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的多重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玉晓 龚丽丽 +2 位作者 刘芳 郭晶晶 许晓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素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2)使反应中心失活;(3)降低光能转化效率;(4)破坏(或迁移)反应中心的部分天线色素;(5)降低活性与非活性反应中心的天线色素之间能量传递的协调性。研究证实链格孢菌毒素在莱茵藻光系统Ⅱ中存在多个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链格孢菌毒素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jip测试
下载PDF
高粱靶斑病菌侵染对高粱光系统Ⅱ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园园 徐秀德 +4 位作者 王振东 张立军 王丽娟 徐婧 刘可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高粱品种Tx622B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高粱靶斑病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Sherwin)Alcorn]侵染高粱叶片后对光系统II(PSII)... 以高粱品种Tx622B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高粱靶斑病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Sherwin)Alcorn]侵染高粱叶片后对光系统II(PSII)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病原菌侵染的高粱叶片,H2O2和MDA含量均升高,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加剧;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的JIP测试分析表明病原菌侵染严重伤害了PSII供体侧,阻断了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降低了反应中心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靶斑病菌 光系统Ⅱ 快速叶绿 素荧光诱导 jip测试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