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storage of a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Jiping Zhang Linbo Zhang +2 位作者 Haiguang Hao Chunlan Liu Hui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011-1021,共11页
The carbon cycle of forest ecosystems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Research on carbon storage estim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However, carbon ... The carbon cycle of forest ecosystems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Research on carbon storage estim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However, carbon budgets of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Reports of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topographic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storage are limited.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 of a mid-subtropical forest and evaluated soil and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by field sampling combined with GIS, RS and GPS technology. We classified the forest into nine forest types using ALOS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has the largest area, occupying 26.5% of the total area, followed by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 and warm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occupying 24.2 and 22.9%, respectively. The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of the whole forest ecosystem were 1,692,344 and 5,514,707 t, with a carbon density of 7.4 and 24.2 kg/m^2, respectivel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ecosystem has great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The topographic heterogeneity of the carbon storage was also analysed. The largest vegetation storage and soil storage is at 700–800 and 1000–1100 m, respectively. The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is highest in the southeast, south and south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Soil CARBON STORAGE Mid-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THRUST NAPPE STRUTRUE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FOR PROSPECTION OF ORE DEPOSITS
2
作者 CUI Xuejun, XIA Bin and ZHOU Jibin(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 South China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GD 510640, China Jiang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Nanchang, JX 330201,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Nappe structure, as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the authors dur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t the scale of 1:50,000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 is mainly comprised of a series of NNE-NE-striking thrust fault zones an... Nappe structure, as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the authors dur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t the scale of 1:50,000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 is mainly comprised of a series of NNE-NE-striking thrust fault zones and thrust sheets among them. Sinian, Cambrian, Ordovician, Devonian, Carboniferous,Triassic,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strata are involved in the thrust nappe system. The nappe structure is of the type of duplex structures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earlier stage migration from SE to NW and late stage migration from E to W of sedimentary cover or basement strata. Formation of the nappe structure in the studied area involves two main epochs: Early Yanshanian and Late Yanshanian to Early Himalayan. The mineral deposits and the buried coalfields in the area, especially the latter, are extensively controlled by the napp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层表面 中生代 内陆变形 中国 井冈山地区 裂缝区域 断层岩石质量 断层形成分析 矿石沉积
下载PDF
井冈蜜柚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3
作者 林小兵 王斌强 +5 位作者 成艳红 周利军 黄尚书 武琳 黄欠如 何绍浪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200,共13页
为探明井冈蜜柚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状况,采集江西省吉安市4个主产区18个具有代表性的井冈蜜柚园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Cd、Pb、As、Hg和Cr)含量,采用单因子、地累积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评价其污染程度,并... 为探明井冈蜜柚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状况,采集江西省吉安市4个主产区18个具有代表性的井冈蜜柚园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Cd、Pb、As、Hg和Cr)含量,采用单因子、地累积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评价其污染程度,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呈中下水平,酸化严重,碱解氮较缺乏。0—20 cm土壤Cd、Pb、As、Hg和Cr平均含量为0.23、63.81、13.95、0.10和167.28 mg·kg^(-1),为背景值的2.30、1.99、1.35、1.25和3.49倍;20—40 cm平均含量为0.26、62.40、13.51、0.10和167.87 mg·kg^(-1),为背景值的2.60、1.94、1.31、1.25和3.50倍;不同深度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小。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均表明研究区土壤Cr、Pb和Cd累积程度较为严重,其中Cd有11.11%的属于重度污染。以标准值为参比,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主要呈轻度污染,属低生态危害程度;以背景值为参比,研究区土壤主要为中、重度污染,属中等、强危害程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Cr与Pb、As具有较好的同源性。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井冈蜜柚土壤重金属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上,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部分果园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和Cd、Cr和Pb的累积程度较严重的问题,果农和有关部门需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其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园 重金属 污染特征 环境因子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井冈蜜柚皮精油组成与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欣 华建新 +3 位作者 罗杰洪 王国庆 陈赣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7,共15页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温连续相变法提取工艺优化,同时对精油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井冈蜜柚皮精油(Low-temperature 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 essential oil,L-JPPEO)的最佳工艺为:颗粒度30目,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时间60 min,解析温度70℃,此时精油得率为10.99‰,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Hydro distillation essential oil,H-JPPEO)得率高出了2.88倍;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的井冈蜜柚皮精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酯类成分含量较低;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鉴定出L-JPPEO和H-JPPEO含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酚类、醛类以及含羰基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从H-JPPEO、L-JPPEO样品中分别鉴定出23和32种化合物,其中两种精油都检测出的有15种物质,D-柠檬烯相对含量均最高,L-JPPEO中相对含量为4.75±0.16μg/mL,H-JPPEO中相对含量为640.93±44.47μg/mL;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从两种提取方法的精油均鉴定出71种化合物,与水蒸气蒸馏相比,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出较多的萜烯类(45.75%)、酮类(7.68%)及酯类(15.85%)、酸类(5.62%)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皮精油 水蒸气蒸馏 低温连续相变 红外光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顶空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下载PDF
基于MCR模型的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5
作者 王宇腾 陈晓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遗产廊道是集休憩、生态与文化保护为一体的区域遗产保护方式,作为我国自2000年以后兴起的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手段能充分发掘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的旅游潜力,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的遗产廊道将进一步合理优化区域内文旅资源的... 遗产廊道是集休憩、生态与文化保护为一体的区域遗产保护方式,作为我国自2000年以后兴起的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手段能充分发掘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的旅游潜力,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的遗产廊道将进一步合理优化区域内文旅资源的保护开发模式。该文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为研究基础,结合ArcGis10.8软件平台,尝试探讨井冈山地区潜在的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可能。研究结果从理论层面对井冈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现状工作给予有力支撑,同时为井冈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未来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江西省全域红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模型 井冈山 红色文化遗产 遗产廊道
下载PDF
Unforgettable Tour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s
6
作者 ZHONG LU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6年第10期50-51,共2页
THE Jinggang Mountains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Luoxiao mountain chain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It is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r... THE Jinggang Mountains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Luoxiao mountain chain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It is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has as many as 29 historical revolutionary sites. It is also an ideal place for sightseeing, attracting tourists with its mountains, waterfalls and forests. The city of Jinggangshan is located in the midst of the mountains, 1,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It has the lowest population density of any cit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forgettable Tour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s
原文传递
The Charming Scenery of the Jinggang Mountains
7
作者 DENG YONG QIAN JIN WEI PING LI JIANGSHU 《Women of China》 1996年第10期54-55,共2页
Mao Zedong lived in this house in Dajing Village at the time he led his troops to the Jinggang Mountains after the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on October 24, 1927.
关键词 The Charming Scenery of the jinggang Mountains
原文传递
井冈红色题材绘画创作的语境演变与风格特征
8
作者 鲍时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8-102,124,共6页
作为中国革命源头象征的红色井冈,其红色历史已经成为当代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不同时期的艺术家采用了不同的视觉和创作手法以表现这一红色题材。从艺术创作探索过程来看,井冈红色题材的绘画更是呈现出阶段性的语境、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革命源头象征的红色井冈,其红色历史已经成为当代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不同时期的艺术家采用了不同的视觉和创作手法以表现这一红色题材。从艺术创作探索过程来看,井冈红色题材的绘画更是呈现出阶段性的语境、文化内涵及风格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红色题材 风格特征 语境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优质稻井冈软粘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延聪 文春燕 +4 位作者 朱振华 陈金 陈先茂 刘文安 邱才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0-840,共11页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设置4种施肥方案(N1=10∶0∶0∶0、N2=5∶5∶0∶0、N3=5∶3∶2∶0、N4=5∶2∶2∶1),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共5个处理。采集井冈软粘的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等数据,测定其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系数(LAI)和干物质含量,并分析成熟期水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植株茎叶穗的含氮素量、总氮素吸收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前两个生长时期茎蘖数最高是N2处理,而后两个生长时期的最高茎蘖数为N3处理;前3个水稻发育时期的SPAD值差异不大,成熟期表现为N3处理最高。总干物质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表现一致。总产上N4>N1>CK,最高值N4处理分别高出N1处理和CK9.34%、73.09%;氮肥后移对井冈软粘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但处理间稻米直链淀粉、粗蛋白和出糙率间有显著水平差异,N4处理比CK按顺序分别高出2.75%、1.10%、1.56%,施氮处理的直链淀粉和粗蛋白区间为13.0%~15.0%、10.17%~10.57%,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井冈软粘的米质影响较小。此外,水稻各生长时期的氮肥利用率和含氮量表现为从N1处理到N4处理依次增加,最高值N4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较N1处理提高了11.06%。【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TN180 kg/hm^(2)条件下,优质常规稻井冈软粘的最适宜氮肥施用方式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为5∶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软粘 产量 稻米品质 氮肥运筹 氮素效率
下载PDF
井冈翠芦笋氨基酸类营养成分的特征分析
10
作者 于慨 周劲松 +1 位作者 罗绍春 田颖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97-101,共5页
井冈翠是通过种间杂交选育的具有茎枯病抗性的芦笋优良新品系,以相同栽培条件下的井冈翠、吉列姆、圣骑士鲜笋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品种中游离的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同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游离氨基酸和水... 井冈翠是通过种间杂交选育的具有茎枯病抗性的芦笋优良新品系,以相同栽培条件下的井冈翠、吉列姆、圣骑士鲜笋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品种中游离的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同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井冈翠的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高于吉列姆和圣骑士的,分别高11.35%和58.52%,井冈翠天冬酰胺含量比圣骑士高24.89%;井冈翠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比均明显高于吉列姆、圣骑士;在游离呈味氨基酸中,井冈翠的鲜甜味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的比值较吉列姆、圣骑士分别高82.43%、60.39%,这可能是井冈翠口感鲜美的物质基础之一。在总水解氨基酸中,3种芦笋的必需水解氨基酸占总水解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比值接近,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这4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值之和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翠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呈味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对井冈蜜橘品质和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陈凯威 张仕彬 +4 位作者 徐凯 尹鑫 王飞 周春火 倪国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6,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井冈蜜橘生长、品质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提出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为井冈蜜橘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在新干县连续开展井冈蜜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试验,等养分条件下,设置单施化...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井冈蜜橘生长、品质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提出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为井冈蜜橘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在新干县连续开展井冈蜜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试验,等养分条件下,设置单施化肥(CK)、单施有机肥(T1)、有机替代率为氮85%(T2)、有机替代率为氮70%(T3)、有机替代率为氮55%(T4)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对提高井冈蜜橘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有积极的作用。与CK相比,T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64%、14.32%、12.45%和19.46%。各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铜、镉、铅、汞及砷含量,其中以T1处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最低。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有机肥替代比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响应,T3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纤维素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提升了65.17%和27.38%。T3处理对提高叶片养分含量的作用较显著,叶片氮素含量相比CK提高了16.1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但降低了化肥用量,而且对井冈蜜橘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具有提升作用。从兼顾土壤肥力、井冈蜜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有机肥替代化肥氮70%替代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井冈蜜橘品质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井冈蜜柚园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特征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斌强 何绍浪 +5 位作者 林小兵 黄尚书 王馨悦 刘艳琴 黄欠如 成艳红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6,共8页
以井冈蜜柚主产地13个蜜柚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等指标,以期明确蜜柚园土壤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为井冈蜜柚园的科学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以井冈蜜柚主产地13个蜜柚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等指标,以期明确蜜柚园土壤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为井冈蜜柚园的科学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p H值均呈酸性,土壤综合肥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0~2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均高于20~40 cm土层。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是蜜柚园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毛霉菌门为优势真菌类群。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采样区果园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分异的关键驱动因子,此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还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因此,建议在井冈蜜柚果园管理过程中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肥力和调控土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园 土壤肥力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朱毛胜利会师因素分析及其红色基因
13
作者 宋文弢 戴木才 《老区建设》 2023年第6期32-44,共13页
朱毛胜利会师作为井冈山斗争伟大实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极其伟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朱毛的胜利会师,是在坚定信仰的共同追求、建军精神的思想共鸣、忠诚于党的党性修养、精诚团结的共同品格、坚定不移的革命... 朱毛胜利会师作为井冈山斗争伟大实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极其伟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朱毛的胜利会师,是在坚定信仰的共同追求、建军精神的思想共鸣、忠诚于党的党性修养、精诚团结的共同品格、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成的。深入分析其成功的多重因素及其积淀的红色基因,可以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丰厚的精神营养,为新时代更好地把握井冈山精神、传承中国革命传统发掘出历史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毛胜利会师 井冈山 革命精神 建军思想 红色基因
下载PDF
井冈山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发展
14
作者 胡秀芝 陈再生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32,48,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发轫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卓绝探索,井冈山精神铸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中。井冈山精神继承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根基、价值内核、政治品格和为民情怀,这对丰富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发轫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卓绝探索,井冈山精神铸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中。井冈山精神继承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根基、价值内核、政治品格和为民情怀,这对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井冈山精神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工作的历史考察
15
作者 班印正 卢丽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19-24,共6页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展调查研究,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展调查研究,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学会了做群众工作。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了目的性、实践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的基本原则,采用了开调查会法、制定纲目法、蹲点调查法和阶级分析法等。在新时代,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让调查研究工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 调查研究 方法 原则
下载PDF
基于“景观信息链”理论的古镇旅游地风貌特征研究——以靖港古镇为例
16
作者 谢谦 刘沛林 +1 位作者 丰顺 严崇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3-18,共6页
识别和提取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基因,构建古镇风貌景观信息链,有助于挖掘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其旅游意象特征,为靖港古镇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信息链构建,应围绕“小汉口”“湘军水战”等... 识别和提取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基因,构建古镇风貌景观信息链,有助于挖掘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其旅游意象特征,为靖港古镇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信息链构建,应围绕“小汉口”“湘军水战”等文化主题,复原其景观记忆;古镇“景观信息元”延续情况较差,商业习俗、部分传统技艺等未能有效传承;古镇保存着丰富的“景观信息点”,但水运码头等信息点损毁较为严重;古镇“景观信息廊道”交叉布局,形成了独具靖港特色的“八街四巷七码头”格局;古镇“景观信息网络”整体保存较好,部分风貌要素亟待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信息链 风貌特征 古镇旅游地 靖港古镇
下载PDF
新干县井冈蜜橘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黄雪龙 黄飞 吴群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9期67-68,76,共3页
新干县自2017年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井冈蜜橘,取得了很大成效。文中简要介绍了新干县井冈蜜橘发展现状,同时详细介绍了主要做法,并分析了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井冈蜜橘 产业现状 主要做法 发展启示
下载PDF
江西吉安井冈蜜柚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18
作者 范美莉 李晓跃 +1 位作者 金元宝 彭卫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94-96,共3页
以江西吉安市井冈蜜柚林土壤固碳能力为例,研究了井冈蜜柚林土壤碳储量及分布规律。先对吉安5个地区的井冈蜜柚林土壤(土壤分级:0~10 cm,10~20 cm,20~30 cm)进行调查采样,随后进行室内测试分析得出有机碳含量,计算得出土壤各个层次的碳... 以江西吉安市井冈蜜柚林土壤固碳能力为例,研究了井冈蜜柚林土壤碳储量及分布规律。先对吉安5个地区的井冈蜜柚林土壤(土壤分级:0~10 cm,10~20 cm,20~30 cm)进行调查采样,随后进行室内测试分析得出有机碳含量,计算得出土壤各个层次的碳储量。研究结果:①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个样地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基本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不同样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减少的程度不同,土壤越深递减速度越慢,说明表层土壤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同一土层不同样地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②0~1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最高,说明表层土对土壤碳储量的贡献率最大,10~20 cm与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差异不大。③吉水0~3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最高为35.17 t/hm^(2),低于江西省森林土壤0~20 cm土层的平均有机碳密度38.9 t/hm^(2),说明井冈蜜柚林土壤固碳能力偏弱。④按碳价格260.90元/t计算,试验样地的碳汇经济效益分别为7451元/hm^(2)、9175元/hm^(2)、3130元/hm^(2)、5478元/hm^(2)、6265元/hm^(2),具有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吉安市井冈蜜柚产业土壤固碳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以实现经济和环保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碳储量 井冈蜜柚林
下载PDF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2种常见灌木生物量的估测模型 被引量:37
19
作者 林伟 李俊生 +2 位作者 郑博福 郭建明 胡理乐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灌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灌木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林下12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根据树高(H)和地径(D)两个形态因子作为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通过对比判别系数R 2的大小,筛选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方程W=a+b X12... 灌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灌木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林下12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根据树高(H)和地径(D)两个形态因子作为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通过对比判别系数R 2的大小,筛选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方程W=a+b X12 X2、W=a+b X+c X 2和W=a X b在模拟生物量时相关指数均较高,为0.904-0.991,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于实际生物量估测,而方程W=a+b X、W=a+b X1+c X2和W=a+b ln X在模拟灌木生物量时结果较差。利用此类方法建立的生物量模型,精度高,简便易行,对以后估算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灌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生物量 估测模型 回归分析 井冈山
原文传递
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崔学军 刘春根 +2 位作者 钟达洪 吴富江 王迪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由一系列规模不等,方向基本一致,倾向南东的叠瓦逆冲推覆断层组成。卷入地层有寒武—震旦系、泥盆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和白垩系,空间上具双冲型推覆特征,推覆方向早期由南东向北西,晚期由东向西。据... 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由一系列规模不等,方向基本一致,倾向南东的叠瓦逆冲推覆断层组成。卷入地层有寒武—震旦系、泥盆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和白垩系,空间上具双冲型推覆特征,推覆方向早期由南东向北西,晚期由东向西。据各推覆体的叠置关系及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184.16Ma),认为该推覆构造主要活动于燕山期。该推覆构造的发现,可能反映出该区中生代存在一定规模的陆内造山,是本区中生代陆内变形的主要方式;同时也为本区寻找隐伏煤矿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为寻找与构造蚀变岩(推覆面附近)有关的贵多金属矿产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中生代 陆内变形 井冈山地区 找矿方向 地质构造 扩展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