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善脑缺血效应的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加味佛手散的处方研究
1
作者 王晓禹 张柂儇 +4 位作者 房敏 王一杰 马倩倩 晋玲 吴国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87-3097,共11页
目的筛选改善脑缺血的加味佛手散复方,确定处方组成和最佳剂量。方法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常用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加味佛手散复方;按混合均匀设计U_(14)(4^(2)×3^(3)×2^(2)),采用小鼠耳廓动脉扩... 目的筛选改善脑缺血的加味佛手散复方,确定处方组成和最佳剂量。方法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常用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加味佛手散复方;按混合均匀设计U_(14)(4^(2)×3^(3)×2^(2)),采用小鼠耳廓动脉扩张实验和饱和氯化镁致小鼠急性脑缺血实验分别观察小鼠耳廓动脉指数和存活时间,评价各组方改善脑缺血的药理效应,在药效学直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用回归方程计算加味佛手散处方组成及剂量,对优化的处方采用小鼠急性脑缺血实验验证。结果经数据挖掘筛选出治疗HICH的方剂共51首,包含103味中药,总频次535次;混合均匀设计U_(14)(4^(2)×3^(3)×2^(2))试验显示,加味佛手散各组方小鼠耳廓动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处方4、8、12、13组间差异显著(P<0.05),处方3、7、9、11、14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方2-14组小鼠急性脑缺血存活时间均有延长,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新加味佛手散处方为黄芪60 g、当归60 g、川芎24 g、赤芍15 g、地龙9 g;验证结果显示,新加味佛手散高、中剂量均能延长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呼吸时间,增加呼吸次数,延长常压耐缺氧时间(P<0.01,P<0.05)。结论混合均匀设计结合脑缺血效应指标能确定加味佛手散的处方组成和最佳剂量,新加味佛手散具有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 混合均匀设计 脑缺血 处方优化
下载PDF
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洋 王小翠 +2 位作者 陈刚 邓礼娟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001-3006,共6页
目的:考察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机制。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加味佛手散28 d后,用游标卡尺检测移植物体积,电子天平称量脾脏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中白介素(IL)-8... 目的:考察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机制。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加味佛手散28 d后,用游标卡尺检测移植物体积,电子天平称量脾脏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中白介素(IL)-8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结果:加味佛手散0.045,0.09,0.18 g.kg-1能明显减小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体积,加味佛手散0.18 g.kg-1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加味佛手散0.09,0.18 g.kg-1能够降低IL-8在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血液及腹腔液中TNF-α含量,并能降低异位组织中NF-κB p65含量及增加IκBα的含量。结论:加味佛手散可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 子宫内膜异位症 TNF-α IL-8 NF-ΚBP65 IΚBΑ
原文传递
加味佛手散及其配伍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尚芳红 俸珊 +4 位作者 张飞燕 陈乾 陈先进 张继芬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30-2036,共7页
考察加味佛手散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制备肝微粒体,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HP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考察各受试组肝脏P450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 考察加味佛手散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制备肝微粒体,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HP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考察各受试组肝脏P450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加味佛手散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川芎嗪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组CYP1 A2,CYP2 C9,CYP2 D6,CYP2 E1,CYP3 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川芎嗪组CYP1A2,CYP2D6,CYP2E1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组CYP3A4的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阿魏酸和川芎嗪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延胡索乙素组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缘模糊,细胞核大小不均,炎细胞浸润。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加味佛手散组有炎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较延胡索乙素组轻微,其中加味佛手散组最轻。研究结果表明加味佛手散对大鼠肝脏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川芎嗪可能是加味佛手散对CYP1A2产生诱导作用的效应物质。配伍阿魏酸、川芎嗪后可降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 配伍 子宫内膜异位症 P450 肝毒性 阿魏酸 川芎嗪 延胡索乙素
原文传递
加味佛手散胶囊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尚芳红 俸珊 +3 位作者 陈乾 陈先进 张继芬 徐晓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6-930,共5页
考察加味佛手散胶囊及其组分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CYP1A2、CYP2C9、CYP2D6(大鼠2D2)、CYP2E1及CYP3A4(大鼠3A1/2)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设阴性对照组、阳性抑制剂对照组、阿魏酸组、川芎嗪组、... 考察加味佛手散胶囊及其组分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CYP1A2、CYP2C9、CYP2D6(大鼠2D2)、CYP2E1及CYP3A4(大鼠3A1/2)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设阴性对照组、阳性抑制剂对照组、阿魏酸组、川芎嗪组、延胡索乙素组和加味佛手散胶囊组。利用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生成量,计算得到IC_(50),评价加味佛手散胶囊及其组分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5种CYP450酶的抑制活性。阿魏酸和川芎嗪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5种CYP450的IC_(50)未测出。延胡索乙素抑制大鼠肝微粒体CYP3A1/2和人肝微粒体CYP2D6的IC_(50)分别为7.46和9.24μmol·L^(-1)。加味佛手散胶囊抑制大鼠肝微粒体CYP2D2、CYP2E1、CYP3A1/2的IC_(50)分别为241.3、369.8和293.0 mg·L^(-1),抑制人肝微粒体CYP2D6、CYP2E1、CYP3A4的IC_(50)分别为123.9、189.9和171.3 mg·L^(-1)。提示阿魏酸和川芎嗪对大鼠和人肝5种CYP450产生酶抑制的可能性很小;延胡索乙素是大鼠肝CYP3A1/2,人肝CYP2D6酶活性的中等强度抑制剂;加味佛手散胶囊对大鼠和人肝CYP2D、CYP2E1、CYP3A酶活性可能有体外抑制作用。加味佛手散胶囊与其他经CYP2D、CYP2E1、CYP3A酶代谢的药物共用时,可能使该药作用效果增强,作用时间延长,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胶囊 子宫内膜异位症 CYP450 肝微粒体 阿魏酸 川芎嗪 延胡索乙素
原文传递
加味佛手散胶囊体外体内对大鼠肝脏CYP450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尚芳红 俸珊 +2 位作者 陈乾 陈先进 徐晓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考察加味佛手散胶囊在体外和体内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CYP2C6、CYP2D2、CYP2E1、CYP3A1/2亚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与其他药物合用时的参考。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 考察加味佛手散胶囊在体外和体内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CYP2C6、CYP2D2、CYP2E1、CYP3A1/2亚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与其他药物合用时的参考。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评价各受试组CYP同工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在体外,最高抑制浓度3 200 mg·L^-1加味佛手散胶囊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D2、CYP2E1、CYP3A1/2的IC50分别为229.3、361.9和274.6 mg·L^-1。在体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80 mg·kg^-1·d^-1的加味佛手散胶囊组CYP1A2、CYP2C6和CYP3A1/2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用药后加味佛手散胶囊组有炎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较延胡索乙素组轻微。体外抑制体内诱导实验提示加味佛手散胶囊临床使用如果与其他经CYP2D2、CYP2E1酶代谢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使该药作用效果增强,作用时间延长,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如果与其他经CYP1A2、CYP2C6酶代谢的药物同时使用,则可能使该药作用效果减弱,作用时间缩短,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增加用药剂量。另外,延胡索乙素与阿魏酸、川芎嗪联合使用后,能显著降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本研究中动物实验方案获得西南大学药学院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的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胶囊 细胞色素CYP450 延胡索乙素 肝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加味佛手散抑制子宫内膜侵袭转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莹 韦佳慧 +4 位作者 张成玲 李攀红 孙文威 徐晓玉 陈怡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8-1405,共8页
加味佛手散是由川芎嗪、阿魏酸加延胡索乙素组成的新中药复方。前期研究发现,加味佛手散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但对异位内膜侵袭转移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加味佛手散作用靶点,并通过体内模型验证其对异位... 加味佛手散是由川芎嗪、阿魏酸加延胡索乙素组成的新中药复方。前期研究发现,加味佛手散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但对异位内膜侵袭转移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加味佛手散作用靶点,并通过体内模型验证其对异位内膜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TCMID、TCMSP和SEA数据库获得加味佛手散成分靶点,检索OMIM、Dis Ge NET和GEO数据库获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靶点,采用Cytoscape3.5.0软件构建加味佛手散成分-成分靶点和加味佛手散成分-子宫内膜异位症靶点网络,并将关键靶点的信息上传至DAVID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加味佛手散可能通过调控MMP2、MMP9、TIMP1、ICAM1和VEGFA等66个关键靶点,干预雌激素、HIF-1、TNF和Gn RH信号通路等115条通路发挥作用,其中MMP-TIMP为一类关键靶点。其次,加味佛手散体内能显著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下调MMP-2和MMP-9,上调TIMP-1表达,进而抑制异位内膜侵袭转移。此结果为加味佛手散的研究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佛手散 子宫内膜异位症 网络药理学 侵袭转移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