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 Dissolution-Passivation Behavior with ZnO Formation via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s
1
作者 Tanyanyu Wang Masahiro Kunimoto +3 位作者 Masahiro Yanagisawa Masayuki Morita Takeshi Abe Takayuki Homma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In this study,ZnO formation during the dissolution-passivation process of Zn anodes is observed via in situ Raman and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The Zn passivation during galvanostatic anodization merely follows the dis... In this study,ZnO formation during the dissolution-passivation process of Zn anodes is observed via in situ Raman and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The Zn passivation during galvanostatic anodization merely follows th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model,whereas that of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exhibits different behaviors in different potential ranges.Initially,the Zn electrode is gradually covered by a ZnO precipitation film and then undergoes solid-state oxidation at~255 mV.The starting point of solid-state oxidation is well indicated by the abrupt current drop and yellow coloration of the electrode surface.During the pseudo passivation,an intense current oscillation is observed.Further,blink-like color changes between yellow and dark blue are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implying that the oscillation is caused by the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OH groups.The as-formed ZnOs then experience a dissolution-reformation evolution,during which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primary ZnO film is improved but the solid-state-formed ZnO layer becomes rich in oxygen vacancies.Eventually,oxide densification is realized,contributing to the Zn passivation.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Zn dissolution-passivation behavior,which is critical for the future optimization of Z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Zn dissolution and passivation ZnO formation
下载PDF
Efficient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Enabled by Solid-Liquid Two-Step Film Formation
2
作者 Juan Zhang Xiaofei Ji +13 位作者 Xiaoting Wang Liujiang Zhang Leyu Bi Zhenhuang Su Xingyu Gao Wenjun Zhang Lei Shi Guoqing Guan Abuliti Abudula Xiaogang Hao Liyou Yang Qiang Fu Alex K.‑Y.Jen Linfeng L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571-582,共12页
A considerable efficiency gap exists between large-area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and small-area perovskite solar cells.The control of forming uniform and large-area film and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is still the mai... A considerable efficiency gap exists between large-area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and small-area perovskite solar cells.The control of forming uniform and large-area film and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is still the main obstacle restricting the efficiency of PSMs.In this work,we adopted a solid-liquid two-step film formation technique,which involved the evaporation of a lead iodide film and blade coating of an organic ammonium halide solution to prepare perovskite films.This method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grating vapor deposition and solution methods,which could apply to substrates with different roughness and avoid using toxic solvents to achieve a more uniform,large-area perovskite film.Furthermore,modification of the NiO_(x)/perovskite buried interface and introduction of Urea additives were utilized to reduce interface recombination and regulate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As a result,a large-area perovskite film possessing larger grains,fewer pinholes,and reduced defects could be achieved.The inverted PSM with an active area of 61.56 cm^(2)(10×10 cm^(2)substrate)achieved a champion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0.56%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ability.This method suggest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esolving the uniformity issue associated with large-area film fabr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Two-step film formation CRYSTALLIZATION Defect passivation
下载PDF
In situ formation of nanometer-scale TiO_2/SiC functional compositional film on carbon fiber
3
作者 ZHOU Chunhua YIN Yansheng ZHANG Shuxiang LIU 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期53-60,共8页
In the toluene solution of the precursor Polycarbosilane (PCS)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mass additive Ti(OC4H9)4, TiO2/SiC nanometer-scale functional compositional film with the surface TiO2 layer on CF was formed in... In the toluene solution of the precursor Polycarbosilane (PCS)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mass additive Ti(OC4H9)4, TiO2/SiC nanometer-scale functional compositional film with the surface TiO2 layer on CF was formed in situ by means of polymer-derived precursors. The effects of Ti (OC4H9)4 concentrations and the maturating time were studied on the densification and TiO2 particle size of surface layer. The compositions of film were TiO2 and SiC crystal by XR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SCA analysis, Ti(OC4H9)4 compound oozed gradiently from the pre-ceramic PCS to the surface layer after maturating time of 100 h. In the conditions of 45wt% Ti (OC4H9)4 and 100 h maturation, the nanometer-scale TiO2 particles on continuous surface layer were formed by SEM photographs. The nanometer-scale TiO2/SiC functional compositional film can modify the resistance to oxidation of carbon fi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arbosilane TiO2/SiC NANOMETER-SCALE functional compositional film CF in situ formation.
原文传递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预测环境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伟 麦泳诗 +2 位作者 秦立 刘宇 邹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7期98-103,共6页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评估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关键参数,目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提取方法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态提取方法中,比较发现,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的测定结果不仅反映环境介质中静态下游离态的重金...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评估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关键参数,目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提取方法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态提取方法中,比较发现,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的测定结果不仅反映环境介质中静态下游离态的重金属,还包含动态补给到环境介质中的不稳定重金属。DGT技术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原位动态被动采样技术。水、沉积物和土壤是3种常见的环境介质。基于不同的环境介质,本文分析DGT技术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态提取中的应用,对比DGT技术和其他提取技术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预测效果,阐述DGT技术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估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总结过去DGT技术的局限性及发展过程中的改进之处,探讨未来DGT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被动采样 原位测定
下载PDF
镀锡钢板表面钝化膜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龙 黄久贵 +6 位作者 翟运飞 陈红星 黎德育 王志登 王洺浩 郑振 李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未来,重铬酸盐阴极电解钝化仍有一定的应用市场,对其成膜机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从另一方面推动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对镀锡钢板进行了重铬酸盐钝化,从理论上分析了其电化学钝化与化学钝化成膜的过程及膜的组成差异;采用电量法与光电子能... 未来,重铬酸盐阴极电解钝化仍有一定的应用市场,对其成膜机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从另一方面推动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对镀锡钢板进行了重铬酸盐钝化,从理论上分析了其电化学钝化与化学钝化成膜的过程及膜的组成差异;采用电量法与光电子能谱(XPS)法测定了镀锡钢板钝化前后表面的组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通过对不同钝化条件下得到的镀锡钢板表面的Sn3d和Cr2p峰的拟合,分析了钝化电量与电位对电化学和化学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锡钢板表面重铬酸盐阴极电解钝化过程中电化学和化学2种钝化同时存在,膜的构成物分别为Cr(OH)3,Cr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膜 镀锡钢板 重铬酸盐阴极电解钝化 钝化条件 成膜机制 电化学钝化 化学钝化 膜组成
下载PDF
镀锌板表面无铬钝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艳荣 周婉秋 +2 位作者 赵强 武士威 辛士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综述了镀锌板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无机化学钝化和有机化学钝化工艺及钝化膜的成膜机理。指出为了避免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采用低毒或无毒性钝化剂取代铬酸盐钝化,钼酸盐以及添加缓蚀剂的有机物钝化将成为镀锌层钝... 综述了镀锌板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无机化学钝化和有机化学钝化工艺及钝化膜的成膜机理。指出为了避免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采用低毒或无毒性钝化剂取代铬酸盐钝化,钼酸盐以及添加缓蚀剂的有机物钝化将成为镀锌层钝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无铬钝化 成膜机理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原位聚合聚苯胺复合膜成膜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萍云 张长瑞 +1 位作者 冯坚 陈斌全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2-748,共7页
从苯胺单体出发,通过原位聚合、现场掺杂以及基于静电力的层层自组装制备了聚苯胺复合膜。通过苯胺活性溶液的温度及颜色变化跟踪聚合反应进程,同时考察不同聚合反应阶段所得聚苯胺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并进一步探讨聚苯胺复合膜的成... 从苯胺单体出发,通过原位聚合、现场掺杂以及基于静电力的层层自组装制备了聚苯胺复合膜。通过苯胺活性溶液的温度及颜色变化跟踪聚合反应进程,同时考察不同聚合反应阶段所得聚苯胺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并进一步探讨聚苯胺复合膜的成膜机理。研究表明,成膜机制是由聚合反应初始阶段的苯胺阳离子或苯胺阳离子自由基通过静电作用快速吸附到负电性的基片表面,形成均匀的聚合中心,链增长生成聚苯胺:该聚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经现场掺杂显电正性,可吸附电负性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以此循环层层组装得到多层聚苯胺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复合膜 层层自组装 原位聚合 成膜机理
下载PDF
不锈钢钝化膜表面微观形貌特征的ECSTM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艳玲 胡融刚 +2 位作者 邵敏华 卓向东 林昌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1-635,共5页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及自制的无源恒电位仪组成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 (ECSTM) ,对浸泡在 0 5mol LH2 SO4 +0 0 2mol LNaCl溶液中的Cr11Ni13 不锈钢表面进行控电位原位研究 ,获得不锈钢表面纳米尺度的动态形貌图像。实验表明 :当试...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及自制的无源恒电位仪组成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 (ECSTM) ,对浸泡在 0 5mol LH2 SO4 +0 0 2mol LNaCl溶液中的Cr11Ni13 不锈钢表面进行控电位原位研究 ,获得不锈钢表面纳米尺度的动态形貌图像。实验表明 :当试样处于开路电位时 ,不锈钢表面为自然形成的均匀椭球形氧化物晶粒。当电位控制在阴极和阳极活性溶解区时 ,原来的氧化物晶粒随时间延长而缓慢消失。当电位控制在活化、钝化过渡区时 ,表面钝化膜晶粒尺寸变大 ,形状转变成半球形 ;同时有新的钝化膜晶粒生成。当控电位在钝化区时 ,钝化膜晶粒转变成月牙形 ;随电位升高 ,钝化膜发生动态重整 :晶粒呈定向有序化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钝化膜 不锈钢 原位研究 微观形貌
下载PDF
镀锌钢板表面有机硅烷-氟钛酸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及成膜、耐蚀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鹏飞 徐丽萍 +2 位作者 张振海 杨兴亮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0,共4页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的热镀锌钢板钝化工艺,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复合,再添加30%双氧水改性的氟钛酸制成复合钝化液对镀锌钢板钝化,并制备了有机硅烷钝化膜以比较。通过...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的热镀锌钢板钝化工艺,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复合,再添加30%双氧水改性的氟钛酸制成复合钝化液对镀锌钢板钝化,并制备了有机硅烷钝化膜以比较。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膜层的分子结构,并用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中性盐雾试验、盐水浸泡试验等测定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有机硅烷膜相比,有机硅烷-氟钛酸复合膜具有更好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经72 h盐雾试验出现白锈面积仅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钝化膜 有机硅烷 氟钛酸 镀锌钢板 耐蚀性 成膜机理
下载PDF
镀锌层硅酸盐钝化工艺及其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云鹰 陈高伟 金海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46,60,共4页
目前,镀锌层硅酸盐钝化工艺尚不成熟,对其机理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为此,通过SEM、EDAX等对镀锌层硅酸盐钝化膜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并通过NSS试验测试了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确定了最佳的钝化时间和钝化液pH值、温度,获得了色泽均... 目前,镀锌层硅酸盐钝化工艺尚不成熟,对其机理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为此,通过SEM、EDAX等对镀锌层硅酸盐钝化膜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并通过NSS试验测试了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确定了最佳的钝化时间和钝化液pH值、温度,获得了色泽均匀、耐蚀性能优良的硅酸盐钝化膜;通过XPS分析确定了硅酸盐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为SiO2、Zn4Si2O7(OH)2·2H2O、TiCl4、TiO2、Na2SiF6、ZnCl2等化合物。通过工艺条件变化和对钝化膜的成分分析,推测出其成膜机理:在酸性条件下,镀锌层和钝化液在界面处发生锌层溶解、Zn2+与硅酸的反应、Ti3+的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在镀锌层表面形成主要成分为SiO2、Zn4Si2O7(OH)2·2H2O、TiCl4、TiO2、Na2SiF6、ZnCl2等化合物的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钝化 镀锌层 成分 耐蚀性 钝化机理
下载PDF
锌材稀土钝化成膜机理与耐蚀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纲 吴双 +1 位作者 刘玲艳 卢锦堂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8-50,8,共3页
综述了当今对锌基体稀土钝化成膜机理和耐蚀机理研究的成果,归纳了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理论,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稀土钝化 成膜机理 耐蚀机理 锌材
下载PDF
成膜电位对2205双相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旭 杨佳星 +1 位作者 宋博 何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2-58,共7页
不锈钢耐蚀性与钝化膜形成条件密切相关。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成膜电位(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SCE)的电位)对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钝化膜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22... 不锈钢耐蚀性与钝化膜形成条件密切相关。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成膜电位(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SCE)的电位)对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钝化膜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2205DSS在25℃下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在0.10 V和0.60 V的成膜电位下,钝化膜形成过程为先多孔后致密,而成膜电位为0.90 V时,钝化膜最后还额外经历了一个疏松多孔的形成过程;随着成膜电位的增加,钝化膜中施主密度与受主密度均增加,钝化膜生成速率增加,但也促进了侵蚀性阴离子吸附性的增加;钝化膜外层缺陷和多孔性随成膜电位的增加而增加,导致钝化膜厚度增加;钝化膜内层膜在0.60 V的成膜电位下致密性最好,随着成膜电位增加至0.90 V,内层氧化物变为多孔,钝化膜致密性退化,钝化膜破裂倾向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成膜电位 钝化膜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稀土铈对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丹 万军 靳惠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1,共4页
为了提高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土铈盐对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价铬彩色钝化液中添加硫酸铈1.5 g/L时,钝化膜的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最好。对比三价铬钝化膜及含铈三价... 为了提高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土铈盐对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价铬彩色钝化液中添加硫酸铈1.5 g/L时,钝化膜的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最好。对比三价铬钝化膜及含铈三价铬钝化膜的外观颜色,发现稀土铈盐的添加加深了彩色钝化膜的色泽,提高了钝化膜的亮度及均匀性。从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可知,2种钝化膜膜层明显,且含铈钝化膜的表面致密度更高。通过能谱仪(EDS)分析可知,稀土铈元素参与了成膜过程。黏着力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明,含铈三价铬钝化膜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初步分析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成膜过程可知,成膜反应和溶解膜反应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通过控制钝化浸渍时间和钝化液的p H值,控制钝化膜的溶解,可以提高钝化膜的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三价铬彩色钝化膜 表面形貌 成膜过程
下载PDF
原位分散聚合制备纳米PANI-SiO_2薄膜的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琦 王新 +2 位作者 慕晶霞 范海军 吴其晔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空间稳定剂,通过苯胺的原位分散聚合在玻璃表面直接制备PANI-SiO_2透明导电纳米复合膜。薄膜的表观形态和组成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薄膜的...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空间稳定剂,通过苯胺的原位分散聚合在玻璃表面直接制备PANI-SiO_2透明导电纳米复合膜。薄膜的表观形态和组成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薄膜的形成经历了成核、生长、生长饱和3个明显的过程,薄膜表面光滑致密,膜厚在3~300 nm;SiO_2对薄膜表面质量有良好改善作用,对薄膜的导电率稍有影响。此外对成膜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分散聚合 聚苯胺 纳米二氧化硅 薄膜 成膜机理
下载PDF
镀锌层低铬军绿钝化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燕萍 段晓南 《电镀与精饰》 CAS 1998年第3期35-37,共3页
经SEM、钝化膜层色泽和湿热环境的耐蚀实验证明:镀锌层低铬军绿钝化膜比中铬钝化膜的胞状结构细小致密耐蚀性较高,并且低铬钝化的成膜过程不呈线性关系而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关键词 钝化 低铬钝化 膜层结构 电镀 镀锌 镀层
下载PDF
不锈钢基材上a-轴取向ZSM-5分子筛涂层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厉刚 匡野 胡申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9-595,共7页
采用原位水热法研究了在不锈钢基材上a-轴取向ZSM-5分子筛涂层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讨论了若干因素对分子筛涂层中晶体择优取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放基材的正面,可得到a-轴取向的ZSM-5分子筛涂层,但反面得不到致密的分子筛涂层;在... 采用原位水热法研究了在不锈钢基材上a-轴取向ZSM-5分子筛涂层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讨论了若干因素对分子筛涂层中晶体择优取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放基材的正面,可得到a-轴取向的ZSM-5分子筛涂层,但反面得不到致密的分子筛涂层;在相同的水热条件下,平放基材表面得到的是晶体无序排列的分子筛涂层,但通过超声波处理后也能得到a-轴取向的分子筛涂层;若在反应液中添加少量乙醇,在平放基材上可直接得到致密的、a-轴取向的ZSM-5分子筛涂层。a-轴取向ZSM-5分子筛涂层是由基材上无定型涂层转变而来,无定型涂层首先转化为b-轴取向的分子筛晶体,然后在这些晶体的(010)晶面上生长出a-轴取向的分子筛晶体,最终形成a-轴取向的分子筛涂层。在平放基材上首先形成的也是a-轴取向的分子筛涂层,但随后被溶液中形成的晶体所覆盖,得到无序排列的分子筛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水热法 a-轴取向 ZSM-5 分子筛涂层 成膜机理
下载PDF
低温原位形成SnO_2/TiO_2复合多孔膜的光电性能
17
作者 罗玉峰 赖建鸿 +4 位作者 徐顺建 钟炜 肖宗湖 罗永平 欧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118,121,共4页
以SnCl4为前驱体混合纳米TiO2通过低温热处理(150℃)在FTO基底上原位形成了SnO2/TiO2复合多孔膜,并将其作为光阳极引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着重考察了复合多孔膜中SnO2质量分数对DSCs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nO2质量分数的增... 以SnCl4为前驱体混合纳米TiO2通过低温热处理(150℃)在FTO基底上原位形成了SnO2/TiO2复合多孔膜,并将其作为光阳极引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着重考察了复合多孔膜中SnO2质量分数对DSCs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nO2质量分数的增加,DSCs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均先提升,随后急剧下降。当SnO2质量分数为25%时,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无粘结剂TiO2光电极DSCs的2.74和4.52倍。器件光电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弥散分布的SnO2在复合多孔膜中起着"桥结"作用,提高了TiO2颗粒间以及TiO2颗粒与FTO之间的结合界面,为光生电子的导出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低温 原位形成 SNO2 复合多孔膜
原文传递
长脉冲激光沉积原位生成YBaCuO超导膜
18
作者 张甫权 李庠 +1 位作者 潘萍 薛瑞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80-82,共3页
用长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0μs,波长1.06μm)辐照高温烧结的YBa_2Cu_3O_(7-x)靶,在6Pa的氧气压强下,巳在(100)YSZ单晶衬底上原位生成YBa_2Cu_(?)O_(7-x)超导膜。衬底置于750℃的加热器上,衬底与靶之间的距离5cm,用该法制得的薄膜光亮坚实... 用长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0μs,波长1.06μm)辐照高温烧结的YBa_2Cu_3O_(7-x)靶,在6Pa的氧气压强下,巳在(100)YSZ单晶衬底上原位生成YBa_2Cu_(?)O_(7-x)超导膜。衬底置于750℃的加热器上,衬底与靶之间的距离5cm,用该法制得的薄膜光亮坚实,正常态呈金属性,零电阻温度为84.7K。用XRD和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激光沉积 超导薄膜 原位生成
下载PDF
免疫电镜技术定位SD大鼠肾脏中的Heymann抗原
19
作者 王迎伟 张建民 +1 位作者 张太和 王晓红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大鼠用抗致病的小管抗原(Tub-Ag)血清免疫后可产生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其发病机制属于上皮下IC原位形成。为了进一步对此提供证据,我们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定位了大鼠肾脏中致病的Tub-Ag,实验发现:该抗原多位于肾小球足突基部细胞膜... 大鼠用抗致病的小管抗原(Tub-Ag)血清免疫后可产生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其发病机制属于上皮下IC原位形成。为了进一步对此提供证据,我们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定位了大鼠肾脏中致病的Tub-Ag,实验发现:该抗原多位于肾小球足突基部细胞膜、裂隙孔、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部凹褶及微绒毛基部。提示:肾小球中含有与肾小管刷状缘上Tub-Ag起交叉反应的抗原;PHN的发病机制确为IC原位形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抗原 HEYMANN肾炎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原位淀积高温超导薄膜的机理与实验研究
20
作者 郝建华 赵兴荣 +1 位作者 周方桥 易新建 《微细加工技术》 1997年第3期32-39,共8页
理论计算了氩离子束溅射Y-Ba-CU-O靶的组分原子溅射率,得出了溅射过程中存在Cu原子溅射率偏低的“择优溅射”效应。通过分析原位形成高温超导薄膜的实现条件,表示出了离子束溅射原位成膜的基本过程。实验上采用分子氧辅助淀积技术... 理论计算了氩离子束溅射Y-Ba-CU-O靶的组分原子溅射率,得出了溅射过程中存在Cu原子溅射率偏低的“择优溅射”效应。通过分析原位形成高温超导薄膜的实现条件,表示出了离子束溅射原位成膜的基本过程。实验上采用分子氧辅助淀积技术,用离子束溅射法原位外延出YBa2Cu3O(7-δ)超导薄膜。讨论了实验条件对薄膜特性的影响。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薄膜 离子束溅射 成膜机理 原位淀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