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Interleukin-28B Polymorphism on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Chinese Hepatitis C Patients 被引量:2
1
作者 Lü Jian-nan1, WANG Song2, XU Yan1, ZHANG Man-hua1, SIQING Tunala1, JI Shang-wei1, JIAO Jian1, WANG Xu1 and WANG Jiang-bin1 1. 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3, P. R. China 2.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41, P. R. China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The candidate polymorphism rs12979860 of interleukin 28B(IL28B) gene was genotyped by mean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PCR sequencing, and then the role of th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 The candidate polymorphism rs12979860 of interleukin 28B(IL28B) gene was genotyped by mean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PCR sequencing, and then the role of th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in the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of 172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HCV) chronic infec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major homozygotes(CC) and heterozygotes(CT) of rs12979860 were 0.84 and 0.16, respectively, and the minor homozygotes(TT) wasn't found in this cohort. A high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C genotype and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 in HCV geno type 1 infected patients(P<0.001) but not in HCV non-genotype 1 infected patients. In addition, a strong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rs12979860 CC genotype and 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RVR) in both HCV genotype 1 infected patients(P<0.001) and non-genotype 1 infected patients(P<0.001).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L28B polymorphism plays a key role in response to hepatitis C 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Combin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predictors and the IL28B polymorphism may be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decision in Asian chronic hepatitis C(CH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 患者 治疗 中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馨心 刘亚清 +1 位作者 崔永辉 许春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28B、GP73及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IL-28B、GP73、T淋巴细胞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80、13.155、9.827、9.939、16.367、11.453,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血管浸润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血管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水平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血管浸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血清GP73、IL-28B水平均高于生存者,CD4^(+)/CD8^(+)指标低于生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2.082、9.267,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指标下降,IL-28B、GP73及CD4^(+)/CD8^(+)水平与相关病理特征、预后具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癌 T淋巴细胞 白介素-28b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8B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
作者 宋香谆 齐玲芝 +2 位作者 裴艳娟 朱威 王雪娇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8B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UC患者68例,住院期间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规律治疗。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C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60例健康对照血清IL-28B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8B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UC患者68例,住院期间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规律治疗。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C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60例健康对照血清IL-28B水平。收集UC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统计上述各项指标与血清IL-28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与健康人的IL-28B的表达水平不同,并且疾病的活动程度、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对IL-28B血清表达水平有影响。5-ASA能够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病情好转后的UC患者IL-28B表达水平升高。结论:UC与IL-28B的表达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并且疾病的活动程度、pANCA的阳性对IL-28B血清表达水平有影响。5-ASA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病情好转后的患者IL-28B表达水平升高,预测IL-28B可以在UC的病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28b Mayo评分 5-氨基水杨酸
下载PDF
Interleukin-28 and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4:Treatment-induced clearance and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2
4
作者 Moutaz Derbala Nasser Rizk +8 位作者 Fatima Shebl Saad Alkaabi Nazeeh Eldweik Anil John Manik Sharma Rafie Yaqoob Muneera Almohanadi Mohammed Butt Khaled Alej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7期7003-7008,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28B(IL28B) genotype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HCV) genotype 4.METHODS:Two hundred and one HCV-genotype 4 p...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28B(IL28B) genotype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HCV) genotype 4.METHODS:Two hundred and one HCV-genotype 4 patients were includ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ginterferon alph2a/Ribavirin for 48 wk.End of treatment response(ETR) was defined as loss of detectable serum HCV RNA at the end of treatment.Sustained viral response(SVR) was defined as loss of detectable serum HCV RNA at the end of 24 wk follow up.Genotyping of IL28B rs12979860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TaqMan assay.We used logistic regression to estimate the adjusted odds ratio(aOR) and 95%CI.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201 HCV-genotype 4 patients.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ere men(89.6%),with a median age of 47 years,inter-quartile range(40-51).Approximately 62.5% of patients had ETR,and 49.6% had SVR.Individuals who achieved SVR were more likely to be younger(χ 2 = 4.91,P = 0.027),and less likely to have fibrosis(χ 2 = 15.54,P < 0.0001),or inflammation(χ 2 = 7.58,P = 0.006).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rs12979860 was 36.2%,49.0% and 14.8% for genotypes CC,CT,and TT,respectively.In these participants,rs12979860 genotype distribution did not differ by gender(P = 0.466),pretreatment viral load(P = 0.600),inflammation(P = 0.435),or fibrosis(P = 0.291).The frequencies of IL28B rs12979860 genotypes were TT(14.8%),CT(49.0%),and CC(36.2%).Compared to rs12979860 genotype TT,aORs(95%CI) for ETR and SVR were:CC genotype,[17.55(5.34-57.69) and 5.92(2.09-16.76),respectively];CT genotype,[5.15(1.80-14.78) and 2.48(0.94-6.52),respectively].In the current study,the patients who did not achieve ETR or SVR had a lower prevalence of rs12979860 CC(17.4% and 23.3%,respectively) than individuals who had ETR or SVR(47.9% and 47.2%,respectively).Individuals with rs12979860 CC genotype had approximately 6 times the odds of SVR compared to individuals with TT genotype(aOR = 5.92;95%CI:2.09-16.76).Similarly,patients with CT genotype had SVR more often than patients with TT genotype(aOR = 2.48;95%CI:0.94-6.52).Carrying at least one copy of the C allele(genotypes CT and CC) had almost 8 times the probability of ETR compared to those with genotype rs12979860 TT(aOR = 7.87;95%CI:2.84-21.82),and approximately 3 times the odds of SVR compared to those with genotype rs12979860 TT(aOR = 3.46;95%CI:1.37-8.74).In addition,data were consistent with a significant gene-dose relationship(aOR = 4.05/allele;95%CI:2.27-7.22).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s12979860 genotype and SVR was similar among those who achieved and those who did not achieve SVR.CONCLUSION:In HCV-genotype 4 patients,rs12979860 is a sensitive predictor of viral clearance,independent of viral load,age,gender or fibrosis,with no similar relation to severity of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频率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 治疗 LOGISTIC 间隙 C型
下载PDF
干扰素-λ3水平及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张冬青 林升龙 +6 位作者 马华皙 王香梅 廖资渊 吴雯军 陈梦云 王剑宇 高海兵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λ3(interferon-λ3,IFN-λ3)水平及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并联合其他影响因素以期建立一个早期、敏感、特异性强的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λ3(interferon-λ3,IFN-λ3)水平及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并联合其他影响因素以期建立一个早期、敏感、特异性强的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住院诊断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97例,所有入组患者随访半年,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根据随访终点患者的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检测IFN-λ3水平及IL-28B rs 12979860多态性测序分型。收集患者治疗基线时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计算治疗基线时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对以上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建立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模型。结果随访半年后,死亡组15例,存活组82例,死亡率15.5%。两组年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IFN-λ3水平、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活动度、IFN-λ3水平为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及IFN-λ3水平更低。建立新的预后模型方程:Y=0.144+0.054×年龄(岁)+0.005×总胆红素水平(μmol/L)-0.07×凝血酶原活动度(%)-0.002×IFN-λ3(pg/ml)。ROC曲线比较新建立模型、MELD评分和IFN-λ3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新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常用的终末期肝病的预测模型MELD评分及IFN-λ3水平。IL-28B rs 12979860多态性测序显示仅1例死亡患者基因型为CT型,其余病例均为CC型,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IFN-λ3水平可以作为判断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指标。IFN-λ3水平联合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水平及年龄建立的新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干扰素-λ3 肝衰竭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IL-6、IL-28B及TNF-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徐峰 王娟 +1 位作者 王静 王绪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5-247,251,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8B(IL-28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IL-28B及T...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8B(IL-28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IL-28B及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所占比例最高(43.8%),其次依次为瘀血阻络证(18.8%)、湿热蕴结证(11.6%)、水湿内阻证(10.7%)、脾肾阳虚证(8.0%)、肝肾阴虚证(7.1%)。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IL-28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IL-6、IL-28B、TNF-α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8b 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医证型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米寅 高英堂 +1 位作者 焦晓磊 杜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与中国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中国天津地区263名丙型肝炎患者和244名健康人IL-28B 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与中国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中国天津地区263名丙型肝炎患者和244名健康人IL-28B 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2组中分布的差异.结果:在263名丙型肝炎患者中,TT基因型223人(84.8%),TG基因型39人(14.8%),GG基因型1人(0.4%).T等位基因频率为92.2%.244名健康对照者中,TT基因型222人(91.0%),TG21人(8.60%),GG1人(0.40%),T等位基因频率为95.3%.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G/GG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10,95%CI:1.042-3.145;P=0.033).丙型肝炎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也高于健康人(OR=1.709,95%CI:1.010-2.893;P=0.044).结论:中国人群IL-28B rs8099917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易感性相关联.G为HCV感染的风险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8b 丙型病毒性肝炎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与IL-28B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燕梅 孙燕燕 +4 位作者 丁荣华 张玉喜 郭英君 黄雪梅 季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离外周血细胞DNA,采用IPLEX Gold法检测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分析患者IL-28B基因型与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离外周血细胞DNA,采用IPLEX Gold法检测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分析患者IL-28B基因型与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感染HCV基因1型1例(3.7%),1b基因型7例(25.9%),其它基因型19例(19/27,70.4%);在IL-28B基因型中,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及rs8099917 TT基因型共24例(88.9%),而IL28B rs12979860 CT基因型、rs12980275 GA基因型和rs8099917 GT基因型共3例(11.1%);在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中,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62.5%(5/8),而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100%(19/19);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与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比,其IL28B rs12979860位点、rs12980275位点和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大多为非1型;大多数感染者IL-28B基因为rs12979860 CC、rs12980275 AA和rs8099917 TT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IL-28b基因型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及抗HCV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令波 南月敏 +3 位作者 张玉果 赵素贤 王荣琦 邸海灵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60-763,76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 28B,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北省慢性丙型肝炎及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 28B,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北省慢性丙型肝炎及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3例,健康体检者83例作为对照组。TaqMan探针法检测IL-28B rs8099917位点SNPs,分析HCV感染患者与对照组IL-28Brs8099917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并探讨患者IL-28Brs8099917位点SNPs与抗HCV疗效的关系。结果患者IL-28Brs8099917位点G、T等位基因分布以及GG/GT、T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8Brs8099917位点SNPs与患者基线HCV RNA水平及HCV基因型均不相关(P>0.05)。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omplete 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cEVR)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的患者IL-28Brs8099917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携带率均显著高于未获得cEVR及SVR患者。结论河北省人群IL-28Brs8099917位点SNPs与HCV慢性感染易感性不相关,且与患者基线HCV RNA水平及感染HCV基因型不相关。携带TT基因型患者更易获得cEVR及S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白细胞介素28b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谈国蕾 孙梅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硬化(LC)患者6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79例,乙型肝炎肝衰竭(LF)患者79例,采用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多态性位点。采用Pearson x2检验对IL-28B rs8099917与rs12979860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L-28B基因rs12979860位点有CC、CT和TT 3个基因型,LF患者CC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98.1%,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7.6%和93.1%(OR=0.257,95%CI=0.068~0.973,P=0.045;OR=0.255,95%CI=0.070~0.928,P=0.038);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有TT、TG和GG 3个基因型,LC患者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和96.4%,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6.2%和92.4%(OR=0.288,95%CI=0.087~0.948,P=0.041;OR=0.299,95%CI=0.096~0.926,P=0.036)。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不同疾病表型相关,IL-28B基因rs12979860的C等位基因和IL-28B基因rs8099917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后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8b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等位基因 疾病表型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及肝脏生化、APRI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质斌 戴炜 +2 位作者 王东 张国良 聂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49-150,192,共3页
目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IL28B基因SNP进行分型,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IL28B不同等位基因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与肝脏生化、APR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105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初治患者的IL28B基因rs12979860 SNP... 目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IL28B基因SNP进行分型,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IL28B不同等位基因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与肝脏生化、APR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105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初治患者的IL28B基因rs12979860 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完善其肝脏生化、血常规及B超检查,并对其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等位基因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不同证型的肝脏生化情况、APRI评分。结果: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L28B基因分型中CC型占90例,此分型中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者最多(37例,占41.1%),其AST及APRI评分比其他证型组明显升高,且其发生肝硬化的比例最高(P<0.05)。结论:IL28B等位基因为CC的慢性丙肝患者中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的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肝脏生化异常最明显,APRI评分最高,提示肝肾阴虚组患者潜在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8b 中医证型 生化指标
下载PDF
IL-28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峰 于莹 +2 位作者 杨永红 刘华 王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12-1818,共7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天津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L-28B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天津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L-28B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与84例乙型肝炎伴发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8B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8B在肝癌组织及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8B的水平明显高于乙型肝炎伴发肝脏良性肿瘤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28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33%,在乙型肝炎伴发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6.66%,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8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HBV DNA、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相关(冇2=6.653、6.732、8.642,P<0.05).结论:血清IL-28B的水平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诊断有到一定价值,其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与肝癌患者的AFP、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相关,提示IL-28B的表达失调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8b 乙型肝炎 肝癌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丛瑞 佟小非 +1 位作者 孙亚朦 尤红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CHC)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CHC患者(男34例,女31例),检测患者rs12979860和rs80999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并用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FS)检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CHC)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CHC患者(男34例,女31例),检测患者rs12979860和rs80999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并用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FS)检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析这两个位点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rs12979860和rs80999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与FS值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年龄(t=4.062,P=0.000)及感染时年龄(t=3.068,P=0.003)与FS值相关。结论 IL-28B基因对CHC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不显著。但患者年龄及感染时的年龄可能与CHC患者肝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8b 多态现象 遗传学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单采献血者IL-28b基因多态性与隐匿性HBV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娟 竺青 +4 位作者 孙桂芝 张红卫 郭成山 贺韦东 陈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11,37,共5页
目的研究单采献血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献血小板HbsAg(-)、核酸检测(NAT)无反应的献血者1158例为研究对象,提取献血者血液D... 目的研究单采献血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献血小板HbsAg(-)、核酸检测(NAT)无反应的献血者1158例为研究对象,提取献血者血液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IL-28b基因分型,cobas HBV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液HBV-DNA载量,Logistic回归分析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与OBI的关系。结果与非OBI比较,OBI献血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TG+GG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T等位基因频率、TT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22.137,22.163,均P<0.01);rs1297986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CT+TT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16.378,19.091,均P<0.01)。OBI献血者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5.257,P<0.01);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17.398,P<0.0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CI:0.288~0.843,P<0.05);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CI:0.207~0.761,P<0.05)。结论单采献血者OBI可能与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献血者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28b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IFNL4和IL-28B基因多态性检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迎明 申爽 +1 位作者 田飞 孙园园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干扰素λ4(IFNL4)和白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CHB患者140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2个月。应用市售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F... 目的探讨检测血干扰素λ4(IFNL4)和白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CHB患者140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2个月。应用市售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FNL4和IL-28B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治疗结束时,在140例CHB患者中,108例(77.1%)获得应答,32例(22.9%)无应答;应答组IL-28Brsrs8099917位点基因TT型占比为88.9%,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的68.8%(P<0.05);应答组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35.4±3.2)U/L、(38.6±2.1)U/L和(3.8±2.1)lg copies/ml,均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的(61.5±4.8)U/L、(73.5±3.0)U/L和(5.2±3.1)lg copies/ml(P<0.05);125例IFNL4 TT/TT型患者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47.1±2.5)U/L、(49.1±1.6)U/L和(4.5±1.2)lg copies/ml,与15例TT/△G型患者的(48.0±2.1)U/L、(59.4±1.5)U/L和(4.7±1.3)lg copies/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18例IL-28B TT型患者血清ALT、AS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36.4±2.1)U/L、(38.9±2.7)U/L和(4.0±1.7)lg copies/ml,显著低于22例TG型患者【分别为(59.0±1.4)U/L、(72.1±1.1)U/L和(6.0±2.1)lg copies/ml(P<0.05)。结论CHB患者IFNL4rs368234815位点基因以TT/TT型和IL-28Brs8099917位点基因以TT型居多,检测IFNL4基因多态性可能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无明显指导意义,而检测IL-28B基因多态性可能对抗病毒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干扰素λ4 白介素-28b 应答 预测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刚 任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1-666,共6页
Interleukin(IL)-28B(interferon lambda3,IFN-λ3)是一类属于IFN-λ家族的新型白介素,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近期的多项研究阐述了IL-28B的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Interleukin(IL)-28B(interferon lambda3,IFN-λ3)是一类属于IFN-λ家族的新型白介素,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近期的多项研究阐述了IL-28B的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治疗上的重要性,并成功的定位了两个关联性最强的SNPs:rs12979860-IL-28B上游3kb处,rs8099917-IL-28B上游8kb处.IL-28B的基因多态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根据其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的自愈率,以及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和利巴韦林(ribavirin,RBV)联合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从而有助于确定HCV感染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8b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丙型肝炎 治疗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自然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秋宇 熊华平 +6 位作者 许茹 王敏 廖峭 黄珂 黄杰庭 戎霞 付涌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自然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nger基因测序法检测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266名HCV感染者(107名自发清除者和159名慢性感染者)和97名健康献血者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和等... 目的:探讨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自然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nger基因测序法检测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266名HCV感染者(107名自发清除者和159名慢性感染者)和97名健康献血者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并统计分析其在HCV感染者与健康献血者,HCV慢性感染者与健康献血者,HCV自发清除者与慢性感染者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59名HCV慢性感染者,107名自发清除HCV者和97名健康献血者多表现为CC基因型,分别占83.6%、95.3%和86.6%,CT基因型分别占16.4%、4.7%和13.4%,未发现TT基因型。HCV感染者和健康献血者,HCV慢性感染者和健康献血者CC/C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P=0.652;χ2=0.406,P=0.524),但在HCV慢性感染者和自发清除HCV者中CC/C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4,P=0.004),自发清除组中CC基因型比率高于慢性感染组,自发清除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慢性感染组(χ2=7.949,P=0.005)。结论:在广州献血人群中,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与HCV的易感性不相关,但与HCV感染的自发清除相关,表现为C等位基因有利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IL-28b 基因多态性 自发清除
下载PDF
IL-28B mRNA在小鼠纤维化肺组织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利娟 郑金旭 徐丽娜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380-382,386,共4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28B(IL-28B)mRNA在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博莱霉素)和治疗组(博莱霉素+泼尼松),每组24只。第7,14,21,28天... 目的:研究白介素28B(IL-28B)mRNA在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博莱霉素)和治疗组(博莱霉素+泼尼松),每组24只。第7,14,21,28天各组处死小鼠6只。无菌操作下取出小鼠肺组织,RT-PCR检测IL-28B的mRNA表达。结果:第7,14,21天时,模型组IL-28B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其中模型组14天时,IL-28B表达最高。第7,14,21天时,治疗组IL-28B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结论:IL-28B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肺纤维化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8b 干扰素-λ3 肺纤维化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亚朦 尤红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2期68-70,共3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8B即干扰素λ3,是一类属于干扰素λ家族的新型IL,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IL-28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基因1型HCV感染者自发清除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抗病毒应答率之间的关系已有...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8B即干扰素λ3,是一类属于干扰素λ家族的新型IL,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IL-28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基因1型HCV感染者自发清除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抗病毒应答率之间的关系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然而,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IL-28B基因型对于三联疗法应答率的预测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IL-28B对基因2、3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率的影响尚不确定,对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也存在争议。本文就以上几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IL-28B基因连锁不平衡分析与HC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梅 谈国蕾 +1 位作者 王建芳 吴旭平 《肝脏》 2014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了解IL-28B基因中5个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扩增和测序方法分别测定88例HCV感染者和14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IL-28B基因中rs8099917、rs8113007、rs12972991、rs12979860和rs12980275五个位点的基因... 目的了解IL-28B基因中5个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扩增和测序方法分别测定88例HCV感染者和14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IL-28B基因中rs8099917、rs8113007、rs12972991、rs12979860和rs12980275五个位点的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软件分析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5个IL-28B基因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和单倍体型频率。结果 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单倍体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V感染的患者和正常组中IL-28B基因5个位点间存在基因连锁不平衡,其中rs12979860与其他4个位点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正常人群组和HCV感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8113007与其他4个位点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正常组和HCV感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在HCV感染者,IL-28B基因中rs12979860位点和rs8113007位点与其他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在健康人群中可能是更好的保护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连锁不平衡 丙型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