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Discovery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ffecting Pore Morphology in the Juhugeng Coal Mini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Anmin CAO Daiyong +2 位作者 LI Jing JIANG Ailin YANG Cheng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932-1933,共2页
Objective The Juhugeng mining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of northwest China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mong geologists for it hosts typical coal measure gases.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reformed by intensive struc... Objective The Juhugeng mining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of northwest China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mong geologists for it hosts typical coal measure gases.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were reformed by intensive structural movements during geological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ew Discovery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ffecting Pore Morphology in the juhugeng Coal Mini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露天矿区高寒草地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以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例
2
作者 陈峰 杨利亚 +3 位作者 冯海波 周建伟 熊瑞民 朱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成后2002—2022年共9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的网格化处理,以NDVI的均值(μ)、均方差(σ)和相对涨落值(δ)3个植被稳定性指数为依据,开展煤矿露天开采与整治修复过程对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揭示煤矿开采前至修复治理后全生命周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变异性与稳定性特征,并对比两次生态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矿区天然草地背景区植被生态系统处于宏观稳定状态,NDVI相对涨落值δ<0.45;②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比,煤矿开采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明显增加,与背景区阈值的差值可达0.97,说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失稳;③2015—2017年第一次修复治理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未能有效降低,该值范围为0.28~1.10,覆土+人工建植在高寒草原矿区修复效果不显著;④2020—2022年第二次修复治理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改善,治理区NDVI相对涨落值降低至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似水平(0.07~0.59),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排序为矿区坑底平台>矿区矿坑斜坡>矿区渣山;⑤土壤改良显著提高了各地形条件下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植被正向演替,地形是影响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主要因子,可通过优化矿区渣山与阴坡斜坡的治理措施来进一步提升矿山受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寒草原矿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 时空数据序列分析 植被归一化指数 相对涨落值 木里-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53
3
作者 马世斌 李生辉 +2 位作者 安萍 杨文芳 辛荣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ONOS2 聚乎更煤矿 遥感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含水合物岩心气体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贺行良 刘昌岭 +5 位作者 孟庆国 卢振权 文怀军 李永红 张少林 王江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4-1200,共7页
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含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气体组成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弄清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成因及来源,对于区内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DK8-19、DK10-17、DK11-14、DK12-13和DK13-11等5个钻孔获得的18个... 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含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气体组成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弄清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成因及来源,对于区内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DK8-19、DK10-17、DK11-14、DK12-13和DK13-11等5个钻孔获得的18个含水合物岩心样品,开展了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特征及Cl/(C2+C3)-δ13CC1、δDC1-δ13CC1和δ13CC2-δ13CC1等关系图解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含水合物岩心气体以轻烃为主,具湿气特征,其同位素表现为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除DK8-19孔浅层岩心烃类气体可能含有少量生物成因气外,钻探区其余各孔所有样品的气源组成均以热解成因气为主,为典型的有机成因烃类气体,且来源于淡水环境下形成的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聚乎更钻探区 气体组成 同位素 气源成因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庆国 刘昌岭 +6 位作者 李承峰 贺行良 王菲菲 卢振权 文怀军 李永红 王伟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0-1188,共9页
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水合物资源勘探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内DK8-19、DK11-14和DK12-13等3个站位共9个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探讨了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拉曼光... 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水合物资源勘探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内DK8-19、DK11-14和DK12-13等3个站位共9个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探讨了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拉曼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青海聚乎更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垂直方向在126.1~322.2m范围内不连续分布,不同钻孔、不同埋深水合物样品的拉曼光谱特征基本一致,初步判断为Ⅱ型结构水合物,且为多元气体水合物。水合物客体除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烷烃外,普遍含有氮气组分。此外,在DK8-19站位埋深为126.1 m样品中发现水合物相中硫化氢组分的拉曼信号,这说明特定区域内可能存在硫化氢气体且形成了水合物。聚乎更钻探区水合物样品拉曼光谱特征为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与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钻探区 天然气水合物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永久冻土区 结构特征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水合物赋存区岩心微观孔隙、裂隙的微CT图像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承峰 刘昌岭 +6 位作者 孟庆国 胡高伟 张巍 卢振权 文怀军 李永红 王伟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9-1193,共5页
孔隙和裂隙的微观结构是影响岩石声波速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的重要因素,这些物性参数是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和资源勘探的重要依据。针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钻井岩心,采用微米级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微CT)对岩心内部的微观孔... 孔隙和裂隙的微观结构是影响岩石声波速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的重要因素,这些物性参数是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和资源勘探的重要依据。针对青海聚乎更钻探区钻井岩心,采用微米级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微CT)对岩心内部的微观孔隙和裂隙进行了形态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泥岩样品中的裂隙较为丰富且连通性较好,裂隙宽度多为100~200μm;而砂岩样品中孔隙分布较为分散且少有显著的连通喉道,数量上以体积小于0.1 mm3的微孔隙为主;通过三维图像体素统计法估算了孔隙和裂隙相对整个岩心的体积含量,其中砂岩样品的孔(裂)隙度为2.36%~2.89%,泥岩样品的孔(裂)隙度为1.04%~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CT 天然气水合物 聚乎更钻探区 岩石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青海木里聚乎更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邵龙义 杨致宇 +4 位作者 李永红 商晓旭 王伟超 吕景高 文怀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72,共12页
青海聚乎更矿区不仅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是全球陆域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同时也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潜在热点地区,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层位主要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通过对青海... 青海聚乎更矿区不仅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是全球陆域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同时也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潜在热点地区,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层位主要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通过对青海聚乎更矿区中侏罗世含煤地层野外露头、钻孔岩心、测井等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进行了分析。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岩相古地理进行重建。以钻孔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及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相断面图分析,最终恢复各段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木里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及粗砂岩等粗粒岩性,分析认为木里组下段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木里组上段随着水体的不断加深,发育形成了研究区主采的下1、下2煤层,该段主要以三角洲沉积为主,同时研究区西南区域发育滨浅湖沉积;江仓组上段沉积时期,水体进一步加深,成煤环境逐渐变差,发育形成多套薄煤层,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西南区域的滨浅湖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江仓组上段是发现水合物的主要层段,其岩性主要以油页岩、暗色泥岩等为主,含有典型的湖泊沉积的瓣鳃类化石,为湖泊沉积。总体上,聚乎更矿区在中侏罗世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的持续变深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矿区 中侏罗世 岩相古地理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青海省聚乎更矿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韩瑾 周伟 郭平 《矿山测量》 201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基于聚乎更矿区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三年同期的TM影像,建立随机森林分类器,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位于木里煤田的聚乎更矿区以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矿区土地利用动... 基于聚乎更矿区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三年同期的TM影像,建立随机森林分类器,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位于木里煤田的聚乎更矿区以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自2004年开采矿以来研究区高寒草甸、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呈减少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城镇村与工矿用地;(2)矿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0,综合指数成上升趋势;(3)对矿区的土地利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受开采活动影响。今后应加大对矿区的生态重建工作与土地复垦进程,保证矿区土地平衡,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随机森林 生态脆弱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矿区煤层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19
9
作者 郭晋宁 李猛 邵龙义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6期18-22,32,共6页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区,并且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是该矿区的煤层气。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的木里组,煤层厚度大、变质程度一般在气煤~焦煤,镜质组质量分数普遍较高(60%~80%),煤层结...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区,并且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是该矿区的煤层气。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的木里组,煤层厚度大、变质程度一般在气煤~焦煤,镜质组质量分数普遍较高(60%~80%),煤层结构简单-较复杂,煤储层微观结构以小孔和微孔为主,割理裂隙发育。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兰氏体积偏低,而压力偏高,储层吸附特性为中-好级别,顶底板封闭性好,地下水活动弱,有利于煤层气的形成与赋存。区内煤层下1煤含气量在0.05~5.52m3/t,下2煤在0.05~11.14m3/t,含气量普遍偏低可能与后期构造使得煤层埋深变浅导致储层压力降低、煤层甲烷大量解吸有关,此外,向斜两翼地层倾角大,也是造成矿区煤层气逸散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向斜转折部位及矿区深部,煤层气相对富集,是今后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富集条件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文怀军 鲁静 +4 位作者 尚潞君 刘天绩 陈江峰 鞠崎 邵龙义 《中国煤田地质》 2006年第5期19-21,共3页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1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层序界面 湖侵体系域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青海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煤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霍婷 刘世明 +3 位作者 祁文强 祝铠甲 王金喜 谭富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5-1005,共11页
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光学显微镜及煤的工业分析对聚乎更矿区主采煤层下1煤层及其顶底板中的稀土元素、主量元素、显微组分及工业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稀土元素的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模式对成煤环... 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光学显微镜及煤的工业分析对聚乎更矿区主采煤层下1煤层及其顶底板中的稀土元素、主量元素、显微组分及工业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稀土元素的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模式对成煤环境的指示。结果表明:聚乎更矿区下1煤中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23.01×10^-6,相对不富集;LREE/HREE平均值为3.38;表明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下1煤层顶底板泥岩中,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总量远高于煤中,均值为煤中的8.6倍,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顶底板与煤中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相似,受煤炭堆积沼泽水体变化和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稀土元素含量有轻微的分异,煤中稀土元素与陆源岩关系密切。煤中δEu负异常明显,结构保存指数与凝胶化指数图解显示成煤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与Eu异常指示的成煤环境一致。Ce呈现负异常,可能与其处于强的还原环境有关。煤中稀土元素与灰分呈中等正相关关系,与SiO 2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聚乎更矿区下1煤中稀土元素呈无机态赋存。煤层顶底板泥岩中稀土元素含量与粘土矿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伊利石含量与稀土元素富集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矿区 下1煤层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青海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矿区三露天井田中侏罗统沉积环境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致宇 王伟超 +4 位作者 邵龙义 刘文进 吕景高 李永红 文怀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木里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及粗砂岩等粗粒岩石,以辫状河为主的沉积环境;木里组上段岩性以厚层砂岩与厚层煤层互层为特征,反映了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发育三角洲为主的沉积环境;江仓组下段以细粒砂岩及泥岩互层夹薄煤层为特征,反映水体进一步加深过程中的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环境;江仓组上段以油页岩、暗色泥岩为主,含有瓣鳃类化石,反映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沉积环境 天然气水合物 聚乎更矿区 三露天井田
下载PDF
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木里组煤层发育特征及煤层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景高 邵龙义 +2 位作者 张文龙 李永红 文怀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5期14-19,共6页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根据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煤性,将木里组分为上、下两段。木里组上段地层为含煤层段,含2层煤,分别命名为下1煤和下2煤。其中下1煤平均厚度11.55m,下2煤平均厚度11.43 m,全...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根据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煤性,将木里组分为上、下两段。木里组上段地层为含煤层段,含2层煤,分别命名为下1煤和下2煤。其中下1煤平均厚度11.55m,下2煤平均厚度11.43 m,全区稳定可采。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岩性组合法、煤岩煤质法、测井曲线法等对煤层进行对比分析,为正确划分含煤地层,准确估算煤炭资源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矿区 木里组 煤层发育特征 煤层对比
下载PDF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含煤地层对比与划分 被引量:9
14
作者 耿庆明 牛志新 +6 位作者 金盛伟 张丽霞 牛索安 窦路 王新亮 张永安 赵广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57-265,共9页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最发育,是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通过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井田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对比不清、划分不明的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煤田 聚乎更矿区 含煤地层 划分 对比
下载PDF
青海省祁连山聚乎更矿区冻土特征及其生态地质功能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伟超 梁振新 +4 位作者 张文龙 张永安 刘世明 黎全青 马永龙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7期56-60,66,共6页
聚乎更矿区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地。矿区多年冻土类型为亚稳定型,冻土厚度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较敏感。观测数据显示,多年冻土内部温度场呈现相对“急剧”、“恒定”、“稳定”三个显著规律变化区段。矿区多年冻土... 聚乎更矿区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地。矿区多年冻土类型为亚稳定型,冻土厚度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较敏感。观测数据显示,多年冻土内部温度场呈现相对“急剧”、“恒定”、“稳定”三个显著规律变化区段。矿区多年冻土受海拔和地形地貌控制,表现为西厚东薄。在区域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的地温呈增加趋势,上限逐步下降,下限逐步抬升,多年冻土地温正向着退化的方向变化。冻土作为浅部地下水含隔水层的实质载体和支撑地表植被、湿地等生态环境的基础,同时兼具水源涵养、植被保护、碳库固碳、工程地质安全、成矿控矿等多重生态地质功能作用,对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演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乎更矿区 冻土特征 地温 生态地质功能
下载PDF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德寿 王青平 童海奎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12期15-17,共3页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拗褶带西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组。根据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的观察及测井曲线特征,对中侏罗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木里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拗褶带西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组。根据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的观察及测井曲线特征,对中侏罗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木里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江仓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厚煤层多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且物源多来自研究区东北部托莱山和南部大通山地区。该结论有利于查明潜在的赋煤区,为下一步的煤炭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体系 含煤岩系 中侏罗统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四井田煤质特征及煤类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振新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12期24-29,共6页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煤类以炼焦用煤为主。聚乎更矿区四井田位于木里煤田的最西端,经详查、勘探提交煤炭资源量2.5亿t,煤类为气煤、1/3焦煤、焦煤、1/2中粘煤、弱粘、瘦煤、贫瘦煤、贫煤、不粘煤。通过对下2煤层物理性质、化...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煤类以炼焦用煤为主。聚乎更矿区四井田位于木里煤田的最西端,经详查、勘探提交煤炭资源量2.5亿t,煤类为气煤、1/3焦煤、焦煤、1/2中粘煤、弱粘、瘦煤、贫瘦煤、贫煤、不粘煤。通过对下2煤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煤岩特征及煤类的统计分析,认为区内同一煤层的变质程度随含煤地层和上覆岩系的总厚度增大而增高,在垂向上随煤层层位的降低而增高;四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其煤类分布总体表现北东到南西沿煤层倾向变质程度逐渐增高,沿煤层走向呈带状分布,但在井田边界断层附近煤的变质程度要比其它地段相同深度煤层的变质程度稍高;四井田煤的变质作用类型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部分地段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特征 煤类分布 变质作用 聚乎更矿区四井田
下载PDF
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煤类分布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文诗 李永红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10期26-30,共5页
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井田成煤期为中生代侏罗纪,煤的变质程度为中变质,主要煤类有1/3焦煤(1/3JM)、气煤(QM)、1/2中粘煤(1/2ZN),次为弱粘煤(RN)及少量的不粘煤(BN),并沿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在井田向斜南翼,变质程度相对较高的1/3JM分布于... 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井田成煤期为中生代侏罗纪,煤的变质程度为中变质,主要煤类有1/3焦煤(1/3JM)、气煤(QM)、1/2中粘煤(1/2ZN),次为弱粘煤(RN)及少量的不粘煤(BN),并沿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在井田向斜南翼,变质程度相对较高的1/3JM分布于浅部,相对较低的1/2ZN分布于深部。通过恢复原型盆地煤类分布规律,认为其变质现状是在深成变质作用下、现存构造面貌发生前已基本完成,勘查资料表明,贯穿井田中部的F2逆冲断层将原向斜构造切割成了两个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形态,逆冲断层将盆地深处的地(煤)层推覆到地表露头,使得浅部煤层变质程度高于其深部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类分布 原型盆地 聚乎更煤矿区 三露天
下载PDF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研究
19
作者 耿庆明 杨振宁 +6 位作者 牛志新 王伟超 张永安 赵光通 刘文进 李清海 马正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通过“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南部煤炭预查”工作的开展,以及对烃源岩分布特征和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模拟研究,认为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煤系烃源岩主要有3种:煤、暗色泥岩、油页岩。煤层主要分布在木里组上段,以下1煤和下2煤2层巨厚煤层... 通过“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南部煤炭预查”工作的开展,以及对烃源岩分布特征和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模拟研究,认为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煤系烃源岩主要有3种:煤、暗色泥岩、油页岩。煤层主要分布在木里组上段,以下1煤和下2煤2层巨厚煤层为主要代表;暗色泥岩贯穿于木里组上段、江仓组下段、江仓组上段;油页岩主要分布江仓组上段。煤系烃源岩有2次生烃过程,分别为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古近纪早期,前者为主要生烃期,后者为次要生烃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烃源岩 生烃过程 聚乎更
下载PDF
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典型矿床研究——以聚乎更矿区为例
20
作者 杨振宁 李永红 +3 位作者 梁振新 李清海 马小海 卢晓航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1期139-143,共5页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一种,勘查技术尤为重要。以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对象,对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进行典型矿床研究,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煤层和煤质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聚煤规律及构造控煤样式,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为煤炭...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一种,勘查技术尤为重要。以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对象,对青海省侏罗系陆相成煤环境进行典型矿床研究,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煤层和煤质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聚煤规律及构造控煤样式,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陆相 成煤环境 典型矿床 聚乎更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