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伏元教授从“络脉不和”论治肺结节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峰 李妲 +1 位作者 欧慧萍 范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范伏元教授基于络脉沟通内外、渗灌气血、联系脏腑的生理特点,从肺痹、肺积认识肺结节,以络脉不和为肺结节根本病机,从伏邪凝痰痹络、胃络不和痰瘀结为窠囊进行阐发,以“通络开痹,和荣散结”“和胃逐瘀,安神化浊”为核心治法,分别以疏... 范伏元教授基于络脉沟通内外、渗灌气血、联系脏腑的生理特点,从肺痹、肺积认识肺结节,以络脉不和为肺结节根本病机,从伏邪凝痰痹络、胃络不和痰瘀结为窠囊进行阐发,以“通络开痹,和荣散结”“和胃逐瘀,安神化浊”为核心治法,分别以疏风宣肺汤、加味温胆汤处方辨治,将宏观脏腑辨证调和诸脏与微观络脉辨证调和络脉营卫气血津液沟通渗灌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络脉不和 肺痹 肺积 窠囊 通络开痹 和胃逐瘀 范伏元
下载PDF
基于窠囊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与治疗
2
作者 徐梦娇 高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梳理了窠囊理论的内涵、源流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重点论述了基于窠囊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与治疗。窠囊理论强调痰、瘀病理产物的重要性,认为元气不足、气机失调皆可导致痰瘀互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高度相... 梳理了窠囊理论的内涵、源流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重点论述了基于窠囊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与治疗。窠囊理论强调痰、瘀病理产物的重要性,认为元气不足、气机失调皆可导致痰瘀互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高度相似,治疗以窠囊理论为指导,化痰活血,痰瘀同治是其基本治则,同时注重调畅气机以助化痰活血,健脾补肾以培元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窠囊理论 痰瘀互结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下载PDF
冯建华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相关眼病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梦洁 徐灿坤 曾少婕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6-138,142,共4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Graves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病病变主要累及眼球后及眶周眼组织,眼部的不适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常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冯建华教授对本病见解独到,认为本病当从“痰瘀”论治,提出以先天禀赋异常为之本...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Graves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病病变主要累及眼球后及眶周眼组织,眼部的不适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常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冯建华教授对本病见解独到,认为本病当从“痰瘀”论治,提出以先天禀赋异常为之本,以气机郁滞为之始,痰瘀胶着为之形,窠囊渐成为之终的治病思路,并据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分予疏肝行气解郁、化痰祛瘀开玄、清热散结解毒等治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痰瘀 窠囊 名医经验 冯建华
下载PDF
基于“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理论探讨血小板与肿瘤转移前生态位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杰 刘槟 张培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血小板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中起着特殊且关键的作用,削弱或抑制血小板在转移前生态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成为中医药干预恶性肿瘤转移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文将从“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理论初步探讨血小板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形成过... 血小板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中起着特殊且关键的作用,削弱或抑制血小板在转移前生态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成为中医药干预恶性肿瘤转移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文将从“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理论初步探讨血小板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形成过程中引起的痰瘀问题,并简述活血化瘀中药对转移前生态位的潜在调节作用,为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转移前生态位 痰瘀窠囊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窠囊理论在胆囊息肉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张平 王彤 +2 位作者 朱豆豆 胡霞 姚成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期347-349,共3页
胆囊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从此病病因病机入手,结合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随症加减,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朱丹溪在论著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 胆囊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从此病病因病机入手,结合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随症加减,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朱丹溪在论著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所论窠囊,是以气病日久成痰化瘀、胶结隐匿于体内深处为主要病机。依据“窠囊”理论,姚成礼主任认为胆气郁滞、痰瘀互结是胆囊息肉的基本病机。其中胆气郁滞是病因病机的核心,窠囊是主要病理产物,并通过现代技术验证窠囊和脉络损伤真实存在。临床以理气结为该病治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 胆囊息肉 中医基础理论 医案
下载PDF
郑惠芳教授窠囊学说论治子宫肌瘤经验
6
作者 隋新月 胡国静 +1 位作者 王潇 刘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72-74,共3页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的重要论述,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理论。此文基于窠囊内结理论,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气血冲任虚衰,外邪内侵,或情志因素或饮食不慎等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形成瘀血、湿浊、痰饮等有...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的重要论述,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理论。此文基于窠囊内结理论,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气血冲任虚衰,外邪内侵,或情志因素或饮食不慎等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形成瘀血、湿浊、痰饮等有形实邪,阻滞胞宫、胞脉,日久形成癥瘕。郑惠芳教授基于窠囊理论提出“窠囊阻滞冲任胞宫”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中医机制,并采用化痰化瘀并行、注重补气、健脾补肝肾之法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较好效果。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学说 癥瘕 子宫肌瘤 郑惠芳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窠囊理论”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探讨
7
作者 张武军 李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120-123,135,共5页
“窠囊理论”是元代医家朱丹溪明确提出并完善的中医病机理论,对老年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从“窠囊理论”出发,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建立相应的治法治则,并以实例展开剖析,提出老年支气管扩张迁延难愈的根本既... “窠囊理论”是元代医家朱丹溪明确提出并完善的中医病机理论,对老年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从“窠囊理论”出发,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建立相应的治法治则,并以实例展开剖析,提出老年支气管扩张迁延难愈的根本既是肺部窠囊的形成,依据“窠囊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能有效减少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缩短加重期的治疗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感染 窠囊理论
下载PDF
从痰瘀窠囊论治肺结节 被引量:81
8
作者 魏华民 朱瑞丽 +2 位作者 刘瑞 花宝金 林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01-2705,2708,共6页
随着检查手段不断改进,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特异敏感的恶性肺结节诊断指标,主要策略仍为定期CT检查随访。如何利用中医药有效防止肺结节进展,或促进其消失是中医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目前缺乏相关的肺结节中医理论认识及治... 随着检查手段不断改进,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特异敏感的恶性肺结节诊断指标,主要策略仍为定期CT检查随访。如何利用中医药有效防止肺结节进展,或促进其消失是中医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目前缺乏相关的肺结节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策略研究。我们通过研究中医古典文献及花宝金教授的治肺结节经验,提出肺结节的病性为"痰瘀窠囊"。本文拟结合古典文献关于"痰瘀"及"窠囊理论"的认识及现代医学关于肺结节的研究,就肺结节的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策略做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中医 窠囊
下载PDF
窠囊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钰 刘悦 +2 位作者 李佳 张哲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2-74,共3页
"窠囊"是中医学的独特创见,由痰瘀或痰饮等实邪所结。随时代变化其理论内涵日益丰富,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其优势。该文将窠囊理论与各科疾病相联系,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挖掘其价值,促进窠囊学说的继承与创新,为临床诊疗痰... "窠囊"是中医学的独特创见,由痰瘀或痰饮等实邪所结。随时代变化其理论内涵日益丰富,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其优势。该文将窠囊理论与各科疾病相联系,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挖掘其价值,促进窠囊学说的继承与创新,为临床诊疗痰瘀、痰饮相关的常见疾病、疑难杂病和慢性病等提供新的指导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 痰瘀 痰瘀互结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论窠囊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杜松 胡镜清 卢红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930-934,共5页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基于古代文献,系统阐发了"窠囊"之病因病机、病性、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认为痰瘀同源是窠囊的病因基础;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是窠囊的病机关键;窠囊之为病,顽固迁延难治,...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基于古代文献,系统阐发了"窠囊"之病因病机、病性、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认为痰瘀同源是窠囊的病因基础;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是窠囊的病机关键;窠囊之为病,顽固迁延难治,其中蕴含着"病位"的概念。同时讨论了窠囊致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将窠囊理论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对痰瘀互结证理论的研究有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 痰瘀互结 理论研究
下载PDF
赵坤教授“破窠囊,补肾阳”理论在儿童难治性哮喘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3 位作者 郭彦荣 于素平 陈小松 李刚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509-1512,共4页
文章总结赵坤教授诊治儿童难治性哮喘的经验,认为该病反复发作,症情复杂,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痰瘀互结于肺形成窠囊,久病阳气耗损,肾阳不足。故肺有窠囊,肾阳衰惫是本病的病机实质,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治疗以虚实为纲,注重标... 文章总结赵坤教授诊治儿童难治性哮喘的经验,认为该病反复发作,症情复杂,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痰瘀互结于肺形成窠囊,久病阳气耗损,肾阳不足。故肺有窠囊,肾阳衰惫是本病的病机实质,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治疗以虚实为纲,注重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提出“破窠囊,补肾阳”的治疗基本法则,组方善用破痰化瘀之青皮、葶苈子、三棱、莪术,以化痰破瘀,疏通肺中经络,促进阳气的输布,补肾阳之附子、鹿茸、阳起石温补肾阳,治病求本,使痰瘀生化无源。通过该法临床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疗效显著。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破窠囊 补肾阳 名老中医 赵坤
下载PDF
基于膜原理论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媚 刘雁峰 +2 位作者 莫婷婷 陈然 孔鑫靓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03-1606,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从膜原论治,其病位属于狭义膜原,病性为虚实夹杂,符合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等膜原病的特征。肾气不足、肝郁脾虚而致气津失调、聚而成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痰湿既是本病的病因,又是本病的重要病理产物,可...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从膜原论治,其病位属于狭义膜原,病性为虚实夹杂,符合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等膜原病的特征。肾气不足、肝郁脾虚而致气津失调、聚而成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痰湿既是本病的病因,又是本病的重要病理产物,可以作为治疗的切入点。从膜原理论的角度,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治疗以补脾益肾,理气开达膜原,燥湿化瘀为主。对于肥胖为临床特征的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用芳香辛散,开达膜原治则的达原饮加减治疗。本文基于膜原理论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诊疗新思路,丰富了膜原理论的科学内涵,希冀为推动中医独有的理论的现代化临床运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膜原 痰湿 达原饮 窠囊
下载PDF
基于“窠囊”理论论治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题培 宋桂华 +4 位作者 张岩 张冰雪 韩慧珍 任芳芳 刘洁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769-772,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作为一种慢性化脓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它以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黏液纤毛清除受损、细菌定植为病理基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说文解字》载:“窠,空也。穴中曰窠。”“囊,橐也。从橐省。”故“窠囊”一词可... 支气管扩张症作为一种慢性化脓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它以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黏液纤毛清除受损、细菌定植为病理基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说文解字》载:“窠,空也。穴中曰窠。”“囊,橐也。从橐省。”故“窠囊”一词可解释为动物之巢穴、有底的口袋,如容器一般为容纳物体之所。这与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病理特征、临床特点相似,宋桂华教授以“窠囊”理论为指导治疗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定病位为肺、脾,顽痰旧血贯穿始终,治法上从清补肺脾气阴、透窠囊而祛顽痰旧血两方面论治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 窠囊 临床辨证应用 宋桂华
下载PDF
花宝金调气解毒治疗肺结节思想探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亓润智 赵雨薇 +4 位作者 栾美琪 刘瑞 张兴 郑红刚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535-1539,共5页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诊断,现代医学仍以影像学评估、定期随访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中医药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与整体观的理论与方法,在肺结节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花宝金教授...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诊断,现代医学仍以影像学评估、定期随访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中医药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与整体观的理论与方法,在肺结节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花宝金教授擅用经方,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形成“调气解毒”预防与治疗肿瘤的主要思想;同时认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与正气亏虚,气机升降失调,津液代谢失常,痰瘀阻滞肺络密切相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逐渐将调气解毒思想运用于肺结节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宣降肺气、通利水道”“解郁行气、调畅情志”“调气为本,兼顾化痰祛瘀解毒”4个基本法则,灵活运用经方,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将花宝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调气解毒”思想在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思想探讨 中医药 调气解毒 窠囊 气机升降 经方 @花宝金
下载PDF
基于“气脉-窠囊”理论探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及桃红通络颗粒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鑫鑫 符德玉 +6 位作者 桂明泰 王明珠 谢君 李建华 周训杰 芦波 姚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系统梳理了“气脉-窠囊”理论,指出一气周流全身,赖血脉约束与推动,从而维持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气脉常虚及气脉艰涩不通,脏腑气化紊乱,痰瘀互结,遂生窠囊。痰夹瘀血是形成窠囊的基础。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可概括为“气脉失调,窠囊入... 系统梳理了“气脉-窠囊”理论,指出一气周流全身,赖血脉约束与推动,从而维持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气脉常虚及气脉艰涩不通,脏腑气化紊乱,痰瘀互结,遂生窠囊。痰夹瘀血是形成窠囊的基础。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可概括为“气脉失调,窠囊入络”,即气脉常虚、艰涩导致痰瘀互结形成窠囊,搏结入络。并结合现代研究指出,“气脉-窠囊”的形成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激素水平改变及炎性反应等相关,从而形成冠脉微循环障碍。桃红通络颗粒为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剂,能促血行、畅血脉、祛痰浊,气脉和而窠囊消,现代研究显示该方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冠脉血流及缓解心肌缺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障碍 气脉-窠囊理论 气脉失调 窠囊入络 桃红通络颗粒 内皮细胞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中医“窠囊”理论从影像学特征辨识肺结节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宏泰 陈欣 郑红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2-15,共4页
随着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当前肺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仍然以西医手段为主,尽管近年部分学者运用中医理论对肺结节的病因、病机、病位等进行了阐述,但在肺结节影像学表现、病理变化等方面,尚缺乏相应的中医认... 随着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当前肺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仍然以西医手段为主,尽管近年部分学者运用中医理论对肺结节的病因、病机、病位等进行了阐述,但在肺结节影像学表现、病理变化等方面,尚缺乏相应的中医认识。本文尝试运用“窠囊”理论,结合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变化,从“痰瘀毒”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实性结节以瘀为主,纯磨玻璃结节以痰、毒为主,部分实性结节多为痰、瘀、毒互结,以期能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磨玻璃结节 窠囊 痰瘀毒 影像学
下载PDF
宋桂华基于“窠囊”理论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芳芳 宋桂华 +3 位作者 邢琼琼 张题培 刘洁 张若楠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介绍宋桂华教授基于中医“窠囊”理论辨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经验。宋桂华认为痰瘀互结、闭阻肺络为其关键病机,临证时应急则治标,运用化痰、祛瘀之法,以收邪去络通之效。
关键词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窠囊 痰瘀 宋桂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窠囊”理论论治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杨梅 段雯 岳仁宋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128-132,共5页
“窠囊”由气滞、痰凝、血瘀逐渐结聚而成,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机制高度契合。依据窠囊理论,窠囊之滞气、凝痰、瘀血是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致病因素,故应采用软坚散结以破窠囊之盾,理气调枢以疏窠囊之聚,化痰行滞以消窠囊之积,活血通络以溃窠... “窠囊”由气滞、痰凝、血瘀逐渐结聚而成,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机制高度契合。依据窠囊理论,窠囊之滞气、凝痰、瘀血是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致病因素,故应采用软坚散结以破窠囊之盾,理气调枢以疏窠囊之聚,化痰行滞以消窠囊之积,活血通络以溃窠囊之癥,补虚调摄以益窠囊之损的治法,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理论 甲状腺结节 病因病机 临床思路
原文传递
肺结节中医病名及病机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慧婷 姜可园 +1 位作者 王一鸣 刘伟 《光明中医》 2022年第3期389-392,共4页
肺结节是在胸部影像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随着体检普及,肺结节诊断率逐年升高,而部分肺结节随病程增加,演变为肺部肿瘤。中医学并无肺结节对应的病名记载,而有以"肺积""息贲""窠囊"论之... 肺结节是在胸部影像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随着体检普及,肺结节诊断率逐年升高,而部分肺结节随病程增加,演变为肺部肿瘤。中医学并无肺结节对应的病名记载,而有以"肺积""息贲""窠囊"论之,其病因病机认为多由于肺脾虚弱、正气衰惫,邪气内盛、气痰瘀互结所致,治疗上以扶正、攻邪为主,辅以调节气机升降、脏腑功能。目前西医针对早期肺结节尚无特殊治疗,主要采取影像复查随访,而古今中医学家对肺结节的病因病机有独到见解,其学术思想可用以指导肺结节患者进行早期中药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缓解患者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积 息贲 窠囊 病名 病机
下载PDF
基于窠囊学说论析肺结节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涵 王洪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窠囊学说是关于痰瘀互结理论的重要论述,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和临床实践,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近年来,肺结节作为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窠囊学说论述肺结节的病机与治疗,以期拓宽中医药对肺结节的认识。肺... 窠囊学说是关于痰瘀互结理论的重要论述,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和临床实践,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近年来,肺结节作为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窠囊学说论述肺结节的病机与治疗,以期拓宽中医药对肺结节的认识。肺结节病位深伏,病邪胶固难解,不易施治,调畅气机、化痰活血是其基本治则,需多管齐下,缓缓图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 肺结节 痰瘀互结 化痰活血 调畅气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