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magnetism of late Cretaceous dykes in the Gangdese belt: New constraints on the 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Asia prior to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1
作者 Zhi-yu Yi Si-lin Yang +1 位作者 Joseph G.Meert Xu-xuan Ma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9-284,I0001-I0003,共19页
This paper report paleomagnetic data from late Cretaceous diorite dykes that sub-vertically intrude granodiorites in the eastern Gangdese belt near the city of Lhasa.Our research goals are to provide further constrain... This paper report paleomagnetic data from late Cretaceous diorite dykes that sub-vertically intrude granodiorites in the eastern Gangdese belt near the city of Lhasa.Our research goals are to provide further constraints on pre-collision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Asia and the onset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Magnetite is identified as the main magnetic carrier in our study.The magnetite shows no evidence of metamorphism or alteration as determined from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s.A strong mineral orientation is revealed by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both for the intruded dykes and the country rocks.The authors interpret this AMS fabric to have formed during intrusion rather than deformation.Fifteen of 23 sites yield acceptable site mean characteristic remanences with dual polarities.A scatter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geomagnetic poles suggests that the mean result adequately averaged paleosecular variation.The paleomagnetic pole from the Gangdese dykes yields a paleolatitude of 14.3°N±5.8°N for the southern margin of Asia near Lhasa.The paleolatitude corresponds to an in-between position of the Lhasa terrane during about 130‒60 Ma.Furthermore,the mean decl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reveals a significant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18°±9°for the sampling location since about 83 Ma.In the light of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dykes,the strik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Asia near Lhasa is restored to trend approximately about 310°,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Eurasia had a quasi-linear structure prior to its collision with In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MAGNETISM Diorite dyke Granodiorite india-asia collision Southern Tibet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Lhasa Terrane
下载PDF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Fauna from the Sangdanlin, Southern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of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被引量:9
2
作者 WANG Tianyang LI Guobiao +1 位作者 LI Xinfa NIU Xiaol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964-1977,共14页
This is a new report on the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fauna from the Sangdanlin section in the Gyirong region,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 The Sangdanlin section measured in this study ... This is a new report on the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fauna from the Sangdanlin section in the Gyirong region,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 The Sangdanlin section measured i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from bottom to top: the Zongzhuo, Sangdanlin, and Zheya formations. Abundant radiolarian fossi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angdanlin section and 54 species of 30 genera were identified and assigned as follows: Cryptamphorella conara-C. macropora the late Cretaceous Zone and Amphis_phaera coronate, Bur)ella tetradica-Bekoma campechensis, and B.bidartensis-B. divaricata the Paleocene-early Eocene Interval Zones. The Paleocene-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zones are comparable to the radiolarian zones RP4-RP8 in New Zeal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radiolaria and lithofac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Zongzhuo Formation should be deposited along the base of the north-facing,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Greater Indian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Sangdanlin Formation should be a deep marine, sedimentary sequence located in a foreland basin. The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fauna in the Sangdanlin Formation constrains the initial age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to no later than 53.6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LARIAN EOCENE india-asia collision NEO-TETHYS southern Tibet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东段依奇克里克背斜的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3
作者 袁瑞 李君 +7 位作者 蒋俊 缪卫东 黄智斌 康晓娟 宋煜 邓晓睿 师斌 汲雷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2-1228,共17页
依奇克里克背斜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褶皱冲断带北部构造带东段。它是一个基底卷入型开阔直立背斜,是在晚海西期古隆起和印支期库车周缘前陆盆地前渊带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含油气构造。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是白垩系下统,向两翼方向... 依奇克里克背斜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褶皱冲断带北部构造带东段。它是一个基底卷入型开阔直立背斜,是在晚海西期古隆起和印支期库车周缘前陆盆地前渊带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含油气构造。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是白垩系下统,向两翼方向依次出露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钻井资料揭示,之下还有三叠系和侏罗系含煤碎屑岩建造,不整合于石炭系灰岩之上。中新统吉迪克组至更新统西域组是背斜的生长地层,古近系及以下地层是前生长地层。背斜位于库车褶皱冲断带根带,发育厚皮构造;向前锋方向,逐渐演变为薄皮构造。褶皱冲断带的两个主滑脱断层分别发育于侏罗系煤层和吉迪克组膏盐层。作为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背斜的变形起始于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经多个变形加速期,脉式冲断,直至第四纪晚期才最终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构造 基底卷入型背斜 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 依奇克里克背斜 库车褶皱冲断带 塔里 木盆地 南天山造山带
下载PDF
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演化
4
作者 曹玉婷 丁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35,共19页
宗卓组地层作为中生代海相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等重要地质历史信息。通过对砂岩进行镜下观察、物源分析、粒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笔者等对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环境演化有了... 宗卓组地层作为中生代海相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等重要地质历史信息。通过对砂岩进行镜下观察、物源分析、粒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笔者等对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环境演化有了新的认识。粒度分析指示沉积时期水体搬运动力较弱、存在浊流沉积;宗卓组内3种不同类型的砂岩镜下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指示3类砂岩的物源不同。笔者等在宗卓组共识别出陆棚相、大陆斜坡相和深海盆地3类沉积相,并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俯冲结束后印度—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结合研究区构造背景分析,笔者等推测这是导致研究区沉积环境由半深海环境变为深海环境的原因。对研究区宗卓组地层和砂岩来源进行分析后得出:在洋壳俯冲阶段,宗卓组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在之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初始碰撞阶段,特提斯喜马拉雅被动陆缘已不复存在,并完全过渡为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宗卓组 沉积相 沉积环境演化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Cretaceous paleolatitude variation of the Tethyan Himalaya on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pattern 被引量:6
5
作者 ZHANG Ye HUANG BaoCh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Identifying when, where, and how India and Asia collided is a prerequisit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Plateau. Whereas with essentially the same published paleomagnetic data, a large r... Identifying when, where, and how India and Asia collided is a prerequisit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Plateau. Whereas with essentially the same published paleomagnetic data, a large range of different India-Asia collision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Based upon the premise of a northwards-moving Indian plate during the Cretaceous times, we analyze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relative paleolatitude produced by a nearly 90° counterclockwise(CCW)rotation of the plate itself during the Cretaceous. Interestingly, recent studies proposed a dual-collision process with a Greater India basin or post-Neo-Tethyan ocean for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mainly in the light of divergent Cretaceous paleolatitude differences of the Tethyan Himalaya between the observed values and expected ones computed from the apparent polar wander path of the Indian plate. However, we find that these varied paleolatitud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resulted from a nearly 90° CCW rotation of a rigid/quasi-rigid Greater Indian plate during the Cretaceou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Indian craton and Tethyan Himalaya moved as two individual blocks rather than a united rigid/quasi-rigid Greater Indian plate before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current available Cretaceous paleomagnetic data permit only multiple paleogeographic solutions for the tect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Tethyan Himalayan terrane. We therefore argue that the tect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Tethyan Himalayan terrane cannot be uniquely constrained by current paleomagnetic data in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the so-called Greater India basin model is just one of the ideal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asia collision model Tethyan Himalaya Apparent polar wander (APW) path Paleolatimde Vertical-axis rotation
原文传递
Constraining the timing of the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by the sedimentary record 被引量:37
6
作者 HU XiuMian WANG JianGang +2 位作者 AN Wei Eduardo GARZANTI LI Ju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03-625,共23页
Placing precise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of the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uccessiv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orogenic belt as well as the uplift mechanis... Placing precise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of the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uccessiv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orogenic belt as well as 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effects on climate,environment and life.Based on the extensive study of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n both sides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in Tibet,we review here the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the timing of collision onset,discuss its possible diachroneity along strike,and reconstruct the early structural and top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collided range.We defin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as the moment when the oceanic crust is completely consumed at one point where the two continental margins come into contact.We use two methods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collision onset:(1) dating the provenance change from Indian to Asian recorded by deep-water turbidites near the suture zone,and(2) dating the age of unconform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uture zone.The first method allowed us to constrain precisely collision onset as middle Palaeocene(59±l Ma).Marine sedimentation persisted in the collisional zone for another 20-25 Ma locally in southern Tibet,and molassic-type deposition in the Indian foreland basin did not begin until another 10-15 Ma later.Available sedimentary evidence failed to firmly document any significant diachroneity of collision onset from the central Himalaya to the western Himalaya and Pakistan so far.Based on the Cenozoic stratigraphic record of the Tibetan Himalaya,four distinct stag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1) middle Palaeocene-early Eocene earliest Eohimalayan stage(from 59 to 52 Ma):collision onset and filling of the deep-water trough along the suture zone while carbonate platform sedimentation persisted on the inner Indian margin;(2) early-middle Eocene early Eohimalayan stage(from 52 to 41 or 35 Ma):filling of intervening seaways and cessation of marine sedimentation;(3) late Eocene-Oligocene late Eohimalayan stage(from 41 to 25 Ma):huge gap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 both in the collision zone and in the Indian foreland;and(4)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early Neohimalayan stage(from 26 to 17 Ma):rapid Himalayan growth and onset of molasse-type sedimentation in the Indian foreland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Timing of collision onset Himalayan orogeny Tibet Himalaya Sedimentary record
原文传递
印度莫迪政府对东南亚文化外交:实践路径、行动动因及前景展望
7
作者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4期59-75,共17页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为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提供了条件。印度政府较早运用文化元素渗透到对东南亚的外交方式,但进程较为缓慢。莫迪政府在大国竞争、经济增长、战略配合需要等多方因素驱动下,加强与东南...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为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提供了条件。印度政府较早运用文化元素渗透到对东南亚的外交方式,但进程较为缓慢。莫迪政府在大国竞争、经济增长、战略配合需要等多方因素驱动下,加强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在延续既有的印度节活动、佛教外交、鼓励人员交流的同时,提出了“瑜伽外交”“数字外交”口号,开拓更多渠道和方式开展文化外交,并且开始有“价值观外交”的苗头。通过观察印度与东盟的政治经济互动和关系发展情况,文章认为文化外交有助于印度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提升文化外交广度和频度的同时,印度对东南亚文化外交的深度却未得到有力挖掘,仍然停留在浅层。此外,受制于可支配资金资源的限制,东南亚本土文化身份意识的上升,以及印度本身也存在文化中心主义和外交精力不集中等问题,印度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仍将处于高频度、中热度、低深度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交 莫迪 东南亚 印度政府
下载PDF
南亚国家的顺势疗法及其发展现状
8
作者 李易 肖君晶 +2 位作者 吴蕾 李晓莉 王张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4期125-129,共5页
目的:介绍顺势疗法在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学术界了解顺势疗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History and Status of Homeopathy around the world《环球顺势疗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资料,从使用情况、教学情况、研究机构等方面,对顺势疗... 目的:介绍顺势疗法在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学术界了解顺势疗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History and Status of Homeopathy around the world《环球顺势疗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资料,从使用情况、教学情况、研究机构等方面,对顺势疗法在南亚地区的发展进行介绍。结果:南亚地区对顺势疗法进行立法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而将顺势疗法纳入医保的只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的顺势疗法教学机构有182所,巴基斯坦有72所,孟加拉国有23所,尼泊尔有1所。拥有单独的顺势疗法法规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拥有顺势疗法协会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印度对顺势疗法开展过研究。印度是南亚地区中顺势疗法发展最全面的国家,且印度各邦亦有顺势疗法的相关机构。结论:顺势疗法在南亚地区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其中顺势疗法在印度的发展时间最长,体系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势疗法 南亚地区 印度 发展状况
下载PDF
非对称性报偿结构如何影响地区合作——基于对南亚区域合作进程的分析
9
作者 李铭恩 《战略决策研究》 2024年第1期85-108,I0003,I0004,共26页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南亚区域主义的特点是进展缓慢、效率低下、合作机制经常性停摆,同时地区大国印度也未能在区域化过程中淡化与邻国间的敌意、构建区域信任。针对南亚区域主义相对失效的问题,本文尝试以非对称性报偿结构为分析视角,...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南亚区域主义的特点是进展缓慢、效率低下、合作机制经常性停摆,同时地区大国印度也未能在区域化过程中淡化与邻国间的敌意、构建区域信任。针对南亚区域主义相对失效的问题,本文尝试以非对称性报偿结构为分析视角,展现南亚区域主义中的三类行为体——地区大国印度、地区强国巴基斯坦和地区小国——在区域合作中的策略变化及其对区域合作的影响,以此解释停滞甚至是逆向的区域化进程是如何形成的。报偿结构决定了区域主义参与国初始策略的稳定性,而在区域化过程中,参与国报偿结构的不对称性影响了它们能否以及如何改变原有的策略选择。对于南亚的区域合作,印度、南亚小国和巴基斯坦分别怀有僵局、胆小鬼和相对弱势的僵局博弈参与者的偏好,它们的报偿结构呈现出了非对称的特点。在南亚区域化进程中,印度与南亚小国、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形成了“恶棍博弈”和不对称状态下的“僵局博弈”。两个混合博弈组显示,区域主义不仅不必然改善各国在区域合作中的收益,策略的交叉也可能逐渐演化为所有参与国更加倾向不合作的僵局形式。因此,面对“重复的失败”和“争端的溢出”两个区域主义困局,只有各国重构报偿结构、突破安全主导型的合作逻辑,区域主义才能发挥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义 报偿结构 不对称博弈 南亚地区 印度
下载PDF
印日“亚非增长走廊”计划:战略缘起、发展进程、影响要素与应对
10
作者 涂志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4-135,148,共13页
作为回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亚非增长走廊”计划是印度和日本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战略调整的结果。在加强双边关系的前提下,两国联合推动亚洲与非洲基础设施的共同开发,并力求将印度的战略触手和日本的经济触手从南亚地区... 作为回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亚非增长走廊”计划是印度和日本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战略调整的结果。在加强双边关系的前提下,两国联合推动亚洲与非洲基础设施的共同开发,并力求将印度的战略触手和日本的经济触手从南亚地区延伸至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印、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领域内的合作,谋求通过联合的方式与美国的亚太政策呼应,进而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两国通过构建共同的地区战略,不仅能够实现与“一带一路”竞争的目标,还能以抱团的形式介入到地缘政治的角逐中。由于印、日在战略认知、对非政策等层面的差异,以及亚非增长走廊计划本身的内在问题,该计划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仍需保持战略定力,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与相关国家的互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印、日的地区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非增长走廊 “一带一路” 印度 日本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神木园-古木别孜冲断系的构造样式和形成演化过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君 周慧 +10 位作者 师骏 缪卫东 王斌 张亮 董才源 李德江 李洪辉 赵岩 赵甜玉 师斌 李曰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5-79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神木园-古木别孜冲断系,由神木园冲断带和古木别孜冲断带组成。前者位于乌什凹陷北缘,以厚皮构造为主,形成基底卷入型冲断楔。后者位于乌什凹陷南缘,为一盖层滑脱冲断构造,主滑脱面位于中新统吉迪克组膏泥岩。其中,...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神木园-古木别孜冲断系,由神木园冲断带和古木别孜冲断带组成。前者位于乌什凹陷北缘,以厚皮构造为主,形成基底卷入型冲断楔。后者位于乌什凹陷南缘,为一盖层滑脱冲断构造,主滑脱面位于中新统吉迪克组膏泥岩。其中,古木别孜背斜是古木别孜断裂的断层传播褶皱。该冲断系是晚新生代南天山陆内造山带南麓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一部分,属于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该陆内造山带叠加在先存的增生-碰撞造山带之上。生长地层显示,神木园-古木别孜冲断系形成演化过程为前展式。其变形首先发生于冲断系根带的神木园冲断带,起始于上新世中期(3.5 Ma)。上新世末—第四纪初(1.8 Ma)向前推进至古木别孜冲断带,并在第四纪持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园—古木别孜冲断系 南天山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 前展式冲断 印度—亚洲 碰撞的远程效应 晚新生代
下载PDF
印度的区域认同:历史、现实与演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思灵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22-34,156,157,共15页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在区域认同方面印度有着自己的认知与看法。总体来看,印度的区域认同逻辑受历史、现实等维度的影响。就历史维度来看,文化与被殖民的历史对印度的区域认同影响非常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区域认同面临着一系列...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在区域认同方面印度有着自己的认知与看法。总体来看,印度的区域认同逻辑受历史、现实等维度的影响。就历史维度来看,文化与被殖民的历史对印度的区域认同影响非常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区域认同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左右着印度区域认同的发展与实践逻辑。印度区域认同的整体逻辑是在南亚主导、在印太领导并在全球争当一极。依据这一逻辑,在身份与利益的驱动下,印度的区域认同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特点。客观来看,区域认同的合法性、妥当性还需要地区其他国家的认可。在这一方面,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鉴于印度仍然没有能力向地区提供让其他国家普遍受益的公共产品,导致印度在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之间存在背离。印度如果想要在区域认同方面实现自己舒适度的目标,就必须对区域认同的驱动逻辑进行调整,尤为重要的是国家领导人的观念调整,究竟是追求融合共赢的区域认同,还是追求以极端自私利益为驱动的区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区域认同 南亚地区 地缘政治
下载PDF
“亚洲的戏剧”:中印消除贫困的现代化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淑兰 黄靖媛 赵伟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9,共1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亚洲的戏剧”主题就是消除贫困、追求现代化发展,戏剧的主角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与印度相比,中国的最初贫困率和现代化起点均处于劣势,但是中国早于印度在2021年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亚洲的戏剧”主题就是消除贫困、追求现代化发展,戏剧的主角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与印度相比,中国的最初贫困率和现代化起点均处于劣势,但是中国早于印度在2021年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成功主要归因于中国总体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于印度以及中印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中印现代化路径的差异在于:印度的生态现代化一直处于前列,而中国的社会现代化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但21世纪以来两国现代化路径的共性增强。中印现代化路径的共性在于:均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组成的五位一体架构,不同于西方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模式去消除贫困。“亚洲的戏剧”证实了现代化是消除贫困的必由之路,丰富和夯实了“亚洲模式”,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和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文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中国 印度 贫困 现代化
下载PDF
极北的地理位置演变考略
14
作者 张良军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84-188,共5页
极北(Hyperborea)在古代希腊罗马文献中是个“北风之外”的“乐土”,它在中西交通史和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始终是个无法绕过去的话题且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文献史料,还是近现代的学者的先行研究,对极北及极北人的认知... 极北(Hyperborea)在古代希腊罗马文献中是个“北风之外”的“乐土”,它在中西交通史和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始终是个无法绕过去的话题且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文献史料,还是近现代的学者的先行研究,对极北及极北人的认知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谜团,其中之一就是极北人的地理位置和种族的问题。目前对于极北的地理方位大致有三种看法:极北在欧洲、在印度和在中亚。本文将对极北人与中国人的二者的关联进行梳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北 地理方位 欧洲 印度 中亚
原文传递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被引量:260
15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绥 +3 位作者 李海兵 嵇少丞 张泽明 刘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共33页
印度-亚洲碰撞是新生代地球上最为壮观的重大地质事件。碰撞及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域发生了与碰撞前截然不同的变形,地貌、环境及其深部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根据青藏高原形成、周缘造山带崛起以及大量物质侧向逃逸的基本格局... 印度-亚洲碰撞是新生代地球上最为壮观的重大地质事件。碰撞及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域发生了与碰撞前截然不同的变形,地貌、环境及其深部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根据青藏高原形成、周缘造山带崛起以及大量物质侧向逃逸的基本格局,作者从大陆动力学视角出发,将"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与"前碰撞大地构造"区别开来进行研究,将印度-亚洲碰撞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青藏中央高原、冈底斯-喜马拉雅主俯冲/碰撞造山带、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和侧向挤出地体群等,其中青藏中央高原即青藏腹地,"冈底斯-喜马拉雅主俯冲/碰撞造山带"包括冈底斯"安第斯山型"俯冲造山带和"喜马拉雅山型"主碰撞造山带,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包括北缘"西昆仑-阿尔金-祁连"挤压转换造山带、东缘"龙门山-锦屏山"挤压转换造山带、东南缘"中缅"伊洛瓦底挤压转换造山带和西南缘"印-巴-阿"阿莱曼挤压转换造山带,侧向挤出地体群包括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东南部以大型走滑断裂:鲜水河-小江、哀牢山-红河、澜沧江、嘉黎-高黎贡、那邦和三盖断裂为边界的南松甘、兰坪、保山、腾冲等挤出地体群;以及青藏高原西构造结两侧的"甜水海、""兴都库什"、"喀布尔"和"阿富汗"侧向挤出地体群。本文探讨了上述各构造单元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例如:楔形印度小板块与亚洲大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大陆东西拐角的构造作用,主碰撞和斜向碰撞的影响,大型走滑与侧向挤出地体的形成关系,挤压与走滑并重的挤压转换机制对整个青藏高原和周缘造山带形成的制约,碰撞大地构造单元的特性以及与前碰撞大地构造的区别和叠置或改造的关系等等。最后,本文还基于青藏高原地幔结构探讨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学及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亚洲碰撞 大地构造 主碰撞 斜向碰撞
下载PDF
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 被引量:45
16
作者 赵志丹 莫宣学 +4 位作者 罗照华 周肃 董国臣 王亮亮 张凤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9-157,共9页
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 ,两个大陆之间是否存在大陆俯冲是关系到高原地壳加厚、隆升等构造演化模式的重要问题。近 2 0年来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深部探测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 ,表明印度向亚洲下部的俯冲是存在的 ,但... 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 ,两个大陆之间是否存在大陆俯冲是关系到高原地壳加厚、隆升等构造演化模式的重要问题。近 2 0年来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深部探测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 ,表明印度向亚洲下部的俯冲是存在的 ,但是其俯冲的规模仍存在争议。不同观点认为印度岩石圈前缘已经到达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下部约 2 0 0km深度、俯冲在整个西藏岩石圈深部、或者仅仅越过雅鲁藏布江断裂。地热泉He同位素、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年代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带与高原北部地区具有相同的岩石圈地幔源区 ,并且存在印度板块在 13~ 2 5Ma之前就俯冲在冈底斯带西部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考虑到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运动 ,则岩浆作用支持印度岩石圈现今已经达到或者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俯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亚洲 俯冲 结构 西藏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被引量:508
17
作者 莫宣学 赵志丹 +5 位作者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5-148,共14页
广泛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在西藏南部 )的构造火成岩新证据。岩石学、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Nd Sr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林子宗火山岩早... 广泛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在西藏南部 )的构造火成岩新证据。岩石学、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Nd Sr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林子宗火山岩早期带有较多陆缘弧火山岩特征 ,中期开始出现标志陆内岩浆活动的钾玄岩 ,晚期更多地显示了加厚陆壳条件下火山岩的特点 ,记录了由新特提斯俯冲消减末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信息。系统的40 Ar/3 9Ar同位素测年确定林子宗火山岩的年龄区间为 4 0 .84~ 6 4 .4 7Ma ;其底部年龄给出了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形成时间的最晚时限 (~ 6 5Ma)。该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在沉积相、变形样式与变形程度上均截然不同 ,反映形成环境的重大变化 ,标志着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根据上述事实 ,结合青藏高原岩浆活动的区域时空分布 ,及西藏南部地层、古生物与沉积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于 6 5Ma左右(K/T界限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林子宗火山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构造—岩浆作用
下载PDF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代 被引量:55
18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2 位作者 莫宣学 段丽萍 廖忠礼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4-571,共8页
确定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代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构造问题,目前要准确界定两大陆的碰撞时代还存在不少困难。从碰撞定义出发,将发生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弧—陆、陆—陆碰撞行为划分为初始碰撞、主碰撞和后碰撞... 确定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代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构造问题,目前要准确界定两大陆的碰撞时代还存在不少困难。从碰撞定义出发,将发生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弧—陆、陆—陆碰撞行为划分为初始碰撞、主碰撞和后碰撞3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一个作用过程,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综合分析最近古地磁、地层学、古生物学以及岩石学资料后,对两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限进行了讨论,指出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初始碰撞可能开始于白垩纪晚期,大约在70~65MaBP;然后主要从与碰撞事件有关的岩石学和构造变形响应事件出发,初步分析了两大陆的主碰撞和后碰撞时限,提出主碰撞期出现在55~50MaBP前后,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陆—陆碰撞行为结束于45~35MaBP,随后两大陆转为强烈的陆内汇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碰撞 主碰撞 后碰撞 碰撞时限 印度-欧亚大陆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96
19
作者 张进江 钟大赉 +1 位作者 桑海清 周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310,i0005,i0006,共22页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走滑形成高级变质带中的高应变带,变形体制接近简单剪切,形成绿片岩相L-S型糜棱岩。第3期主要发生在低级变质带,为挤压性走滑,形成左行逆冲构造格局,并形成低绿片岩相干糜岩。地质年代学数据证明,3期左行走滑的形成时代分别是:距今58~56Ma、27~22Ma和13~12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第1期左行走滑可能对应于印度与欧亚大陆距今60Ma左右的初始碰撞;第2期变形与青藏高原最强的挤压隆升期一致;第3期事件可能代表距今16~13Ma开始的青藏高原物质进一步东挤。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3期主要左行走滑均发生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 东南亚 变形历史 地质年代学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
下载PDF
藏南昂仁县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20
作者 谢克家 曾令森 +2 位作者 刘静 高利娥 胡古月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39-1352,共14页
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数据表明:①林子宗火山岩以高钾流纹岩为主,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形成于49.8Ma±0.92 Ma,属于帕那组火山岩地层;②林子宗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 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数据表明:①林子宗火山岩以高钾流纹岩为主,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形成于49.8Ma±0.92 Ma,属于帕那组火山岩地层;②林子宗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一致,相对于HREE,强烈富集LREE;③林子宗火山岩具有相对低的初始Sr同位素值(87Sr/86Sr(i)=0.70488~0.70569)和较高的初始Nd值(εNd(i)=-1.38~-1.58);④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桑桑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在形成过程中明显受到角闪石和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的影响。可能是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或变陡,进而导致经历过俯冲交代作用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甚至局部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初始岩浆发生混合作用,并在近封闭条件下发生高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结合已有的结果,认为冈底斯带南带普遍经历了50Ma左右的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子宗群火山岩 SHRIMP锆石U-PB定年 冈底斯带 岩浆作用 印度-欧亚大陆汇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