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1
作者 赵志鹏 李润青 +2 位作者 李晓晨 熊攀 赵秀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313,共5页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471例。(1)对与阴性对照共同孵育后上清中IL-2(N)检测值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失去抗原刺激后PBMCs持续释放IL-2的能力;(2)对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对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的阳性率;(4)观察响应值IL-2(T-N)阴性和阳性转化时间与疾病进程的依从性。结果IL-2(N)ROC曲线下面积为0.460,95%CI 0.402~0.516;IL-2(T-N)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 0.745~0.832;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IL-2(T-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组(χ^(2)=110.858,P<0.001);IL-2发生阴阳性转化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时间区间为0.5~7个月。结论PBMCs失去抗原刺激后IL-2仅低水平分泌,对诊断ATB没有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用于诊断ATB具有一定准确性;IL-2(T-N)阴阳性转化的时间较短,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价值,监测时间间隔建议为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活动性结核感染 IGRAs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 治疗效果监测
下载PDF
IL-2/抗IL-2抗体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轻小鼠颅脑创伤
2
作者 王亭皓 刘海啸 +3 位作者 胡清 马梦欣 王嘉辉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 目的探讨IL-2/抗IL-2抗体增加颅脑创伤(TBI)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对小鼠TBI的影响。方法所用动物为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TBI组、TBI+IL-2/抗IL-2抗体组。TBI+IL-2/抗IL-2抗体组在造模2 h后连续3 d给予IL-2(1.0μg)+抗IL-2抗体(5.0μg)腹腔注射。提取三组小鼠在3、5、7 d的脑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数量,同时将第7日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明确TBI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Treg浸润,另外对三组小鼠1、3、5、7 d的行为学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同时检测造模第7日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TBI+IL-2/抗IL-2抗体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确实存在Treg浸润情况,且Treg在脑创伤后逐渐增多,Sham组未见Treg浸润,TBI+IL-2/抗IL-2抗体组相较于TBI组Treg明显增多(P<0.05),包括神经元凋亡减少、脑水肿减轻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IL-2/抗IL-2抗体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Treg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小鼠TBI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抗il-2抗体 调节性T细胞 颅脑创伤
下载PDF
西藏羊和白-藏杂交羊外周血IFN-α、IgG和IL-2的研究
3
作者 庞倩 曾洁 +3 位作者 杜丹 陈明华 杨平贵 周明亮 《草学》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了解西藏羊和白萨福克羊与西藏羊的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中免疫因子的分泌特点和免疫学特征,以西藏羊和白-藏杂交羊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方法检测0.5、1和1.5岁外周血中干扰素(IFN-α)、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质量浓度... 为了解西藏羊和白萨福克羊与西藏羊的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中免疫因子的分泌特点和免疫学特征,以西藏羊和白-藏杂交羊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方法检测0.5、1和1.5岁外周血中干扰素(IFN-α)、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长,藏公羊IL-2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藏母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藏杂交公羊和藏母羊IgG含量都呈逐渐降低趋势,藏公羊下降较明显(P<0.05);藏公羊IFN-α的含量逐渐降低,0.5岁与1岁之间下降趋势明显(P<0.05),而藏母羊变化不大。随年龄的增长,白-藏杂交羊公羊和母羊IL-2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白-藏杂交羊公羊IgG含量变化不大,母羊则是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1岁和1.5岁之间下降明显(P<0.05);白-藏杂交羊公羊IFN-α的含量逐渐降低,而母羊是先升高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羊 白-藏杂交羊 Α干扰素 免疫球蛋白G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IL-2、IL-18、IL-21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病情转归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18、IL-21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组,按照1:1原则...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18、IL-21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组,按照1:1原则选择同期95例单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IL-18、IL-21、免疫功能(IgA、IgG、IgM、IgE),Pearson分析治疗前血清各指标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根据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疾病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两个亚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IL-21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IL-2、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8、IgA、IgG、IgM、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IL-2、IL-21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呈负相关,IL-18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2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IL-1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IL-21是影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血清IL-2、IL-18、IL-21水平变化与免疫功能、疾病转归显著相关,能为预测该病疾病转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8 il-21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HIV AIDS
下载PDF
IL-1、IL-2家族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丽娟 赵腾 +3 位作者 王振江 曲萌 宋宇 刘艳波 《农垦医学》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作为炎症、肿瘤微环境的主要作用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免疫作用机制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需进一步明确。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其病因与慢性炎症、Hp感染等因素有...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作为炎症、肿瘤微环境的主要作用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免疫作用机制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需进一步明确。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其病因与慢性炎症、Hp感染等因素有关,相关机制有待研究明确。本综述从白细胞介素方面进行阐述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后续深入研究白介素与胃癌作用机制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l-1、il-2家族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明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SIL-2R(白介素2受体)、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AP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度组52例、轻度组44例,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分析上述血清因子与病情相关性及对AP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清SIL-2R、ICAM-1水平、Ranson评分较高,血清IL-2水平较低;Ranson评分与血清SIL-2R、ICAM-1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与生存组比较,病死组入院1周后血清SIL-2R、ICAM-1水平较高,IL-2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血清IL-2、SIL-2R、ICAM-1各参数联合预测对AP患者病死预测优于单一参数预测。结论:血清ICAM-1、SIL-2R、IL-2水平变化与AP患者Ranson评分相关,可用于评估AP病情,可作为临床诊断AP病情程度血清学指标,可通过各指标初步预测AP患者预后,以制定相应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Sil-2R il-2 急性胰腺炎 RANSON评分
下载PDF
Role of IL-2/IL-2 receptor in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disorders:Genetic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7
作者 Sana Rafaqat Saira Rafaqat 《World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23年第3期28-38,共11页
Interleukin-2(IL-2)is an important cytokine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The IL-2 receptor(IL-2R)is composed of three subunits,alpha,beta,and gamma,with the alpha subunit having the highest affinity fo... Interleukin-2(IL-2)is an important cytokine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The IL-2 receptor(IL-2R)is composed of three subunits,alpha,beta,and gamma,with the alpha subunit having the highest affinity for IL-2.Several studies reported that immune dysregulation of IL-2 may cause tissue injury as well as damage leading to the pathogenesis of various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acute necrotizing vasculit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inflammatory synovit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A),salivary and lacrimal gland dysfunction in Sjogren syndrome(SS),obliterative vasculopathy fibrosis in systemic sclerosis(SSc),and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MS).The aim of this review paper wa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IL-2/IL-2R in various autoimmune disorders,taking into account recent advancements and discoveries,gaps in the current literature,ongoing debates,and potential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The focus of this review is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rheumatoid arthritis,systemic sclerosis,sjogren syndrome,and multiple sclerosis,which are all linked to the malfunctioning of IL-2/IL-2R.In genetic studies,gene polymorphisms of IL-2 such as IL-2330/T,IL-2330/G,and rs2069763 are involved in increasing the risk of SLE.Furthermore,genetic associations of IL-2/IL-2R such as rs791588,rs2281089,rs2104286,rs11594656,and rs35285258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A susceptibility.The IL-2 polymorphism including rs2069762A,rs6822844T,rs6835457G,and rs907715T are significant connections with systemic sclerosis.In addition,rs2104286(IL-2),rs11594656(IL-2RA),rs35285258(IL-2RB)gene polymorphism significant increases the risk of multiple sclerosis.In therapeutic approaches,low-dose IL-2 therapy could regulate Tfr and Tfh cells,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disease activity in the SLE patients.In addition,elevated sIL-2R leve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SLE patients could be linked to an immunoregulatory imbalance,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SLE.Consequently,sIL-2R could potentially be a target for future SLE therapy.Moreover,Low dose-IL2 was well-tolerated,and low levels of Treg and high levels of IL-21 were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responses to Ld-IL2 suggested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RA.Additionally,low-dose IL-2 treatment improves the exocrine glands'ability to secrete saliva in SS-affected mice.Whereas,Basiliximab targets the alpha chain of the IL-2 receptor suggested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SSc.Also,pre-andpost-treatment with Tregs,MDSCs,and IL-2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event EAE in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MS.It i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on IL-2 polymorphism in Sjogren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2R PATHOGENESIS Autoimmune disease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heumatoid arthritis Systemic sclerosis Sjogren syndrome Multiple sclerosis
下载PDF
温热治疗仪辅助治疗跖疣的有效性及对外周血T细胞淋巴亚群、I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曼 郭媛媛 +2 位作者 裴冬 周祝青 商干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局部温热治疗仪辅助治疗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4例跖疣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泡结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远红外局部温... 目的:探讨远红外局部温热治疗仪辅助治疗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4例跖疣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泡结合他扎罗汀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远红外局部温热治疗仪辅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淋巴亚群、白细胞介素(IL)-2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疣体数目、挤压痛等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疣体数量、皮损面积、疣体挤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CD3^(+)、CD4^(+)、CD4^(+)/CD8^(+)、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红外局部温热治疗仪辅助治疗跖疣效果显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血清IL-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局部温热治疗仪 跖疣 免疫功能 il-2
下载PDF
康盆消炎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IL-2、IL-10、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党祎 张明德 林剑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康盆消炎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IL-10、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西药同对照组,另行加服...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康盆消炎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IL-10、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西药同对照组,另行加服中药康盆消炎方,连续用药15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腹痛、带下增多、附件增厚、盆腔压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评分、血清CRP、IL-2、IL-10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VS 7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L-2、IL-10水平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上述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康盆消炎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减轻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康盆消炎方 il-2 il-10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脐血IL-2、mIL-2R及sIL-2R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玉宁 杨科 +1 位作者 刘抗援 贾志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59-659,665,共2页
脐血(cordblood,CB)富含造血干/祖细胞,近年来脐血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有力手段。脐血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发生率较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明显... 脐血(cordblood,CB)富含造血干/祖细胞,近年来脐血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有力手段。脐血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发生率较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明显降低,且程度较轻,其机理不明。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移植 脐血 il-2 Mil-2R Sil-2R
下载PDF
泛昔洛韦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及对细胞因子IL-2、IL-10的影响
11
作者 谢水玲 赖文鸿 +3 位作者 许希 刘礼平 廖长风 李海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及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及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BCD)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泛昔洛韦,统计分析两组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带状疱疹发生率、实验室指标、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带状疱疹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结论:泛昔洛韦能够有效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并有效提升细胞因子IL-2水平,降低IL-1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昔洛韦 多发性骨髓瘤 带状疱疹 细胞因子 il-2 il-10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IL-2R、IL-6、IL-8、 IL-10及TNF-α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刘健平 龙一飞 +2 位作者 蔡依玫 孟少伟 邸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025-402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IL-2R、IL-6、IL-8、IL-10、TNF-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治疗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后IL-2R、IL-6、I... 目的:探究血清IL-2R、IL-6、IL-8、IL-10、TNF-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治疗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后IL-2R、IL-6、IL-8、IL-10、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IL-2R、IL-6及TNF-α含量在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分的NHL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8含量在Hans分型non-GCB亚型和病期小于5年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在IPI评分≥3分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NHL正规治疗过程中IL-2R、IL-10、TNF-α含量在CAR-T免疫疗法持续6个月完全缓解、化疗和靶向治疗的NHL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NHL标准经典一线治疗方案R-CHOP相比较,IL-2R、TNF-α含量在CDP和MOAP治疗方案中显著升高,IL-6、IL-8含量仅在CDP治疗中显著升高(P<0.05)。NHL患者CAR-T免疫疗法治疗后IL-2R含量>387 U/mL(P=0.006 7)、IL-8>12 pg/mL(P=0.047)与患者CAR-T免疫疗法复发显著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2R、IL-6、IL-8、IL-10及TNF-α与NHL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相关,或许是NHL有效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il-2R il-6 il-8 il-10 TNF-Α
下载PDF
脐血IL-2,mIL-2R,sIL-2R和T细胞免疫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礼发 王健 李朝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脐血 il-2 Mil-2R Sil-2R T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文氏马齿苋汤对急性湿疹小鼠血清IgE、IL-2和IL-5的影响
14
作者 邹瑾 景明夷 +1 位作者 朱宝华 陈明岭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12期14-17,2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文氏马齿苋汤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gE、IL-2和IL-5水平的影响,为其治疗急性湿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胆泻肝丸组和文氏马齿苋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 目的:通过观察文氏马齿苋汤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gE、IL-2和IL-5水平的影响,为其治疗急性湿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胆泻肝丸组和文氏马齿苋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橄榄油液激发小鼠急性湿疹,然后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治疗7 d。疗程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IgE、IL-2和IL-5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文氏马齿苋汤各剂量组急性湿疹小鼠皮损均有所好转,表现在仅肉眼可见少量红斑、痂壳、鳞屑,其中文氏马齿苋汤高、中剂量组最为明显,且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IgE,IL-2和IL-5水平(P<0.05,P<0.01)。与龙胆泻肝丸组比较,文氏马齿苋汤中剂量组IgE表达更低(P<0.05),文氏马齿苋汤高剂量组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文氏马齿苋汤中、低剂量组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文氏马齿苋汤能显著降低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gE、IL-2、IL-5水平,同时减轻皮损红斑、水肿、渗出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疹 文氏马齿苋汤 IGE il-2 il-5
下载PDF
实体瘤患者血清IL-2、IL-6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忠城 陈文思 黄建华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实体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2,IL-6水平。结果实体瘤患者血清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体...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实体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2,IL-6水平。结果实体瘤患者血清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体瘤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6可能参与实体瘤的发病过程,IL-2与实体瘤的发病关系不明显,尚需证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白细胞介素-2(il-2) 白细胞介素-6(il-6) 血清il-2 il-6检测 肿瘤患者 实体瘤 其意义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il-2水平 健康对照组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共表达HIV-1的gag-gp120与IL-2的pGPIL-2诱导小鼠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的研究
16
作者 郭焱 郭巍 +3 位作者 王尔孚 薄艳 曲长翠 于军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CAS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HIV-1CN融合基因与IL-2基因共表达基因质粒pGPIL-2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方法 脂质体介导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基因与IL-2基因的基因疫苗质粒pGPIL-2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表达。取pGPIL-... 目的 研究HIV-1CN融合基因与IL-2基因共表达基因质粒pGPIL-2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方法 脂质体介导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基因与IL-2基因的基因疫苗质粒pGPIL-2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表达。取pGPIL-2免疫鼠脾细胞,检测pGPIL-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杀伤实验结果证明,经基因免疫获得的 CTL效应细胞,可杀伤 HIV-1CN 融合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结论 pGPIL-2可有效地诱导 CTL的产生,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设计中国流行株HIV-1基因疫苗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表达 HIV-1 gag-gp120 il-2 pGPil-2 小鼠 融合基因 hil-2基因 细胞毒性T细胞 艾滋病 免疫应答
下载PDF
黄芩多糖通过调节JAK 2/STAT 3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改善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的炎症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杰 陈韵之 田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3-429,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芩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UC)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以及黄芩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观察小鼠日常状态并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酶联免疫... 【目的】研究黄芩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UC)肠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以及黄芩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观察小鼠日常状态并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17、23(IL-6、IL-17、IL-23)的表达。处死小鼠,HE观察小鼠肠黏膜损伤情况记录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血清中IL-6、IL-17、IL-23含量升高,结肠组织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p-JAK2、p-STAT3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DAI评分降低;血清中IL-6、IL-17、IL-23含量降低,TDI评分降低,结肠组织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降低,p-JAK2、p-STAT3表达量降低。【结论】黄芩多糖可能通过JAK2/STAT3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改善UC小鼠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il-17 il-23 JAK2/STAT3通路
下载PDF
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恩度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HIF-1α、IL-2的影响
18
作者 赵桂侠 王延辉 +1 位作者 邹善思 周晓蕾 《河南中医》 2023年第9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恩度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恩度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恩度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恩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IF-1α、IL-2水平及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8.97%,对照组有效率为25.6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IF-1α、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恩度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佳,能明显抑制HIF-1α、IL-2表达水平,不良反应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中药辨证施治 恩度 HIF-1Α il-2 阳虚湿困证 饮停胸胁证 湿瘀互结证
下载PDF
IL-2及MDA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中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曾珉 雷静 +1 位作者 徐自强 乐冬友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及丙二醛(MDA)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的表达,探讨IL-2、MDA浓度检测对DEACMP早期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及丙二醛(MDA)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的表达,探讨IL-2、MDA浓度检测对DEACMP早期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将DEACM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障碍组三组。同时根据Barthel指数,将DEACM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功能障碍组。比较DEACMP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IL-2和MDA浓度水平的差异,研究不同认知障碍组及神经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IL-2和MD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ACMP患者血清IL-2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浓度水平较刚入院时回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在DEACMP患者血清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MDA的表达(P<0.05)。治疗后血清MDA浓度较刚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IL-2在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度及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MDA在重度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表达则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认知障碍迟发性脑病患者(P<0.05)。IL-2及MDA浓度变化与MOC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IL-2在重度功能障碍组患者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度及轻度功能障碍组(P<0.05),MDA在重度功能障碍组的表达高于中度与轻度功能障碍组(P<0.05)。IL-2和MDA表达变化与Barthel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2和MDA表达水平有助于对DEACMP的诊断预判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白介素-2 丙二醛
下载PDF
IL-2和IL-2R在乳癌病人手术前后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顾长虹 张浩民 +4 位作者 马百柱 贾翠英 张迎春 王峰 鲍红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8期47-48,共2页
随机抽取我院住院的良性疾病病人40例、乳癌组67例,分别测外周静脉血中IL-2和(或)IL-2R水平。结果显示,乳癌病人外周血中 IL-2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而IL-2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手术后,血清 IL-2水平明显回升;但在乳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病人,I... 随机抽取我院住院的良性疾病病人40例、乳癌组67例,分别测外周静脉血中IL-2和(或)IL-2R水平。结果显示,乳癌病人外周血中 IL-2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而IL-2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手术后,血清 IL-2水平明显回升;但在乳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病人,IL-2水平再次出现下降,而IL-2R水平再次上升(P<0.01)。由此得出结论,若术后监测上述免疫学指标可有助判断病情的进展,也可以作为疗效观察的一项参考指标及预测乳癌手术后的转移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il-2R 乳癌 il-2R水平 乳癌病人 相互关系 动态变化 手术前后 il-2水平 术后转移 外周静脉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