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衰减校正在IQ-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珺奇 焦建 +5 位作者 牟甜甜 张烨虹 解小芬 米宏志 王蒨 张晓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853-857,共5页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且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未见狭窄或狭窄<50%,对其静息心肌灌注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年龄(58.3±9.8)岁,体质指数(24.9±3.4)/(kg/m^2)。采用4DM软件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5个大的心肌节段(心尖、前壁、间隔、下壁和侧壁)的放射性摄取值(%),以及17个心肌节段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AC后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性升高,心尖部的放射性摄取值(%)则明显降低(P<0.05)。AC后86%(51/59)的下壁和85%(50/59)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升高,100%(59/59)心尖部放射性摄取值(%)均降低。采用17节段5分法的评分系统,AC后多数下壁(78%,46/59)、间隔(59%,35/59)和心尖部(69%,41/59)的评分保持不变。但对女性患者,AC后42%(13/31)的前壁和心尖部评分值均增加,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结论:IQ-SPECT模式下,AC会导致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升高,心尖部则显著降低。临床医师在图像判读时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质量控制研究
2
作者 谭展 刘辉 +1 位作者 马睿 谭光享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设备日常质量保证的测试方法,采用一种通用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使用半导体碲锌镉(CZT)材料且扫描时探头多角度转动的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5个检测项目。结果:检测结果与厂家要求相比较,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等5个项目的第1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8%、8%、67811计数/(min·MBq)、4.91 mm和1.8×10^(6)s^(-1),第2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6%、6%、68297计数/(min·MBq)、4.96mm和1.8×10^(6)s^(-1),均符合厂家指标的要求。结论: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科学并客观评价此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质量控制 心脏 系统能量分辨率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许书钰 曹大泉 +1 位作者 梁唯真 魏清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核医学成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究,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SPECT...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核医学成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究,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SPECT成像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随着核医学的推广应用,SPECT设备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在准直器、晶体与探测器和多模态与器官专用成像等方面出现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旨在增强SPECT系统的灵敏度,提高空间分辨率,降低信噪比,获得更多图片信息和更清晰的成像效果,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通过综述SPECT设备研究进展,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准直器 探测器 多模态技术
下载PDF
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门控静息心肌灌注图像不同重建参数对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烨虹 牟甜甜 +3 位作者 李珺奇 解小芬 米宏志 张晓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将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不同重建参数条件下所测的EF值,与超声心动和心脏磁共振显像所测值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重建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并筛选IQ-SPECT的最佳重建参数。方法:对在3个月内行心脏... 目的:将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不同重建参数条件下所测的EF值,与超声心动和心脏磁共振显像所测值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重建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并筛选IQ-SPECT的最佳重建参数。方法:对在3个月内行心脏磁共振显像、超声心动检查和IQ-SPECT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四种不同的重建参数,将所测EF值与心脏磁共振显像和超声心动法所测值分别进行分析比较检验。以心脏磁共振显像所得EF值为基准,采用Bland-Altman法比较不同方法和心脏磁共振显像所测EF值之间的偏倚程度。结果:心脏磁共振显像和心肌灌注显像所测的EF值要远小于超声心动所测值。随着迭代次数和子集的增加,IQ-SPECT所测得的ESV值逐渐增大,导致EF值逐渐变小。当重建参数为15子集、5次迭代时,所测的ESV、EDV和EF值与心脏磁共振显像所测值最为接近,其中EF值与心脏磁共振显像所测值的偏倚仅为2%。结论:不同方法所得的EF值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经验进行修正。15子集、5次迭代为本研究所得的IQ-SPECT最佳重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血分数 心肌灌注显像 重建参数
下载PDF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晨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影像SPECT/CT、MS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SPECT/CT、MSCT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结果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确诊32例。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结论相较于单独诊断,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乳腺癌骨转移 诊断
下载PDF
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翠红 王猛 +1 位作者 金超岭 颜珏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模型,研究二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差别。方法:测量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模型的断层计数灵敏度,并对重建图像的信噪比、冷区对比度和边缘锐利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Q-SPECT心肌灌注... 目的:通过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模型,研究二者心肌灌注显像的差别。方法:测量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模型的断层计数灵敏度,并对重建图像的信噪比、冷区对比度和边缘锐利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断层计数灵敏度是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4倍;IQ-SPECT所得重建图像的信噪比优于LEHR-SPECT,且差异显著(t=2.346,P<0.05);IQ-SPECT所得重建图像的冷区对比度优于LEHR-SPECT,具有统计学差异(t=2.571,P<0.05);二者所得重建图像的边缘锐利度相比较无差异(t=1.494,P>0.05)。结论: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采集效率高于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其重建图像的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刚 胡佳佳 管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分析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对诊断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165例,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对诊断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165例,所有患者均行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检查,观察165例肺癌患者中发生单发骨转移瘤的例数;分别分析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对诊断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预测准确度;绘制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对比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共计92例(55.76%)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其中有37例(40.22%)患者为单发骨转移;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阳性诊断率为72.97%,阴性诊断率为80.82%;PET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阳性诊断率为62.16%,阴性诊断率为76.71%;联合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的诊断阳性率为91.89%,阴性诊断率为93.15%;ROC验证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联合检测对肺癌单发骨转移瘤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89%、93.15%。结论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与PET联合检测对于肺癌单发骨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该方案能够作为有效显像检测方式评估病情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瘤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医院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受照辐射水平及其防护研究
8
作者 邹作伟 苏雪松 耿建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25-29,共5页
目的:对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设备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及辐射水平进行研究,为评估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危害及放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 目的:对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设备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及辐射水平进行研究,为评估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危害及放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在SPECT/CT机房1和SPECT/CT机房2的工作人员各2名,采用光致发光(OSL)剂量计对4名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7个季度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4名工作人员摆位总量为20 682例患者。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常规穿戴防护铅衣(0.5 mmPb)和铅围脖(0.5 mmPb)等防护用品,将OSL剂量计分别佩戴在每名机房摆位人员的甲状腺、眼睛附近位置和手部。4名工作人员每人佩戴1套(甲状腺、眼睛附近和手部位置共3枚)OSL剂量计。佩戴OSL剂量计时长为21个月,对甲状腺部位的10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10)]、眼晶状体部位的3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3)]和手部的0.07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0.07)]进行季度监测,评估SPECT/CT机房4名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4名工作人员均接受常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4名工作人员每人年平均摆位例数约2 955例患者,其中仅1名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年平均所受的剂量最高,分别为0.129、0.071和0.151 mSv/a,但远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5、5和125 mSv/a。结论:SPECT/CT机房4名工作人员为患者摆位时直接接触注射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但其甲状腺、眼睛和手部受照剂量均远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按要求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有效防护摆位工作中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眼晶状体 手部 外照射 当量剂量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 机房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钦建平 芦钺 +3 位作者 郑义 赵明 李唯 钦佩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静息、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桥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8例经多层螺旋血管造影(CTA)确诊的心肌桥患者,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分析检查所见及诊断结论。结果:... 目的:对比静息、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桥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8例经多层螺旋血管造影(CTA)确诊的心肌桥患者,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分析检查所见及诊断结论。结果: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桥心肌缺血性改变15例,阳性检出率为53.57%(15/28);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缺血17例,阳性检出率为60.71%(17/28),静息与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改变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2,P>0.05)。超声心动图共检出心肌缺血患者19例,阳性检出率为67.86(19/28);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评价心肌桥心肌缺血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8,x^2=0.311,P>0.05)。结论: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评价心肌桥心肌缺血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达到全面准确诊断心肌桥患者心功能情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超声心动图 心肌桥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心肌缺血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显像联合血清PSA、MMP9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庆云 吴凌梅 +1 位作者 王庆利 冀栓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DP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前列腺癌(PC)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92例PC患者,均行99mTc-MDP SPECT/CT显像和血清PSA、MMP9检测。比... 目的:探讨99mTc-MDP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前列腺癌(PC)骨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92例PC患者,均行99mTc-MDP SPECT/CT显像和血清PSA、MMP9检测。比较PC骨转移者与无骨转移者血清PSA、MMP9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SA、MMP9联合检测诊断PC骨转移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99mTc-MDP SPECT/CT显像及其联合血清PSA、MMP9检测诊断PC骨转移的价值。结果:PC骨转移者血清PSA、MMP9水平高于无骨转移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PSA、MMP9水平联合检测诊断PC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63,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0.1%,约登指数为0.684;而99mTc-MDP SPECT/CT显像诊断PC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84.78%;99mTc-MDP SPECT/CT显像联合血清PSA、MMP9诊断PC骨转移的特异度92.86%,准确度93.48%,较单独99mTc-MDP SPECT/CT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mTc-MDP SPECT/CT显像联合血清PSA、MMP9对PC骨转移程度的准确检出率为92.19%。结论:与单独99mTc-MDP SPECT/CT显像比较,其联合血清PSA、MMP9检测可明显提高PC骨转移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可提高对PC患者骨转移程度的准确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99mTcO4-SPECT/CT定量显像在测定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SUV值和甲状腺体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万良荣 黄干 刘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定量显像测定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GD;又称Graves病)患者SUV摄取值及...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定量显像测定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GD;又称Graves病)患者SUV摄取值及甲状腺体积的可行性。方法·选入64例Graves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44.1±14.1)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血清FT3、FT4水平检测,以及2 h、24 h摄131I率检查。所有患者在静脉注射(5.5±0.5)mCi([204.2±16.8)MBq]99mTcO4-放射性显像剂后,进行颈部SPECT/CT断层及平面显像。通过40%阈值法测定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定量摄取均值SUVmean、最大值SUVmax及三维甲状腺体积Vol3D,对SUVmean、SUVmax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摄131I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Xeleris工作站(GE Healthcare)以及传统公式分别测定三维甲状腺体积Vol3D和二维甲状腺体积Vol2D,对Vol3D和Vol2D进行分析比较。结果·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定量摄取值SUVmean和SUVmax分别为(262.5±110.2)g/mL和(471.4±192.1)g/mL,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与2 h摄131I率和24 h摄131I率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均r>0且P=0.000)。此外,Vol3D与Vol2D之间呈正相关(r=0.853,P=0.000)。结论·99mTcO4-SPECT定量显像测定甲状腺三维体积及SUV定量摄取值方法临床简便可行,可为Graves病患者诊断及评估治疗剂量提供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发射计算机 光子 标准摄取值
下载PDF
^(18)F-FDG PET和治疗量^(131)I全身扫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转移灶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飞华 徐海峰 +1 位作者 巴红珍 魏龙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489-492,46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131I-WBS)SPE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转移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外科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和131I-WBS扫描,观察和记录在糖代谢和碘代谢中DTC转移...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131I-WBS)SPE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转移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外科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和131I-WBS扫描,观察和记录在糖代谢和碘代谢中DTC转移灶的定位及数量变化,并同时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等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57例DTC患者18F-FDG PET显像发现真阳性20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31例、假阴性3例,其灵敏度为87.0%,特异性为91.2%。而131I-WBS扫描发现真阳性13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34例、假阴性8例,其灵敏度为61.9%,特异性为94.4%。PET显像和131I-WBS扫描共检出阳性病灶73个,其中淋巴结32个,肺5个,纵隔6个,骨26个,其他部位4个。PET显像发现43个阳性病灶(58.9%),而131I-WBS检出30个(41.1%)。当Tg水平>10μg/L时,随着Tg在血清含量的增高,两种显像方法的对DTC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亦随之升高。结论:两种检查对DTC术后转移灶的监测和131I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互补性,18F-FDG PET显像在Tg阳性和131I-WBS阴性的患者的转移灶检出上更具有优势,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转移灶
原文传递
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在GD甲亢^(131)I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霞 王晓明 +1 位作者 陈金燕 苏君梅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1749-1750,175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在GD甲亢^(131)I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31I治疗的GD甲亢患者8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及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根据患...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在GD甲亢^(131)I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31I治疗的GD甲亢患者8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及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根据患者治疗后甲亢症状及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甲减组及无效组,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摄锝率、甲状腺重量的变化差异。结果除无效组外,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甲减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摄锝率、甲状腺重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甲减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摄锝率均小于治疗前,甲状腺重量均较治疗前减轻。结论甲状腺核素^(99)Tc^mO_4^-显像对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评价GD甲亢131I治疗后疗效具有重要补充作用,临床或可将甲状腺核素显像作为疗效评价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性同位素碘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X线、CT、SPECT、PET在评估小鼠的骨成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江涛 王捷 +2 位作者 詹纯列 尹吉林 王欣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成像较模糊。结论X线和CT检查对小鼠的骨成像明显,对小鼠疾病的观察有重要意义。而SPECT、PET对诊断小鼠的骨疾病意义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成像 X线 X线计算机断层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下载PDF
不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测量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秀芹 张毓艺 +4 位作者 郭悦 秦嵩 张建飞 陈学涛 姚稚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8帧和16帧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量左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6例拟行GMP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8帧GMPI和16帧GMPI图像采集和重建处理,比较两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 目的:比较分析8帧和16帧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测量左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6例拟行GMP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8帧GMPI和16帧GMPI图像采集和重建处理,比较两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率时间(TTPF)、1/3最大充盈率(MFR/3)等参数,同时与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帧和16帧GMPI测量的EDV、ESV、EF、PER及PFR值之间高度相关(r=0.972,r=0.954,r=0.885,r=0.814,r=0.751;P<0.05)。两种帧数GMPI判断PFR正常与否间的符合率为70.9%(Kappa=0.446,P=0.000);以LVEF≥50%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界值,两种帧数GMPI判断LVEF正常或异常的符合率为70.9%。UCG测量的LVEF值为(64.21±5.74)%,8帧GMPI为(52.15±9.00)%(t=-11.376,P<0.05)。UCG检查LVEF≥50%的65例患者中,8帧GMPI判断LVEF异常的比例为32.3%,显著高于与16帧GMPI(4.6%)(x~2=16.557,P<0.05)。UCG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23例中,8帧GMPI和16帧GMPI测量的PFR判断判断为异常的比例分别为60.9%和26.1%(x~2=5.662,P<0.05)。结论:8帧与16帧GMPI测量的左心功能各项结果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16帧与8帧相比GMPI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高峰充盈率更准确、更能反映受检者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I) 左心室功能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下载PDF
^(99)Tc^(m)-O_(4)^(-)SPECT/CT放射性摄取靶区勾画方法的定量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惠兴 吉婷 +1 位作者 王岐 杨爱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CT和核医学(NM)阈值两种方法勾画高鍀酸盐(99Tcm-O4-)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99)Tc^(m)-O_(4)^(-)SPECT/CT)放射性靶区,确定99Tcm-O4-SPECT/CT高摄取病灶的最佳NM阈值。方法:采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与国际电工... 目的:比较CT和核医学(NM)阈值两种方法勾画高鍀酸盐(99Tcm-O4-)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99)Tc^(m)-O_(4)^(-)SPECT/CT)放射性靶区,确定99Tcm-O4-SPECT/CT高摄取病灶的最佳NM阈值。方法:采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与国际电工委员会(NEMA/IEC)图像质量模型,对直径分别为37 mm、28 mm、22 mm、17 mm、13 mm和10 mm的6个热球以及本底分别灌注126.54 kBq/ml和7.03 kBq/ml的99Tcm-O4-(球/本底比为18∶1),通过SPECT/CT进行断层图像采集和重建。于CT图像上采用球形工具勾画热球靶区感兴趣体积(VOI);并于SPECT图像上采用NM阈值方法勾画热球靶区VOI,阈值范围为10%~90%,间隔5%。以热球实际体积为“金标准”,确定最佳NM阈值。采用曲线拟合分析最佳NM阈值与热球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热球靶区VOI勾画的准确性和定量准确性受勾画方法和热球大小的影响。最佳NM阈值(热球直径由小到大)分别为80%、70%、60%、50%、45%和40%。与CT勾画方法比较,最佳NM阈值方法勾画热球VOI与实际体积更接近,误差为-5.9%~-16.7%。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最佳NM阈值与热球直径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函数关系为幂函数形式,预估曲线模型为:y=2.8065x^(-0.546),R^(2)=0.99(P<0.001)。最佳NM阈值方法勾画的定量准确性更高,其平均恢复系数(RC_(mean))分别为0.29、0.55、0.72、0.82、0.89和0.93(热球直径由小到大)。结论:对于^(99)Tc^(m)-O_(4)^(-)SPECT/CT显像,与CT勾画方法比较,最佳NM阈值方法在靶区VOI测定和SPECT/CT定量方面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方法,最佳NM阈值与病灶大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临床准确勾画病灶靶区VOI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 感兴趣体积(VOI) 放射性摄取靶区 勾画
下载PDF
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168例报告
17
作者 裴著果 潘清 +2 位作者 刘长平 刘忠林 夏燕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67-70,共4页
报道168例各种骨转移瘤应用SFECT的诊断结果和显像学表现及特点。骨显像和X线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4%和80.7%,骨显像中有35.7%病例分别早于X线3~5个月发现骨转移。表明本法对骨转移的诊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FECT)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瘤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培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33-335,共3页
近年来,帕金森病(PD)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临床上CT和MRI对早期发现PD病变有一定限制,而SPECT和PET等核医学显像技术,特别是多巴胺神经递质及受体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PECT(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巴胺 受体 多巴胺转运蛋白 核医学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评估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刘烁 敬文波 刘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相应的心肌节段进行对照,观察常规CT图像、能谱图像及细胞外容积分数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在3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78个心肌节段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影固定性缺损节段共230个,在双能量CT(DECT)能谱图像中电子云密度与等效原子序数(Rho/Z)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AUC为0.856,而常规CT图像诊断效能最低;延迟期增强扫描后的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8,约登指数为0.735,最佳分界点30.70%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6.0%、85.3%和87.8%。结论: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可以提高OMI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心肌血供的一站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陈旧性心肌梗塞(OMI)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SPECT在多囊肾术后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20
作者 郭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SPECT 多囊肾 术后 功能评估 手术治疗 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