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最佳运行参数预测
1
作者 杨月莹 王建永 +1 位作者 王涛 陈海峰 《节能》 2023年第11期1-5,共5页
Kalina循环发电技术是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的重要方式,而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由于热源及工质氨水浓度的多样性,获取不同设计条件下最佳运行参数的过程复杂且耗时。通过遗传算法结合热力学模型的方式,以最大净... Kalina循环发电技术是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的重要方式,而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由于热源及工质氨水浓度的多样性,获取不同设计条件下最佳运行参数的过程复杂且耗时。通过遗传算法结合热力学模型的方式,以最大净输出功为目标,获取了1705组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Kalina循环的最佳运行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选择单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9、训练函数为“trainlm”时,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最好。验证集的预测误差均在1.5%范围内,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Kalina循环发电系统的最佳蒸发压力和最佳蒸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最佳运行参数
下载PDF
改进型Kalina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
2
作者 岳秀艳 韩吉田 于泽庭 《冷藏技术》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在典型Kalina循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Kalina循环,建立了该循环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利用EES软件仿真模拟了改进型Kalina循环的热力性能,并与典型Kalina循环进行相同模拟条件下的性能对比。... 本文在典型Kalina循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Kalina循环,建立了该循环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利用EES软件仿真模拟了改进型Kalina循环的热力性能,并与典型Kalina循环进行相同模拟条件下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改进型Kalina循环的热效率为28.64%,比典型Kalina循环高0.66个百分点,增幅为2.36%;改进型Kalina循环的炯效率为43.63%,比典型Kalina循环高1个百分点,增幅为2.292%。另外在本文研究范围内,提高透平进口压力或进口温度,降低透平出口压力均能使两种Kalina循环的热效率、炯效率升高,同时,改进型煳i越循环的热效率和炯效率一直高于典型Kalinn循环的热效率和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kalina循环 改进型kalina循环 热力学性能 EES程序
原文传递
Kalina循环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颖 何茂刚 +1 位作者 贾真 刘逊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角度出发,选取P-R方程作为氨-水混合物性质的基本计算公式,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编制了氨-水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及Kalina循环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主要热力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角度出发,选取P-R方程作为氨-水混合物性质的基本计算公式,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编制了氨-水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及Kalina循环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主要热力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透平进口压力、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背压、工作溶液浓度、基本溶液浓度、循环倍增率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kalina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P-R方程 热力性能
下载PDF
Kalina循环的研究和开发及其提高效率的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灿仁 严晋跃 马一太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12,共8页
本文依据国外最新研究与开发动态综合分析和评价Kalina循环的热力学原理、技术性能、经济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并利用作者提出的“P”准则分析揭示Kalina循环改善效率的本质和方向。
关键词 kalina循环 热力学分析 循环效率 P准则
下载PDF
基于低温烟气余热发电的Kalina循环热经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双应 汪菲 肖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0-1177,共8页
以低温烟气余热发电Kalina循环为研究对象,基于热经济学原理,在不同的蒸发器换热端差ΔT_e、蒸发压力pe和基本氨水质量分数x下,研究了烟气出口温度T_(go)的变化对系统的净输出功Wnet与平准化电能成本LEC的影响。考虑到低温烟气的腐蚀性... 以低温烟气余热发电Kalina循环为研究对象,基于热经济学原理,在不同的蒸发器换热端差ΔT_e、蒸发压力pe和基本氨水质量分数x下,研究了烟气出口温度T_(go)的变化对系统的净输出功Wnet与平准化电能成本LEC的影响。考虑到低温烟气的腐蚀性,分析了固定烟气出口温度为最低允许排烟温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烟气出口温度T_(go,opt)和蒸发压力p_(e,opt)使系统的LEC最小;且T_(go,opt)与ΔT_(e、pe)和x有关。对于W_(net),只存在p_(e,opt)使系统Wnet最大;W_(net)随T_(go)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少。经济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在选择循环的运行参数时,应针对不同的热源条件,综合考虑系统的经济性与低温烟气腐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余热发电 低温烟气 回收 热力学 经济
下载PDF
简化Kalina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冰 骆超 马伟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4-2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简化Kalina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以净功率、电力产率、热效率和换热面积比率为性能指标,分析了氨水溶液质量分数、循环倍率、热源温度、冷源温度和换热器端部温差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改变循环... 提出了一种简化Kalina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以净功率、电力产率、热效率和换热面积比率为性能指标,分析了氨水溶液质量分数、循环倍率、热源温度、冷源温度和换热器端部温差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改变循环系统的性能;循环系统存在最佳的循环倍率约为4,对应的氨水溶液质量分数差范围为12%-13%;提高溶液换热器端部温差,可使电力产率增加,但系统热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氨水溶液 热效率 循环倍率
下载PDF
KALINA循环及在电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力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5-465,共1页
Kalina循环对工质的热力性质进行了较大改进,有利于提高循环热效率和设备的设计及运行。测试表明,Kalina循环作为动力循环在商业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kalina循环 氨水混合物 电站机组
下载PDF
5000t/d水泥窑Kalina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锦涛 彭岩 郝景周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根据氨-水混合物的物性,讨论了不同热源温度下Kalina循环适用的工质参数匹配,以5 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将Kalina循环系统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通过系统的流程仿真模拟,得出了Kalina循环在给定废热条件下的做功能力及系... 根据氨-水混合物的物性,讨论了不同热源温度下Kalina循环适用的工质参数匹配,以5 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将Kalina循环系统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通过系统的流程仿真模拟,得出了Kalina循环在给定废热条件下的做功能力及系统热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Kalina循环系统比Rank ine循环系统发电功率提高20.4%,热效率绝对值提高2.66%,效率达到4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水泥窑 kalina循环
下载PDF
世界上首座Kalina循环电厂的初步试验结果
9
作者 王震华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简要介绍了美国加州凯诺盖园首座Kalina循环示范电厂的构成和初步试验结果。
关键词 循环发电 发电 kalina循环
下载PDF
氨–水混合工质Rankine循环与Kalina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思骏 敬旭业 +4 位作者 李逍霄 郑丹星 隋军 韩巍 孙流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8-294,共7页
Kalina循环是一种广义的混合工质Rankine循环,对其热力学性能相比于传统Rankine循环的改进程度历来是研究的重点方向。文中综述了前人的评价准则,并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和公平的比较基准,构建了氨–水混合工质的Rankine循环和Kalina循环,... Kalina循环是一种广义的混合工质Rankine循环,对其热力学性能相比于传统Rankine循环的改进程度历来是研究的重点方向。文中综述了前人的评价准则,并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和公平的比较基准,构建了氨–水混合工质的Rankine循环和Kalina循环,模拟并评价了2个循环,结果显示,Kalina循环比Rankine循环热功转化率高3.3个百分点,产功量高出19.5%,火用效率高出6.6个百分点。循环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动力子循环和吸收子循环的耦合作用,使得Kalina循环的透平背压更低,与冷凝水的温度匹配更好,温度和浓度得到更合理的梯级利用,系统热力学完善度更高。文中揭示了Kalina循环与Rankine循环的关键差异以及Kalina循环机制,可作为中低温余热动力循环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ine循环 kalina循环 循环耦合 梯级利用
原文传递
Kalina循环放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路岭 严晋跃 +1 位作者 马一太 吕灿仁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Kalina循环在放热部分,引入了一套吸收式制冷中应用的分馏冷凝单元,通过改变工质的浓度,既降低了背压使输出功增大,减少了放热过程的(火用)损,又保证工质能够完全冷凝,维持循环正常进行。本文选择带有一个回热器的一级Kalina循环放热过... Kalina循环在放热部分,引入了一套吸收式制冷中应用的分馏冷凝单元,通过改变工质的浓度,既降低了背压使输出功增大,减少了放热过程的(火用)损,又保证工质能够完全冷凝,维持循环正常进行。本文选择带有一个回热器的一级Kalina循环放热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放热 过程 热力学
下载PDF
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学林 张通 +3 位作者 薛小代 司杨 刘锋 梅生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44,共7页
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低温热源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盐梯度太阳池能够实现连续聚热和跨季节蓄热,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系统和光热供热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太阳池储热量为热源的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 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低温热源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盐梯度太阳池能够实现连续聚热和跨季节蓄热,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系统和光热供热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太阳池储热量为热源的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而后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提热温度、运行压力和氨水浓度对该系统各项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典型工况下,该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提热温度逐渐升高,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热效率和效率均逐渐增加;随着运行压力逐渐升高,该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逐渐升高,并且存在最佳的运行压力1.75 MPa,使得该系统获得最大发电功率;随着氨水浓度逐渐增大,该系统的发电功率也会逐渐增大,但热效率和效率却逐渐降低;当氨水浓度为85%、运行压力为1.75 MPa、提热温度为90℃时,该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为7.93%,5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太阳池 kalina循环 发电系统 热力性能
下载PDF
基于不同Kalina循环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学与热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师彤 潘振 +1 位作者 商丽艳 周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4-72,共9页
以地热为热源,分别以KCS-11、KCS-34和KSG-1作为底循环,针对闪蒸-Kalina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结合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F-KCS11-ARC、F-KCS34-ARC、F-KSG1-ARC),进行了热力学和热经济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KCS11-ARC系统的总[火... 以地热为热源,分别以KCS-11、KCS-34和KSG-1作为底循环,针对闪蒸-Kalina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结合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F-KCS11-ARC、F-KCS34-ARC、F-KSG1-ARC),进行了热力学和热经济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KCS11-ARC系统的总[火用]损比F-KCS34-ARC系统和F-KSG1-ARC系统分别低5.3%和2.7%,其[火用]损最大的组件是换热器1。F-KCS34-ARC系统的热效率最高,但地热源温度为155~220℃时,F-KCS11-ARC系统的热回收效率最大,且较小的地热源温度和闪蒸压力能使该系统获得更高的热回收效率。热经济学分析表明,泵1在三个系统中是成本最高的组件,其次为汽轮机2。F-KCS11-ARC系统的成本最低,年净收入最高,而且投资回收年限最小,其值分别为2.09×10^6美元、6.61×10^5美元和3.7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力学 热经济学 kalina循环 吸收式制冷
下载PDF
带一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的热力参数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聚伟 王建永 +1 位作者 王江峰 戴义平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656-2661,共6页
为了研究单一回热器对Kalina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1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循环的4个关键热力参数对Kalina循环净功和热效率的影响。对Kalina循环在不同热源温度下进行了热力参数优化,获得了循环在不同热源温... 为了研究单一回热器对Kalina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1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循环的4个关键热力参数对Kalina循环净功和热效率的影响。对Kalina循环在不同热源温度下进行了热力参数优化,获得了循环在不同热源温度下的最大循环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热源温度下,存在不同的最优蒸发器蒸发压力,使得循环净输出功和循环热效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循环净输出功和热效率随着蒸发器出口氨水溶液温度和氨水基本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透平背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源温度的增大,循环热效率逐渐增大,所对应的最优蒸发器蒸发压力和蒸发器出口氨水溶液温度逐渐增大,同时,透平背压和氨水基本溶液浓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参数分析 热力优化 热效率
下载PDF
基于EES的一级蒸馏Kalina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忠源 李林星 +2 位作者 陈盼盼 张少波 刘荔 《发电与空调》 2015年第4期66-69,共4页
以一级蒸馏Kalina循环为研究对象,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找出各个器件之间的热力学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运用EES软件(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进行运算,从而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轮机进气压力、氨溶液浓度、... 以一级蒸馏Kalina循环为研究对象,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找出各个器件之间的热力学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运用EES软件(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进行运算,从而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轮机进气压力、氨溶液浓度、汽轮机进气温度等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余热发电 热力学分析 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 氨水溶液
下载PDF
改进Kalina循环模型的建立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凯杰 绳晓玲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3期77-83,共7页
为了降低CO_(2)的排放,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提出一种改进Kalina循环。以经太阳能辅助加热的温海水为热源,并通过对改进Kalina循环系统的汽轮机进口温度以及汽轮机进、出口压力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改进Kalina循... 为了降低CO_(2)的排放,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提出一种改进Kalina循环。以经太阳能辅助加热的温海水为热源,并通过对改进Kalina循环系统的汽轮机进口温度以及汽轮机进、出口压力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改进Kalina循环系统输出净功、热效率和吸热量及放热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alina循环与Kalina循环相比,系统吸热量、放热量和工质泵功耗分别降低3.17%、4.04%和25.59%,输出净功增加0.75%;随着汽轮机进口压力的增大,系统的净输出功先增后减,吸热量及放热量均不断减小;系统的输出净功和热效率随着汽轮机出口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系统的输出净功、热效率和吸热量及放热量随着汽轮机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对提升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转换 kalina循环 热效率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Kalina循环与Rankine循环在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中的热力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新平 《水泥技术》 2010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采用工质热物性软件NIST获取较高精度的工质热物性,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在水泥窑低温废气余热发电方面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分析了汽轮机进口压力变化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影响,并从不可逆损失与发电功率两...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采用工质热物性软件NIST获取较高精度的工质热物性,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在水泥窑低温废气余热发电方面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分析了汽轮机进口压力变化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影响,并从不可逆损失与发电功率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Kalina循环与Rankine循环,表明在一定实际工程条件下Kalina循环发电功率并不是始终大于Rankine循环。文中还从传热学、投资、运行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对Kalina循环应用于实际工程遇到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热力学分析 水泥
下载PDF
基于EES的Kalina循环系统优化设计
18
作者 伏世民 仝耀天 赵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前在世界各国中能源消耗主要依赖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各行各业在积极寻求新能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节能技术的研究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体到船舶运输业,由于燃料的利用率不超过50%,有的甚至不到30%,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在世界各国中能源消耗主要依赖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各行各业在积极寻求新能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节能技术的研究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体到船舶运输业,由于燃料的利用率不超过50%,有的甚至不到30%,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提高燃料总能量利用率,以柴油机排放的烟气余热为热源并结合Kalina循环技术,设计一种用于船舶烟气余热回收的Kalina循环动力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系统的性能做了优化设计,将Kalina动力循环系统与蒸馏系统耦合组成新的一级蒸馏Kalina动力循环系统,以便提高余热回收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余热 kalina循环 一级蒸馏
下载PDF
Kalina循环可增加功率25%提高净效率3%
19
作者 方洪祖 《燃气轮机技术》 1995年第4期61-62,共2页
利用7FA燃气轮机和再热三压蒸汽循环构成的常现联合循环电厂的功率为250MW.效率55%;但组成Kalina联合循环电厂,其额定功率可达310MW.效率为58%.
关键词 联合循环发电 燃气轮机 发电厂 kalina循环
下载PDF
Kalina地热发电热力循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志勇 朱家玲 +1 位作者 张伟 付文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6-331,共6页
结合Kalina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EES软件平台编制计算软件,并完成了系统循环过程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Kalina地热发电循环进行分析,从冷凝水温度、汽轮机入口压力以及氨的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对... 结合Kalina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EES软件平台编制计算软件,并完成了系统循环过程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Kalina地热发电循环进行分析,从冷凝水温度、汽轮机入口压力以及氨的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循环效率随着汽轮机入口压力存在峰值,随基本溶液中氨的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氨的质量浓度过高就要求发生器换热面积过大,造成系统整体经济性下降。此外,还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kalina循环 循环效率 氨-水混合工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