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大寺献物帐》所载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
1
作者 刘瑜 张焱维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对正仓院文书《东大寺献物帐》所载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进行考证研究,以解读袈裟的宗教及政治意义。运用多重证据法,结合原始文献、图像与实物资料,分析帐目中所载袈裟的服装制式得出:七条袈裟服用规格并不高;色彩遵循佛教教义着坏色;面... 对正仓院文书《东大寺献物帐》所载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进行考证研究,以解读袈裟的宗教及政治意义。运用多重证据法,结合原始文献、图像与实物资料,分析帐目中所载袈裟的服装制式得出:七条袈裟服用规格并不高;色彩遵循佛教教义着坏色;面料材质包含绢、绫、絁,工艺为刺纳,均精致考究;穿着样式可能不似汉制,为双肩披覆;作为自用爱物的袈裟,可为圣武天皇平衡其佛教徒、统治者2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袈裟 《东大寺献物帐》 正仓院 奈良时代 圣武天皇
下载PDF
英法藏唐宋敦煌遗画地藏菩萨袈裟纹样研究
2
作者 蓝津津 刘元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以穿着绘有袈裟纹样的地藏菩萨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层袈裟、外层袈裟所绘袈裟纹样进行梳理,分为两类:袈裟沿用的常见纹样,如贴金菱形纹、同心圆联珠纹、团花纹;袈裟专属纹样,如云水纹与线迹纹。同时,对比同时期敦煌石窟中佛陀、弟子及地藏像所穿着袈裟的纹样,结合传世袈裟实物与出土的唐宋时期纺织品,从纹样内容、布局、工艺、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纹样分布及变化规律,可以一窥唐宋时期地藏信仰流变对其袈裟纹样的影响,并形成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佛教美术 敦煌遗画 地藏菩萨 袈裟纹样 云水纹
下载PDF
交融与互鉴——柏孜克里克第20窟僧人供养像研究
3
作者 张世奇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柏孜克里克第20窟是高昌回鹘早期王室贵族的功德窟,窟内有宗教和世俗两类壁画,世俗类亦可分两类,即王室成员和僧人。窟内所绘的胡汉僧人则是吐火罗佛教和汉地佛教在高昌回鹘流行的见证,也是高昌回鹘统治者对佛教崇拜的体现。从窟内种种... 柏孜克里克第20窟是高昌回鹘早期王室贵族的功德窟,窟内有宗教和世俗两类壁画,世俗类亦可分两类,即王室成员和僧人。窟内所绘的胡汉僧人则是吐火罗佛教和汉地佛教在高昌回鹘流行的见证,也是高昌回鹘统治者对佛教崇拜的体现。从窟内种种现象来看,20窟修造时,胡僧地位高于汉僧,这或许与有部僧团的东进和高昌回鹘统治者对原始佛教的推崇有关。20窟胡汉僧人为区别派属身份,身着各自派别袈裟,无论是汉僧袈裟上的紫色、田相格,还是胡僧袈裟上的黄色、覆肩袒右式等元素,无不透露着文化交流的影子。胡汉僧人着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袈裟且同处一窟,不仅反映回鹘人对待不同文化时所持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收的文化态度,而且也是不同民族在高昌回鹘社会中相互融合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第20窟 僧人供养像 袈裟 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下载PDF
钩纽式袈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疏证
4
作者 齐庆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钩纽式袈裟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一种袈裟样式,至今仍在沿用,是佛教服饰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聚焦佛教经典相关记载,对钩纽式袈裟的来源、名称、材质、形制与位置进行了分析。探索过程中,注意文献之间的... 钩纽式袈裟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一种袈裟样式,至今仍在沿用,是佛教服饰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聚焦佛教经典相关记载,对钩纽式袈裟的来源、名称、材质、形制与位置进行了分析。探索过程中,注意文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客观揭示钩纽式袈裟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纽式袈裟 研究现状 佛教经典 中国化
下载PDF
物象信体与意义建构——惠能的“于相”“离相”与“无相”
5
作者 邓启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衣钵,是佛教传法的一个重要象征物。来到异文化之地传法的禅宗初祖达摩,为使禅宗传法有个“信体”,不得不“于相”,借助于衣钵这一“外相”,作为法脉正宗的一个物象符号。但物象一旦与权力或名利挂钩,即使佛门也会起争端,甚至起杀心。... 衣钵,是佛教传法的一个重要象征物。来到异文化之地传法的禅宗初祖达摩,为使禅宗传法有个“信体”,不得不“于相”,借助于衣钵这一“外相”,作为法脉正宗的一个物象符号。但物象一旦与权力或名利挂钩,即使佛门也会起争端,甚至起杀心。所以惠能得到真传的衣钵后,几番遗弃这个作为法脉正宗的“信体”,人人追索的法衣宝钵。他试图通过对“外相”的抽离(“离相”),抛弃阻碍“悟入”的迷心之障,不假外物,“以心传心”,进入觉知“本来真性”的境界,从而进入“无相”之道———领悟关于生命意义、社会规律和世界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衣法 于相 离相 无相
下载PDF
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志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
汉晋佛像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东汉中期施无畏印、袒右肩和通肩衣并存,东汉晚期施无畏印、通肩衣,吴晋时期禅定印、通肩衣。上述特征反映了印度早期佛像不同时期粉本的传入,体现了初传中国佛像的阶段性差异。... 汉晋佛像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东汉中期施无畏印、袒右肩和通肩衣并存,东汉晚期施无畏印、通肩衣,吴晋时期禅定印、通肩衣。上述特征反映了印度早期佛像不同时期粉本的传入,体现了初传中国佛像的阶段性差异。同时,汉晋佛像仪轨特征在各阶段还存在传承性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吴晋佛像与康僧会"设像行道"等记载,在地域和时间上都可以相对应。长江上游地区佛像来源缺乏记载,但佛像出现最早,且第一、二阶段佛像特征变化与印度初期佛像发展趋势同步,暗示此地存在畅通的佛像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佛像 手印和佛装 犍陀罗艺术 秣菟罗艺术
下载PDF
当代大陆佛教小说中的救赎意识——以《袈裟尘缘》和《双手合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雪梅 《唐都学刊》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袈裟尘缘》和《双手合十》是当代大陆佛教小说的两部代表作,它们在创作年代上跨越二十余年,但却不约而同地体现了深刻的救赎意识。救赎意识推动了作品情节的展开,并赋予了主人公超拔的人格特征,形塑了中国佛教小说中新的僧人形象。而... 《袈裟尘缘》和《双手合十》是当代大陆佛教小说的两部代表作,它们在创作年代上跨越二十余年,但却不约而同地体现了深刻的救赎意识。救赎意识推动了作品情节的展开,并赋予了主人公超拔的人格特征,形塑了中国佛教小说中新的僧人形象。而这一形象的产生根植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为便于直观而深层地解读文本,该文以当代佛教小说的写作研究为切入点,运用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家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小说 《袈裟尘缘》 《双手合十》 救赎意识
下载PDF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在承德皇家丝织品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戚军超 胡继芳 +1 位作者 贾汀 马骏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了更好地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在系统学习布兰迪现代修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意大利的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法和技术对承德市外八庙管理处的一件黄绸花袈裟进行保护和修复。历经除尘、清洗、干燥、染色和加固等处理过程,着重介绍... 为了更好地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在系统学习布兰迪现代修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意大利的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法和技术对承德市外八庙管理处的一件黄绸花袈裟进行保护和修复。历经除尘、清洗、干燥、染色和加固等处理过程,着重介绍用意大利方法对白色丝绸和白色丝线进行染色。经过保护修复后袈裟上的灰尘、污渍等病害基本得到清除,损坏部分得到了加固,针线缝合法保证了修复的可再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袈裟 清洗 染色 保护修复 针线缝合法 可再处理性
下载PDF
文化交流与融通:论唐诗中的袈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30-137,共8页
唐五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袈裟”这一佛教名物,这种来源于印度佛教“三衣”的物象同时还有其他别称。袈裟在诗歌中出现的不同名称,以及其背后的世俗与隐逸、禅思与嬗变,是唐代异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碰撞的产物。它记录了当时三教融合的历史轨... 唐五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袈裟”这一佛教名物,这种来源于印度佛教“三衣”的物象同时还有其他别称。袈裟在诗歌中出现的不同名称,以及其背后的世俗与隐逸、禅思与嬗变,是唐代异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碰撞的产物。它记录了当时三教融合的历史轨迹,代表着一个时代诗人的审美迁移。从最初进入中国的改革阶段,过渡到融合阶段,最终走向日常生活,这一特殊的诗词名物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史内涵。通过梳理《全唐诗》当中和“袈裟”相关的诗句,发现在中外文化融通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是士大夫阶层的接受。唐代的士大夫面对佛教东传,所作出的选择是将其与本土的道教和儒家思想融合,在诗句中创造和使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舶来品”名称。最终,这件外来的服饰成为了唐代士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袈裟 唐代诗词 审美 佛教。
下载PDF
佛衣样式中的“褒衣博带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费泳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88,共16页
本文就"褒衣博带式"佛衣在南北朝的发展演变予以梳理比对,揭示出"褒衣博带式"及其演化式佛衣,及该形式在五世纪末和六世纪中期两次北上影响所形成的佛像传播格局。
关键词 佛像 袈裟 “褒衣博带式”
原文传递
圣哲的衣装——半偏袒式袈裟溯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42,108,共19页
作者针对佛像的半偏袒式袈裟形制,在反思先行研究及其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以现存实物材料的图像与表现形式的探讨为主,文献查证为辅,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早期石窟中的佛像半偏袒式袈裟形制,承袭的是犍陀罗、阿富汗地区4-5世纪的传统;... 作者针对佛像的半偏袒式袈裟形制,在反思先行研究及其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以现存实物材料的图像与表现形式的探讨为主,文献查证为辅,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早期石窟中的佛像半偏袒式袈裟形制,承袭的是犍陀罗、阿富汗地区4-5世纪的传统;2、赞同阿·富歇、约翰·马歇尔的观点,认为犍陀罗、阿富汗佛像袈裟半偏袒式的图像来自古希腊,是希玛纯众多的穿着方式之一。其表现手法是中亚风格化表现传统与希腊写实主义相遇的结果;3、半偏袒式在西方也有发展,被犹太教和基督教美术同时借用为圣者的外衣,并且延续至今。总之,希玛纯作为古希腊的祭司、哲学家和政要的高规格服装,被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美术同时借用,经历了一个由世俗走向神圣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偏袒式 袈裟 希玛纯 古希腊 佛教 犹太教 基督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