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7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虎平咳饮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血清 IL-4、IL-10、TGF-β1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仇志锴 于映霞 李会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伏虎平咳饮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幼龄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伏虎平咳饮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布地奈德),给药2周后,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 目的:探讨伏虎平咳饮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幼龄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伏虎平咳饮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布地奈德),给药2周后,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升高,IL-10、TGF-β的含量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伏虎平咳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含量明显降低(P<0.01),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TGF-β含量升高(P<0.05)。结论:伏虎平咳饮能够通过升高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血清IL-10、TGF-β1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虎平咳饮 咳嗽变异性哮喘 il-4 il-10 TGF-Β1 大鼠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2
作者 彭超 林阳 何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259,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126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包括无症状型31例,早期58例,晚期37例)。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门诊和体检就诊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80名。比较不同人群、梅毒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化因子CXCL1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测对早期神经梅毒识别的诊断价值。结果CD4^(+)、CD4^(+)/CD8^(+)值: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值: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查灵敏度为89.68%,特异度为91.11%,AUC=0.862(95%CI:0.806-0.933),均高于三指标单一检查(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水平变化与神经梅毒患者病情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度对神经梅毒的早期识别诊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在神经梅毒病情进展评估及临床指导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4 趋化因子CXCL13 神经梅毒
下载PDF
血清RAGE、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及IFN-γ/IL-4变化的关系
3
作者 王敬才 郭春艳 +1 位作者 杨丽昕 敬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FN-Γ il-4
下载PDF
树鼩感染HEV致中枢神经损伤与IL-4和IL-5表达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朱培英 杨国琴 +5 位作者 宋春莲 付忠海 孙以鑫 武鑫 柴俊 李文贵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人可引起神经系统等肝外损伤,其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经腹腔注射建立HEV树鼩实验感染模型后,采用RT-PCR法检测粪便、肝和脑等组织中HEV负链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树鼩脑、粪便、小肠以及肝中病毒的消长,测...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人可引起神经系统等肝外损伤,其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经腹腔注射建立HEV树鼩实验感染模型后,采用RT-PCR法检测粪便、肝和脑等组织中HEV负链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树鼩脑、粪便、小肠以及肝中病毒的消长,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炎症因子IL-4、IL-5在不同感染时间段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第7天全部组织均能检测到病毒负链RNA的复制;AST、A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肝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脑膜扩张充血,胶质细胞浸润,小脑出现大量空泡样结构、白质充血,脊髓内各类神经元形状大小不一,神经元广泛变性坏死、胞核崩解固缩,伴有胶质细胞增生。IL-4和IL-5 m RNA转录水平在感染早期和中期均有明显的升高。结果表明,HEV可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和脊髓等实质组织,并引起脑和脊髓的病理损伤,感染早期IL-4和IL-5在不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HEV感染引起的脑和脊髓等组织的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树鼩 中枢神经损伤 il-4 il-5
下载PDF
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IL-4及Arg-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赵芮琪 李竹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大鼠肺组织中的Arg-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布地奈德及中药组各10只,后三组大鼠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卵清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造为阳虚型哮喘大鼠模型,分... 探讨温阳定喘汤对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大鼠肺组织中的Arg-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布地奈德及中药组各10只,后三组大鼠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卵清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造为阳虚型哮喘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以及中药温阳定喘汤灌胃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4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rg-1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rg-1mRNA表达升高(P<0.05);布地奈德组与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布地奈德组和中药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温阳定喘汤可以降低阳虚型哮喘大鼠BALF中IL-4及肺组织中Arg-1mRNA水平,发挥缓解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定喘汤 支气管哮喘 il-4 Arg-1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IL-4、IL-13及骨膜蛋白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古庆家 官佐 +4 位作者 石明佳 马悦展 张婷 杨骋 樊建刚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 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为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和药物靶点找到新的思路。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鼻腔分泌物,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样品中白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和骨膜蛋白(POSTN),... 目的 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为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和药物靶点找到新的思路。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鼻腔分泌物,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样品中白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和骨膜蛋白(POSTN),同时采集样品时采用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评价方法评价试验组患者,得出指标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鼻腔分泌物中IL-4、IL-13以及POSTN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试验组中IL-4、IL-13与POSTN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POSTN与患者发病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结论 POSTN似乎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IL-4和IL-13在诱发变应性鼻炎时可能会合成POSTN,且与患者的症状密切相关。检测患者鼻腔分泌物POSTN含量,可协助诊断和判定变应性鼻炎的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腔分泌物 骨膜蛋白 il-4 il-13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IL-4、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冯爱迪 贾丽华 万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因HSIL行CKC术后伴HR-HPV感染者16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79例(予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与研究组82例(予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评分(Nugent)、宫颈局部微免疫指标水平[IL-4、IL-10、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宫颈病变组织中相关组织阳性表达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0、IL-4、TNF-α]。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比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率(92.68%)比对照组(82.28%)高,pH值与Nugent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两组IL-4、IL-10、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DO、IL-10、IL-4、TNF-α阳性表达率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疗效更佳,有利于维持稳定宫颈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活菌胶囊 人干扰素α-2b凝胶 HSIL CKC HR-HPV il-4 il-10 TNF-α
下载PDF
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
8
作者 周瑶 滕理君 +4 位作者 李帼敏 徐洁 郑金津 房浩 薛汝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炎症因子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BP患者(49例)及对照组(健康人,33例)的血清或疱液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4、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是... 目的探讨2型炎症因子IL-4、IL-1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和疱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BP患者(49例)及对照组(健康人,33例)的血清或疱液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4、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分析BP患者血清和疱液样本中IL-4、IL-13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荨麻疹样红斑评分、瘙痒评分之间的关系;分析抗BP180、BP230抗体谱的不同表达与IL-4、IL-13、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P患者血清中IL-4、IL-1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疱液中IL-4、IL-1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IL-13在B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在疱液中的表达无相关性。BP患者血清中IL-4、IL-13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荨麻疹样红斑评分、瘙痒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而疱液中IL-4的表达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98,P=0.021)。BP患者血清抗体谱单阳性(抗BP180抗体阳性,抗BP230抗体阴性)的表达与疱液中I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8,P=0.009)。结论IL-4、IL-13在BP皮肤局部富集,提示BP存在局部2型炎症。BP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可能反映局部2型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BP180免疫复合物可能通过局部IL-13的募集影响2型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或可有助于未来通过血清抗体谱进行分层精准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2型炎症 il-4 il-13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IL-4、INF-γ及TAFI表达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丹 倪铭晞 +1 位作者 佟鑫垚 陈殿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纤溶抑制物(TAFI)表达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组(n=102)与健康组(n=54)的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将糖尿病肾病组分...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纤溶抑制物(TAFI)表达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组(n=102)与健康组(n=54)的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将糖尿病肾病组分为3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与2型DN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4、INF-γ及TAFI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患者IL-4、INF-γ及TA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4与24 h UmAlb负相关(P<0.05),与eGFR、Scr无相关性(P>0.05);INF-γ与eGFR负相关,与Scr、24 h UmAlb正相关(P<0.05);TAFI与eGFR负相关,与Scr、24 h UmAlb正相关(P<0.05)。结论:2型DN患者外周血IL-4、INF-γ及TAFI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外周血IL-4、INF-γ及TAFI的表达水平为2型DN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il-4 INF-Γ TAFI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影响下哮喘大鼠VEGF和IL-4、IFN-γ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路武杰 曹笑丽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控制作用,分析哮喘大鼠VEGF和IL-4、IFN-γ糖皮质激素影响下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DXM组),比较三组大鼠激发阶段的症状,比较支气管肺泡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控制作用,分析哮喘大鼠VEGF和IL-4、IFN-γ糖皮质激素影响下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DXM组),比较三组大鼠激发阶段的症状,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VEGF和IL-4、IFN-γ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具有控制作用,三组间大鼠BALF中VEGF、IL-4、IFN-γ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4.433、484.859和581.109,P<0.001)。B组与A组比较,VEGF水平升高、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XM组与B组比较,VEGF水平降低、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XM组与A组比较,VEGF水平升高、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三组大鼠BALF中VEGF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5、0.867和0.918,P<0.05),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918、-0.900和-0.955,P<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上调Th1细胞表达的IFN-γ、下调Th2细胞表达的IL-4,维持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控制哮喘发作;通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相互调节和相互制约,对于哮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大鼠 VEGF il-4 IFN-Γ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IL-6、IL-4、IFN-γ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红娟 杨备 +3 位作者 丁晚玲 王慧 白佳利 王丽红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FN-γ/IL-4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MPP患儿40例为MPP组,病原体检测阴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BAL...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FN-γ/IL-4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MPP患儿40例为MPP组,病原体检测阴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BALF及血清中IL-6、IL-4、IFN-γ、IFN-γ/IL-4水平,探讨其与MPP血液生化指标及住院时长的相关性。结果:MPP组BALF及血清中IL-6、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PP组BALF中IL-6、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BALF中IFN-γ评估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敏感度95%,特异度57.5%;BALF中IFN-γ联合IL-4、IFN-γ/IL-4的AUC为0.969,敏感度95%,特异度95%。结论:MPP感染时BALF和血清中IL-6、IFN-γ、IL-4存在异常表达,血清和BALF中各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MPP患儿BALF中IFN-γ、IL-4、IFN-γ/IL-4可作为预测儿童MPP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il-6 IFN-γ il-4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特征及血清IL-4、TNF-α检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12
作者 朱金成 叶航 +2 位作者 王娅囡 张霈 李晓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及血清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及血清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检测血清IL-4、TNF-α水平。术后随访3年,记录复发转移情况。结果:11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术后复发转移者35例,未复发转移者79例。两组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Ki-6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肿块边界模糊、出现钙化、硬环征、灌注缺损和周围放射状增强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血清IL-4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术后未复发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Ki-67>14%、肿块边界模糊、出现硬环征、周围放射状增强及血清TNF-α水平≥4.68 ng/mL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特征、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TNF-α水平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58(0.783~0.9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70.9%。结论: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TNF-α水平检测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指导患者临床高危因素的干预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超声 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il-4 TNF-Α
下载PDF
消疣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面部扁平疣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FN-γ、IL-4的影响
13
作者 阮照利 郑益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438-439,共2页
扁平疣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侵袭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皮肤表面良性增生性损害,以好发于暴露部位、扁平隆起丘疹和无明显痛痒不适为临床表现,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破坏疣体和促... 扁平疣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侵袭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皮肤表面良性增生性损害,以好发于暴露部位、扁平隆起丘疹和无明显痛痒不适为临床表现,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破坏疣体和促使局部皮肤正常分化等方法,但存在易复发、遗留色素改变和瘢痕,甚至出现同形反应而导致疣体扩散等缺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面部 消疣汤 IFN-γ il-4
下载PDF
玉屏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L-4、TNF-a及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春雨 武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荨麻疹的治疗机制。方法:wiste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给药组。造模组、给药组都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混合液(含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及腹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液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大鼠模型。给药组从首...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荨麻疹的治疗机制。方法:wiste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给药组。造模组、给药组都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混合液(含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及腹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液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大鼠模型。给药组从首次致敏第6天开始灌胃,给予玉屏风颗粒1.35g/(kg·d),溶于2ml纯净水中灌服,正常组和造模组按2ml/d容积灌服生理盐水,连续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组胺、人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血清IL-4、组胺和TNF-a都有明显增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提高(P<0.01);与造模组比较,给药组血清组胺、IL-4、TNF-a含量均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减少(P<0.05或P<0.01)。结论:玉屏风散能够调节炎症介质释放,从而抑制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而IL-4可能是治疗荨麻疹的一个关键基因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荨麻疹 il-4 TNF-A 肥大细胞
下载PDF
消瘀健脾止鼾方对间歇性缺氧小鼠血清HIF-1α、IFN-γ及IL-4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郑洁 卢蓉蓉 蒋路云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消瘀健脾止鼾方是四川省名中医蒋路云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方,在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通过对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血清中HIF-1α、IFN-γ及IL-4的含量变化评价消瘀健脾止鼾方的药效。方法:采... 目的:消瘀健脾止鼾方是四川省名中医蒋路云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方,在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通过对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血清中HIF-1α、IFN-γ及IL-4的含量变化评价消瘀健脾止鼾方的药效。方法:采用低氧氧仓建立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治疗2周,对比观察分析三组在治疗前后的一般行为学表现以及血清HIF-1α、IFN-γ、IL-4含量变化。结果:消瘀健脾止鼾方可有效降低血清HIF-1α、IFN-γ及IL-4的表达。结论:消瘀健脾止鼾方能降低HIF-1α、IFN-γ、IL-4为代表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机体间歇性缺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健脾止鼾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间歇性缺氧 HIF-1Α IFN-Γ il-4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的变化与意义
16
作者 世文彪 马彩良 +3 位作者 赵亚林 王峰 汪菊林 张米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水平的变化,探讨部分外周血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用基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流式法测定60例患者(其中包含2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18例...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水平的变化,探讨部分外周血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用基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流式法测定60例患者(其中包含2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18例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的水平,同时测定20例正常孕妇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的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6水平分别是(12.53±1.32)pg/mL、(10.69±1.40)pg/mL、(1.02±6.77)pg/mL、(4.41±1.29)pg/mL、(23.32±4.58)pg/mL,正常孕妇分别是(10.25±1.42)pg/mL、(4.41±1.32)pg/mL、(6.86±4.62)pg/mL、(5.31±1.31)pg/mL、(6.82±1.02)pg/mL,2组比较IL-2、IL-4、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间比较IL-2、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IL-2、IL-6水平显著增高,并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外周血IL-2、IL-6和IL-4的表达水平异常可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异常免疫激活,促进妊高症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il- il-2 il-4 il-5 il-6 流式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NLRP12基因突变克罗恩患者对IL-4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黄杨 杨青青 +1 位作者 肖雪怡 吴旭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8期981-98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的受体12(NLRP12)突变的三例近亲克罗恩病(CD)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和NLRP12突变CD病人组,观察各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血常规表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的受体12(NLRP12)突变的三例近亲克罗恩病(CD)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和NLRP12突变CD病人组,观察各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血常规表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RT-PCR、WB、ELISA、IHC发现CD组IL-4 mRNA及蛋白表达较其他两组减少(P<0.05),IL-1β、TNF-αmRNA及蛋白表达量在三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4在NLRP12突变的CD患者们的单核巨噬细胞中低表达,则可从此方面去寻求治疗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12 il-4 克罗恩病 单核巨噬细胞 基因突变
下载PDF
IL-10、TNF-α、IFN-γ、IL-4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8
作者 马丽娜 马莲环 +2 位作者 乔卫卫 真晓雯 张乃丽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0、TNF-α、IFN-γ、IL-4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联合饮用含硫代乙酰胺的酒精溶液诱导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共12 w。造模的...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0、TNF-α、IFN-γ、IL-4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联合饮用含硫代乙酰胺的酒精溶液诱导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共12 w。造模的第2、4、6、8、12 w收集血清及肝脏标本,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TNF-a、IFN-γ和IL-4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2 w时细胞肿胀变性;4 w时小灶性肝细胞坏死,门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6 w时可见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8 w时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加重,出现胆汁淤积,门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可见不完整假小叶形成;12 w时,可见完整假小叶形成。随造模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逐渐增加,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的表达水平在2 w时达到峰值后,接着开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FN-γ、IL-4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在肝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肝纤维的诊断及进展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度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L-4、IL-9、IgE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朱思瑞 《海峡药学》 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IL)-4、IL-9、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4例轻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AR患者均用氯雷他...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IL)-4、IL-9、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4例轻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AR患者均用氯雷他定抗过敏,观察组加用通窍鼻炎颗粒。比较两组AR相关症状评分,疗效,血清IL-4、IL-9、IgE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R相关症状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的评分以及血清IL-4、IL-9、IgE水平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93.62%)高于对照组(78.72%)(P=0.036)。观察组不良反应(13.04%)未明显高于对照组(4.26%)(P=0.139)。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能提高轻度AR的疗效,缓解鼻部及眼部相关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4、IL-9、IgE水平,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鼻炎颗粒 氯雷他定 变应性鼻炎 il-4 il-9 IGE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20
作者 高涛 褚福第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35-137,14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周血IL-12水平、IFN-γ水平、IL-2水平、IL-4因子水平检测方法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10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100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采用外周血IL-12水平、IFN-γ水平、IL-2水平、IL-4因子水平检测方法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10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IL-12、IFN-γ、IL-2、IL-4因子水平、Th1/Th2、CD3^(+)、CD8^(+)、CD4^(+)以及CD4^(+)/CD8^(+)水平展开对应分析。结果研究组IL-12(2.39±0.52)pg/mL、IFN-γ(1.85±0.55)pg/mL、IL-2(2.25±0.22)pg/mL以及Th1/Th2(1.13±0.25),均低于参照组的IL-12(4.49±0.25)pg/mL、IFN-γ(6.03±0.22)pg/mL、IL-2(6.78±1.13)pg/mL以及Th1/Th2(5.69±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96、70.564、39.349、82.895,P<0.05)。研究组CD3^(+)、CD4^(+)以及CD4^(+)/CD8^(+)均低于参照组,CD8^(+)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患有尖锐湿疣疾病后,临床对其实施IL-12、IFN-γ、IL-2水平检测,会发现同健康者比较异常情况显著,对尖锐湿疣患者展开上述指标检测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il-2 il-12 IFN-Γ il-4 诊断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