)显著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调整OR=2.03,95%C I=1.02-4.80)。结论IL-1RN基因多态性和H.pylori感染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B il-1rn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湖北地区IL-1RN内含子2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朴 李艳 张平安 《微循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IL 1Ra)内含子 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 2 5 1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 1Ra基因内含子 2的可变数串联重复 (VNTR)多态性 ...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IL 1Ra)内含子 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 2 5 1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 1Ra基因内含子 2的可变数串联重复 (VNTR)多态性 ,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种族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基因型以Ⅰ /Ⅰ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Ⅰ /Ⅱ型 ,Ⅰ /Ⅳ和Ⅱ /Ⅱ型较为罕见 ,分布频率依次为 0 .813、0 .167、0 .0 16、0 .0 0 4;其等位基因以Ⅰ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Ⅱ型 ,Ⅳ型较为罕见。与美、德和日本等国家人群相比 ,该VNTR多态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与国内江苏和重庆地区人群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在湖北地区发现了较为罕见的Ⅰ /Ⅳ和Ⅱ /Ⅱ基因型。结论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 1Ra基因内含子 2存在VNTR多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湖北地区 il-1rn 内含子2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汉族健康人群
下载PDF
IL-1RN、TNF-A-308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和平 张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1-341,共1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TNF-A-308)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种族和地区之间IL-1RN及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同时分析其各基因型频率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TNF-A-308)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种族和地区之间IL-1RN及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同时分析其各基因型频率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DNA测序(DNA se-quencing)技术检测安徽地区91例胃腺癌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IL-1RN及TNF-A-308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组和对照组血清H.pylori IgG抗体。结果①对于IL-1RN基因多态性我们共检测到四种基因型分别为IL-1RN*1*1型、IL-1RN*1*2型、IL-1RN*2*2型及IL-1RN*1*3型,各基因型频率在胃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2.4%和83.7%、13.2%和12.7%、2.2%和1.8%、2.2%和1.8%,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不同种族和地区的比较中,本研人群IL-1RN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台湾及中国大陆其它地区研究结果相近,而与欧洲高加索人群及日本人群差异较大,IL-1RN*2*2型频率显著低于欧洲高加索人群,高于日本人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对于TNF-A-308基因多态性我们共检测到两种基因型分别为TNF-A-308G/G型及TNF-A-308G/A型,未发现TNF-A-308A/A纯合子基因型,各基因型频率在胃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7.9%和87.3%、12.1%和12.7%、0.0%和0.0%,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在不同的种族和地区的比较中,本研究人群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相似,而与欧美高加索人群及日本人群相比差异较大,TNF-A-308G/A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在本研究人群要低于美国、芬兰欧美高加索人群,高于日本人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⑤对H.pylori感染的检测,在91例胃腺癌中H.pylori阳性53例(58.2%),阴性38例(41.8%);55例对照组中H.pylori阳性29例(52.7%),阴性26例(47.3%)。IL-1RN、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与H.pylori感染无明显关系,不论在胃癌组还是对照组(P>0.05)。结论①IL-1RN、TNF-A-308基因多态性在胃癌高发区安徽地区与胃癌的易感性无关。②IL-1RN、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③IL-1RN、TNF-A-308各基因型频率与H.pylori感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基因多态性 il-1rn 癌易感性 胃腺癌 H.PYLORI感染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 基因型频率 胃癌高发区
下载PDF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1RN第2号外显子T+8006C位点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朴 李艳 张平安 《华中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外显子T+8006C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251名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1RN(+8006)位点多态性,并结合...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外显子T+8006C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251名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1RN(+8006)位点多态性,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种族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基因型以T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TC型,CC型较为罕见,其频率依次为82.9%、16.7%、0.4%;其等位基因以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C型。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人群相比,该位点多态性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1RN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存在T/C多态性,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地区 汉族人群 il-1rn基因 外显子 T十8006C 位点多态性 PCR-RFU法 等位基因
下载PDF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区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 被引量:2
6
作者 钱年凤 韩素萍 +4 位作者 陈小军 朱慧 王莉娜 胡志斌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1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3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2例,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1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3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2例,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城乡等因素后,携带-511CT基因型比携带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93%(调整OR=1.93,95%CI=1.00~3.72);携带-511TT基因型比携带-511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115%(调整OR=2.15,95%CI=1.02~4.53)。分层分析表明,携带IL-1BT-31C变异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仅在年龄≥50岁(调整OR=1.72,95%CI=1.01~2.93)、妊娠次数≥2次(调整OR=1.83,95%CI=1.07~3.11)和农村地区女性(调整OR=1.63,95%CI=1.04~2.54)中显著。IL-1RN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BC-511T多态性可能与江苏地区妇女的宫颈癌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il-1B il-1rn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人群IL-1RN基因VNTR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黄加忠 李靖 杨学艺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1期37-39,共3页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尽管如此,宿主遗传因素在其易感性方面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是一种重要的宿主免疫调节因子,并且对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前期研究IL...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尽管如此,宿主遗传因素在其易感性方面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是一种重要的宿主免疫调节因子,并且对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前期研究IL—1RN基因内含子2的1个86bp的VNTR多态性在宿主免疫反应变异的潜在作用。本文从中国淮安地区采集201名健康妇女和297名宫颈病变妇女的外周血标本,使用病例对照法研究这种多态性在中国宫颈癌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病例组1L-1RN等位基因2纯合子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发现IL-1RNA2^*A2纯合子与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HSIL)和ICC的风险增加有关(OR=1.94;95%CI:1.12-3.30;P=0.017)。提示IL—IRNA2与宫颈癌的易感性增加有关,且可能是通过缩短机体免疫反应时间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n基因 VNTR多态性 宫颈癌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Associations between IL-1RN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IL-1β (-511) and IL-1β (+3954) gene polymorphisms and urolithiasis in Uighur children of China
8
作者 Jiefeng Xiao Shukai Zheng +1 位作者 Zhaolong Qiu Kusheng Wu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2年第1期51-56,共6页
Objective:Interleukin-1(IL-1)i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urolithiasis.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interleukin-1beta(IL-1β)have been proposed as markers for urolithiasis in some areas.Due t... Objective:Interleukin-1(IL-1)i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urolithiasis.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interleukin-1beta(IL-1β)have been proposed as markers for urolithiasis in some areas.Due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urolithiasis in Uighur children(Xinjiang,China)and existence of ethnic difference,our aim 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IL-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urolithiasis among these children.Methods:Genomic DNA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115 patients and 98 controls were used for genotype polymorphisms analyses.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N)gene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gene polymorphisms were analyzed by PCR method.PCR-based restriction analysis was done for the IL-1β(-511)and IL-1β(+3954)gene polymorphisms by endonucleases Ava I and Taq I,respectively.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allele frequencies,carriage rate,and haplotype frequenci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genotypic frequencies between pediatric urolithiasis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for IL-1RN gene(χ^(2)=1.906,p=0.605),IL-1β(-511)gene(χ^(2)=0.105,p=0.949),or IL-1β(+3954)gene(χ^(2)=3.635,p=0.169).There were ye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IL-1RN VNTR gene(p=0.779),IL-1β(-511)gene(p=0.941),and IL-1β(+3954)gene(p=0.418)in the case and control groups,as well as the carriage rate and haplotype of them(all p>0.05).Conclusions: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L-1RN VNTR,IL-1β(-511)and IL-1β(+3954)genes polymorphisms and urolithiasis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Uighur children.The results need to be confirmed in studies with larger population sample size,as well as in other ethnic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LITHIAS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l-1rn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gene il-1β(-511)gene il-1β(+3954)gene Uighur children
下载PDF
IL-1RN和IL-1B基因多态性与脑外伤后脑出血事件的关系
9
作者 Hadjigeorgiou G.M. Paterakis K. +1 位作者 Dardiotis E 方伯言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3期30-31,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interleukin (IL) 1RN and (-511) IL-1B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brain hemorrhagic even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Data fr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interleukin (IL) 1RN and (-511) IL-1B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brain hemorrhagic even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Data from brain CT, Glasgow Coma Scale (GCS) at admission, and 6-month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and mod ified Rankin Scale (mRS) were collected for 151 prospectively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TBI. IL-1RN and IL-1B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 methods. Presence vs absence of any type of brain hemorrhage was the main outcome. Type o f brain hemorrhage, GCS at admission, and 6-month GOS and mRS were secondary ou tcomes. Odd ratios (ORs) and corresponding 95%CI were calculat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In adjusted models, the associations were controlled for a ge, gender, diffuse brain edema, volume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GCS at admission. p values less than 0.01 were considered sign ifica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ncarriers, IL-1RN allele 2 carriers had highe r odds of having cerebral hemorrhages after TBI (adjusted OR = 4.57; 95%CI = 1. 67 to 12.96; p = 0.004). The associations for (-511) IL-1B polymorphism were n 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inte rleukin-1RN allele 2 and posttraumatic brain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B il-1rn 脑外伤 出血事件 基因多态性 神经外科 出血类型 弥漫性脑水肿 携带者
下载PDF
IL-1RN内含子2和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的相关关系
10
作者 徐朴 李艳 +2 位作者 张平安 李晓艳 李庚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内含子中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和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内含子中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和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251名武汉地区汉族健康者IL-1RN(VNTR)和IL-1RN(+8006)多态性,同时检测其血脂、IL-1和IL-1Ra水平。结果 IL-1RN(VNTR)的等位基因以Ⅰ型最为常见,其次为Ⅱ型,Ⅳ型较为罕见;IL-1RN(+8006)的等位基因以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C型;IL-1RN(VNTR)的等位基因Ⅱ总是伴随着IL-1RN(+8006)的等位基因C而出现;这两种多态性的分布在男女间差异不显著,且与血脂、IL-1和IL-1Ra水平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武汉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1RN内含子2和外显子2中均存在基因多态性,其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这两种多态性与血脂、IL-1和IL-1Ra水平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n 内含子2 外显子2 基因多态性 血脂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
原文传递
湖南籍汉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L-1RN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琳 陈文贵 扈凤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IL-1RN)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相关性。方法:自150名AS患者及92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检测IL-1RN基因第二内含子VNTR复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AS患者... 目的:研究白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IL-1RN)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相关性。方法:自150名AS患者及92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检测IL-1RN基因第二内含子VNTR复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AS患者中IL-1RN*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结论:AS与IL-1RN*2等位基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多态性 白介素-1受体拮抗因子
原文传递
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多态性与白塞病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军民 刘贞富 +2 位作者 许彤华 杨琦 张德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7-198,共2页
为了解白介素 1受体拮抗物基因 (IL 1RN)是否为白塞病易感性和病损程度的遗传性标志 ,我们用PCR方法检查了 3 4例白塞病患者IL 1RN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率。结果 :病例组等位基因 2携带率、频率显著增加 ,且与病损严重度增加相平行。本研... 为了解白介素 1受体拮抗物基因 (IL 1RN)是否为白塞病易感性和病损程度的遗传性标志 ,我们用PCR方法检查了 3 4例白塞病患者IL 1RN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率。结果 :病例组等位基因 2携带率、频率显著增加 ,且与病损严重度增加相平行。本研究提示IL 1RN等位基因 2与白塞病有强相关性。我们推测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il-1rn 多态性 病理
下载PDF
影响牙种植体早期边缘骨吸收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轩 徐晓琦 +2 位作者 李振春 林映荷 宫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是否与种植体Ⅱ期手术前边缘骨吸收有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4例种植患者根据有无边缘骨吸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是否与种植体Ⅱ期手术前边缘骨吸收有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4例种植患者根据有无边缘骨吸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IL-1RN的基因型。结果:携带IL-1RNⅠ/Ⅱ基因型的患者早期边缘骨吸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Ⅰ基因型和Ⅰ/Ⅳ基因型的患者。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IL-1RNⅠ/Ⅱ基因型相对Ⅰ/Ⅰ基因型和Ⅰ/Ⅳ基因型的比值比是23.036倍(P<0.05),并且吸烟的比值比是15.385倍(P<0.05)。结论:IL-1RN基因多态性与早期边缘骨吸收发生有关,吸烟可能是早期边缘骨吸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n 基因多态性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致癌基因新发现
14
《医药世界》 2003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UGT il-1rn 致癌基因 新发现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研究
15
作者 叶荣菊 黄志刚 +2 位作者 陈锡美 王娜 王韶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9-351,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慢性炎症被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终导致癌变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尤其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IL)-1不仅是重要的促炎因子,还是胃酸分泌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慢性炎症被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终导致癌变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尤其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IL)-1不仅是重要的促炎因子,还是胃酸分泌的强力抑制剂,可提高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生成。并促进或加重胃黏膜损伤。本研究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IL-1β基因-511、-31、-1473和+3954多个位点多态性以及IL-1RN串连重复多态性,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1Β 基因多态性 il-1β基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萎缩性胃炎患者 il-1rn 胃癌前疾病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基因多态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分布
16
作者 王育新 章友康 +3 位作者 朱世乐 刘玉春 白千帆 郑欣 《中华肾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基因多态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分布王育新章友康朱世乐刘玉春白千帆郑欣白细胞介素1(IL1)是人体重要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是一种内源性的抗炎症因子,它与IL...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基因多态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分布王育新章友康朱世乐刘玉春白千帆郑欣白细胞介素1(IL1)是人体重要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是一种内源性的抗炎症因子,它与IL1竞争性地与IL1受体结合,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rn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