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M距离的多时相Sentinel-1农作物分类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冰冰 陈圣波 +1 位作者 曾庆鸿 孙士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977-6982,共6页
为准确获取云雨天气较多地区的农作物分布信息,以敦化市西北部的黑市乡和额穆镇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视场(wide field view,WFV)传感器和哨兵一号(Sentinel-1)为数据源,通过WFV数据提取耕地范围,利用J-M(Jeffries-Matusita)... 为准确获取云雨天气较多地区的农作物分布信息,以敦化市西北部的黑市乡和额穆镇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视场(wide field view,WFV)传感器和哨兵一号(Sentinel-1)为数据源,通过WFV数据提取耕地范围,利用J-M(Jeffries-Matusita)距离可分性进行Sentinel-1影像最优分类时相组合的判断,根据选取Sentinel-1数据通过最近邻分类器多次循环对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多次循环产生的分类结果优于单次循环结果,循环次数达到5次结果趋于稳定,总体分类精度为84.23%。可见利用Sentinel-1数据进行敦化市农作物分类是可行的,多次循环的最近邻算法有利于获取更精准的农作物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分类 Sentinel-1 j-m距离 最近邻分类器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渭-库绿洲果园遥感提取
2
作者 盛艳芳 买买提·沙吾提 +1 位作者 何旭刚 李荣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方法,对比得到最佳优化方式,探索果园最优分类特征集。结果表明:识别效果最好的方案为G17 JM,总体精度为91.25%,kappa系数为0.89,面积精度为82.55%。最优特征集为B8_asm、B8_ent、B8_idm、NDVI re3、B6、B7、a、e、b、EVI、B11、B8A、B8、VV。使用J-M距离进行特征集优化,有效降低数据量、提高计算效率,更有利于精确遥感识别果园种植面积。表明GEE快速、准确获取果园种植面积的可行性,为获取果园动态变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 特征优化 j-m距离 特征集
下载PDF
GEE支持下联合植被物候特征与机器学习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提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月 郑浩 +4 位作者 陈星彤 杨晓芜 宋敬茹 张永彬 满卫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3,共8页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互花米草作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对其实现快速精准的识别对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EE密集时序Sentinel-2影像,利用HA...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互花米草作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对其实现快速精准的识别对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EE密集时序Sentinel-2影像,利用HANTS算法拟合NDVI时序曲线,采用J-M距离优选互花米草识别关键物候期,综合关键物候期Sentinel-1雷达、Sentinel-2光学影像与DEM数据,构建光谱、雷达、地形、纹理特征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回归树(CART)、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树(GTB)4种方法实现盐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信息提取。研究表明:①基于HANTS算法与J-M距离优选的互花米草识别关键物候期为成熟期和衰老初期(10—11月),关键物候期内互花米草与土著植物的可分离性显著提高;②利用关键物候期内多源特征集训练SVM、CART、RF与GTB分类器,互花米草F1值分别为0.95、0.93、0.97、0.95,RF分类效果最优;③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现有互花米草面积为3741.86 hm^(2),占比16.56%,互花米草斑块表现为点源和边界源扩散,侵占土著植物群落生态位,对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依托于GEE云平台,联合植被物候特征和机器学习算法,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能够准确、快速、高效地提取滨海湿地互花米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互花米草 植被物候特征 j-m距离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面向对象的多光谱图像特征遗传选优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安琼 杨邦杰 郭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作物遥感识别过程中对作物分类的精度,需要对光谱图像特征进行合理选择,得到最佳波段组合。该文在对多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针对目标地物,提出面向对象的多光谱图像特征遗传选优算法模型。在模型中,... 为了有效提高作物遥感识别过程中对作物分类的精度,需要对光谱图像特征进行合理选择,得到最佳波段组合。该文在对多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针对目标地物,提出面向对象的多光谱图像特征遗传选优算法模型。在模型中,先根据最佳指数因子法计算比较,得出最佳识别组合的特征数量;然后,以最大最小距离作为理论基础,对Jeffries-Matusita(J-M)距离改进,得到加权J-M距离,作为衡量特征对分类有效性的判据,并以此构建适应度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对结果优化处理,选择出对分类敏感的波段组合。以吉林德惠县内的Landsat-5数据为例,进行波段选择实验,取得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多光谱 面向对象 波段选择 遗传算法 加权j-m距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云南松虫害区域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军国 韩欢庆 +1 位作者 胡春鹤 骆有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9-255,共7页
针对云南省祥云县林区云南松虫害区域高效识别的需求,为更加高效准确地对虫害信息进行监测,本文搭建了林区八旋翼多光谱图像采集平台,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提出了一种Jeffries-Matusita(J-M)距离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分类方法。... 针对云南省祥云县林区云南松虫害区域高效识别的需求,为更加高效准确地对虫害信息进行监测,本文搭建了林区八旋翼多光谱图像采集平台,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提出了一种Jeffries-Matusita(J-M)距离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J-M距离实现了对训练样本的优化,有效降低了"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的影响,然后基于颜色矩和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并提取了580、680、800 nm共3个波段的相对光谱反射率作为光谱值特征,建立了5个植被指数模型,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颜色、纹理、光谱值和植被指数4种特征向量进行训练识别,实现了对虫害区域的分类识别。利用所提算法从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指数两方面与传统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指数分别达到了94.01%和0.92,建模时间相对于传统BP神经网络缩短了38%,总体分类效果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和SV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图像 森林虫害监测 特征提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j-m距离
下载PDF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Landsat8影像选取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农作物分类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明月 王宗明 +4 位作者 满卫东 毛德华 贾明明 张柏 张淼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类,可近实时地获取各种农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政策制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避免单时相遥感影像存在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现象,提高以往基于MODIS数据提取农作物分布方法的精...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类,可近实时地获取各种农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政策制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避免单时相遥感影像存在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现象,提高以往基于MODIS数据提取农作物分布方法的精度,改善传统分类方法存在椒盐噪声及分类效率低的缺点,本文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曲线,确定作物识别的最佳时段,结合辐射分辨率较高的多时相Landsat8 OLI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充分利用物候特征及光谱信息区分作物类别,并在黑龙江省重点产粮区-北安市进行应用,获得北安市各类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地面调查验证结果表明,该农作物类别识别方法分类效果较好,总体精度达90.7%,kappa系数为0.88。研究结果说明,基于多时相Landsat 8 OLI影像及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并结合MODIS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高效、精确地提取农作物信息,应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OLI影像 MODIS NDVI时序曲线 j-m距离 物候特征 作物识别 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
下载PDF
基于最佳波段组合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17
7
作者 谭玉敏 夏玮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针对高光谱数据维数高、数据量大、信息冗余多、波段相关性强等特点,在综合各种数据降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佳波段组合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美国印第安纳州地区的AVIRIS数据为例,分析各波段信息量和相邻波段的相关性,... 针对高光谱数据维数高、数据量大、信息冗余多、波段相关性强等特点,在综合各种数据降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佳波段组合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美国印第安纳州地区的AVIRIS数据为例,分析各波段信息量和相邻波段的相关性,利用子空间划分、分段波段指数选择法,进行特征波段的选择;并针对难区分地物类别,应用J-M距离模型对其可分性进行判别,获得最佳波段组合。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波段组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光谱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波段指数 j-m距离 最佳波段组合 支持向量机分类
下载PDF
CBERS-02B与资源三号多光谱影像的光谱可分性实验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秋玲 吴立新 许志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8,F0003,共5页
以江苏省徐州市郊区为实验区,采用Jeffries-matusita距离方法分析了CBERS-02B与资源三号卫星(ZY-3)多光谱影像的光谱可分性。采用最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算法进行影像分类,以用户精度、制图精度、总分类精度和Kappa... 以江苏省徐州市郊区为实验区,采用Jeffries-matusita距离方法分析了CBERS-02B与资源三号卫星(ZY-3)多光谱影像的光谱可分性。采用最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算法进行影像分类,以用户精度、制图精度、总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作为分类精度的评价指标,探讨了CBERS-02B与ZY-3多光谱影像的光谱可分性。实验表明,CBERS-02B和ZY-3多光谱影像均有利于区分农田和水体类,而对建筑物、裸地及道路的光谱可分性较弱;ZY-3影像对建筑物类的光谱可分性优于CBERS-02B影像,但对裸地及道路类的光谱可分性不及CBERS-02B影像。研究结果对于卫星传感器设计和遥感数据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02B 资源三号卫星 j-m距离 影像分类 光谱可分性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其乐 陈怀亮 +2 位作者 邹春辉 刘忠阳 李军玲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6期9-10,共2页
MODIS250米分辨率数据具有探测周期短、覆盖面积大、资料易于获取、实时性强且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大范围、动态的农业应用。在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研究中,基于250m分辨率的MODIS数据,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的物候特征、NDVI曲线变化... MODIS250米分辨率数据具有探测周期短、覆盖面积大、资料易于获取、实时性强且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大范围、动态的农业应用。在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研究中,基于250m分辨率的MODIS数据,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的物候特征、NDVI曲线变化规律,计算了冬小麦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及油菜的J-M光谱可分性距离,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种子面积遥感估算最佳时相是4月中旬,此时冬小麦与其他作物的光谱可分性较好,同时表明如果采用全生育期时相组合的方式,精度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遥感 面积估算 j-m距离 最佳时相
下载PDF
退化高寒草甸主要物种花与叶片的光谱识别方法
10
作者 刘咏梅 盖星华 +2 位作者 董幸枝 王怀玉 胡念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研究草地植物光谱特征识别方法对退化草甸遥感调查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青海省祁连县青阳沟典型区主要植物花和叶片的实测光谱,综合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与回归树算法C... 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研究草地植物光谱特征识别方法对退化草甸遥感调查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青海省祁连县青阳沟典型区主要植物花和叶片的实测光谱,综合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与回归树算法CART和J-M距离算法提取退化高寒草甸主要物种花和叶片的最优光谱识别波段,分析层次降维方法在草地植被遥感中的应用潜力。得到以下结论:①研究区退化草甸主要物种花与叶片的反射光谱在380~1300 nm波段存在明显差异,在1300~2500 nm波段反射光谱变化趋于一致。②Kruskal-Wallis和Dunn事后检验、CART算法和J-M光谱距离3个层次的光谱降维效率分别为66.0%、33.1%和77.3%,总体降维效率达到94.8%,能够有效提取退化草甸主要物种花与叶片光谱识别的最优敏感波段。③退化草甸主要物种花与叶片之间均具有一定的光谱可分性。其中,白花-黄花、白花-绿叶、黄花-紫花3个类对具有最佳的光谱可分性,J-M距离值>1.9;白花-紫花、黄花-绿叶、紫花-绿叶3个类对具有一定的光谱可分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J-M距离值在1.0~1.9之间。花与叶片之间的光谱识别特征波长与色素的敏感波段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草地植被遥感分类提供优化的波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片光谱 降维 Kruskal-Wallis检验 CART算法 j-m距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光谱数据的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最佳时相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君 李存军 +3 位作者 淮贺举 胡海棠 史姝 全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8-1154,共7页
为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航天数据对区域冬小麦播期实现尽早监测,对冬小麦播期的不同遥感监测时相精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耦合作物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不同播期冬小麦从播种至返青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分析不同播期的冠层光谱响应差异,... 为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航天数据对区域冬小麦播期实现尽早监测,对冬小麦播期的不同遥感监测时相精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耦合作物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不同播期冬小麦从播种至返青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分析不同播期的冠层光谱响应差异,选取对不同播种日期敏感的波段。然后,根据敏感波段的冠层光谱,选择训练样本并计算不同播期之间的J-M距离,初步判断出光谱可分性较好的时相。最后,对不同的播期进一步进行判别分析,判定未知类别样本的所属类别。根据正确分类的精度,在华北平原北部选择播期监测的最佳时相为12月中旬,精度达到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j-m距离 判别分析 最佳时相
下载PDF
面向桉树和车桑子精准识别的高光谱特征变换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新澳 甘淑 +2 位作者 胡琳 沈聪颖 汪军阳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相对于遥感影像,高光谱遥感影像具有光谱信息,为精准识别植被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对高分五号(GF-5)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变换,结合植被指数,分析各种光谱变换方法对植被的识别能力。首先提取研究区主要的两种植被端元光谱,对实验区进行分... 相对于遥感影像,高光谱遥感影像具有光谱信息,为精准识别植被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对高分五号(GF-5)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变换,结合植被指数,分析各种光谱变换方法对植被的识别能力。首先提取研究区主要的两种植被端元光谱,对实验区进行分类,依据植被分布位置,确定这两种植被分别为桉树和车桑子;然后对植被的反射率光谱进行一阶、二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和对数变换处理;最后基于4种光谱变换及反射率光谱计算两种植被的11种植被指数,依据两种植被对应植被指数的J-M距离,判断不同光谱曲线对植被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5种光谱曲线对植被识别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二阶微分、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原始光谱、对数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 高光谱 光谱变换 植被指数 j-m距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红树林种群可分性度量研究——以深圳湾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雨秦 左小清 李洪忠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4-70,92,共8页
针对红树林种群分类中遥感影像空间尺度的选择问题,以深圳湾的红树林群落为例,计算不同类别间J-M距离和变换离散度,并用不同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训练随机森林分类器,以实际的分类结果来验证不同类别间J-M距离和变换离散度对于可分性度量的... 针对红树林种群分类中遥感影像空间尺度的选择问题,以深圳湾的红树林群落为例,计算不同类别间J-M距离和变换离散度,并用不同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训练随机森林分类器,以实际的分类结果来验证不同类别间J-M距离和变换离散度对于可分性度量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在红树林种群分类研究中,分类结果的精度并非与分辨率成正比,而相比变换离散度,J-M距离对于可分性的度量结果对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选择更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种群分类 可分性 j-m距离 变换离散度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OLI影像的沿海滩涂覆盖解译最佳波段组合选取 被引量:5
14
作者 章志 罗锋 张一乙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81-87,共7页
OLI影像波段多,波段相关性强,数据冗余度高,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是开展遥感应用的关键.以南通沿海滩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各波段信息量和波段间相关性基础上,基于信息量的OIF指数法筛选出最佳波段组合,以典型的滩涂4种覆盖类型海水、植被... OLI影像波段多,波段相关性强,数据冗余度高,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是开展遥感应用的关键.以南通沿海滩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各波段信息量和波段间相关性基础上,基于信息量的OIF指数法筛选出最佳波段组合,以典型的滩涂4种覆盖类型海水、植被、养殖池、光滩提取为例,运用基于类别可分性的J-M距离模型评价了4种类型在各波段组合上的可分性,对OIF指数筛选出的最佳波段组合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456组合为"植被—养殖池"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345组合为"植被—光滩""光滩—养殖池"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145组合为"海水—养殖池"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457组合为"光滩—海水"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波段组合 可分性 沿海滩涂 j-m距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特征优选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柱灿 郑云云 刘亚群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2年第1期73-87,共15页
随着遥感影像时、空、谱、辐分辨率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综合多维影像特征已成为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关键。目前并非所有特征均有助于分类,且传统分类仍拘泥于单一特征,因此,急需有效的特征优化选择方法。基于光谱指数、穗帽变换、... 随着遥感影像时、空、谱、辐分辨率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综合多维影像特征已成为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关键。目前并非所有特征均有助于分类,且传统分类仍拘泥于单一特征,因此,急需有效的特征优化选择方法。基于光谱指数、穗帽变换、最小噪声分离、高斯滤波、灰度共生矩阵等变换提取了Landsat TM/ETM+/OLI影像的31维特征,提出了特征优化选择指标和模型,基于最优特征组合开展了支持向量机算法(support vectormachine,SVM)分类,识别了1996—2014年渝北区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并揭示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特征在分类时各有优劣,多维特征组合的可分性明显高于单一特征,但掺杂无效特征会降低可分性。(2)基于全局Jeffries-Matusita(J-M)距离的特征优化选择模型(feature optimalselectionmodel,FOSM)可有效遴选最优特征组合,有利于提升分类精度。(3)1996—2014年渝北区城市用地扩张了518.11%,主要占用林地和耕地,不利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退耕或撂荒还林还草和耕地开荒并存降低了生态保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干旱调节归一化植被-水指数(dNDVWI) 全局j-m距离(GJM) 特征优化选择模型(FOSM) 可持续城市发展 渝北区
下载PDF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16
作者 郭锦涛 洪亮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文基于三种光谱指数的阈值模型进行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塑料大棚提取,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系统地对比分析三种塑料大棚指数的提取效果,并使用J-M距离计算不同方法中塑料大棚与其他地物的可分性。结果表明,PGHI指数的阈值模型分类效果最佳... 本文基于三种光谱指数的阈值模型进行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塑料大棚提取,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系统地对比分析三种塑料大棚指数的提取效果,并使用J-M距离计算不同方法中塑料大棚与其他地物的可分性。结果表明,PGHI指数的阈值模型分类效果最佳,且指数中不同类型塑料大棚与其他地物整体可分性最高。PGHI指数能够快速实现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覆盖制图,为长期监测、管理和规划塑料大棚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光谱指数 流域尺度 j-m距离
原文传递
近10年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
17
作者 周鑫洋 黄青 刘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3,共7页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的全球贸易交流减少,乌克兰战事致其大豆出口骤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存在潜在危险。研究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结构动态分布及空间演...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的全球贸易交流减少,乌克兰战事致其大豆出口骤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存在潜在危险。研究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结构动态分布及空间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和进出口大豆体量都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依托2011—2021年Landsat系列多景影像,利用“3S”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得到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空间面积,并通过J-M距离法对样点进行精度验证,最后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11—2021年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面积在时空上整体上先减少再增加,主要种植面积从东北部至西南部、东南部增加。大豆面积总体以增加为主,但分阶段面积变化幅度较大。[结论]该文利用近10年遥感影像对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以作为东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安全保障的依据,同时为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随机森林 j-m距离 大豆 嫩江市 景观格局指数
原文传递
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光谱分层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艾金泉 陈文惠 +1 位作者 罗丽娟 章文龙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针对互花米草的爆发式增长对沿海滩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威胁的问题,该文以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和其他3种湿地植物的室内叶片高光谱数据为例,探讨互花米草与其伴生植物是否具有光谱可分性。采用一种分层分析方法对实测... 针对互花米草的爆发式增长对沿海滩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威胁的问题,该文以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和其他3种湿地植物的室内叶片高光谱数据为例,探讨互花米草与其伴生植物是否具有光谱可分性。采用一种分层分析方法对实测高光谱数据降维并选择出识别互花米草的最佳波段。首先,利用ANOVA对光谱数据降维,选择出互花米草与其他湿地植物光谱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波段;其次,使用CART算法对ANOVA降维后具有显著差异的高光谱数据进一步降维,找到识别互花米草潜在的最佳波段;最后,利用J-M距离评估CART选择波段的可分性。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与其他3种湿地植物具有光谱可分性,其J-M距离均高于1.9;基于CART算法的入侵种互花米草的识别精度平均达到96.7%,高于传统方法的识别精度。该文成果将为航空或航天高光谱遥感监测互花米草入侵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降维 分类回归树 j-m距离 湿地植被
原文传递
基于波段选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 杨敏华 吴孔江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2年第2期41-44,共4页
针对高光谱数据波段众多、数据量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选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北京昌平小汤山地区高光谱遥感数据为例,分析了各波段的信息含量和相邻波段的相关性,采用子空间划分、自适应波段选择的方法,实现了特征... 针对高光谱数据波段众多、数据量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选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北京昌平小汤山地区高光谱遥感数据为例,分析了各波段的信息含量和相邻波段的相关性,采用子空间划分、自适应波段选择的方法,实现了特征波段的选择。针对农村道路和空地、柏油路和居民地间的同谱异物现象,利用J-M距离模型判别其类间的可分性,获得了最佳波段组合,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采用波段选择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高光谱数据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自适应波段选择 j-m距离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基于地物光谱季节曲线特征的毛竹林分布提取
20
作者 魏雪馨 刘洋 +4 位作者 闵庆文 刘荣高 张清洋 叶晓星 刘蓓蓓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8-1188,共11页
毛竹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重要竹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毛竹林与其他森林区分难度大,现有提取方法多直接采用已有的晴空观测,未充分考虑分类时相的影响,限制了提取精度。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从地物光谱的季节曲线特征入手,... 毛竹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重要竹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毛竹林与其他森林区分难度大,现有提取方法多直接采用已有的晴空观测,未充分考虑分类时相的影响,限制了提取精度。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从地物光谱的季节曲线特征入手,利用MODIS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充分挖掘各植被类型光谱季节曲线特征和差异,结合多时相Landsat OLI影像进行分类实验,优选毛竹林与其他植被区分度最大的季相,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实现了毛竹林分布的有效提取。结果表明:①初、中秋是区分研究区毛竹林与其他植被的最优时相,夏季次之,春季与冬季较差;②当初、中秋无晴空影像时,结合夏冬季影像的毛竹林提取精度最佳,用户和制图精度分别达到85.57%和78.06%;③10月影像提取毛竹林分布精度最高,用户和制图精度分别达到89.00%和86.91%,与当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相比精度优于89.23%。实验表明:在类似亚热带地区毛竹林提取中,应优先选择秋季初、中期影像;若此时期无晴空观测,应优先采用夏季与冬季影像共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季节曲线 j-m距离 遥感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