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traumatic osteolysis of the distal clavicle,pubis and ischium in 7 patients
1
作者 陶惠民 陈杰 +1 位作者 季滢瑶 杨迪生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4年第4期247-252,共6页
关键词 外伤 骨质溶解 PTOL 末梢锁骨 耻骨 骨骼疾病
原文传递
Measurement of combined flap thickness for reconstruction of decubitus ulcer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2
作者 Eun Chan Kim Jeong Do Park +1 位作者 Syeo-Young Wee Se-Young Kim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31期7562-7569,共8页
BACKGROUND Various reconstruction opt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treat decubitus ulcers.A combined flap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fasciocutaneous and muscle flaps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reconstructing d... BACKGROUND Various reconstruction opt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treat decubitus ulcers.A combined flap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fasciocutaneous and muscle flaps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reconstructing decubitus ulcers in previous studies.However,no studies have measured combined flap thickness.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combined flap by measuring its thickness using enhanced abdomino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APCT).AIM To evaluate combined flap modality as a useful reconstruction option for decubitus ulcers using measurements obtained through APCT.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who underwent combined flap surgery for reconstruction of decubitus ulcers between March 2020 and December 2021 were included.The defects in the skin and muscle components were reconstructed separately.The inner gluteus muscle flap was split and manipulated to obliterate dead space.The outer fasciocutaneous flap was transposed to cover the muscle flap and opening of the decubitus ulcer.Subsequently,we performed enhanced APCT at 3 wk and 6 mo postoperatively to measure the flap thickness.RESULTS The mean flap thickness was 32.85±8.89 mm at 3 wk postoperatively and 29.27±8.22 mm at 6 mo postoperatively.The flap thickness was maintained without any maj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contour deformities or recurrence.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flap thickness as measured by APCT,the combined flap provided sufficient padding and maintained its thickness even at 6 mo after reconstruction,suggesting that the combined flap modality may be a useful reconstruction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paraplegic decubitus ul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Decubitus ulcer ischium Surgical flaps Trochanter
下载PDF
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回顾
3
作者 宋绍文 李晓静 +2 位作者 刘玉珂 郭会利 张斌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 结合文献回顾观察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VND)]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12例VND患儿,回顾相关文献选出另12例资料完整的VND患儿,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24例VND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14岁;均为... 目的 结合文献回顾观察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VND)]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12例VND患儿,回顾相关文献选出另12例资料完整的VND患儿,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24例VND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14岁;均为单侧病变,左侧16例、右侧8例;其中10例诉患侧腹股沟区疼痛,8例患侧髋关节疼痛,5例臀部疼痛,1例患侧下肢痛伴活动受限。X线片和平扫CT见患侧坐骨耻骨结合处局限性膨隆,其内骨质密度不均并可见低密度区,病灶边缘不规则伴硬化;MRI均见患侧坐骨耻骨结合处呈T1WI低信号、T2WI和T2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17/17,100%),10例(10/17,58.82%)坐骨耻骨结合处梭形肿胀,7例(7/17,41.18%)病灶边缘不规则,10例(10/17,58.82%)周围软组织水肿,8例(8/17,47.06%)可见“纤维桥接”表现。结论 VND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单侧腹股沟区疼痛、髋关节疼痛或臀区疼痛;MRI均见坐骨耻骨结合处信号改变,近半数边缘不规则、可见“纤维桥接”,半数以上局部可见梭形肿胀及邻近软组织信号改变。X线和CT平扫可用于初筛V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炎 坐骨 诊断显像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德洲 李东明 +1 位作者 易雪冰 罗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06-2409,共4页
背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其发病率较低,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部分影像科医生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够深刻。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以提高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的认识。方法:选... 背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其发病率较低,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部分影像科医生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够深刻。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以提高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的认识。方法:选择拟诊断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病例16例21髋作为病例组,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MRI轴位像上分别测量双侧坐骨股骨间距(即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的最短距离)与股方肌间距(股骨小转子与腘绳肌腱止点的距离),并观察股方肌的信号及形态。对比分析2组坐骨股骨间隙和股方肌间隙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16例患者中女13例,男3例;双髋发病5例,均为女性;(2)病例组患侧坐骨股骨间距为(13.65±3.87)mm,对侧为(22.17±5.75)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侧股方肌间距为(7.15±3.50)mm,对侧为(12.89±3.13)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对照组左侧坐骨股骨间距为(23.59±6.14)mm,右侧为(23.08±5.82)mm,双侧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股方肌间距为(12.41±3.75)mm,右侧为(13.22±3.84)mm,双侧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病例组患侧坐骨股骨间距、股方肌间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例组对侧坐骨股骨间距、股方肌间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病例组股方肌有不同程度变形、水肿及萎缩;(6)综上,女性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双侧发病常见。患侧坐骨股骨间距≤11.46 mm,股方肌间距≤5.53 mm,患侧股方肌水肿和形态异常,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MRI轴位压脂图像是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敏感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 股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撞击综合征 股方肌 MRI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测量 被引量:19
5
作者 闫松 李桂萍 +1 位作者 王胜林 刑千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横断面及冠状面定量测量指标对坐骨股骨撞击(IFI)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4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行髋关节MRI检查的68例患者(125个髋关节)的资料。其中已临床确诊为IFI的39... 目的探讨磁共振横断面及冠状面定量测量指标对坐骨股骨撞击(IFI)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4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行髋关节MRI检查的68例患者(125个髋关节)的资料。其中已临床确诊为IFI的39例患者(67个髋关节)作为病例组;经临床与MRI诊断排除IFI的29例患者(58个髋关节)作为对照组。通过轴位质子脂肪抑制序列像测量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距(IFS)、股方肌通过IFS的最窄间隙(QFS)、坐骨角度、股骨颈前倾角(FNA)和股骨小转子角(LTA);通过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像测量股骨颈干角(CCD),并对两组患者上述测量指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IFS、QFS、LTA分别为12.2(10.2~13.9)mm、8.5(6.9~10.4)mm和(13.8±0.7)°,对照组分别为26.3(22.9~30.4)mm、21.6(19.5~25.4)mm和(19.9±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坐骨角度与FNA分别为(131.2±0.4)°和29.2(22.8~34.1)°,对照组分别为(127.1±0.6)°和22.7(19~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C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IFS与QFS、LTA分别呈正相关(r=0.870、0.653,P<0.05);而与FNA、坐骨角度呈负相关(r=-0.623、-0.655,P<0.05);QFS、FNA、坐骨角度及LTA诊断界值分别为≤12.7 mm、≥21.75°、≥131.65°、≤9.3°。结论 IFS及QFS减小是IFI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综合征 坐骨 股骨 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坐骨结节囊肿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迎春 贾学文 +2 位作者 王哲洋 王毳 金占萍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手术与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坐骨结节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对49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关节镜组和传统切开组。关节镜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81(64.1±9.3)岁,病程2~36(17....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手术与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坐骨结节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对49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关节镜组和传统切开组。关节镜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81(64.1±9.3)岁,病程2~36(17.0±9.1)个月,在囊肿周围建立人工腔隙,关节镜下刨削清理囊肿壁。传统切开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47~79(61.2±10.6)岁,病程4~36(17.5±8.5)个月,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时采用肿块表面横行切口,分离切除肿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11.3±3.3)个月。传统切开组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复发,关节镜组均Ⅰ期愈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分别为(54.7±7.7)min、(20.8±3.5)ml、(20.3±5.6)ml、(2.8±0.6)d,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组的(71.8±8.8)min、(67.3±12.0)ml、(103.6±20.3)ml、(7.8±2.9)d。关节镜组术后1 d、1周、1个月VAS评分为(2.6±0.7、0.5±0.6、0.3±0.5)显著低于传统切开组的(6.0±0.7、3.0±1.0、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安全性高以及恢复快等特点,但要求术者有关节镜手术经验,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 骨囊肿 关节镜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坐骨-股骨间隙宽度及其影响因素的MRI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家川 刘英 +3 位作者 陈加源 印隆林 吴筱芸 李迎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5-887,892,共4页
目的 :应用MRI探讨正常人群的坐骨-股骨间隙(IFS)宽度的变化与年龄、性别、坐骨间距、股骨颈角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10月行髋关节MRI检查的志愿者的资料共计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测量并记录志愿者的年龄、性别、IF... 目的 :应用MRI探讨正常人群的坐骨-股骨间隙(IFS)宽度的变化与年龄、性别、坐骨间距、股骨颈角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10月行髋关节MRI检查的志愿者的资料共计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测量并记录志愿者的年龄、性别、IFS、坐骨间距等。结果:IFS宽度、股骨头颈轴长的平均值分别为(23.30±6.77)mm、(80.54±6.78)mm,男性组平均值大于女性组(P<0.05);坐骨间距、坐骨角的平均值分别为(98.91±13.52)mm、(131.02±4.51)°,女性组平均值大于男性组(P<0.05);股骨颈角平均值为(17.79±4.20)°,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S宽度与年龄、坐骨间距、坐骨角、股骨颈角呈负相关(P<0.05),与股骨头颈轴长呈正相关(P<0.05),与身高、体质量无相关性。结论:女性骨盆结构与男性的差异可能是其更容易罹患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IFS宽度逐渐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 股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外旋位-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俊丽 余留森 祝丽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处于外旋位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髋关节MRI检查58例患者(108个髋关节)的资料;其中将临床及MRI共同诊断为IFI的21例患者(34个髋关节)作为病例组;髋关节MR... 目的探讨下肢处于外旋位时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髋关节MRI检查58例患者(108个髋关节)的资料;其中将临床及MRI共同诊断为IFI的21例患者(34个髋关节)作为病例组;髋关节MRI表现正常的37例患者(74个髋关节)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和股骨颈干角(CCD),比较两组上述测量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IFI患者MRI图像特点。结果病例组患者的IFS和QFS分别为(10.5±3.5)mm和(7.4±2.7)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23.4±5.1)mm(t=-14.670,P<0.01)、15.6±4.7 mm(t=-11.061,P<0.01),两组间IFS和Q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CD分别为(132±5)°和(129±5)°,两组间C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21例为股方肌卡压伴水肿(轻度水肿占76%,中度水肿占15%,重度水肿占9%),4例为股方肌卡压伴部分撕裂,2例为股方肌卡压伴局限性脂肪浸润(中度脂肪化1例、重度脂肪化1例),2例为髂腰肌肌腱水肿,1例为绳肌肌腱病,2例为股骨小转子过长。结论无论下肢处于内旋、外旋还是中立位,IFI患者的IFS和QFS均明显变窄,股方肌出现卡压变形伴水肿和(或)撕裂是IFI常见的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坐骨 股骨
下载PDF
坐骨重叠征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脱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凯旋 李天友 +2 位作者 朱立超 张敏刚 王延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发育性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后并发症 坐骨重叠征
下载PDF
坐骨结核误诊为大腿后侧感染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超群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59-359,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于2009年11月3日因右大腿后侧感染1个月入院。主诉:入院前2个月曾经出现右侧臀部轻度疼痛不适,坐位时显著,不伴发热,无盗汗、纳差等症状,坐骨结节部压痛。以"坐骨结节滑囊炎"诊治20余天后,臀部疼痛缓解。右...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于2009年11月3日因右大腿后侧感染1个月入院。主诉:入院前2个月曾经出现右侧臀部轻度疼痛不适,坐位时显著,不伴发热,无盗汗、纳差等症状,坐骨结节部压痛。以"坐骨结节滑囊炎"诊治20余天后,臀部疼痛缓解。右大腿后侧远端皮肤红肿,渐渐扩大,出现破溃,伴发热等不适。在院外以"右大腿后侧感染"诊治,未见明显好转,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结核 感染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廷宠 毛小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15例单侧发病IFI患者的MRI影像,分别测量病变侧与正常侧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判断股方肌信号有无改变.结果病变侧IFS平均值12.7m...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15例单侧发病IFI患者的MRI影像,分别测量病变侧与正常侧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判断股方肌信号有无改变.结果病变侧IFS平均值12.7mm(10.6~14.1mm),QFS平均值8.9mm(7.6~10.5mm);正常侧IFS平均值25.9mm(22.6~29.7mm),QFS平均值21.4mm(19.3~24.9mm).15例病变侧股方肌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形,14例表现为股方肌水肿,T2WISTIR呈不同程度高信号,1例表现为股方肌萎缩、脂肪浸润.结论IFI患者在MRI影像上具有较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坐骨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
下载PDF
12例坐骨结节滑囊炎的手术治疗
12
作者 李青松 李林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85-286,共2页
[背景]观察坐骨结节滑囊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12例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行滑囊切除术,无复发、感染及发生其他并发症病例.[讨论]坐骨结节滑囊炎应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一般经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保守... [背景]观察坐骨结节滑囊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12例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行滑囊切除术,无复发、感染及发生其他并发症病例.[讨论]坐骨结节滑囊炎应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一般经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应行滑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囊炎 坐骨 滑囊切除术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梓维 林子洪 +4 位作者 郑秋坚 王良泽 叶圣龙 李盛 钱思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7689-7696,共8页
背景:坐骨结节滑囊炎被认识长久,但其治疗手段仍保留在40年前的封闭及手术等方法。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15例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双侧同时接受富血小板血浆(n=10例,共20侧)或封闭... 背景:坐骨结节滑囊炎被认识长久,但其治疗手段仍保留在40年前的封闭及手术等方法。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15例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双侧同时接受富血小板血浆(n=10例,共20侧)或封闭(n=5例,共10侧)注射治疗。随访6-14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治疗满意度评分及复发率进行评估,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各观察时间点的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在目测类比评分方面,富血小板血浆组和封闭组综合各时间点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219,P=0.643);分别在各个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的疼痛评分在短期内(治疗后1周内)高于封闭注射,但长期随访的疼痛评分低于封闭组。在总体满意度、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分方面,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在短期内(尤其是治疗后1周)的评分不如封闭注射,但持久的长期评分却高于封闭注射。在方便性评分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的复发率较封闭注射低。分析结果说明对于坐骨结节滑囊炎的治疗,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和封闭注射均可缓解疼痛,封闭注射的短期疗效更好,尤其是在治疗后1周内,但其长期疗效不佳,而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起效缓和,但疗效持久、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富血小板血浆 坐骨结节滑囊炎 封闭治疗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典型影像表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宇 闫东 +1 位作者 杨卫东 程晓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病史:患者,女,60岁,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患者,主诉双侧髋部疼痛1年余,伴髋部偶有弹响,既往体健,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双侧髋关节后伸同时内收、外旋时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影像表现: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未见明... 病史:患者,女,60岁,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患者,主诉双侧髋部疼痛1年余,伴髋部偶有弹响,既往体健,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双侧髋关节后伸同时内收、外旋时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影像表现: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未见明确异常改变(图1A)。髋关节MR平扫:FS T2WI示左侧坐骨滑囊滑膜增生,双侧腘绳肌腱坐骨结节附着端增粗,内见FS T2WI高信号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 股骨 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邢千超 王胜林 +2 位作者 仇恒志 白雪冬 曹宏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总结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确诊的IFIS 84个髋关节(病例组)及正常志愿者髋关节116个(对照组)的MRI图像,通过轴位T1WI序列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 目的:总结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确诊的IFIS 84个髋关节(病例组)及正常志愿者髋关节116个(对照组)的MRI图像,通过轴位T1WI序列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坐骨结节间距,并通过质子加权脂肪抑制序列观察股方肌形态及信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对照组IFS及QFS((2.36±0.47)cm、(1.58±0.39)cm)明显大于病例组((1.56±0.42)cm、(0.89±0.24)cm),对照组坐骨结节间距((10.51±1.53)cm)小于病例组((11.39±1.01)cm),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髋关节IFS与QF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3,P <0.05;坐骨结节间距与IFS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263,P <0.05。在IFIS患者中,股方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水肿。所测全部数据中,中青年组IFS、QFS宽度((2.09±0.55)cm,(1.32±0.47)cm)均大于老年组((1.90±0.58)cm,(1.19±0.39)c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之间坐骨结节间距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FS和QFS变窄,同时股方肌出现变形、水肿,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典型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方肌间隙 髋部疼痛 坐骨 股骨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不同体位对坐骨股骨间隙及股方肌间隙影响MRI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书盈 赵占洲 +4 位作者 卫玮 张欲翔 陈小帅 张平 赵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不同体位下坐骨-股骨间隙(IFS)和股方肌间隙(QFS)宽度的变化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82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按20~39岁、40~59岁和≥60岁分...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不同体位下坐骨-股骨间隙(IFS)和股方肌间隙(QFS)宽度的变化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82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按20~39岁、40~59岁和≥60岁分为3组,分别在中立位、外旋30°和外旋60°体位下行髋关节MRI扫描,比较不同体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IFS、QFS宽度的差异。结果:健康人群不同体位下女性组IFS和QFS宽度均小于男性组(P<0.05);并且随外旋角度的增加,IFS和QFS宽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体位下各年龄组之间IFS、QFS宽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IFS宽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两组间比较除40~59岁组与≥60岁组间IFS、QFS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位下20~39岁组的IFS、QFS宽度均大于其他两组。结论:健康人群各体位下男性IFS和QFS宽度均大于女性。不同体位下各年龄组间IFS和QFS宽度有一定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IFS宽度有减小的趋势。随着股骨角度增加,IFS和QFS宽度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 股骨 髋关节 磁共振成像 体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燕 高磊 +1 位作者 胡海燕 宋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9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择期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B组(超声引...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择期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B组(超声引导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药术后镇痛)和C组(静脉镇痛药术后镇痛)。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并在手术结束后连接一次性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B组手术前在患肢行超声引导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C组不做特殊处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年龄、手术时长)进行观察研究。两组患者术后2、4、6、8、10h的视觉模拟静息疼痛(RVAS)评分、术后4、6、8、10h的被动活动(PVAS)评分及6、8、10h的主动活动(I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镇痛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RVAS、PVAS、I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显著延长、按压次数显著降低、首次下床时间显著提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及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可明显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疼痛评分,能够减少镇痛泵的药物使用量,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不良反应显著减少,能增加患者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联合隐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隐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坐骨结节扩大清创降低坐骨压疮术后创面复发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汉华 黄志锋 +7 位作者 熊兵 郑少逸 刘族安 卞徽宁 孙传伟 马亮华 罗红敏 赖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坐骨压疮的清创方式对复发风险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坐骨结节扩大清创术对坐骨结节压疮患者创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39例诊断为坐骨结节压疮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目前关于坐骨压疮的清创方式对复发风险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坐骨结节扩大清创术对坐骨结节压疮患者创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39例诊断为坐骨结节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坐骨扩创组(n=29,坐骨扩创术)及对照组(未进行坐骨扩创术)。统计分析入院时白蛋白、血红蛋白、BMI,有无负压辅助治疗,修复术的平均时间等,记录患者术后生存状态,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坐骨压疮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患者共有41处创面,坐骨扩创组创面31处,对照组创面10处。坐骨扩创组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坐骨扩创组无复发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坐骨扩创术是患者伤口复发的保护因素(HR=0.010,95%Cl:0.001~0.177)。结论坐骨结节扩大清创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压疮的感染复发风险,延长无复发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结节 坐骨扩创术 压疮 创面 复发
下载PDF
瘤样病变的陈旧性坐骨结核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强 杨宝利 冷咏梅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瘤样病变 坐骨 结核
下载PDF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洁 李婷 梁爽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坐骨股撞击综合征患者32例54个髋关节(病例组)和正常髋关节50个(对照组)的MRI表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IFS及QFS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坐骨股撞击综合征患者32例54个髋关节(病例组)和正常髋关节50个(对照组)的MRI表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IFS及QFS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绘制股方肌间隙(QFS)、坐骨股骨间隙(IFS)诊断IFI的诊断价值。结果患侧IFS及QFS均出现狭窄,测量病例组IFS及QFS分别为(1.23±0.26)cm、(0.63±0.22)cm,对照组分别为(2.39±0.44)cm、(1.38±0.33)cm,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0)。病例组IFS与QF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P<0.05)。QFS及IFS诊断IFI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0.833,QFS灵敏度及特异度为75.9%和88.6%,IFS灵敏度及特异度为84.2%和89.5%。结论在IFIS诊断中采用低场强MRI检出率较高,能显示IFS、QFS狭窄及股方肌异常,其中IFS和QF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诊断IFIS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坐骨 股骨 撞击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