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人群中IL-6-572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感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张亚龙 徐洪海 +1 位作者 程君 郜玉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5期90-93,10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东亚人群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搜索基于东亚人群的IL-6-572C/G(rs1800796C>G)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 目的系统评价东亚人群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搜索基于东亚人群的IL-6-572C/G(rs1800796C>G)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0月,采用Stata S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353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4020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和GG+GC、GG、GC基因型是东亚人群HBV感染的保护因素[G vs C(OR=0.80,95%CI:0.74~0.87,P<0.001);GG+GC vs CC(OR=0.77,95%CI:0.70~0.85,P<0.001);GG vs CG+CC(OR=0.72,95%CI:0.59~0.87,P=0.001);GC vs CC(OR=0.79,95%CI:0.72~0.87,P<0.001);GG vs CC(OR=0.66,95%CI:0.54~0.80,P<0.001)]。结论东亚人群中IL-6-572基因多态性改变(C>G)可能会降低HBV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572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东亚人群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欣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杨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13-2716,272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检测IL-6水平及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然后用贝那普利干预,观察具备IL-6-572、IL-6-174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高血压肾损害组中,IL-6-572的CG基因型、IL-6-174的GG基因型比例最高。贝那普利治疗对具有IL-6-572GG基因型、IL-6-174CC基因型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治疗效果最佳。结论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il-6-572基因 il-6-174基因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
作者 亓俊杰 李世勋 +2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王志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L-6-174GC、IL-6-572GC和IL-6-597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572G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IL-6-572GC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6-174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72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97GA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A、AA。2组IL-6-174GC、IL-6-597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572G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18%vs46.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572GC基因(OR=1.534,95%CI:1.180~1.995)、高血压(OR=1.442,95%CI:1.033~1.957)、糖尿病(OR=1.610,95%CI:1.083~2.391)、HDL-C(OR=0.467,95%CI:0.266~0.818)、LDL-C(OR=2.004,95%CI:1.104~3.636)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P<0.01)。IL-6-572GC位点GG基因型单支病变率高于GC、CC基因型,3支病变率低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IL-6-572GC基因突变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 il-6-572GC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频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余波 沈宇斐 +2 位作者 陆旭东 官俏兵 罗本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112例与无肺部感染组2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吞咽功能障碍和既往肺部疾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既往肺部疾病为影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肺部感染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基因型GG频率48.21%高于无肺部感染组30.21%(P<0.05)。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既往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IL-6基因-572G基因频率较高,且基因型GG频率较高,认为G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il-6基因-572C/G基因
原文传递
IL-6基因启动子区-572C/G多态性与儿童脓毒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散琴 李权伦 郑晨晨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脓毒症疾病易感性及进展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572C/G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6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 目的 探讨儿童脓毒症疾病易感性及进展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572C/G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6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将试验组分为脓毒症组57例和脓毒症休克组60例。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血浆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IL-6基因rs1800796(-572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以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其进展的关系。结果 血浆IL-6、TNF-α和PCT水平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中脓毒症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P<0.01)。IL-6基因位点rs1800796(-572C/G)的基因型CC及等位基因C频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中脓毒症休克组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IL-6基因-572C/G位点基因型为CC患儿的血浆IL-6、TNF-α和PCT水平低于基因型为CG/GG患儿(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GG是CC型脓毒症患病风险的2.36倍(95%CI:1.204~4.628,P<0.05)。结论 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儿童脓毒症的发病风险及其进展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为脓毒症保护基因,GG基因型是易感基因型,其多态性影响PCT、IL-6和TNF-α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il-6基因启动子区-572C/G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原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