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联合rhBNP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及对ITBVI、Copeptin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广运 吕树志 +2 位作者 李相芬 陈晓旭 丁旭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BNP。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和肽素(Copeptin)、大内皮素1(BigET-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血清NT-pro BNP、Copeptin、Big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12 h和24 h后,观察组ITBVI、GEDVI和EVLW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以及APOB/APOA-I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rhBNP可降低ITBVI、Copeptin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 重组人脑钠肽 左西孟旦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肽素
下载PDF
ITBVI、EVLWI在老年重大胸部外伤手术中液体复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智钧 韩全国 +1 位作者 刘永宏 杜秀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9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以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在老年重大胸部外伤手术中液体复苏的应用研究。方法:急诊行重大胸部外伤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以I... 目的:观察以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在老年重大胸部外伤手术中液体复苏的应用研究。方法:急诊行重大胸部外伤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以ITBVI/EVLWI为导向的研究组(Study group S组)和对照组(Routine group,R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监测CVP指导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ITBVI、EVLWI等指标,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状况。比较术中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乳酸等指标。观察术后休克改善情况及氧合指数,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死亡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组织灌注改善,休克改善明显好转,氧合指数明显增加,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急性肺水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CVP,以ITBVI、EVLWI指导液体复苏,能更精确评估和指导老年重大胸部外伤手术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bvi、EVLWI 老年 重大胸部外伤手术 液体复苏
下载PDF
EVLWI联合ITBVI对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白岭晓 宫梅 刘国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联合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联合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进行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研究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监测EVLWI及ITBVI进行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早期容量复苏达标时间及 6 h、24 h达标率,并比较补液治疗1 d及3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血乳酸(Lac)、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呼吸参数(呼吸频率、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及呼气末正压水平),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早期容量复苏达标时间(5.25±1.53)h,明显短于对照组(6.54±1.86)h(P<0.05);研究组6 h达标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两组24 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 d的危重患者APACHE Ⅱ评分(20.37±3.89)分,对照组治疗3 d的APACHE Ⅱ评分(23.16±4.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 d的呼吸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 d的血乳酸、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呼吸频率及呼气末正压水平分别(2.35±0.49)mmol/L、(0.61±0.13)μg/(kg·min)、(18.47±3.61)次/min、(5.04±1.09)cm H2O均明显低于治疗1 d[(8.57±1.86)mmol/L、(1.12±0.34)μg/(kg·min)、(28.79±6.14)次/min、(9.18±2.74)cm H2O]及对照组[(7.58±1.52)mmol/L、(1.09±0.27)μg/(kg·min)、(27.16±5.88)次/min、(8.17±2.31)cm H2O](P<0.05),研究组治疗3 d的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分别为(34.22±6.49)mL/cm H2O、(198.64±42.38)mm Hg均明显高于治疗1 d[(25.09±5.14)mL/cm H2O、(131.48±32.19)mm Hg]及对照组[(27.18±5.65)mL/cm H2O、(148.27±38.69)mm Hg](P<0.05),对照组治疗3 d与治疗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6.55±1.84)d、(11.68±2.9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14±3.19)d、(17.26±4.09)d (P<0.05),研究组28 d病死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6.67%(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时以EVLWI联合ITBVI作为监测指标,可及早达到复苏目标,促进病情恢复,改善呼吸相关参数,并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降低28 d病死率,对液体管理的指导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 感染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
下载PDF
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重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燕金 韩全国 +3 位作者 刘永宏 王智钧 杜秀珍 叶嘉辉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观察以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老年重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行重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评分3~4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目的观察以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老年重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行重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评分3~4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监测CVP(中央静脉压)指导补液。研究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 CCO模块连接,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CVP、CI、ITBVI、EVLWI,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状况,以CI 3.0~5.0 L/min/m2,ITBVI 800~1000 m L/m2,EVLWI 3.0~7.0 m L/kg为参考值,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术中根据CI、ITBVI、EVLWI动态变化调整补液,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乳酸、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休克改善情况及呼吸机撤除时间,以及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组织灌注改善,休克改善明显好转,尿量明显增加(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老年重大手术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指数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血管外肺水指数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患者 手术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指导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肖秋生 张斌 +4 位作者 潘永 魏华 邓梦华 卫女仲 黄国敏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I、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Δ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Δ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ΔGEDVI)与Δ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ΔCVP、ΔHR、ΔMAP与Δ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VI、GED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多发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多发伤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达标后不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指导液体管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东亮 孙雪东 应利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7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测定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测定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5例,按EGDT方案复苏,同时在入科后6 h内开始PiCCO监测,达标后随机分为液体限制组和液体非限制组,并采集病例相关数据。动态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科后不同时段液体出入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输出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等。结果入科后24 h、48 h、72 h、96 h、120 h,两组间液体入量、每日液体平衡量(入量-出量)、ITBVI、EVLWI、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PV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非限制组的EVLWI与ITBVI、EVLWI与BNP均成正相关(P<0.05)。液体限制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均少于液体非限制组(P<0.05)。结论利用略低于正常的ITBVI指导EGDT达标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功能,减少肺水产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不同潮气量对机械通气患者CVP、ITBV、CI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 高艳颖 李敏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的潮气量、通气模式(BIPAP与SIMV)对患者CVP、ITBV、CI等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因各种原因需行有创机械通气和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低下组。在BIPAP模式下,调整吸...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的潮气量、通气模式(BIPAP与SIMV)对患者CVP、ITBV、CI等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因各种原因需行有创机械通气和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低下组。在BIPAP模式下,调整吸气压使VT分别维持于6、10、15ml/kg,其他呼吸机支持条件不变,呼吸机模式改为SIMV后,分别调节相同VT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在心功能正常组,两种呼吸模式下随潮气量增加CI,ITBVI降低,Pmean及PEEPi增加均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67,0.124,0.110,0.187)。在心功能低下组,CI,ITBVI在BIPAP条件下降显著(P=0.036,0.021),在两种呼吸模式下,随潮气量增加CI、ITBVI明显下降,Pmean,PEEPi明显增加;SVRI在15ml/kg与6ml/kg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模式CVP、HR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种模式随着潮气量水平的升高,CI及ITBVI均明显下降,尤以衰竭心脏者为甚。CVP则无明显变化。因此,在机械通气应用PICCO评估容量参数中,应考虑心功能及潮气量对CI、ITBV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心脏指数 胸内血容量 呼吸模式 潮气量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和血管外肺水在创伤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志 赵秀 +3 位作者 侯明晓 金红旭 赵文静 高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血管外肺水(EVLW)在指导创伤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探寻ARDS患者的最佳液体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性ARDS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血管外肺水(EVLW)在指导创伤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探寻ARDS患者的最佳液体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性ARDS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和开放性液体管理组.记录SOFA评分、氧合指数以及7d和28 d生存率为主要终点,以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为次要终点进行评价.结果 限制性液体管理组患者在治疗后36 h较开放性液体管理组SOFA评分明显降低,P=0.037,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氧合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0.232,P=0.000;两组患者氧合指数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ARDS患者,联合应用ITBVI和EVLW为液体管理目标,精准地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能明显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血管外肺水
下载PDF
PICCO监测下脓毒症休克患者复苏实施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沙沙 翟乃亮 +1 位作者 许玲 田焕焕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实施液体复苏的不同达标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PICCO监测的指标即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达到850~1 000 mL/m^ 2时间的不同分为0~6 h达标组和... 目的观察并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实施液体复苏的不同达标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PICCO监测的指标即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达到850~1 000 mL/m^ 2时间的不同分为0~6 h达标组和6~12 h达标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6 h、12 h、24 h和48 h的血气分析、乳酸、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即SOFA评分)、ICU住院天数、带机时间等,并记录7天、28天病死率。结果治疗24 h后0~6 h达标组乳酸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6~12 h达标组,并且28天病死率明显降低。0~6 h达标组患者较6~12 h达标组的带机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7天病死率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乳酸等指标均较入院时好转。结论在PICCO监测指导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治疗,6 h达标较12 h达标可明显降低SOFA评分及28天病死率。6 h与12 h使ITBVI达到850~1 000 mL/m^ 2均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