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storage of a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Jiping Zhang Linbo Zhang +2 位作者 Haiguang Hao Chunlan Liu Hui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011-1021,共11页
The carbon cycle of forest ecosystems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Research on carbon storage estim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However, carbon ... The carbon cycle of forest ecosystems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Research on carbon storage estim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However, carbon budgets of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Reports of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topographic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storage are limited.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 of a mid-subtropical forest and evaluated soil and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by field sampling combined with GIS, RS and GPS technology. We classified the forest into nine forest types using ALOS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has the largest area, occupying 26.5% of the total area, followed by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 and warm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occupying 24.2 and 22.9%, respectively. The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of the whole forest ecosystem were 1,692,344 and 5,514,707 t, with a carbon density of 7.4 and 24.2 kg/m^2, respectivel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ecosystem has great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The topographic heterogeneity of the carbon storage was also analysed. The largest vegetation storage and soil storage is at 700–800 and 1000–1100 m, respectively. The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is highest in the southeast, south and south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Soil CARBON STORAGE Mid-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jingg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Diversity of Lucanidae spp.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2
作者 Zihao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3期37-40,共4页
Lucanidae spp.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65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They belong to 26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in 13 genera. The richness reached 41... Lucanidae spp.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65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They belong to 26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in 13 genera. The richness reached 41. 53%,with obvious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ucanidae spp. in Fanjing Mountain was divided into foothill belt,low mountain belt,low-middle mountain belt,middle mountain belt and sub-alpine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ANIDAE TAXONOMY DIVERSITY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Measurement System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A Case Study of Dinghu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Guangdong Province
3
作者 CHEN Haiming CHEN Fang XIAO Yut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3期90-94,共5页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e natural landscape has been destroyed to varying degrees,presenting the trend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Taking Dinghu Mountain 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e natural landscape has been destroyed to varying degrees,presenting the trend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Taking Dinghu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a three-dimension measurement system of separation degree,fractal dimension and interference intensity for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collecting survey data through questionnaires.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Dinghu mountain
下载PDF
Spatial variations of Pb in the vertical zone of the soil-plant system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4
作者 BaiJH DengW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5-329,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variations of lead element(Pb) in soil plant system of vertical zone in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NN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b concentr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variations of lead element(Pb) in soil plant system of vertical zone in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NN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b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of vertical zone are all above 25 mg/kg, and the average Pb concentration of each soil zone negatively correlates its degree of variation, i.e. brown coniferous forest soil zone has the lowest average Pb concentration of four soil zones, and the highest horizontal variation; however, mountain soddy forest soil has the highest average Pb concentration, and the lowest horizontal variatio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lant Pb of each plant zone is lower than the worldwide average level of Pb in plant(Clarke), respectively, and plant Pb content order is consistent with soil Pb content order, but their horizontal vari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soil zones, the variation of mountain tundra forest zone is highest, but Betula ermanii forest zone the lowest. Vertical variation of plant Pb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soils with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89.76%; the enrichment capability of plant for Pb is depended on the plant types and the different organs of plant; parent material and parent rock, pH values,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oil particle fraction etc.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variations of Pb content in soil plant system of vertical zone in CN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特性 土壤植物系统 张北岖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Non-use value assessment for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of Hongx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Xin Jin Jianzhang Ma +1 位作者 Tijiu Cai Xiaoxin Su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35-1442,共8页
By the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we studied the non-use value of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of Hongx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NN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illing to p... By the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we studied the non-use value of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of Hongx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NN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illing to pay(WTP) for protection of HNNR was 63 %.The WTP ratio was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area, contact nature,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familiar degree of the respondents. The WTP value was affected by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career of the respondents. The mainly reasons for people rejecting to pay for protecting HNNR were‘‘I am not familiar to HNNR'' and ‘‘I had no capacity for additional spending because of low income''. Weighted average individual WTP value was CNY 59.26 Yuan ind.^(-1) year^(-1) for all the respondents with WTP. The total non-us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HNNR was CNY 1430 million Yuan in 2013. The heritage value was highest followed by existence value and option value. From the high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HNN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nature reserve for protecting natural ecosystems and human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弃权价值 Hongxing 国家自然保护区 Xiaoxingan
下载PDF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综合评价
6
作者 苏慧 张淑娟 +1 位作者 董永义 张丽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球根花卉37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百合科种类最多,14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37种野生球根花卉分为4个等级:综合价值高的Ⅰ级(R>4.0)5种;综合价值较高的Ⅱ级(3.7<R≤4.0)10种;综合价值一般的Ⅲ级(3.5<R≤3.7)12种;综合价值较低的Ⅳ级(R≤3.5)10种。结论: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丰富,建议加强资源保护并优化开发利用方式,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野生球根花卉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调查
7
作者 谭又源 魏永 +3 位作者 陈红 李艳红 胡杰 袁玉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 2019—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片区进行了大中型兽类监测。共布设相机90台(正常工作71台),累计完成1449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大中型兽类独立有效照片1926张。共记录到大中型兽类4目12科20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以及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在该地区首次记录到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相对多度指数(RAI)居前3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8.058)、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1.352)和岩羊Pseudois nayaur(RAI=1.338)。共有33台相机记录到以放牧和采集为主的人为活动,表明该地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大中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编目及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中型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人为干扰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
8
作者 周玉霞 周晓雷 +2 位作者 刘晓娟 苏静怡 杨燕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基于视觉吸引的森林景观色彩要素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9
作者 林文月 王锦 张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为探究影响森林景观视觉吸引力的色彩要素以及提升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色彩营造途径,采用视觉行为实验对云南轿子山四季森林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进行评估,从色彩组成与空间构成两方面进行森林色彩特征分析,基于色彩特征要素与公众视觉行... 为探究影响森林景观视觉吸引力的色彩要素以及提升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色彩营造途径,采用视觉行为实验对云南轿子山四季森林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进行评估,从色彩组成与空间构成两方面进行森林色彩特征分析,基于色彩特征要素与公众视觉行为构建视觉吸引力评价模型,并分析影响景观视觉吸引力的色彩要素最佳阈值。结果表明:(1)轿子山森林四季色彩呈多样化特点,色相在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蓝紫色中均有涉及。景观色谱集中在选择性色谱与点缀性色谱。(2)公众视觉注意力和焦点随着森林景观的色彩变化而改变。春、夏、秋三季森林景观更能引起公众视觉关注。(3)春季的红色、蓝紫色等彩色相是影响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的主要因素;秋季的色彩要素组成与斑块空间构成共同影响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冬季的森林色彩景观,视觉吸引力与绿色相密切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森林景观高品质视景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觉吸引 森林色彩 眼动 色彩阈值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乌蒙山自然保护区十齿花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0
作者 孟月 周春琴 +1 位作者 张燕 王平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齿花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其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阐明十齿花林生态系统养分限制情况及养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十齿花林叶片、凋落物、土...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齿花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其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阐明十齿花林生态系统养分限制情况及养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十齿花林叶片、凋落物、土壤C平均含量分别为592.48、540.61、51.51 g·kg-1,N平均含量分别为19.41、15.45、1.66 g·kg-1,P平均含量分别为1.67、1.67、0.35 g·kg-1,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同一样地内植物叶片、凋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不同样地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凋落物C含量差异显著,其余组分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叶片-凋落物N、C∶N显著相关,凋落物-土壤C显著相关;十齿花林生态系统主要受N素限制,凋落物的营养元素源于叶片,分解后归于土壤,为十齿花林生长发育提供养分支持,促进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十齿花林 叶片-凋落物-土壤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11
作者 陈亮 孙钰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基于2013、2017和2021年的Landsat-8 OLI/TIRS影像,计算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数据探讨RSEI的变化与地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2013、2017和2021年的RSEI平均值分别为0.251... 基于2013、2017和2021年的Landsat-8 OLI/TIRS影像,计算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数据探讨RSEI的变化与地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2013、2017和2021年的RSEI平均值分别为0.251、0.397和0.597,呈现出逐渐上升态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均衡发展趋势加重,实验区则趋于平衡。(2)RSEI变化以轻微改善和显著改善为主,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净改善面积为79.67 km^(2),占比75.30%。(3)中海拔(309~464 m)、坡度5°~35°以及阳坡(南、西南、西、西北)区域是RSEI降低的主要区域,建议加大该区域的保护治理力度,促进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地形效应 连康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高黎贡山某公路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及地表植被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梅梅 王秀芹 +1 位作者 王梅 李瑞年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横断山南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研究此区域某公路隧道掘进对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隧址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出隧道施工地下水影响半径... 横断山南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研究此区域某公路隧道掘进对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隧址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出隧道施工地下水影响半径、最大和正常涌水量,据此分析隧道涌水造成的漏失对地下水环境、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施工对隧址区局部和个别泉点水量减小的风险较大,间接影响其补水区域地表植被生长,但不会引起大范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2)通过类比分析得出隧道施工不会影响到顶部地表浅层包气带,对顶部植被优势群系非耗水植物影响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隧道涌水预判、封堵、利用及生态监测等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可作为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自然保护区 隧道涌水 地下水 地表植被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孝贤 张秀霞 +6 位作者 李旺平 程小强 凌晴 周兆叶 郝君明 林庆润 陈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3-863,共11页
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特征向量方向不唯一性及光学影像存在坏死像元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21年489景Landsat TM/SR可用性遥感影像,采用RSEI改进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引入... 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特征向量方向不唯一性及光学影像存在坏死像元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21年489景Landsat TM/SR可用性遥感影像,采用RSEI改进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引入地理探测器中单因子分析和交互式探测分析对RSEI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土地利用类型、DEM和人口密度7个影响因子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RSEI模型相比,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的干扰,可以较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1986—2021年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恢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2)时空差异分析表明,35 a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轻度恶化、不变和轻度改善为主,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部以及张掖市与武威市交界处等地区。轻度改善区域在保护区分布零散,其中在核心区分布相对较多。(3)从生态环境质量成因分析来看,7个影响因子中绿度对RSEI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交互式探测结果表明绿度和干度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区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逐步改善,保护区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举措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遥感动态监测 地理探测器 影像可用性分析
下载PDF
太行山南麓锐齿槲栎-油松混交林竞争关系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晨一 李镇江 +4 位作者 孙怡洁 杨柳 任迎丰 栾科 王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究太行山南麓针阔混交林内植物的竞争关系及空间格局,以期更好地理解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相互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 hm2锐齿槲栎-... 【目的】探究太行山南麓针阔混交林内植物的竞争关系及空间格局,以期更好地理解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相互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 hm2锐齿槲栎-油松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DBH≥2 cm)的物种名、胸径、坐标等。通过计算可知样地内锐齿槲栎和油松的重要值较高且平均胸径较大,进一步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和g(r)函数分别研究混交林内优势种锐齿槲栎和油松的竞争强度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混交林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径级结构呈倒“J”型曲线,且在小尺度上聚集分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2)锐齿槲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呈“J”型曲线,不同径级个体在样地内都呈随机分布,平均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平均种间竞争强度,且小径级(DBH≤5 cm)个体所受竞争压力最大,平均种内、种间竞争指数CI分别为13.47和10.08;3)油松种群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全部个体在样地内呈聚集分布,油松的平均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平均种间竞争强度,小径级(DBH≤5 cm)个体所受竞争压力最大,其平均种内、种间竞争指数CI分别为18.95和1.01。【结论】样地内锐齿槲栎和油松的分布格局不同,锐齿槲栎呈随机分布,主要受种内竞争作用的影响;油松呈明显的聚集分布,可能是受环境异质性影响;两个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都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降低,且种内竞争强度大于种间竞争。本研究通过对太行山南麓针阔混交林的竞争关系和空间格局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竞争 径级结构 针阔混交林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对贡嘎山牦牛和水鹿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茗 蒋勇 +2 位作者 贾国清 刘伟 杨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牦牛和水鹿Rusa unicolor的共存机制,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二者进行监测,在459个监测位点中有效相机位点数为291个,共获得4323张水鹿和728张牦牛的独立有效照片。采用核...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牦牛和水鹿Rusa unicolor的共存机制,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二者进行监测,在459个监测位点中有效相机位点数为291个,共获得4323张水鹿和728张牦牛的独立有效照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及重叠指数对比分析了牦牛和水鹿的日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水鹿选择在晨昏和夜间活动,而牦牛多在昼间活动,二者活动节律差异显著(Δ=0.62,P<0.05)。在空间生态位上,二者均倾向于选择在中高海拔区域(3000~3400 m)的寒温性针叶林和温性针阔叶混交林中活动,重叠度较高(Oik=0.995)。但高海拔区域(>4000 m)仅见牦牛活动,两者存在不同海拔上分离的现象(Δ=0.51,P<0.01)。因此,目前保护区内牦牛放牧对水鹿的影响较小,二者能在保护区内实现良好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水鹿 牦牛 活动节律
下载PDF
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珍珠 杨苗 +3 位作者 王华玲 樊晓亮 崔华蕾 李会平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为了揭示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了雾灵山7个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了揭示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了雾灵山7个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土壤OC、TN、TK、AN、AP、AK、C:N、C:P、C:K、N:P、N:K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A土层显著高于C土层。土壤pH值、OC、TP、TK、AN、AP、C∶N、C∶P、N∶P和P∶K受海拔梯度显著影响;土壤OC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土壤TP、TK含量主要呈现“M”型变化趋势;AN含量呈现“N”型变化趋势;pH值与AP含量呈波形变化趋势;C∶P,N∶P呈现“W”型变化趋势,P∶K呈现“M”型变化趋势,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趋势。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OC与TN、TK、AK、C∶N、C∶P和C∶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机碳是土壤养分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雾灵山保护区内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变异明显,土壤养分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 土层
下载PDF
基于ALOS DEM的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伟 王平 +4 位作者 丁智强 李鹏映 廖正杭 华红莲 李玉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0-1399,共10页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地貌类型 面积-高程积分 地形剖面 ALOS DEM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双叶 辛颖 +3 位作者 白萨那拉图 包金花 拉喜那木吉拉 红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7期49-52,57,共5页
调查研究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特征、药用价值及其他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开发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分别在不同季节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 调查研究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特征、药用价值及其他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开发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分别在不同季节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蒙药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毛茛科蒙药植物毛茛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毛茛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毛茛科蒙药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野生蒙药植物共13属28种,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极其可贵,而且还可以作为美化景点,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这种珍贵的蒙药植物,以免其数量减少,甚至濒于灭绝,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大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多样性 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鞘翅目2个中国新记录属种记述
19
作者 李岚凤 刘振华 +3 位作者 李志强 杨星科 韩群鑫 俞雅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359,共7页
2020年开始,通过对广东省内代表性自然保护地昆虫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了两个中国新记录属种,分别为筒穴甲科Teredidae(瓢虫总科)的双斑筒穴甲Teredolaemus guttatus Sharp,1885、扁谷盗科Laemophloeidae(扁甲总科)的日本竹扁谷盗Nip... 2020年开始,通过对广东省内代表性自然保护地昆虫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了两个中国新记录属种,分别为筒穴甲科Teredidae(瓢虫总科)的双斑筒穴甲Teredolaemus guttatus Sharp,1885、扁谷盗科Laemophloeidae(扁甲总科)的日本竹扁谷盗Nipponophloeus dorcoides Reitter,1874。本文详细记述了相关种类的形态特征,并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将为其鉴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甲虫 鼎湖山
下载PDF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
20
作者 王旭明 李英 +6 位作者 廖锐 刘莹洵 郑笑傲 乔江 王宇 王新 刘少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2022年3—10月,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专项调查,布设了5条样线48个样方,总计下铗9226铗次,布设陷阱桶1687桶次,布设鼠笼60笼次。共采集标本1299号,经鉴定包含3目6科16属27种。较之以往研究新采集到小型兽类11种。对贡嘎... 2022年3—10月,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专项调查,布设了5条样线48个样方,总计下铗9226铗次,布设陷阱桶1687桶次,布设鼠笼60笼次。共采集标本1299号,经鉴定包含3目6科16属27种。较之以往研究新采集到小型兽类11种。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更高,北坡的小型兽类物种均匀度更高;(2)南、北坡小型兽类优势种有明显差异;(3)不同物种垂直分布区大小存在差异,相同物种在南、北坡垂直分布区大小亦有差异;(4)南、北坡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啮齿目和兔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南、北坡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